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胸腔穿刺裝置。
背景技術:
胸膜腔是一個密封且有一定容積的負壓腔隙,由于炎癥或外傷等原因可引起胸腔積液或積氣,使胸腔容積減小,負壓消失,為了恢復胸腔的負壓及容積,排除胸膜腔內的液體或氣體,一種方法是胸腔閉式引流術,其所用引流裝置有導管、負壓器,其不足之處是須對病人動手術,技術應用復雜,并易產生并發癥且病人費用大,另一種方法是胸腔穿刺引流法,其所用引流裝置有注射器、橡膠管、穿刺針頭和存儲裝置,其在操作的過程中,當注射器抽取滿液體或氣體后,需要將存儲裝置自與注射器連接處拔下,排出液體或氣體再拿去化驗,之后再將存儲裝置與注射器處連接,其不足之處是穿刺針頭會因此而產生擺動或位移,使病人產生痛疼感或因此而發生穿刺失敗,為此,我們設計出了一種帶有通道接試管,可隨時排出所抽出的液體或氣體或直接輸送化驗,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為病人減輕痛苦的同時也為病人減輕了費用付出的胸腔穿刺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通道接試管,可隨時排出所抽出的液體或氣體或直接輸送化驗,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為病人減輕痛苦的同時也為病人減輕了費用付出的胸腔穿刺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胸腔穿刺裝置,包括注射器、橡膠管、穿刺針頭、存儲裝置和通道接試管,所述橡膠管的一端通過第一單向活瓣與注射器的一端相連通,且另一端與穿刺針頭相連通;所述注射器的側面設置有存儲裝置,且注射器與存儲裝置通過第二單向活瓣相連通;所述存儲裝置的底部設置有通道接試管。
所述第一單向活瓣和第二單向活瓣均采用橡膠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單向活瓣的直徑與橡膠管和注射器的端口直徑均相等。
所述通道接試管的一端與存儲裝置為連通連接,另一端與化驗儀器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胸腔穿刺裝置,通過第一單向活瓣、第二單向活瓣,存儲裝置以及通道接試管的設置,以及第一單向活瓣和第二單向活瓣的開放、關閉功能,實現了在胸腔穿透過程中,能夠對注射器所抽出的液體或氣體隨時排放或直接輸送到化驗儀器化驗,減少了病人的痛疼感或穿刺失敗,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實用型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胸腔穿刺裝置,包括注射器1、橡膠管2、穿刺針頭3、存儲裝置4和通道接試管5,其中的橡膠管2的一端是通過第一單向活瓣21與注射器1的一端相連通的,而且另一端與穿刺針頭3相連通,注射器1的側面設置有存儲裝置4,而且注射器1與存儲裝置4是通過第二單向活瓣41相連通的,存儲裝置4的底部設置有通道接試管5,通道接試管5的一端是與存儲裝置4相連通的,另一端用來隨時排出注射器1所抽出的液體或者氣體或直接輸送到化驗儀器處進行化驗,避免了直接拔下存儲裝置4排出液體或氣體,給病人帶來的痛疼感或穿刺失敗,這里所說的第一單向活瓣21和第二單向活瓣41均是采用橡膠材料制成的,而且第一單向活瓣21的直徑與橡膠管2和注射器1的端口直徑均是相等的,在醫生對病人進行胸腔穿刺治療的操作過程中,當注射器1外抽時,第一單向活瓣21開放,注射器1內推時,第一單向活瓣21關閉,而當注射器1外抽時,第二單向活瓣41關閉,注射器1內推時,第二單向活瓣41開放,從而實現了穿刺過程中液體或氣體的隨時排出或直接輸送到化驗儀器處進行化驗,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本胸腔穿刺裝置,通過第一單向活瓣21、第二單向活瓣41,存儲裝置4以及通道接試管5的設置,以及第一單向活瓣21和第二單向活瓣的開放、關閉功能,實現了在胸腔穿透過程中,能夠對注射器1所抽出的液體或氣體隨時排放或直接輸送到化驗儀器化驗,減少了病人的痛疼感或穿刺失敗,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實用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