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驅動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驅動機構及吻合器。
背景技術:
吻合器是醫學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縫合的設備,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釘部對組織進行離斷或吻合。相對于傳統的手工縫合,器械縫合具有以下優勢:操作簡單方便,節省手術時間;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利用釘部縫合嚴密、松緊適中;具有很少的副作用和有效減少手術并發癥等。
有的吻合器需要用于腔鏡下手術和操作較為困難的部位,例如管型消化道吻合器等,這類吻合器通常會設置具有一定角度的彎管,并且在彎管中設置有與彎管角度相應的彎推桿,擊發裝置通過彎推桿推動釘部。由于彎管和彎推桿均為剛性結構,所以彎管和彎推桿彎曲的程度較小,傳導推力的效率低下。另外,即使彎管和彎推桿彎曲的程度較小,仍然很有可能在推動釘部時彎推桿出現卡死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在復雜情況下實現驅動的驅動機構及吻合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驅動機構,包括:力傳導部件、至少一個驅動件和至少一個從動件,所述力傳導部件,包括傳導件,所述傳導件的內部設有中空的傳導腔室,所述傳導腔室的內部設有柔性介質;至少一個所述驅動件,伸入于所述傳導腔室中,可驅動所述柔性介質移動;以及,至少一個所述從動件,伸入于所述傳導腔室中,可隨著所述柔性介質的移動而移動。
優選地,所述傳導件上設有至少一個彎曲段;所述柔性介質在移動過程中可通過所述彎曲段。
優選地,所述傳導件為直線結構。
優選地,所述傳導件的橫截面是尺寸變化的結構。
優選地,所述傳導件的橫截面是尺寸相同的結構。
優選地,所述傳導腔室的內壁、所述驅動件和所述從動件所圍成的空間為密封隔間,所述柔性介質充滿所述密封隔間中。
進一步,所述柔性介質為氣體或者液體。
進一步,所述驅動件與所述從動件的結構均為活塞式密封結構,所述活塞式密封結構包括設置于所述傳導腔室中的活塞、所述活塞的遠離所述柔性介質的一端設有桿件,所述活塞的外側面與所述傳導腔室之間設有密封件。
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吻合器,包括:釘部和擊發裝置,所述的驅動機構安裝于吻合器中,所述擊發裝置與驅動件連接,所述釘部與從動件連接。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驅動機構及吻合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驅動件驅動柔性介質移動,從動件可隨著所述柔性介質的移動而移動,所以,驅動件與從動件之間通過柔性介質,實現驅動件驅動從動件移動,柔性介質能夠穩定地在傳導腔室中移動,該驅動結構能夠應用于各種復雜的情況,使用范圍廣;將驅動機構應用于吻合器中,能夠降低手術難度,減少手術時間。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實施例1的驅動機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顯示為實施例1的驅動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顯示為實施例1的驅動機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4顯示為實施例1的驅動機構的傳導件上設有一個彎曲段時且傳導件內未設置的柔性介質的結構示意圖。
圖5顯示為實施例1的驅動機構的傳導件上設有一個彎曲段時且驅動件通過柔性介質驅動從動件向遠離驅動件的方向移動的結構示意圖。
圖6顯示為實施例2的驅動機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7顯示為實施例3的驅動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顯示為實施例4的驅動機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9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驅動機構的傳導件的橫截面的形狀為圓形的結構示意圖。
圖10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驅動機構的傳導件的橫截面的形狀為橢圓形的結構示意圖。
圖1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驅動機構的傳導件的橫截面的形狀為三角形的結構示意圖。
