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與流程

文檔序號:12612912閱讀:2025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殺蟲劑領域,具體而言,涉及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魚類寄生蟲種類繁多,在正常的水體環境中,多數種類的魚類寄生蟲會和宿主魚之間形成一種非消除性免疫的平衡狀態。而一旦水體環境破壞,蟲與宿主間的相對平衡被打破,就會導致某些寄生蟲(特別是無中宿主寄生蟲)的大量繁殖,爆發魚類寄生蟲病,在生產上給養殖業造成巨大損失。有些以魚類為中間宿主的寄生蟲,如華支睪吸蟲、中華鳋、錨頭鳋、魚鲺、三代蟲和指環蟲等,不但對魚類造成危害,還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在水產動物疾病中,寄生蟲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只占30%左右,故不少部門對寄生蟲病都欠重視。然而,許多細菌性或病毒性疾病都屬繼發性疾病,是因為寄生蟲的寄生導致門戶洞開而引起的;同時,在防控方面,一些危害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如病毒性出血病、細菌性爛鰓病、弧菌病等,都已有商品化的疫苗供應,通過免疫預防得到了較好的控制,而魚類甚至人類寄生蟲的疫苗研發尚無突破性進展,故現今水產生產中難以控制的,反而是某些危害嚴重的寄生蟲病。

高效、低毒和低成本始終是魚用殺蟲劑研制的基本方向。在魚池中是立體殺蟲,要達到有效濃度,所需要殺蟲劑的量就相對較多。然而,這不僅會提高成本,而且對水環境也十分不利。現在多數常用的魚用殺蟲劑的用量雖不大,但需經常、反復使用,總的用量并不少,且安全性也不佳。為此,提高魚用體外殺蟲劑的抗耐藥性和安全系數以及延長其有效作用時間,根本上解決殺蟲活性與安全性、用量與成本及殺蟲與環保等方面的矛盾,是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氰戊菊酯作為人工合成的第二代擬除蟲菊酯的代表,其以其高效、廣譜、安全以及對人畜低毒等特點著稱,目前被廣泛使用到水產動物寄生蟲病的防治中,在對魚類甲殼動物疾病防治具有較好的效果,其殺蟲活性高,且殘效期短。

目前,市場上多數水產用氰戊菊酯產品易產生耐藥性,有效作用時間短,對魚類的安全性差,使用時容易超標,造成毒死魚類的事故發生,同時,多數產品使用甲苯、二甲苯等作為有機溶劑,這樣對環境有很大的污染。

中國專利CN104367570A公開了將氰戊菊酯在防治魚類的錨頭鳋寄生蟲病中的應用,屬于淡水漁業病蟲防治技術領域。但是該方法是基于經驗總結得出的防治技術,沒有具體的使用安全濃度范圍,容易過量造成魚類死亡;此外該方法沒有對魚的種類、日齡和水體情況作區分使用說明,影響了殺蟲效果。

中國專利CN1989812A公開了一種氰戊菊酯油劑及其用途,由氰戊菊酯、穩定劑、溶劑組成。但是該方法主要用于蝗蟲防治,同時并沒有加入乳化劑,導致油劑加水稀釋后的藥物分布不均,產品安全性低;此外該方法含有大量的植物油作溶劑,增加產品成本。

中國專利CN101690767A公布了一種漁用復方殺蟲劑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主要成分由苦參、檳榔、雷丸、氯氰菊酯、乳化劑、溶劑和蒸餾水組成的微乳劑。但是該方法對苦參、檳榔和雷丸有效成分提取工藝復雜,且提取物的組成和含量不明確,產品安全性低;此外該方法有效成分組成眾多,配成的微乳劑穩定性差。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殺蟲劑中,以生物柴油代替現有技術中的甲苯和二甲苯等傳統有機溶劑,能夠減少對于環境污染和水產生物的毒副作用。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所述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將本發明所述組分作為原料,并進一步經混合制得本發明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具有制備方法簡易且所制得的殺蟲劑效果好等優點。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的應用,本發明殺蟲劑能夠有效殺滅寄生蟲,因而能夠用于水產類體表殺蟲,并有效避免由于寄生蟲所引發的水產類生物疾病的發生。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按照重量百分數計,所述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由以下組分制成:

