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逐痰中藥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中醫認為,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臟有關。肺主呼吸,調節宗氣(元氣)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肅降,就可出現咳喘、臥不平等癥。在風邪或寒邪侵肺時,使肺內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濕痰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痰白清稀者,多屬寒痰,上犯于肺所致。痰黃稠有塊者,多屬塊痰。痰少而黏,難于咯出者,多屬燥痰。所致痰白滑量多,易于咯出者,多屬濕痰。致痰中帶血,色鮮紅者,稱為咯血。常見于肺癆、肺癌等病人。咯吐膿血痰,氣腥臭者,為肺癰。是熱毒蘊肺,化腐成膿所致。技術實現要素:根據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逐痰中藥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和應用,目的是有效治療濕痰癥狀,本中藥組合物是經過多年治療的臨床經驗,不斷地研究、探索、實踐,而后再總結,又繼前賢之大成,是辯證論治貫穿于理法方藥運用于臨床實踐的始終。法隨證立,方從法出,方以藥成。整個古方的方劑是理法方藥完整體系的最終結晶。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逐痰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廣木香10-15份、葶藶子8-12份、巴豆仁10-15份、沉香6-8份、草果8-10份、石菖蒲6-10份、橘紅8-12份、丁香2-5份、肉桂8-12份、遠志8-12份、芽皂6-10份、枳實8-12份。優選的,所述中藥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廣木香12份、葶藶子10份、巴豆仁12份、沉香7份、草果9份、石菖蒲8份、橘紅10份、丁香3份、肉桂10份、遠志10份、芽皂8份、枳實10份。所述逐痰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按照配方量稱取各原料藥;(2)將各原料藥粉碎、過篩后混合,之后與去核的棗一起蒸熟,然后加工成棗泥狀混合物;過篩后的原料細粉與去核的棗的質量比為1-2:1;(3)將上述棗泥狀混合物制成藥丸。用法:服此藥前患者早晨不能吃任何東西,必須空腹服。用15克生姜切成數片,用700毫升水(普通用碗1碗半水)混生姜片燒滾,然后用400毫升姜湯再放1丸藥(75g),再用筷子用力絞碎服下,而后在5個小時內吐、瀉超過九遍后,可用面疙瘩湯1碗解之。(面疙瘩湯不能太稠,也不要喝的太熱。)如第一次服藥后,出現不吐、不瀉,或吐瀉總和只有三四次,這說明患者病重抗藥。在第二次服藥時,在原來1丸的基礎上再加上半丸,如在第二次服藥時仍吐下很少,在第三次服藥時,在1丸半的基礎上可再加半丸,往下依次類推。濕痰重者,可連續服8—10次,一直病痊愈為止。(注意:本藥按時1周服1次,用量根據年齡和體質強弱而定。)步驟(2)所述過篩后的原料細粉與去核的棗的質量比為1:1。步驟(2)所述過篩是過80目篩。所述逐痰中藥組合物在治療失眠癥中的應用。所述逐痰中藥組合物在治療神經癥中的應用。所述逐痰中藥組合物在治療抑郁癥中的應用。所述逐痰中藥組合物在治療精神分裂癥中的應用。所述逐痰中藥組合物在治療躁狂癥中的應用。廣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大腸經。芳香行散,可升可降。溫中行氣止痛,健脾消食導滯。葶藶子,入肺、膀胱、大腸經。瀉肺氣、行水,消腫;主治痰壅咳嗽。巴豆仁,瀉寒積,通關竅,逐痰,行水,殺蟲。