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化妝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抗紫外線功效的乳液。
背景技術:
隨著臭氧層日益變薄,到達地面的紫外線不斷增多。這已經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紫外線可引起皮膚老化,普遍以皮膚皺紋、干燥、皮膚變薄及脂溢性角化病為特征性改變。同樣,紫外線也能誘發或加重光毒性或光變態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特發性光照性皮膚病如多形性日光疹或日光性蕁麻疹陽。盡管紫外線對皮膚有如此危害,但喜愛日光的人們卻越來越多,抗紫外輻射顯得尤為重要,使用具有抗紫外線的化妝品是目前最常用的紫外線防護措施,為了減少紫外線輻射引起的危害,它能夠防止日光誘導出現紅斑和日曬傷,阻止或減少dna的損傷。所以能有效抗紫外線的化妝品的研制成為一個重要的目標。而現有的抗紫外線的化妝品大多僅僅以阻擋紫外線來達到抗紫外線的效果,并沒有對皮膚細胞的dna進行保護。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抗紫外線功效的乳液,具有阻止皮膚細胞的氧化損傷,綜合性的防止紫外損傷的功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的技術方案:
所述乳液包括質量百分比為0.6~2.8%的植物組合物,植物組合物為芡實提取物、野薔薇果皮提取物和桑寄生提取物以重量份比為(6~15):(3~6):(4~7)的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芡實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芡實干燥粉碎成粉,按料液比1:(10~20)加入無水乙醇,超聲提取1~2h,過濾,濾液經旋轉蒸發儀減壓濃縮即可。
所述野薔薇果皮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將野薔薇果皮烘干,粉碎過40~60目篩,按料液比1:(20~30)加入40~60%乙醇,超聲提取10~30min,過濾,濾液經旋轉蒸發儀減壓濃縮即可。
所述桑寄生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將桑寄生干燥粉碎成粉,用95%乙醇浸提1~2天,過濾,濾液經旋轉蒸發儀除去乙醇即可。
所述乳液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所述的植物組合物0.6~2.8%,環五聚二甲基硅氧烷2~6%,甘油5~10%,鯨蠟硬脂醇1.6~2%,聚二甲基硅氧烷2~4%,二氧化鈦4~8%,碳酸二辛酯1~3%,黃原膠0.2~0.4%,薄荷醇0.1~0.5%,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0.1~0.2%,羥苯甲酯0.1~0.2%,羥苯丙酯0.1~0.2%,去離子水余量。
所述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乳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環五聚二甲基硅氧烷、鯨蠟硬脂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碳酸二辛酯、二氧化鈦、羥苯甲酯、羥苯丙酯混合作為a相投入油相鍋加熱攪拌至85度,攪拌溶解完全后保溫待用;
(2)將甘油、薄荷醇、黃原膠、去離子水混合作為b相加入水相鍋中加熱攪拌至85度,攪拌溶解完全后保溫待用;
(3)將乳化鍋預熱至60-65度,攪拌速度50轉/分鐘,先將b相抽入,再將a相抽入,攪拌30分鐘,溫度保持在85度;
(4)降溫至45度加入上述植物組合物和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保溫攪拌10分鐘,降溫至40度出料。
對本發明具有抗紫外線功效的乳液部分原料作如下介紹:
芡實提取物:芡實,中藥材,也是灌液植物。別名雞頭米、雞頭苞、雞頭蓮、刺蓮藕、肇實等,為睡蓮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種仁。芡實提取物中活性多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紫外線輻射等功能,并且具有很好的抗uv能力,以達到抗紫外線的作用,芡實提取物中多糖對dna的保護作用不僅僅是簡單清除自由基,更是通過與dna的絡合、嵌入等方式形成加合物從而起到保護作用,保護皮膚細胞的端粒dna不受uv的影響而發生損傷;芡實提取物中多糖清除細胞中的羥基自由基、過氧化氫與dpph·自由基的能力很好,但是對o2-·自由基清除能力較差。
野薔薇提取物:野薔薇,又名白殘花,原產于中國,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及西南地區,主產黃河流域以南各省區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品種多,宅院亭園多見,朝鮮半島、日本均有分布。野薔薇性強健、喜光、耐半陰、耐寒。野薔薇提取物富含多酚化合物,具有延緩衰老,抗氧化,抑菌的功效,野薔薇提取物中多酚化合物對dpph·的清除率比vc強約2.6倍,對o2-·的清除率比vc強約3.8倍,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桑寄生提取物:桑寄生(學名:taxilluschinensis),別稱廣寄生、梧州寄生茶、苦楝寄生、桃樹寄生、松寄生、寓木、宛童、寄屑、姬生等,為桑寄生科鈍果寄生屬常綠寄生小灌木植物。桑寄生提取物富含黃酮類物質,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桑寄生提取物abts+自由基具有很好的清除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具有抗紫外線功效的乳液,能維護肌膚的正常生理代謝和機能,保護皮膚細胞的端粒dna不受uv的影響而發生損傷,從而達到安全有效的抗紫外線的效果。