氰戊菊酯 1.0~50.0%;

乳化劑 1.0~40.0%;

增效劑 1.0~30.0%;

穩定劑 1.0~10.0%;

余量為生物柴油。

可選的,本發明中,按照重量百分數計,所述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由以下組分制成:

氰戊菊酯 2.0~20.0%;

乳化劑 5.0~30.0%;

增效劑 1.0~15.0%;

穩定劑 1.0~5.0%;

余量為生物柴油。

可選的,本發明中,所述乳化劑為聚山梨酯-80、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乳化劑。

可選的,本發明中,所述增效劑為胡椒基丁醚、八氯二丙醚或者增效胺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增效劑。

可選的,本發明中,所述穩定劑為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異丙醇或者苯甲醇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的混合穩定劑。

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氰戊菊酯加入乳化劑和增效劑混合物中,并加熱攪拌;然后加入生物柴油和穩定劑,并繼續加熱攪拌,然后降溫過濾,即得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

可選的,本發明中,所述加熱攪拌為加熱至45~50℃,并攪拌1~2h。

可選的,本發明中,所述繼續加熱攪拌為加熱至45~50℃,并攪拌1~2h。

進一步的,本發明也提供了所述的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在水產類體表殺蟲中的應用。

可選的,本發明中,是將本發明所述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按照1:(80~150)的比例稀釋后,再噴灑于水產類養殖水體中進行水產類體表殺蟲。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所述的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專一殺蟲性,對由中華鳋、錨頭鳋、魚鲺、三代蟲、指環蟲等引起的魚類甲殼動物疾病具有顯著治療效果。

(2)本發明所述的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殺蟲活性高,且殘效期短,能夠快速達到治療效果,減少魚類體內的藥物殘留。

(3)本發明所述的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使用方便,按比例稀釋后,可直接均勻潑灑于發病魚池,藥物易于均勻分散,安全性好,殺蟲徹底。

(4)本發明所述的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選用新型增效劑,藥效作用時間增長,做到徹底根治魚類體表寄生蟲病,且不易產生耐藥性。

(5)本發明所述的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選用綠色溶劑生物柴油,副作用小,減少對環境水體的污染,不引發藥源性疾病。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

本發明中,所述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是一種專門的水產類體表殺蟲劑,并且能夠有效防治由于中華鳋、錨頭鳋、魚鲺、三代蟲和指環蟲等寄生蟲所引發的疾病;

進一步的,本發明中所述水產類為魚、蝦或者貝類等水產;優選的,本發明所述水產為青魚、草魚、鰱、鳙、黃鱔、鯉、鰻、鰻、鰓等魚類。

本發明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中,所述氰戊菊酯的質量為殺蟲劑總質量的1.0~50.0%;優選的,所述氰戊菊酯的質量為殺蟲劑總質量的2.0~20.0%,例如可以為,但不限于5.0、10.0、14.0、16.0或者18.0%等。

本發明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中,所述乳化劑為聚山梨酯-80(吐溫-80)、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NP-9)或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PO-10)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乳化劑;優選的,所述乳化劑為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

進一步的,所述乳化劑的用量可以為殺蟲劑總質量的1.0~40.0%;優選的,所述乳化劑的用量為殺蟲劑總質量的5.0~30.0%,例如可以為,但不限于10.0、15.0、20.0、25.0或者30.0%等。

同時,本發明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中,所述增效劑為胡椒基丁醚、八氯二丙醚或者增效胺(MGK-264)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增效劑;優選的,本發明中,所述增效劑為胡椒基丁醚;

進一步的,所述增效劑的用量為殺蟲劑總質量的1.0~30.0%;優選的,本發明中,所述增效劑的用量為殺蟲劑總質量的1.0~15.0%,例如可以為,但不限于3.0、5.0、7.0、10.0、12.0、14.0%等。

同時,本發明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中,所述穩定劑為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異丙醇或者苯甲醇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穩定劑;優選的,本發明殺蟲劑中,所述穩定劑為苯甲醇;