治冷積凝滯,胸腹脹滿急痛,血瘕,痰癖,瀉痢,水腫,外用治喉風,喉痹,惡瘡疥癬。治冷積凝滯,胸腹脹滿急痛,血瘕,痰癖,瀉痢,水腫,喉風,喉痹,惡瘡疥癬。沉香,降氣溫中,暖腎納氣。治氣逆喘息,嘔吐呃逆,脘腹脹痛,腰膝虛冷,大腸虛秘。草果,燥濕除寒,祛痰截瘧,消食化亂治瘧疾,痰飲痞滿,脘腹冷痛,反胃,嘔吐,瀉痢,食積。石菖蒲,開竅,豁痰,理氣,活血,散風,去濕。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濕痹,癰疽腫毒,跌打損傷。橘紅,消痰,利氣,寬中,散結。治風寒痰嗽,惡心,吐水,胸痛脹悶。丁香,溫中,暖腎,降逆。治呃逆,嘔吐,反胃,瀉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疾。肉桂,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遠志,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驚悸,健忘,夢遺,失眠。芽皂,其性味;辛咸,溫,有毒。歸肺、胃、大腸經。功用主治;通竅,滌痰,搜風,殺蟲。治中風口噤,頭風,風癇,痰喘,痞滿積滯,關格不通,癰腫,疥癩,癬疾,頭瘡,利九竅,破堅癥等。枳實,破氣消積;化痰除痞。主積滯內停;痞滿脹痛;大便秘結;瀉痢后重。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功效:行氣逐痰、醒腦開竅;攻下冷積、扶正理氣。吐下療法的組方既有屬性上的寒熱之分,又有功能上的祛痰、泄火、逐瘀的不同,說明療效與藥理作用有關;而合用旋轉式探吐可使吐法的療效明顯提高。有時單用旋轉式探吐也能治愈某些病,說明療效與運動作用有關;吐下的排泄物越是濁痰,穢物量多的則療效越好,反之則差,說明療效還與排泄力度有關。發明人對這三者再作進一步觀察與分析發現:用吐下療法治愈疾病的病原體與所用吐下方劑的藥理作用不盡相符,甚至有的毫不相干,這對于藥理作用來說無疑是一個反證。對此發明人設想:由于個體病種的差異而造成了人體特別是胃腸道內環境的差異,須用不同屬性的藥物或方劑來激發相關的器官來產生具有治療功能的運動。換而言之,吐下的藥理作用不是直接作用于病原體,而是通過激發器官劇烈運動來發揮療效的。至于排泄物與療效的關系,則可理解為吐下力度適當與否的標志。在以上三者中,運動作用是吐下產生療效的第一要素;藥物與旋轉式探吐都是為激發運動服務的;吐泄物既是運動與藥物相結合的產物,又是應用適當與否的標志。自從發現胰泌素以來,人們一直在不斷地探索新的胃腸肽類激素,過去被認為與內分泌無關的胃腸道,現在已經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并分離出50多種胃腸肽,已有了所謂“顱腦”與“胃腸腦”兩個腦之說,即前人又有胃腸是人的第二大腦之說法。申請人又進一步關聯到大腦是人體的第一司令部;胃腸又是人體的副司令部。第一司令部與副司令部若不能夠協調,相應的往下自然一切也就會亂了。再者,既然胃腸肽類激素分泌于胃腸道,胃腸道內環境的變化能夠改變血液中胃腸肽的含量水平,吐下療法能改變胃腸道的內環境,因此也應該能影響胃腸肽的分泌。其過程:應用吐下療法引起的嘔吐、泄瀉之時,勢必導致胃腸的劇烈運動或痙攣。胃腸道的各種分泌功能將對這一突發的“巨變”作出應激反應。胃腸肽類激素很可能因為應激而改變“巨變”之前的分泌慣性。這里所說的分泌慣性包括正常分泌和異常分泌。以正常分泌慣性的短暫改變為觀察,為申請人研究胃腸生理作用提供了方便。異常分泌慣性的改變則有利于胃腸肽異常分泌的糾正。由于吐下對腸道的刺激十分強烈,作為應激反應的胃腸肽分泌慣性的改變也是十分明顯的。因為既然胃腸肽的失調與平衡關系到人體的生病與康復,那么能影響胃腸肽分泌的吐下療法自然會對失調的胃腸肽起到調節作用。然而申請人又關聯到前輩曾提出人“要想常生,腸胃常清”的闡述;即申請人又縱觀經數十年曾接診過的不孕癥、失眠癥、抑郁癥、強迫癥、精神分裂癥及躁狂癥等;大部分患者(大部分是因生活習慣問題造成的)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長期便秘史(即腸燥癥),三五天或長達一周之多未排過大便。