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博來霉素的新用途,尤其涉及博來霉素用于普通外科創口愈合上的應用。
背景技術:
皮膚是人體中最大的器官,也為人體抵抗外來病源體的第一道防線。一旦皮膚受到大面積或嚴重創傷時,恐怕會導致皮膚喪失自我修補的能力以致傷口難以復原。因此,可利用傷口敷料協助傷口愈合,傷口敷料能讓傷口維持在良好封閉與保濕環境下,進行表皮化并讓新生的上皮細胞迀移。傷口愈合過程分為四期:(1)組織液滲出期:由膠原纖維細胞分泌膠原蛋白填充傷口。(2)炎癥期(清創期):容易伴隨細菌感染,此時主要有免疫細胞清除受損組織和微生物。(3)增殖分化期:首先是表皮干細胞分化表皮,真皮干細胞分化表皮組織,成纖維細胞,以及毛發、汗腺和皮脂腺等皮膚附屬器,造血干細胞中的內皮祖細胞分化新生血管、淋巴管和神經。(4)組織重塑期:過度纖維化的瘢痕難以被機體吸收,造成血管以及毛發等皮膚附屬器的重建發生嚴重障礙,形成終身病理性瘢痕。
瘢痕可以定義為作為修復反應的結果而產生的結構。由于受傷的組織不再生以獲得在受傷之前存在的相同組織結構,所以瘢痕可以利用其與未受傷組織相比的異常形態而分辨出來。瘢痕可以包括具有異常組織(如在皮膚瘢痕中觀察到的)的結締組織和/或以異常增加的量(如在中樞神經系統的瘢痕中觀察到的)存在的結締組織,內部器官的瘢痕形成可能導致狹窄和粘連的形成。瘢痕由在傷口愈合過程中沉積的結締組織形成,由異常組織和過量的結締組織組成。
對每一個患者來說,術后恢復都是一個不輕松甚至是痛苦的過程,不僅面臨傷口細菌感染的危險,而且縫合的傷口愈合后會留下深深的疤痕,給身心上帶來一定的傷害。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更好的促進皮膚組織、傷口快速愈合的藥品,一直是醫療界不斷追求的目標。
博來霉素目前的主要用途是作為一種廣譜抗腫瘤藥,對鱗癌,包括頭頸部、皮膚、食道、肺、宮頸、陰莖和甲狀腺等癌腫以及惡性淋巴瘤等有效。對腦瘤、惡性黑色素瘤和纖維肉瘤等也具有一定療效。博來霉素含有若干性質近似的組分,為弱堿性物質。易溶于水、甲醇,微溶于乙醇,幾乎不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醚。性狀為白色至淡黃色粉末。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博來霉素的新用途,是在用于普通外科創口愈合上的應用。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促進皮膚組織、傷口快速愈合的藥物,其活性成分是博來霉素。
所述藥物可通過注射、噴射、滲透、吸收、物理或化學介導的方法導入機體如肌肉、皮內、皮下、靜脈、粘膜組織;或是被其他物質混合或包裹后導入機體。優選的,本發明的藥物通過涂覆皮膚表面導入機體。
需要的時候,在上述藥物中還可以加入一種或多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所述載體包括藥學領域常規的稀釋劑、賦形劑、填充劑、粘合劑、濕潤劑、崩解劑、吸收促進劑、表面活性劑、吸附載體、潤滑劑等。
所述的藥物可以制成注射液、片劑、粉劑、顆粒劑、膠囊、口服液、膏劑、霜劑等多種形式。上述各種劑型的藥物均可以按照藥學領域的常規方法制備。
所述的藥物活性成分博來霉素的有效的濃度是0.05-10mg/ml,溶劑選擇生理鹽水或者蒸餾水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經過系測試證明博來霉素是一種潛在的可以快速促進皮膚組織、傷口快速愈合的藥品,尤其是對外科手術后的皮膚創口愈合,其效果顯著;而且縫合的傷口愈合后不會留下疤痕。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博來霉素抑制瘢痕和促進創口愈合的動物實驗
