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及一種肝臟外科手術中用于取出門靜脈中癌栓或血栓的鉗夾,尤其是一種用于肝癌門靜脈癌栓手術中門靜脈分支中血管分布呈約90°的癌栓的取栓操作的鉗夾。
背景技術:
肝臟腫瘤發展到中晚期,常會有腫瘤栓子侵犯肝臟主要血管,如門靜脈、肝靜脈,血管中癌栓能否取凈直接影響病人腫瘤復發早晚和生存時間。目前臨床上尚無專用的血管癌栓取栓鉗,所使用的取栓器械多是使用膽道取石鉗或鑷子等現有器械代替。這類鉗子在手術過程中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鉗子頭部多為圓弧形結構,其在張開后插進血管中取栓時,圓弧頭部張開尺寸小,導致一次癌栓的抓取量較少,同時還可能把癌栓往血管內部推壓,造成取栓困難。尤其是門靜脈分支血管,其血管呈90°角度排布,取出此類癌栓尤為困難。且門靜脈癌栓,質地相對較軟,大部分癌栓與門靜脈血管壁有或多或少的粘連(見圖1),甚至有微小血管相連,因此在取栓時僅用目前臨床上已有不同形狀的取物鉗夾持癌栓,夾的力量太大會壓碎癌栓,導致腫瘤播散;力量太小又不能有效的將癌栓取出,并且在癌栓取出過程中,由于操作力度等一系列問題,癌栓可能出現輕微滴落,極易造成腫瘤轉移,影響手術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實用功能突出、結構設計合理,能方便有效地夾取門靜脈癌栓的醫用直角型肝癌門靜脈癌栓取栓鉗。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醫用直角型肝癌門靜脈癌栓取栓鉗,包括鉗頭、鉗臂、鉚釘轉軸、限位鋸齒、手柄,兩個鉗臂的中段以鉚釘轉軸互相鉚合轉動連接,鉗臂后端設有鉗頭,所述鉗頭與鉗臂連接后呈90°角,所述鉗頭具有前扁后寬漸變式平弧形凹面結構,兩個鉗臂帶動鉗頭閉合時,兩個鉗頭頭端的前扁后寬漸變式平弧形凹面結構對合,形成密封的取栓腔;所述鉗頭內側壁為波浪弧型錐面結構,在夾取癌栓時,兩個鉗頭內側壁波浪弧型錐面結構緊密嚙合。
所述取栓鉗的材料為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的醫用不銹鋼或醫用塑料。
所述兩個鉗頭嚙合后的頭端高度在2-6mm之間,長度在10-30mm之間,尾端高度在6-12mm之間,寬度在6-12mm之間。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實用功能突出,張口漸變式平弧形凹面的鉗頭,能有效地夾取門靜脈癌栓,能方便的伸入肝門靜脈分支中呈90°狀分布的血管,在鉗頭部分伸入血管時鉗頭張口做到最大化,使單次夾取量大,鉗頭閉合后癌栓不易脫落。本實用新型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更切合肝臟外科臨床治療的需要且操作方便,實用性強,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醫用直角型肝癌門靜脈癌栓取栓鉗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鉗頭結構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鉗頭結構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鉗頭側壁錐面嚙合時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栓鉗術中伸入門靜脈分支血管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鉗頭血管中夾取癌栓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醫用直角型肝癌門靜脈癌栓取栓鉗,包括鉗頭1、鉗臂2、鉚釘轉軸3、限位鋸齒4和手柄5。連接鉗頭1的鉗臂2前段呈直線狀,兩段鉗臂2的中段以鉚釘轉軸3互相鉚合連接;兩個鉗臂2帶動鉗頭1閉合時,兩個鉗頭1頭端的前扁后寬漸變式平弧形凹面對合,形成密封的取栓腔6。鉗頭1內側壁為波浪弧型7的錐面8結構。在夾取癌栓時,兩個鉗頭1內側壁波浪弧型7的錐面8結構緊密嚙合(圖2)。
如圖2、3所示,兩個鉗頭嚙合后的頭端高度a在2-6mm之間,長度b在10-30mm之間,尾端高度c在6-12mm之間,寬度d在6-12mm之間。
如圖4所示,上、下鉗頭嚙合時,兩錐面8緊密帖合,增強了鉗頭嚙合后的密封性能,防止術中癌栓脫落。
如圖5、6所示,術中根據肝門靜脈分支呈約90°的血管大小,使用合適的取栓鉗,使平弧型鉗頭弧面貼近血管壁9伸入血管內,由于前扁后寬式鉗頭頭端高度a尺寸較小,不會出現將血管內癌栓往里擠壓的現象,此時鉗頭張口尺寸h最大化,可順利單次夾取最大量的血栓。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在手術中使用時,以右肝腫瘤門靜脈右支分支癌栓為例,在切除右肝腫瘤后,打開右支門靜脈,首先使用鉗頭與鉗臂呈90°角的癌栓鉗,鉗頭頭端高度6mm,鉗頭長度30mm,鉗頭尾端高度12mm,鉗頭高度12mm的癌栓鉗,將門靜脈取栓鉗先通過手柄5和鉚釘轉軸3將鉗頭1張開一定角度以適應血管的尺寸,鉗頭伸入右支分支血管內,再將鉗頭1閉合后抽出血管口癌栓,取盡靜脈血管口較大癌栓。血管口癌栓取盡完成后,根據肝門靜脈血管分支由粗變細的特點,再使用鉗頭頭端高度4mm,鉗頭長度20mm,鉗頭尾端高度8mm,鉗頭寬度8mm的癌栓鉗,取出靜脈血管中端癌栓,最后使用鉗頭頭端高度2mm,鉗頭長度10mm,鉗頭尾端高度6mm,鉗頭高度6mm的癌栓鉗,取盡門靜脈末端最細處癌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