圖12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驅動機構的傳導件的橫截面的形狀為四邊形的結構示意圖。
圖13顯示為實施例5的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4顯示為實施例6的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5顯示為實施例7的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100 傳導件
101 傳導腔室
102 彎曲段
200 柔性介質
300 驅動件
301 驅動活塞件
302 驅動活塞桿
303 驅動密封元件
304 驅動密封凹槽
400 從動件
401 從動活塞件
402 從動活塞桿
403 從動密封元件
404 從動密封凹槽
500 密封隔間
610 驅動限位蓋
620 從動限位蓋
601 蓋本體
602 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請參閱附圖。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驅動機構,包括:力傳導部件、至少一個驅動件300和至少一個從動件400;
力傳導部件,包括傳導件100,傳導件100的內部設有中空的傳導腔室101,傳導腔室101的內部設有柔性介質200;
至少一個驅動件300,伸入于傳導腔室101中,可驅動柔性介質200移動;
至少一個從動件400,伸入于傳導腔室101中,可隨著柔性介質200的移動而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驅動機構中,驅動件300驅動柔性介質200移動,從動件400可隨著柔性介質200的移動而移動,所以,驅動件300與從動件400之間通過柔性介質200,實現驅動件300驅動從動件400移動,柔性介質200能夠穩定地在傳導腔室101中移動,該驅動結構能夠應用于各種復雜的情況,使用范圍廣。
傳導件100上設有至少一個彎曲段102;柔性介質200在移動過程中可通過彎曲段102。由于柔性介質200可穩定地通過彎曲段102,柔性介質200不會卡在彎曲段102,保證驅動件300通過柔性介質200使從動件400移動。彎曲段102設置的位置和數量根據實際需要決定。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彎曲段102為一個,傳導件100的彎曲段102處形成彎曲角度,圖1中的彎曲角度為90度,所以彎曲段102為直角。
傳導件100的橫截面的形狀和尺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本實施例中,傳導件的橫截面是尺寸相同的結構。傳導件100的橫截面的形狀能夠為圓形(如圖9所示)、橢圓形(如圖10所示)、三角形(如圖11所示)或者四邊形(如圖12所示)。
驅動件300的數量等于從動件400的數量。
如圖1至圖5所示,驅動件300和從動件400的數量均為1個。
如圖1至圖5所示,傳導腔室101的內壁、驅動件300和從動件400所圍成的空間為密封隔間500,柔性介質200充滿密封隔間500中。密封隔間500的結構簡單,能夠保證驅動件300在移動過程中,柔性介質200會隨之移動,且從動件400會隨著柔性介質200的移動而移動。
柔性介質200為氣體或者液體。氣體或者液體獲取方便。本實施例中,柔性介質200為對人體無害的液體,例如生理鹽水。
驅動件300與從動件400的結構均為活塞式密封結構,活塞式密封結構包括設置于傳導腔室101中的活塞、活塞的遠離柔性介質200的一端設有桿件,活塞的外側面與傳導腔室101之間設有密封件。密封件的設置,實現了對活塞與傳導腔室101之間的間隙的密封。
驅動件300的活塞為驅動活塞件301,驅動件300的桿件為驅動活塞桿302,驅動活塞件301與傳導腔室101之間設置的密封件為驅動密封元件303;驅動活塞件301上設置有供驅動密封元件303放入的驅動密封凹槽304,驅動密封元件303為兩個,驅動密封凹槽304為兩個。
從動件400的活塞為從動活塞件401,從動件400的桿件為從動活塞桿402,從動活塞件401與傳導腔室101之間設置的密封件為從動密封元件403;從動活塞件401上設置有供從動密封元件403放入的從動密封凹槽404,從動密封元件403為兩個,從動密封凹槽404為兩個。
該驅動機構實現正向移動和反向移動,正向移動為:驅動活塞桿302受力后,驅動活塞桿302向靠近從動活塞件401的方向移動,驅動活塞桿302帶動驅動活塞件301移動,驅動活塞件301驅動柔性介質200移動,隨后柔性介質200驅動從動活塞件401移動,從動活塞件401帶動從動活塞桿402移動,則從動活塞桿402向遠離驅動活塞件301的方向移動;反向移動為:驅動活塞桿302受力后,驅動活塞桿302向遠離從動活塞件401的方向移動,驅動活塞桿302帶動驅動活塞件301移動,驅動活塞件301移動后,密封隔間500中的柔性介質200隨之移動,隨后柔性介質200帶動從動活塞件401移動,從動活塞件401帶動從動活塞桿402移動,則從動活塞桿402向靠近驅動活塞件301的方向移動;
