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設備,確切的說是一種能夠強身健體、防病抗衰的穴位保健儀。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養生和保健,人們在提高各種物質生活的同時,更希望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由于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一些人過早的患上了常見病、多發病,甚至被某些慢性病常年纏身,特別是一些中老年朋友,辛苦工作了一輩子,更希望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安度晚年。雖然現代醫療技術高度發展,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都能得到科學的治療。但是有病不如無病,人們在遭受各種病痛的折磨以后,更注重養生和保健,一些人把滋補品保健品視為靈丹妙藥,卻不知有些滋補保健品也含有一定的副作用,更不知注重自身免疫力、抗病能力的提高。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的一個重要體系,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與疾病作斗爭的長期實踐中產生的。“經”有“徑”的含義,是縱行的干線,“絡”有“網”的含義,遍布全身。人體中存在著十四條經絡,把人體構成一個有機的互聯網。經絡上分布著眾多穴位,當人體某個器官或部位生病時,會在經絡上相應的穴位出現反應,經絡是人體通行氣血,溝通內外表里,統一聯系的一個系統,在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傳統的針灸療法,即是在人體體表循行的十四條經上,按照一定分布的穴位施行一種手法,給予一定刺激,達到疏通經絡人體氣血及治療疾病的目的。穴位保健儀根據經絡學理論,能有效疏通人體氣血,平衡人體內部陰陽,增強人體免疫力和防病抗病的能力,是人們渴望健康、延年益壽的理想用具,是居家養生和保健的必備佳品,穴位保健儀能幫助常見病、多發病患者走上健康之路,能陪伴中老年朋友無病到天年。
技術實現要素:
穴位保健儀是根據經絡防病治病的理論,把現代科學技術和道家文化相結合,設計而成的穴位按摩器,包括太極旋針和太極旋摩,太極旋針適合四肢和頭頸部穴位,太極旋摩適合腹背部穴位和全身皮膚的按摩,根據經絡學說理論,穴位保健儀在眾多穴位中篩選17個具有強身健體,防病抗衰的保健穴位和背脊三線,作為養生和保健的基本穴位,這些穴位是:胸部橫線:風府、膻中、風府;腹部豎線:中脘、神闕、關元;上肢部:內關、陽谷、合谷;下肢外側和膝內:足三里、陽陵泉、委中;下肢內側:三陰交、太溪、湧泉;頭頸部:百會、風池、印堂;脊背三線:脊中線大椎至長強、脊柱兩側十二俞穴、左右大柕至左右大腸俞。為方便好記,形象概括為“七個三健康熱線”。“七個三健康熱線”實質上可以理解為循行于人體體表的十四條經絡。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在人體體表循行的十四條經絡上進行按摩的器具,以滿足人們日益追求的養生和保健的需求,至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關于本發明的有關報道。本發明人根據祖國醫學的經絡學說理論,把現代科學技術和道家文化相結合,終于研究出穴位保健專用的穴位保健儀,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根據人體經絡穴位的需要及保健儀的功能作用和按摩頂面的大小,設計了兩種型號的按摩器,即太極旋針和太極旋摩,太極旋針由上殼體、下殼體、蓄電池、電機及旋針組成,其結構特點是在上殼體的下端設有下殼體,上殼體的上端設有后蓋,上殼體內裝有蓄電池,下殼體內設有電機,下殼體的下端設有旋針,電機由導線連接在蓄電池上,電機的連接導線上設有倒順、定時、調速開關,電機下端的主軸上設有方形插接頭,旋針的上端設有方形插接孔,旋針由插接孔插裝在電機的主軸上