結果出現嚴重失眠、胸悶心煩、頭微暈、頭微痛、口苦、厭食,嚴重者則出現喜怒無常,如若青年女性則會出現月經失調等現象。根據患者的癥狀及病因的共同特點,但經申請人采用吐下療法治療后,但需要說明的是:(服吐下藥前早晨不能吃食任何東西,用量根據年齡和個人體質強弱而定,服后5個小時內不能吃任何東西。)服此藥后,在一個小時左右時間里,患者從胃腸內吐泄出大量的濁痰和穢物,到第二天,患者普遍感覺腹內舒服,心身輕松,一切都大有好轉。而后配合申請人利用辯證施治的中草藥煎湯內服后,大部分患者很快都得到康復。申請人從臨床實踐中總結為吐下療法可能通過糾正胃腸肽的異常分泌,進而恢復其動態平衡來治愈疾病的作用原理。本發明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能夠有效治療濕痰癥狀,并且對失眠癥、神經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及躁狂癥的治愈率保證在85%以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發明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實施例1一種逐痰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廣木香12份、葶藶子10份、巴豆仁12份、沉香7份、草果9份、石菖蒲8份、橘紅10份、丁香3份、肉桂10份、遠志10份、芽皂8份、枳實10份。該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按照配方量稱取各原料藥;(2)將各原料藥粉碎、過80目篩后混合,之后與去核的大棗一起蒸熟,然后加工成棗泥狀混合物;過80目篩后的原料細粉與去核的大棗的質量比為1:1;(3)將上述棗泥狀混合物制成藥丸,具體可以用手工(團)搏成75g中的藥丸,搏丸時可用手沾少量的香油(即麻油)。用法:服此藥前患者早晨不能吃任何東西,必須空腹服。用15克生姜切成數片,用700毫升水(普通用碗1碗半水)混生姜片燒滾,然后用400毫升姜湯再放1丸藥,再用筷子用力絞碎服下,而后在5個小時內吐、瀉超過九遍后,可用面疙瘩湯1碗解之。(面疙瘩湯不能太稠,也不要喝的太熱。)如第一次服藥后,出現不吐、不瀉,或吐瀉總和只有三四次,這說明患者病重抗藥。在第二次服藥時,在原來1丸的基礎上再加上半丸,如在第二次服藥時仍吐下很少,在第三次服藥時,在1丸半的基礎上可再加半丸,往下依次類推。濕痰重者,可連續服8—10次,一直病痊愈為止。(注意:本藥按時1周服1次,用量根據年齡和體質強弱可適當調節。)療效統計,采用本發明的藥物治療近兩年內濕痰患者共200例,使用藥物一到兩個月后,治愈率達到98%,有效率達到100%。實施例2一種逐痰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廣木香10份、葶藶子8份、巴豆仁10份、沉香6份、草果8份、石菖蒲6份、橘紅8份、丁香2份、肉桂8份、遠志8份、芽皂6份、枳實8份。該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按照配方量稱取各原料藥;(2)將各原料藥粉碎、過80目篩后混合,之后與去核的大棗一起蒸熟,然后加工成棗泥狀混合物;過80目篩后的原料細粉與去核的大棗的質量比為2:1;(3)將上述棗泥狀混合物制成藥丸,具體可以用手工(團)搏成75g中的藥丸,搏丸時可用手沾少量的香油(即麻油)。用法:服此藥前患者早晨不能吃任何東西,必須空腹服。用15克生姜切成數片,用700毫升水(普通用碗1碗半水)混生姜片燒滾,然后用400毫升姜湯再放1丸藥,再用筷子用力絞碎服下,而后在5個小時內吐、瀉超過九遍后,可用面疙瘩湯1碗解之。(面疙瘩湯不能太稠,也不要喝的太熱。)如第一次服藥后,出現不吐、不瀉,或吐瀉總和只有三四次,這說明患者病重抗藥。在第二次服藥時,在原來1丸的基礎上再加上半丸,如在第二次服藥時仍吐下很少,在第三次服藥時,在1丸半的基礎上可再加半丸,往下依次類推。