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器材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改進的大鼠頭部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在臨床醫學研究中,通常會對大鼠進行實驗,獲得臨床數據,從而進一步改進。
在對大鼠進行腕踝針實驗時,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無菌膠布對留針進行固定。然而大鼠用于鋒利的牙齒,撕咬膠布,導致腕踝針脫落,使實驗難以進行。
在對大鼠進行有創的實驗干預時,大鼠具有嗜血性,會撕咬傷口,導致傷口感染,增加實驗的不確定性。
因此,對大鼠會用到頭部固定裝置,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
現有的大鼠頭部固定裝置為喇叭口狀的頭套,外大里小,能夠固定大鼠頭部,防止出現以上現象。然而,這種頭套有一些缺點,如在大鼠飼養籠中放有大量木質墊料,而大鼠在籠中活動時,木質墊料會殘留在頭套里,使木質墊料與大鼠眼睛和耳朵進行摩擦,容易引發感染。此外,這種頭套固定力差,容易脫落。
因此,亟需一種固定力好、減少頭部固定裝置內木質墊料留存的大鼠頭部固定裝置,而目前關于這種頭部固定裝置還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大鼠頭部固定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改進的大鼠頭部固定裝置,包括主體、保護層、調節裝置,保護層設置在主體邊緣,調節裝置包括第一調節帶、第二調節帶、第三調節帶,均設置在主體下半部的后面,第一調節帶、第二調節帶、第三調節帶兩側內外面設置有粘性層,主體上半部呈梯形,主體下半部呈長方形。
所述主體材質為聚丙烯或者聚氯乙烯。
所述保護層為棉布。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
1、棉布包裹塑料主體,減少塑料與大鼠皮膚之間的摩擦;
2、可以將大鼠頭部和上肢同時固定;
3、主體上半部閉合時留有開放式空間,減少木質墊料留存,減少頭部與木質墊料之間的摩擦,降低實驗干擾因素。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的大鼠頭部固定裝置的俯視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的大鼠頭部固定裝置的仰視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的大鼠頭部固定裝置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
1.主體 2.保護層
3.第一調節帶 4.第二調節帶
5.第三調節帶 6.粘性層
參照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的大鼠頭部固定裝置,包括主體1、保護層2、調節裝置,保護層2設置在主體1邊緣,調節裝置包括第一調節帶3、第二調節帶4、第三調節帶5,均設置在主體1下半部的后面,第一調節帶3、第二調節帶4、第三調節帶5兩側內外面設置有粘性層6,主體1上半部呈梯形,主體1下半部呈長方形,主體1為聚丙烯或者聚氯乙烯塑料制成,保護層2為棉布制成。
參照圖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的大鼠頭部固定裝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將主體1放置在大鼠身體下側,將主體1上半部對準大鼠頭部;將第一調節帶3的兩端黏貼在一起,并調節第一調節帶3的松緊程度;將大鼠上肢放置在第二調節帶4和第三調節帶5之間;分別將第二調節帶4的兩端黏貼在一起、第三調節帶5的兩端黏貼在一起,并分別調節第二調節帶4、第三調節帶5的松緊程度。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的大鼠頭部固定裝置的優點在于,棉布包裹塑料主體,減少塑料與大鼠皮膚之間的摩擦;可以將大鼠頭部和上肢同時固定;主體上半部閉合時留有開放式空間,減少木質墊料留存,減少頭部與木質墊料之間的摩擦,降低實驗干擾因素。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