,電機的下端設有旋針固定套,旋針由固定套固定在電機的主軸上,旋針的外側設有橡膠旋針護套,后蓋的中部設有電源連接線,電源連接線的里端連接在電機的連接線上,電源連接線的外端設有電源插頭,上殼體的上端設有充電插頭,充電插頭的里側由電源線連接在蓄電池接線柱上,旋針的頂端設有半球形的太極球頭,太極球頭的中部設有s形的太極圖分隔帶,s形分隔帶將半球形的球頭分隔成兩只相對又相連的陰陽魚,左右兩個圓弧形狀的為魚頭,緊靠魚頭的斜邊為魚尾,魚頭高于魚尾1-1.5厘米,凸起的魚頭設置在旋針頂端的半球上,既能加大旋針與人體穴位的摩擦系數,增強療效,又可保護穴位處的皮膚不被拉傷,太極球頭由電機控制,能夠順時針旋轉或反時針旋轉,太極半球停旋后提示更換新的穴位。
不論是太極旋針或太極旋摩,在人體穴位接受按摩后,都會起到疏通人體氣血、平衡人體陰陽的作用,讓人體生命活動處于最佳狀態,有病治病,無病健身,是人們養生保健不可多得的佳品。
本發明設計新穎,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使用方便,無痛苦,無不良反應,可自己獨立操作,也可由家人幫助,可用于家庭養老、養生、保健、久病后恢復、大病后保養、慢性病及老年病自我保健、自我治療,中老年防病抗衰,提高免疫力等。
下面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太極旋針結構示意圖;
圖2為旋針頂部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旋針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太極旋摩結構示意圖;
圖5為太極旋摩頂部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太極旋摩頂部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3中示出的上殼體3的下端設有下殼體5,上殼體的上端設有后蓋10,上殼體內裝有蓄電池,下殼體內設有電機11,下殼體的下端設有旋針7,電機由導線連接在蓄電池上,電機的連接導線上設有倒順、定時、調速開關4,電機下端的主軸上設有方形插接頭,旋針的上端設有方形插接孔14,旋針由插接孔插裝在電機的主軸上,電機的下端設有旋針固定套6,旋針由固定套固定在電機的主軸上,旋針的外側設有橡膠旋針護套8,后蓋的中部設有電源連接線2,電源連接線的里端連接在電機的連接線上,電源連接線的外端設有電源插頭1,上殼體的上端設有充電插頭9,充電插頭的里側由電源線連接在蓄電池接線柱上,旋針的頂端設有半球形的太極球頭15,太極球頭的中部設有s形的太極圖分隔帶,s形分隔帶將半球形的球頭分隔成兩只相對又相連的陰陽魚,左右兩個圓弧形狀的12為魚頭,緊靠魚頭的斜邊13為魚尾,魚頭高于魚尾1-1.5厘米,凸起的魚頭設置在旋針頂端的半球上,既能加大旋針與人體穴位的摩擦系數,增強療效,又可保護穴位處的皮膚不被拉傷。
圖4-6中示出的太極旋摩手柄18的前端設有機殼20,機殼的前端設有旋摩頭21,手柄的后端設有后蓋24,手柄內設有蓄電池,機殼內設有電機,電機由電源線連接在蓄電池上,電機的電源線上設有控制開關19,控制開關安裝在手柄的前端,電機前端的主軸上設有方形插接頭,旋摩頭的后中部設有方形插孔28,旋摩頭由插孔插裝在電機主軸的插接頭上,旋摩頭的插孔內設有止退銷29,機殼的前端設有橡膠旋摩頭護套22,旋摩頭護套套裝在旋摩頭的外端,旋摩頭的頂部設有s形的太極圖分隔帶27,s型太極圖分隔帶的左右兩側設有左右兩個相互對稱平衡相鄰的陰陽魚頭25,陰陽魚頭的尾端設有二個魚尾26,魚頭的頭部向上翹起,二個魚尾分別向下傾斜低于魚頭1-1.5cm,手柄后蓋的中部連接有電源線17,電源線的外端設有電源插頭,電源線的里端連接在電機的接線柱上,后蓋的上端設有充電插頭23,充電插頭的里端連接在蓄電池的接線柱上。使用時,當旋摩頭順時針旋轉時,陰陽魚體向前推進,壓迫按摩穴位氣血向兩邊分流,旋摩頭反時針旋轉時,陰陽魚體向后退,按摩壓迫穴位氣血向中間合攏,如此一進一退,一分一合,穴位在陰陽魚體的進退變化中,達到氣血的疏通和陰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