組織夾持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持人體軟組織的手術鉗。
【背景技術】
[0002]在進行外科手術時,需要利用組織鉗、鑷子等工具夾持軟組織、縫針等利于手術操作,但普通組織鉗(臨床上常使用血管鉗)會對軟組織造成較大損害,尤其是皮膚組織,所以我們需要用到對軟組織損傷較小的鑷子;但使用鑷子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中指夾住鑷子,長時間使用手指容易疲勞,因此臨床操作時醫生喜歡用血管鉗(指套法),盡管器械使用錯誤,會對軟組織造成損傷,但臨床上一直在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織夾持鉗,同時具有組織鉗便于把持和鑷子對人體組織損傷較小的優點。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組織夾持鉗,包括用于夾持人體組織的左右鉗顎以及用于把持并驅動鉗顎開閉的左右鉗柄;所述左右鉗顎在閉合時隨著夾持力度的增加由前端至后端依次相互貼合。
[0005]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左右鉗柄之間設置有彈性部件。通過彈性部件為鉗柄間設置有個預緊力,首先有助于使用者對其夾持力度的精準控制,其次在松開時也更加省力,避免使用者長時間使用后手部疲勞。
[0006]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彈性部件為分別固定在左右鉗柄內側的兩塊彈片。通過兩塊具有彈性彈片的形變提供預緊力,其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成本低廉。
[0007]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左右鉗顎由彈性材料制成。具有彈性的鉗顎在夾持時逐漸產生形變,使得其從前至后逐漸相互貼合在一起。使用者可以通過調整夾持力度調整鉗顎夾持面積,有助于使用者精準的夾持想要夾持的人體組織,避免誤傷。
[0008]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左右鉗顎內側設置有防滑齒。增加鉗顎與人體組織之間的摩?祭力,提尚夾持效果。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具有上述結構的組織夾持鉗,結合了手術鉗和鑷子各自的優點,即容易把持,不容易疲勞,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對人體脆弱組織的損傷。適用于夾持脆弱的組織、臟器及敷料。其結構簡單實用,制作簡單,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標記:I鉗柄、2鉗顎、3彈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001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4]如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用于夾持人體組織的左右鉗顎2以及用于把持并驅動鉗顎2開閉的左右鉗柄I;左右鉗顎2內側設置有防滑齒。所述左右鉗顎2在閉合時隨著夾持力度的增加由前端至后端依次相互貼合。為了達到鉗顎2從前之后逐漸貼合的目的,左右鉗顎2由彈性材料制成,比如一些具有彈性的合金。另外左右鉗顎2的內側可以為直線形,也可以為向內彎曲的弧形。這樣使用的時候在閉合時,左右鉗顎2的前端首先接觸,其余地方還留有縫隙。隨著使用者加大夾持力度,左右鉗顎2內側其余部分也從前至后逐漸貼合在一起。
[0015]為了提供預緊力,所述左右鉗柄I之間設置有彈性部件。彈性部件為分別固定在左右鉗柄I內側的兩塊彈片3。
[001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組織夾持鉗,包括用于夾持人體組織的左右鉗顎以及用于把持并驅動鉗顎開閉的左右鉗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鉗顎在閉合時隨著夾持力度的增加由前端至后端依次相互貼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織夾持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鉗柄之間設置有彈性部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組織夾持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為分別固定在左右鉗柄內側的兩塊彈片。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織夾持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鉗顎由彈性材料制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織夾持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鉗顎內側設置有防滑齒O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組織夾持鉗,包括用于夾持人體組織的左右鉗顎以及用于把持并驅動鉗顎開閉的左右鉗柄;所述左右鉗顎在閉合時隨著夾持力度的增加由前端至后端依次相互貼合。具有上述結構的組織夾持鉗,結合了手術鉗和鑷子各自的優點,即容易把持,不容易疲勞,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對人體脆弱組織的損傷。適用于夾持脆弱的組織、臟器及敷料。其結構簡單實用,制作簡單,易于推廣。
【IPC分類】A61B17/28
【公開號】CN205322425
【申請號】CN201520818727
【發明人】徐海濤, 向喜娟
【申請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