進一步的,本發明中,所述穩定劑的用量為殺蟲劑總質量的1.0~10.0%;優選的,本發明中,所述穩定劑的用量為殺蟲劑總質量的1.0~5.0%,例如可以為,但不限于2.0、3.0或者4.0%等

同時,本發明所述制備方法,優選的,是先將有效成分氰戊菊酯加入乳化劑和增效劑中,在電加熱攪拌反應釜中45~50℃加熱50~60轉/分攪拌1~2小時,溶解后再加入生物柴油和穩定劑,然后再40~45℃加熱40~50轉/分攪拌1~2小時并降溫至20~30℃,粗紗布除去殘渣,即得到所述殺蟲劑;

進一步的,本發明所制得的殺蟲劑的性能指標為:1、外觀性狀:淡黃色單一澄清液體;2、乳化性:依照乳化性檢查法檢測,不出現分層和沉淀。3、含水率:照水分測定法測定,含水分不超過0.40%;4、揮發性:采用濾紙懸掛法測定其揮發率不大于30%;5、閃點:采用開口法測定其閃點大于40℃(適宜地面使用)。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以按照1:(80~150),例如可以按照1:100或者1:120的比例,將本發明殺蟲劑兌清水稀釋,再均勻的潑灑于養殖水體中,具體的用量優選的可以為3~5mg/m3。如果病情嚴重,則可以隔日重復使用。

實施例1 2.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

首先稱取以重量計下述原料:

然后,先將氰戊菊酯加入吐溫-80和胡椒基丁醚中,在電加熱攪拌反應釜中45℃加熱50轉/分攪拌1小時,溶解后再加入生物柴油和異丙醇,然后再40℃加熱40轉/分攪拌2小時并降溫至25℃,粗紗布除去殘渣即得到所述的產品。

所得的2%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外觀性狀為淡黃色單一澄清液體;穩定性好,經乳化性檢查法檢測不分層和沉淀;水分含量低,含水分不低于0.40%;揮發性低,其揮發率不得大于30%;植物安全性高,采用開口法測定其閃點大于40℃(地面使用)。

實施例2 8.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

首先稱取以重量計下述原料:

然后,先將氰戊菊酯加入NP-9和MGK-264中,在電加熱攪拌反應釜中45℃加熱50轉/分攪拌1.5小時,溶解后再加入生物柴油和異丙醇,然后再40℃加熱45轉/分攪拌2小時并降溫至25℃,粗紗布除去殘渣即得到所述的產品。

所得的8%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外觀性狀為淡黃色單一澄清液體;穩定性好,經乳化性檢查法檢測不分層和沉淀;水分含量低,含水分不低于0.40%;揮發性低,其揮發率不得大于30%;植物安全性高,采用開口法測定其閃點大于40℃(地面使用)。

實施例3 14.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

首先稱取以重量計下述原料:

然后,先將氰戊菊酯加入PO-10和八氯二丙醚中,在電加熱攪拌反應釜中50℃加熱55轉/分攪拌2小時,溶解后再加入生物柴油和苯甲醇,然后再45℃加熱40轉/分攪拌2小時并降溫至25℃,粗紗布除去殘渣即得到所述的產品。

所得的14%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外觀性狀為淡黃色單一澄清液體;穩定性好,經乳化性檢查法檢測不分層和沉淀;水分含量低,含水分不低于0.40%;揮發性低,其揮發率不得大于30%;植物安全性高,采用開口法測定其閃點大于40℃(地面使用)。

實施例4 20.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

首先稱取以重量計下述原料:

然后,先將氰戊菊酯加入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和胡椒基丁醚中,在電加熱攪拌反應釜中50℃加熱60轉/分攪拌2小時,溶解后再加入生物柴油和二甲基甲酰胺,然后再45℃加熱50轉/分攪拌2小時并降溫至25℃,粗紗布除去殘渣即得到所述的產品。

所得的2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外觀性狀為淡黃色單一澄清液體;穩定性好,經乳化性檢查法檢測不分層和沉淀;水分含量低,含水分不低于0.40%;揮發性低,其揮發率不得大于30%;植物安全性高,采用開口法測定其閃點大于40℃(地面使用)。