濕痰重者,可連續服8—10次,一直病痊愈為止。(注意:本藥按時1周服1次,用量根據年齡和體質強弱可適當調節。)療效統計,采用本發明的藥物治療近兩年內濕痰患者共100例,使用藥物一到兩個月后,治愈率達到97%,有效率達到100%。實施例3一種逐痰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廣木香15份、葶藶子12份、巴豆仁15份、沉香8份、草果10份、石菖蒲10份、橘紅12份、丁香5份、肉桂12份、遠志12份、芽皂10份、枳實12份。該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按照配方量稱取各原料藥;(2)將各原料藥粉碎、過80目篩后混合,之后與去核的大棗一起蒸熟,然后加工成棗泥狀混合物;過80目篩后的原料細粉與去核的大棗的質量比為1:1;(3)將上述棗泥狀混合物制成藥丸,具體可以用手工(團)搏成75g中的藥丸,搏丸時可用手沾少量的香油(即麻油)。用法:服此藥前患者早晨不能吃任何東西,必須空腹服。用15克生姜切成數片,用700毫升水(普通用碗1碗半水)混生姜片燒滾,然后用400毫升姜湯再放1丸藥,再用筷子用力絞碎服下,而后在5個小時內吐、瀉超過九遍后,可用面疙瘩湯1碗解之。(面疙瘩湯不能太稠,也不要喝的太熱。)如第一次服藥后,出現不吐、不瀉,或吐瀉總和只有三四次,這說明患者病重抗藥。在第二次服藥時,在原來1丸的基礎上再加上半丸,如在第二次服藥時仍吐下很少,在第三次服藥時,在1丸半的基礎上可再加半丸,往下依次類推。濕痰重者,可連續服8—10次,一直病痊愈為止。(注意:本藥按時1周服1次,用量根據年齡和體質強弱可適當調節。)療效統計,采用本發明的藥物治療近兩年內濕痰患者共100例,使用藥物一到兩個月后,治愈率達到97%,有效率達到100%。其他療效分析發明人針對本發明的藥理藥性分析,采用上述實施例的中藥組合物制作的藥丸,對失眠癥、神經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及躁狂癥的千余例患者給藥服用治療,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療效。特選擇近兩年208例精神分裂癥統計治療如下:精神分裂癥療效標準:痊愈:癥狀完全消失。顯著進步:癥狀基本消失,對自己病態有一定程度認識,生活能自理,有部分工作能力。進步:癥狀較治療前有好轉,對自己的病態有模糊的認識,生活基本自理,有部分工作能力。無效:治療后病情無好轉或繼續惡化。病例分型如下:單純型:思維貧乏,情感淡漠,以行為退縮為主,偶可見片段妄想或幻覺,有衰退傾向91人。青春型:發病較早,思維雜亂無章,內容離奇,情感傻笑,本能活動增強,可有沖動,衰退較快,47人。偏執型:主要為妄想,有泛化傾向,衰退較遲,32人。緊張型:起病較急,興奮期表現沖動,傷人、毀五,拒食,38人。20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統計表1痊愈顯著進步進步無效小計單純型364311191青春型15254347偏執型15131332緊張型3052138總計9686188208由以上統計表1可知,采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6.1%,其中對單純型和緊張型病人療效較好。分別對近兩年失眠癥患者、神經癥患者、抑郁癥患者和躁狂癥患者治療統計如下:療效標準:痊愈:癥狀完全消失。顯著進步:癥狀基本消失。進步:癥狀較治療前有好轉。無效:治療后病情無好轉或繼續惡化。各種患者療效統計表2痊愈顯著進步進步無效小計失眠癥患者1101071128神經癥患者98843113抑郁癥患者891031103躁狂癥患者8082292總計37736167436由以上統計表2可知,本發明的的中藥組合物對失眠癥患者、神經癥患者、抑郁癥患者和躁狂癥患者的治愈率均在85%以上。上面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