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金花茶復合生物玻璃中藥組織修復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自發現生物玻璃至今,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生物玻璃組份對生物活性的影響。納米技術的興起,使人們開始認識到結構對生物活性也有重要影響,更加注重于尺寸效應、微觀精細結構對材料結構和性能的影響。從納米尺寸出發研發設計的納米生物玻璃、介孔生物玻璃更是備受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生物玻璃能激活細胞基因,有利于增強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具有骨誘導和骨傳導的作用。但鑒于其無定形硅骨架的存在,生物玻璃仍呈現為無定形態,機械性能差,且藥物附著性差,其在生物醫藥材料上的應用還有待進一步開發。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機械性能好,且具有優良的藥物附著性的金花茶復合生物玻璃中藥組織修復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金花茶復合生物玻璃中藥組織修復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殼聚糖與質量濃度1%的醋酸按重量比1:8混合均勻,制成殼聚糖醋酸溶液;
步驟二:洗凈新鮮的金花茶,將水分晾干,將晾干后的金花茶置于干燥機中,于90-100℃下干燥2-3min;
步驟三:將干燥后的金花茶,放入粉碎機中粉碎,將粉碎后的金花茶過200目篩,得金花茶粉末;
步驟四:稱取金花茶粉末20g,放入容器中,并加入400g蒸餾水,再加入沸石,置于電熱套中,于120℃下沸騰2h后,第一次煎煮提取結束,將容器中的物質全部取出,降溫至室溫,用低溫冷凍離心機過濾,轉速為3000r/min,離心時間5min,收集上清液,下層金花茶再放入容器中,并加入300g的蒸餾水,進行第二次提取,于120℃下沸騰1.5h后,第二次煎煮提取結束,將容器中的物質全部取出,降溫至室溫,用低溫冷凍離心機過濾,轉速為3000r/min,離心時間5min,收集上清液,下層金花茶再放入容器中,并加入200g的蒸餾水,進行第三次提取,于120℃下沸騰1h后,第三次煎煮提取結束,將容器中的物質全部取出,降溫至室溫,用低溫冷凍離心機過濾,轉速為3000r/min,離心時間5min,收集上清液,合并三次上清液,混合,過濾得金花茶水提物;
步驟五:將5g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丙烷-聚環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溶于62g體積濃度為70%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攪拌后,依次加入6g硅酸乙酯、0.7g磷酸三乙酯、1.5gca(no3)2·4h2o、1g0.5m鹽酸溶液,得混合液;
步驟六:將混合液在室溫下攪拌24h后靜置,當溶液呈粘稠狀溶液時,即制得生物玻璃溶液;
步驟七:將殼聚糖醋酸溶液、金花茶水提物、生物玻璃溶液按質量比50:5:11混合均勻,使用超聲波震蕩對其進行分散,50℃條件下磁力攪拌1h,再在室溫下繼續攪拌8h,得到粘稠溶液置于與高壓裝置連接的醫用針管中,通過靜電紡絲制得修復材料,高壓裝置電壓為20kv,將制得的材料在40℃下真空干燥。
優選的,步驟七中所述的醫用針管的容量為20ml。
優選的,步驟七中所述的醫用針管的針頭固定在距離靜電紡絲接收板20cm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殼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2)生物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組織修復的功能,能激活細胞基因,有利于增強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具有骨誘導和骨傳導的作用。
3)金花茶中的兒茶素類化合物對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白喉桿菌、綠目農桿菌、金黃色溶血性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和痢疾桿菌等多種病原細菌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茶中的黃烷醇類具有直接的消炎效果,還能促進腎上腺體的活動,使腎上腺素增加,從而降低毛細血管的通性,血液滲出減少。同時對發炎因子組胺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4)殼聚糖可以改善材料的機械性能,生物玻璃可以改善材料的醫藥性能。
5)采用靜電紡絲技術制備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率,有利于藥物的附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金花茶復合生物玻璃中藥組織修復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殼聚糖與質量濃度1%的醋酸按重量比1:8混合均勻,制成殼聚糖醋酸溶液;
步驟二:洗凈新鮮的金花茶,將水分晾干,將晾干后的金花茶置于干燥機中,于90-100℃下干燥2-3min;
步驟三:將干燥后的金花茶,放入粉碎機中粉碎,將粉碎后的金花茶過200目篩,得金花茶粉末;
步驟四:稱取金花茶粉末20g,放入容器中,并加入400g蒸餾水,再加入沸石,置于電熱套中,于120℃下沸騰2h后,第一次煎煮提取結束,將容器中的物質全部取出,降溫至室溫,用低溫冷凍離心機過濾,轉速為3000r/min,離心時間5min,收集上清液,下層金花茶再放入容器中,并加入300g的蒸餾水,進行第二次提取,于120℃下沸騰1.5h后,第二次煎煮提取結束,將容器中的物質全部取出,降溫至室溫,用低溫冷凍離心機過濾,轉速為3000r/min,離心時間5min,收集上清液,下層金花茶再放入容器中,并加入200g的蒸餾水,進行第三次提取,于120℃下沸騰1h后,第三次煎煮提取結束,將容器中的物質全部取出,降溫至室溫,用低溫冷凍離心機過濾,轉速為3000r/min,離心時間5min,收集上清液,合并三次上清液,混合,過濾得金花茶水提物;
步驟五:將5g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丙烷-聚環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溶于62g體積濃度為70%的乙醇溶液中,充分攪拌后,依次加入6g硅酸乙酯、0.7g磷酸三乙酯、1.5gca(no3)2·4h2o、1g0.5m鹽酸溶液,得混合液;
步驟六:將混合液在室溫下攪拌24h后靜置,當溶液呈粘稠狀溶液時,即制得生物玻璃溶液;
步驟七:將殼聚糖醋酸溶液、金花茶水提物、生物玻璃溶液按質量比50:5:11混合均勻,使用超聲波震蕩對其進行分散,50℃條件下磁力攪拌1h,再在室溫下繼續攪拌8h,得到粘稠溶液置于與高壓裝置連接的醫用針管中,通過靜電紡絲制得修復材料,高壓裝置電壓為20kv,將制得的材料在40℃下真空干燥。
步驟七中所述的醫用針管的容量為20ml;步驟七中所述的醫用針管的針頭固定在距離靜電紡絲接收板20cm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