效果證明性試驗

觀察案例1

對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的2.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的穩定性試驗觀察

試驗在東方澳龍水產藥物評價室中進行,考察2.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在溫度、光照和濕度三個環境因素下的穩定性。

2.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的穩定性觀察結果見表1,在0、5、10天溫度、光照和濕度三個環境因素下,實施例1制備的2.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的外觀性狀、乳化性、水分(合格水分<0.4%)和含量(占標示量=90%~110%)均符合質量標準。

表1本發明實施例1的穩定性試驗觀察

觀察例2

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的2.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對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的急性毒理學試驗觀察

試驗在東方澳龍水產藥物臨床實驗場中進行,試驗四種家魚購自廣州市芳村水產批發市場,規格30g左右,購回后暫養于水族箱中。試驗水溫25.0±1℃左右。水體充氣,投喂少量餌料。試驗前在水槽中暫養7~10天,挑選體型健壯,無傷無病的個體用于試驗。

試驗采用浸泡法進行氰戊菊酯對四種家魚的急性毒性試驗,首先進行預試驗,得出最高無作用濃度以及24h內最低全部死亡濃度,在此濃度范圍內按等對數間距分為五個試驗濃度組(1.51mg/L、5.59mg/L、8.77mg/L、11.55mg/L、17.63mg/L)和一個不加藥的空白對照組,每組設三個重復,每個圓桶水族箱(0.78M2×1.80M=1.42M3)放四種家魚各20尾,具體見表1。試驗開始后,連續觀察,記錄四種家魚異常及死亡情況。

表2本發明實施例1對4種家魚的急性毒理學試驗分組

2.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對四種家魚的急性毒理結果見表3,具體的:

青魚在5個藥物濃度下的累計死亡率分別為0、0、28.33%、41.66%、53.31%,用Bliss法計算本發明實施例1對青魚的半數致死劑量LD50=18.6876mg/L,其回歸方程尾Y=2.1030+2.2783X(R=0.8703);

草魚在5個藥物濃度下的累計死亡率分別為0、0、25.00%、36.66%、48.33%,用Bliss法計算本發明實施例1對草魚的半數致死劑量LD50=21.7075mg/L,其回歸方程尾Y=2.1505+2.1319X(R=0.8703);

鰱魚在5個藥物濃度下的累計死亡率分別為0、8.33%、30.00%、43.33%、51.66%,用Bliss法計算本發明實施例1對鰱魚的半數致死劑量LD50=16.6393mg/L,其回歸方程尾Y=2.3539+2.1669X(R=0.9726);

鳙魚在5個藥物濃度下的累計死亡率分別為0、0、26.66%、40.00%、56.66%,用Bliss法計算本發明實施例1對鳙魚的半數致死劑量LD50=18.5817mg/L,其回歸方程尾Y=2.0799+2.3010X(R=0.8701)。

根據漁藥安全濃度計算公式-特倫堡公式=(48hLC50)2×0.3/24hLC50,計算出2.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對青魚、草魚、鰱魚、鳙魚的安全濃度分別為4.1296mg/L、4.4094mg/L、4.1473mg/L、4.1211mg/L,國家規定水產用氰戊菊酯藥的安全使用濃度為3.00mg/L,本發明實施案例1對種魚的安全濃度均大大高于標準,這說明本實施案例1的安全性良好。

表3本發明實施例1對4種家魚在不同藥物濃度下死亡情況

觀察例3

本發明實施例2制備的8.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對魚類指環蟲病的治療效果觀察。

試驗在東方澳龍水產藥物臨床實驗室中進行,試驗用草魚購自廣州市芳村水產批發市場,規格20g左右,購回后暫養于水族箱中。試驗水溫25.0±1℃左右。水體充氣,投喂少量餌料。試驗前在水槽中暫養7~10天,挑選體型健壯,無傷無病的個體用于試驗。實驗開始后,將實驗用的無蟲魚200尾中投入中型指環蟲的保種金魚50尾,混養10天,抽樣鏡檢,在10×4倍下每個視野內有6~8條以上中型指環蟲,感染率達100%時,便可進行藥效試驗。全池潑灑藥物,其中第一組潑灑本發明實的8.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第二組潑灑8%的阿維菌素溶液,第三組潑灑蒸餾水做空白對照。每組設3個重復,每個魚缸放養草魚30尾,具體分組見表4。持續觀察,記錄各組發病及死亡情況。