1.動物模型及方法:采用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來考察博來霉素在抑制瘢痕和促進創口愈合的作用。
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建立:采用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雌雄各半,實驗用兔用氯胺酮(15mg/kg)耳緣靜脈注射麻醉,麻醉后將兔俯臥位固定于操作臺上,常規術前準備,在4~6倍額式手術放大鏡視野下進行手術,每側兔耳內側面均手術切除直徑為6~8mm的圓型全層皮膚,刮除軟骨膜,形成創面后,徹底止血,予以暴露,每側可分別形成外上、外下,內側3處。術后單兔單籠標準條件下飼養,術后1周,去除創面痂皮,待術后20-25天左右,創面上皮化,痂皮自行脫落,即可獲得增生性瘢痕模型。
2.實驗方法:在常規清創和護理狀況下,分為2組,每組10只兔。
空白組:用生理鹽水涂抹。
治療組:有效的濃度是0.1mg/ml的博來霉素溶液涂抹,溶劑是生理鹽水。
以上各組分別在創面暴露時,即給予創面涂抹,每天2次,連續涂抹20天,使各組痂皮先后自行脫落,至35日時,對各組的創口愈合時間(平均值)進行統計。
瘢痕厚度、顏色、瘢痕表面凹凸不平的外觀改善等情況進行判斷,分為:具有差異顯著(++)、有差異(+)、略有差異(+-)和無差異(-)四個等級。
其中(++):無瘢痕凸出,或瘢痕表面凸出小于或等于1mm,瘢痕表面平滑,顏色為淡紅色,色素沉著少,外觀佳,質地與皮膚接近。
(+):瘢痕表面凸出大于1mm,小于或等于2mm,表面較平整,顏色為紅色,色素沉著較少,外觀尚佳,瘢痕質地較軟,創口無粘連。
(+-):瘢痕表面凸出大于2mm,小于或等于3mm,顏色為深紅色,色素沉著較多,瘢痕質地較硬,創口有輕微粘連。
(-):瘢痕表面凸出大于3mm,明顯高出皮膚,呈瘢痕增生狀,顏色為紫紅或深紫色,表面毛細管明顯擴張,創口有粘連,瘢痕質地硬。
結果如下:
空白組的日本大耳白兔,創口愈合時間是31天。瘢痕外觀等級是(-)。
治療組的日本大耳白兔,創口愈合時間是11天。瘢痕外觀等級是(++)。
可見,在促進創口愈合方面,相對于空白組,在創面暴露時涂抹博來霉素,可顯著縮短創口的愈合時間,在抑制瘢痕方面,相對于空白組,可顯著抑制瘢痕的產生。
實施例2臨床資料
1、病例選擇:選擇普通外科手術后創口縫合的患者200例,均為軀干部創口。患者平均年齡在24-40歲,創口縫合長度2-8cm。兩組患者治療前在性別、年齡、切割傷創口分布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分組和實驗方法:將200例患者分成對照組100例、實驗組100例。對照組的患者在創口縫合處涂抹碘液進行消毒;實驗組再涂抹效的濃度是0.1mg/ml的博來霉素溶液涂抹,溶劑是生理鹽水。兩組患者的用藥頻率為一天兩次。
3、每天觀察兩組患者創口愈合的時間和創口周圍是否有局部疼、麻、癢、牽涉痛、蟻走感或創口周圍組織發硬的癥狀。
4、結果:根據切口愈合分級的標準,實驗組的患者都達到甲級愈合的標準,平均痊愈時間為23天。對照組的患者平均達到甲級愈合的時間為58天,并且有8名患者出現乙級愈合,即愈合欠佳,愈合處有炎癥反應,如紅腫、硬節、血腫、積液等,但未化膿。這8名患者出現乙級愈合的癥狀時,改用實驗組的方法進行實驗,平均用藥36天后,都達到甲級愈合的標準。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