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輪椅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多功能調節輪椅。
背景技術:
輪椅是康復的重要工具,它不僅是肢體傷殘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借助于輪椅進行身體鍛煉和參與社會活動,選用輪椅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輪椅的尺寸,特別是輪椅坐墊的高度、靠背的高度以及剎車件與后車輪距離是否合適,都會使乘坐者有關著力部位的血液循環受影響,并發生皮膚摩損。
因此,越來越多的殘疾人需要量身定制輪椅。量身定制的輪椅可以使使用者得到最大的使用滿意度,也避免了由于輪椅的尺寸不符合使用者的身體狀況而造成的第二次傷害。而量身定制最大的技術難點是如何準確測量出使用者的身體尺寸,目前國內絕大部分是由接受過培訓的人員按經驗用卷尺給使用者之間測量尺寸,測量的尺寸存在各種各樣原因的誤差,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幫使用者測量到準確的尺寸。由于各個測量人員的自身業務水平的差異,而造成部分使用者對于量身定制的輪椅不是很滿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多功能調節輪椅,通過固定在車架兩側的位置調節機構,實現了輪椅坐墊的高度、靠背的高度以及后車輪位置同時可以調節,使用者根據自身的身體舒適性來調節各個機構的位置關系,以達到乘坐者有關著力部位能夠得到舒適的調節,免受血液循環影響發生皮膚摩損。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多功能調節輪椅,包括車架、兩個分別固定在車架兩側的位置調節機構、兩個扶手支架、腳踏板、兩個前車輪以及兩個后車輪;所述位置調節機構包括上車身固定支架、下車身固定支架、左側連接支架、后輪調節支架以及靠背調節支架;上、下車身固定支架平行設置,上車身固定支架末端設置有上下兩排調節孔,下車身固定支架末端設置有一排調節孔;所述上車身固定支架的下排調節孔與下車身固定支架的調節孔位置對應;所述左側連接支架連接在上、下車身固定支架的前端;所述腳踏板固定在左側連接支架上;所述后輪調節支架一端連接在上車身固定支架末端的調節孔上,另一端連接在下車身固定支架末端對應的下排調節孔上;所述后輪調節支架中部開設有若干個安裝孔,所述后車輪通過安裝孔固定在后輪調節支架上;所述靠背調節支架上開設有上中下三排調節孔;靠背調節支架下排調節孔與上車身固定架的上排調節孔固定連接;所述扶手支架一端固定在上車身固定支架前端,另一端固定在靠背調節支架上排調節孔;所述靠背調節支架的中排調節孔固定在車架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調節輪椅,其中,所述位置調節機構還包括剎車調節支架,該剎車調節支架一端連接在上車身固定支架前端,剎車調節支架另一端固定在左側連接支架上;所述剎車調節支架上沿水平方向開設有長條形的調節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調節輪椅,其中,該多功能調節輪椅還包括剎車件,該剎車件固定通過調節槽固定在剎車調節支架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調節輪椅,其中,所述位置調節機構還包括前車輪調適件,前車輪調適件上設置有齒輪,所述前車輪固定在前車輪調適件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調節輪椅,其中,該多功能調節輪椅還包括用于監測周圍環境信息,并通過語音控制的方式控制輪椅運動的控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調節輪椅,其中,所述控制系統包括電機驅動器、驅動電機、特定人語音識別模塊、主控裝置、可充電電池、警示燈、揚聲器、激光測距儀、超聲波測距儀、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所述主控裝置包括互相連接的微處理器與控制面板,電機驅動器、特定人語音識別模塊、警示燈、揚聲器、激光測距儀、超聲波測距儀、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均分別與所述微處理器及所述可充電電池相連接,所述微處理器與所述可充電電池相連接,所述驅動電機設置在與兩個所述后車輪傳動連接的主軸上且與所述電機驅動器相連接。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調節輪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固定在車架兩側的位置調節機構,實現了輪椅坐墊的高度、靠背的高度以及剎車件與前、后車輪距離同時可以調節,使用者根據自身的身體舒適性來調節各個機構的位置關系,以達到乘坐者有關著力部位能夠得到舒適的調節,免受血液循環影響發生皮膚摩損。
(2)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調節輪椅設置有多種傳感器,可以對輪椅行進時周圍的環境信息進行檢測,并能夠進行預警,保證輪椅的行進安全,使用者可以通過手動控制或語音控制的方式來控制輪椅運動,方便靈活,可以很好地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多功能調節輪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位置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控制系統的電路結構框圖;
