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膽囊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膽囊炎是較常見的疾病,發病率較高。根據其臨床表現和臨床經過,又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常與膽石癥合并存在。右上腹劇痛或絞痛,多見于結石或寄生蟲嵌頓梗阻膽囊頸部所致的急性膽囊炎,疼痛常突然發作,十分劇烈,或呈絞痛樣。膽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膽囊炎時,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劇烈,多為持續性脹痛,隨著膽囊炎癥的進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放射性,最常見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處。目前,臨床上治療膽囊炎通常以抗生素藥物治療為主,雖然具有一定療效,但長期服用,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會對人體產生較大的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采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膽囊炎存在副作用大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配伍科學、療效顯著、作用可靠、無副作用的治療膽囊炎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膽囊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郁金10-30份,馬齒莧10-20份,前胡10-20份,龍爪5-15份,龍膽草10-20份,珍珠菜10-20份,覆盆子5-15份,地榆10-20份,柴胡10-20份,白扁豆10-20份,水牛角5-15份,玉米須10-20份,梅根10-20份,丁香5-15份,白術10-20份,丹參10-20份,北沙參10-20份,黃藤5-15份,草石蠶10-20份,溪黃草10-20份,燈心草5-15份,美漢草10-20份,竹茹10-20份,三棱5-15份,延胡索10-20份,甘草5-15份。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膽囊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郁金20份,馬齒莧15份,前胡15份,龍爪10份,龍膽草15份,珍珠菜15份,覆盆子10份,地榆15份,柴胡15份,白扁豆15份,水牛角10份,玉米須15份,梅根15份,丁香10份,白術15份,丹參15份,北沙參15份,黃藤10份,草石蠶15份,溪黃草15份,燈心草10份,美漢草15份,竹茹15份,三棱10份,延胡索15份,甘草10份。
中醫認為,本病是由于長期飲食不節,喜食肥甘厚膩,濕熱內生,損傷脾胃,脾胃失其運化之權,濕濁內停,或長期憂思惱怒,情志郁悶,肝膽郁阻,疏泄失司,導致氣機壅塞升降失常,膽腑通降不暢,致使肝膽疏泄失職,膽汁流通不暢,久郁蘊熱而發為本病。
本發明所提供的中藥組合物配伍科學有清利肝膽、疏肝理氣的功效,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制取藥劑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作用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膽囊炎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郁金20g,馬齒莧15g,前胡15g,龍爪10g,龍膽草15g,珍珠菜15g,覆盆子10g,地榆15g,柴胡15g,白扁豆15g,水牛角10g,玉米須15g,梅根15g,丁香10g,白術15g,丹參15g,北沙參15g,黃藤10g,草石蠶15g,溪黃草15g,燈心草10g,美漢草15g,竹茹15g,三棱10g,延胡索15g,甘草10g。
實施例2
一種治療膽囊炎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郁金30g,馬齒莧10g,前胡20g,龍爪5g,龍膽草20g,珍珠菜10g,覆盆子15g,地榆10g,柴胡20g,白扁豆10g,水牛角15g,玉米須10g,梅根20g,丁香5g,白術20g,丹參10g,北沙參20g,黃藤5g,草石蠶20g,溪黃草10g,燈心草15g,美漢草10g,竹茹20g,三棱5g,延胡索20g,甘草5g。
實施例3
一種治療膽囊炎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郁金10g,馬齒莧20g,前胡10g,龍爪15g,龍膽草10g,珍珠菜20g,覆盆子5g,地榆20g,柴胡10g,白扁豆20g,水牛角5g,玉米須20g,梅根10g,丁香15g,白術10g,丹參20g,北沙參10g,黃藤15g,草石蠶10g,溪黃草20g,燈心草5g,美漢草20g,竹茹10g,三棱15g,延胡索10g,甘草15g。
上述實施例所提供中藥組合物的用法用量:將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原料按照傳統水煎法煎煮兩遍取汁約400ml,分早、晚兩次溫熱服用,一天一劑,七天一療程。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