表4本發明實施例2對對魚類指環蟲病的治療效果實驗分組

8.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對魚類指環蟲病的治療效果觀察見表5,草魚指環蟲感染實驗開始后,第2天三組就出現有明顯病理癥狀的病魚,病魚不攝食,離群獨游,在水面上緩慢游動,反應遲鈍,擊水則病魚緩慢潛入水中,同時發現鰓絲粘液較多,鰓絲有白點,鰓絲與鰓絲粘連在一起,鰓瓣呈灰白色,呼吸困難,頻頻呃水。

第3天開始用藥,施用本發明實施例2的殺蟲劑,均勻施藥后,指環蟲病得到及時控制,用藥第2天草魚攝食趨于正常,活動也基本正常,解剖觀察到的草魚鰓都是外觀完整,鰓部制片在顯微鏡下未發現指環蟲,實驗結束時累計平均死亡率4.45%,這說明本發明實施例2具有快速高效的殺蟲效果;施用8.0%阿維菌素溶液的組別,均勻施藥后可發現個別魚殺蟲劑有輕微的應激行為,游動異常,但很快恢復正常,剖觀察到的草魚鰓都是少部分脫落,但在鰓部制片在顯微鏡下未發現指環蟲,實驗結束時累計平均死亡率15.56%;空白組自實驗開始后第2天就有草魚死亡,每天死亡2~5尾,持續到實驗結束,累計死亡率高達74.45%。通過SPSS19.0生物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間的顯著性分析,本發明實8.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與8.0%阿維菌素溶液對指環蟲病的治療效果有極顯顯著區別(P<0.01),這說明本發明8.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的殺蟲效果優良,毒副作用小,且對魚苗的應激小。

表5本發明實施例2對對魚類指環蟲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例4

本發明實施例3制備的14.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對中華鳋引起的鰓蛆病的治療效果觀察

(1)廣東高州市陳姓養殖戶14.50畝的養殖池,池塘平均水深1.45m,主要飼養草魚魚苗。2015年6月18日發現有魚苗焦躁不安,尾鰭上葉常露出水面,在水表層打轉或狂游等癥狀,魚苗開始大量死亡。撈起魚苗觀察,病魚鰓上粘液很多,鰓絲末端膨大成棒槌狀,蒼白無血色。鰓絲末端可見大量1~2毫米白色蠅蛆狀小蟲。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魚苗鰓和體表有大量中華鳋寄生。6月19日開始施用本發明實施例3,全池均勻潑灑使池塘水體藥物濃度達到3mg/M3。用藥第二天,魚苗沒有出現呼吸困難和狂游癥狀,開始恢復攝食,魚苗死亡明顯減少,用藥第四天,魚苗基本恢復到正常。

(2)福建龍巖市李姓養殖戶17.50畝的養殖池,池塘平均水深1.50m,主要飼養草魚和鰱、鳙三種魚苗。2015年8月11日發現有魚苗攝食量下降,在水面游動不安,不時豎起尾鰭,魚苗開始大量死亡。撈起魚苗觀察,發現大部分的鰱、鳙魚鰓部有白色的蛆狀蟲體寄生,鰓絲末端發白,黏液增多,并有充血癥狀,在低倍顯微鏡(40x10)下檢測鰓絲,在一個視野里有2~3個中華鳋,解剖腸道和肌肉沒有發現出血現象,因此診斷是由于中華鳋引起的魚病。8月12日開始施用本發明實施例3,全池均勻潑灑使池塘水體藥物濃度達到3mg/M3。用藥第二天,魚苗死亡明顯減少,情況好轉,魚群攝食和活動逐步恢復,用藥四天后,經抽樣檢查草魚和鰱、鳙三種魚苗的鰓部,沒有發現中華鳋。