其中,1、車架;2、位置調節機構;201、上車身固定支架;202、下車身固定支架;203、左側連接支架;204、后輪調節支架;205、靠背調節支架;206、剎車調節支架;207、前車輪調適件;3、扶手支架;4、腳踏板;5、前車輪;6、后車輪;7、剎車件;8、控制系統;801、電機驅動器;802、特定人語音識別模塊;803、主控裝置; 804、警示燈;805、揚聲器;806、激光測距儀;807、超聲波測距儀; 808、速度傳感器;809、加速度傳感器;810、陀螺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3所示,一種多功能調節輪椅,包括車架1、兩個分別固定在車架兩側的位置調節機構2、兩個扶手支架3、腳踏板4、兩個前車輪5以及兩個后車輪6以及剎車件7;
所述位置調節機構2包括上車身固定支架201、下車身固定支架 202、左側連接支架203、后輪調節支架204、靠背調節支架205、剎車調節支架206以及前車輪調適件207;
上、下車身固定支架平行設置,上車身固定支架末端設置有上下兩排調節孔,下車身固定支架末端設置有一排調節孔;所述上車身固定支架的下排調節孔與下車身固定支架的調節孔位置對應;所述左側連接支架連接在上、下車身固定支架的前端;所述腳踏板固定在左側連接支架上;上、下車身固定支架上的調節孔能夠為后輪調節支架何靠背調節支架提供調節距離使用,使得本輪椅能夠實現后輪和靠背的自行調節,以使消費者尋求最舒適的位置。
所述后輪調節支架一端連接在上車身固定支架末端的調節孔上,另一端連接在下車身固定支架末端對應的下排調節孔上;所述后輪調節支架中部開設有若干個安裝孔,所述后車輪通過安裝孔固定在后輪調節支架上。通過在后輪調節支架上設置多個安裝孔,可以為主輪提供上下角度的調節,以便調節座椅坐墊的高低位置,讓消費者能夠自主調節座椅的舒適性。
所述靠背調節支架上開設有上中下三排調節孔;靠背調節支架下排調節孔與上車身固定架的上排調節孔固定連接;所述扶手支架一端固定在上車身固定支架前端,另一端固定在靠背調節支架上排調節孔;所述靠背調節支架的中排調節孔固定在車架上。另外本實用新型中的上排調節孔至少為兩個,呈圓弧形的排列,讓消費者調適最舒服的靠背距離。
所述位置調節機構還包括剎車調節支架,該剎車調節支架一端連接在上車身固定支架前端,剎車調節支架另一端固定在左側連接支架上;所述剎車調節支架上沿水平方向開設有長條形的調節槽。所述剎車件固定通過調節槽固定在剎車調節支架上。當后輪調節支架在上、下車身固定支架之間左右調節位移時,剎車件則通過該剎車調節支架上的調節槽配合移動,以使輪椅達到更適宜的剎車效果。
前車輪調適件207上設置有齒輪,所述前車輪固定在前車輪調適件上。該齒輪可以調節前車輪的角度,該角度的調節可以彌補前叉焊接時的少許誤差,也可以讓消費者自行調節最舒適的角度。
該多功能調節輪椅還包括用于監測周圍環境信息,并通過語音控制的方式控制輪椅運動的控制系統8。所述控制系統8包括電機驅動器801、驅動電機(圖中未示)、特定人語音識別模塊802、主控裝置803、可充電電池(圖中未示)、警示燈804、揚聲器805、激光測距儀806、超聲波測距儀807、速度傳感器808、加速度傳感器809、陀螺儀810。所述主控裝置包括互相連接的微處理器與控制面板,電機驅動器、特定人語音識別模塊、警示燈、揚聲器、激光測距儀、超聲波測距儀、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均設置在車架上(如圖1所示),并分別與所述微處理器及所述可充電電池相連接,如圖 3所示,所述微處理器與所述可充電電池相連接,可充電電池為電機驅動器、驅動電機、特定人語音識別模塊、警示燈、揚聲器、激光測距儀、超聲波測距儀、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微處理器等提供電能,所述驅動電機設置在與兩個所述后車輪傳動連接的主軸上且與所述電機驅動器7相連接。主控裝置設置在其中一個扶手支架上,使用者可以用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進行操作來控制輪椅,實現輪椅的前進、后退以及剎車等。可充電電池為輪椅的運動提供電能,為輪椅上的多個電子裝置提供電能。
優選地,所述微處理器為ARM7或ARM9或CC2530或CC2540。所述特定人語音識別模塊為HBR110特定人語音識別處理器。所述陀螺儀的型號為ENC-03MA,所述加速度傳感器的型號為KXCJK-1013,所述激光測距儀為LMS200激光測距儀。
在使用時,使用者可以用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進行操作,控制面板將操作信號發送給與之相連接的微處理器,微處理器控制電機驅動器操控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帶動主軸轉動,主軸轉動帶動兩個后車輪轉動,從而實現輪椅的前進和后退;使用者也可以通過控制面板切換到特定人語音控制模式,開啟特定人語音識別模塊,然后通過語音來發出命令,特定人語音識別模塊接收到語音命令后將其轉換成電信號發送到微處理器,再通過微處理器來控制輪椅。
激光測距儀和超聲波測距儀用于在輪椅運動時檢測周圍障礙物與輪椅的距離;速度傳感器用于檢測輪椅運動的速度;加速度傳感器用于檢測輪椅運動的加速度;陀螺儀用于檢測輪椅運動時的轉動角速度。當激光測距儀、超聲波測距儀、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實時將檢測到的信息發送到微處理器,當檢測到輪椅周圍的環境信息或輪椅自身運動狀態信息處于一個危險狀態時,微處理器會驅動警示燈亮起來、驅動揚聲器鳴響,并同時對電機驅動器發出指令,通過電機驅動器控制驅動電機降低轉速,從而使輪椅運動減慢或停止,防止發生碰撞等危險事故。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