(2)本發明具有抗紫外線功效的乳液將天然的芡實提取物、野薔薇提取物和桑寄生提取物的活性成分組合到一起,以協同的方式將上述活性成分組合起到了,抗紫外線和抗氧化的效果;也即本發明所述的具有抗紫外線功效的乳液是以芡實提取物為主要原料,復配野薔薇提取物和桑寄生提取物,不是簡單的成分相加,而是以協同的方式起到抗紫外線和抗氧化的效果,保護皮膚細胞的端粒dna不受uv的影響而發生損傷對羥基自由基、過氧化氫、dpph·自由基,o2-·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進行有效的清理,在維護肌膚的正常生理代謝和機能的前提下,利用各種成分合理組合、配合共用,達到通過保護皮膚細胞來抗紫外線的功效,在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成分的情況下,均會導致所制的乳液抗紫外線效果變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實施例1~5本發明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乳液配方見表一
表一
實施例1~5中所述芡實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將芡實干燥粉碎成粉,按料液比1:20加入無水乙醇,超聲提取2h,過濾,濾液經旋轉蒸發儀減壓濃縮即可。
實施例1~5中所述野薔薇果皮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將野薔薇果皮烘干,粉碎過60目篩,按料液比1:30加入60%乙醇,超聲提取30min,過濾,濾液經旋轉蒸發儀減壓濃縮即可。
實施例1~5中所述桑寄生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將桑寄生干燥粉碎成粉,用95%乙醇浸提2天,過濾,濾液經旋轉蒸發儀除去乙醇即可。實施例1~5中所述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乳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環五聚二甲基硅氧烷、鯨蠟硬脂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碳酸二辛酯、二氧化鈦、羥苯甲酯、羥苯丙酯混合作為a相投入油相鍋加熱攪拌至85度,攪拌溶解完全后保溫待用;
(2)將甘油、薄荷醇、黃原膠、去離子水混合作為b相加入水相鍋中加熱攪拌至85度,攪拌溶解完全后保溫待用;
(3)將乳化鍋預熱至65度,攪拌速度50轉/分鐘,先將b相抽入,再將a相抽入,攪拌30分鐘,溫度保持在85度;
(5)降溫至45度加入上述植物組合物和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保溫攪拌10分鐘,降溫至40度出料。
對比例1
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未加入芡實提取物,其他制備條件和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對比例2
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未加入野薔薇果皮提取物,其他制備條件和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對比例3
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未加入桑寄生提取物,其他制備條件和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對比例4
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加入植物組合物0.5份,其他制備條件和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對比例5
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加入植物組合物2.9份,其他制備條件和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對比例6
與實施例1的區別是未加入植物組合物,其他制備條件和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抗紫外線功能驗證:
spf測定
用labsphere公司制造的uv1000s,把80mg樣品涂布在5cm×8cm的輸送帶上,取10個不同位置進行測定,取其平均值為spf值。
人體試驗
對實施例1-5和對比例1-6制備的產品進行試用檢測效果,同時以一款市售的宣稱具有抗紫外線功能的乳液為對照組。隨機選取140人對實施例1~5、對比例1~6以及對比例和市售品產品進行試用,共使用1個月。統計試用結果,各項使用效果總分為5分:5分為最高分,表示很好;4分為較好;3分為可以接受;2分為不好;1分為不能接受。以下為各項平均得分,試用結果請參見表二:
表二
由上述使用結果可得出本發明抗紫外線乳液各植物成分具有協同功效,且本發明配方配比取值范圍優于其他取值范圍,使用效果良好。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