(3)廣西南寧市南湖某養殖戶22.50畝的養殖池,池塘平均水深1.50m,主要飼養鰱、鳙和野鯪三種魚。2015年9月21日發現魚群食欲減退或不攝食,常在水中跳躍不安,病魚離群獨游,呼吸困難。掀開病魚鰓蓋觀察,肉眼可見許多鰓絲末端附著像蠅蛆一樣的白色小蟲,影響魚的正常呼吸,而這些傷口又為微生物的侵入開辟了途徑,引起鰓絲局部發炎或化膿,最后導致病魚死亡。9月22日開始施用本發明實施例3,全池均勻潑灑使池塘水體藥物濃度達到3mg/M3。用藥第二天,死亡數量減少,魚群攝食和活動逐步恢復,疾病基本得到控制。用藥四天后,經抽樣檢查鰱、鳙和野鯪三種魚苗的鰓部,沒有發現中華鳋。

實施案5

本發明實施例4制備的20.0%水產用氰戊菊酯油劑對指環蟲引起的鰓病的治療效果觀察。

廣東中山市許姓養殖戶30.50畝的養殖池,池塘平均水深1.50m,主要飼養草魚和鰱、鳙三種魚苗。2015年7月9日發現病魚在水面上緩慢游動,不吃食,魚體發黑、消瘦。打開鰓蓋,可見鰓絲腫脹,黏液增多,色澤變淡。鏡檢鰓組織臨時壓片:100倍鏡下,每個視野有5~6個指環蟲,初步鑒定為小鞘指環蟲。7月10日開始施用本發明實施例4,全池均勻潑灑使池塘水體藥物濃度達到3mg/M3。用藥第二天,開始恢復攝食,魚苗死亡明顯減少,隨機取4~5尾病魚的鰓絲鏡檢,未發現指環蟲,用藥第四天,魚基本恢復到正常。

湖南桂東縣馬姓養殖戶16.50畝的養殖池,池塘平均水深1.40m,主要飼養草魚和青魚。2015年6月5日發現病魚或在塘中離群獨游游,或成群繞池邊快速游動,病魚體表發黑,許多魚在人靠近時也不離開,喜歡群集于進水口中。檢查病魚,體表基本完整,但胸鰭、腹鰭等基部有輕微的充血;鰓絲臨時壓片鏡檢發現一個視野內可見行動活潑的、“蠅蛆”樣的指環蟲1-2頭。6月6日開始施用本發明實施例4,全池均勻潑灑使池塘水體藥物濃度達到3mg/M3。用藥第二天,魚群的活動和體表顏色恢復正常,魚苗死亡明顯減少,隨機取4~5尾病魚的鰓絲鏡檢,未發現指環蟲,用藥第四天,魚基本恢復到正常。

湖北保康縣劉姓養殖戶21.50畝的養殖池,池塘平均水深1.50m,主要飼養草魚、鰱、鳙魚。2015年7月25日發現病魚的體色變黑,十分瘦弱,游動緩慢,食欲減退,鰓絲黏液增多,鰓瓣呈灰白色,呼吸困難,幼小的魚苗,特別是鳙魚苗,常顯現出鰓器官浮腫,鰓蓋難以閉合。9月22日開始施用本發明實施例3,全池均勻潑灑使池塘水體藥物濃度達到3mg/M3。用藥第二天,魚群攝食和活動逐步恢復,呼吸困難問題得到解決,疾病基本得到控制。用藥四天后,經抽樣檢查草魚、鰱、鳙魚三種魚苗的鰓部,沒有發現指環蟲。

由此可見本發明所制備的氰戊菊酯油劑殺蟲劑對于魚類等水產安全有效,同時還能夠有效殺滅魚類外表的寄生蟲,并避免由于寄生蟲所引發的疾病。

本發明的氰戊菊酯油劑是專門的水產類殺蟲劑,并采用了生物柴油做溶劑,副作用小,成本低;同時,本發明中科學篩選配方,穩定性好,使用方便,安全濃度高,能夠有效、長效的防治魚類體表硬殼寄生蟲疾病,不易產生耐藥性,有利于漁業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盡管已用具體實施例來說明和描述了本發明,然而應意識到,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作出許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這意味著在所附權利要求中包括屬于本發明范圍內的所有這些變化和修改。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