傳導件100上設有供驅動件300插入的驅動孔,傳導件100上設有供從動件400插入的從動孔;為了限定驅動件300和從動件400的移動范圍,在傳導件100的驅動孔上安裝有驅動限位蓋610,在傳導件100的從動孔上安裝有從動限位蓋620;驅動限位蓋610和從動限位蓋620結構均包括筒狀的蓋本體601和設置于蓋本體601的其中一個端面上的蓋板602,蓋本體601安裝于傳導件100上,蓋板602阻擋活塞,蓋板602上設有供桿件通過的通孔。
驅動限位蓋610和從動限位蓋620的設置將驅動活塞件301和從動活塞件401的運動限制于傳導件100中。
蓋本體601的內側面與傳導件100的外側面連接,連接的方式為螺紋連接或者卡扣連接。
實施例2
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當彎曲段102為兩個時,傳導件100形成Z形結構。
實施例3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當彎曲段102為兩個以上時,傳導件100形成螺旋形結構。
實施例4
如圖8所示,傳導件100可為直線結構,傳導件100的橫截面是尺寸變化的結構。根據實際需要,如圖5所示,傳導件100的橫截面的尺寸能夠設置為逐漸變小,再逐漸變大的結構。由于驅動件300與從動件400之間通過柔性介質200,實現驅動件300驅動從動件400移動,所以,傳導件100的橫截面尺寸設置為變化結構,驅動件300與從動件400之間的傳動能夠穩定的進行。
實施例5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驅動件300的數量為兩個以上,且從動件400的數量為兩個以上時,由于驅動件300與從動件400之間通過柔性介質200進行力的傳輸,所以,兩個以上的驅動件300能夠通過柔性介質200(圖13未示)將驅動力均勻地傳輸給兩個以上的從動件400,本實施例中,驅動件300為兩個,從動件400為兩個。
實施例6
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從動件400的數量大于驅動件300的數量,本實施例中,當從動件400的數量為兩個,驅動件300的數量為一個時,實現單驅動雙從動。由于驅動件300與從動件400之間通過柔性介質200(圖14未示),實現驅動件300驅動從動件400移動,所以,能夠方便地實現從動件400的數量和驅動件300的數量的調整。
實施例7
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驅動件300的數量大于從動件400的數量,本實施例中,當驅動件300的數量為兩個,從動件400的數量為一個時,實現單從動雙驅動。
本實用新型的驅動機構還能夠實現單驅動多從動、多驅動單從動、多驅動多從動。
實施例8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吻合器,包括:釘部和擊發裝置,驅動機構安裝于吻合器中,擊發裝置與驅動件300連接,釘部與從動件400連接。擊發裝置與驅動件300的連接是固定連接或者可拆卸式連接,釘部與從動件400的連接是固定連接或者可拆卸式連接。
采用實施例1的驅動機構說明吻合器的使用原理,彎曲段102為一個,且傳導件100的彎曲段102處形成彎曲角度為90度;初始狀態時,驅動件300位于傳導件100的一端,如圖5中所示的傳導件100的左端,驅動活塞件301被驅動限位蓋610擋住,此時,從動件400遠離傳導件100的另一端,如圖5中所示,從動件400的從動活塞件401靠近傳導件100的彎曲段102;當驅動活塞桿302受力向右運動時,驅動件300在傳導件100內整體向右滑動,驅動活塞件301推動柔性介質200移動,同時柔性介質200推動從動活塞向上移動;當從動活塞件401向上移動直至碰到從動限位蓋620時,驅動件300和從動件400都將停止移動,此時,整個驅動機構處于擊發到底狀態(如圖5所示);當驅動活塞桿302受力向左移動時,驅動件300在傳導件100內整體向左滑動,驅動活塞件301帶動柔性介質200移動,同時柔性介質200帶動從動活塞件401向下滑動;當驅動活塞件301向左滑動直至碰到驅動限位蓋610時,驅動件300和從動件400都將停止移動,此時,整個驅動機構處于復位到底狀態,與初始狀態相同(如圖1所示)。擊發裝置帶動驅動件300移動,從動件400帶動釘部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驅動機構應用于吻合器中,傳導件100的彎曲段102處形成彎曲角度能夠根據實際需要確定,能夠降低手術難度,減少手術時間。
綜上,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