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成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眼前節oct成像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oct又叫光學相關斷層掃描,是近十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成像技術,它利用弱相干光干涉儀的基本原理,檢測生物組織不同深度層面對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幾次散射信號,通過掃描,可得到生物組織二維或三維結構圖像。現有的眼前節oct成像裝置在進行掃描時,需要切換oct主掃描光路,或者在oct前方另外添加透鏡,操作復雜,占用較多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單且節省空間的眼前節oct成像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無需切換整個樣品臂光路、操作簡單的眼前節oct成像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眼前節oct成像裝置,光源、分線器、樣品臂、參考臂和信號處理器,分線器與信號處理器連接,所述樣品臂包括第一準直透鏡、掃描振鏡、電動轉輪架、掃描透鏡和檢眼鏡,所述掃描振鏡包括x掃描振鏡和y掃描振鏡,所述光源發出的光束經過所述分線器后分成樣品臂光束和參考臂光束;
所述樣品臂光束依次通過所述第一準直透鏡、所述掃描振鏡、所述電動輪轉架、所述掃描透鏡和所述檢眼鏡到達人眼,接著反射回所述分線器,所述電動輪轉架上設有消色差透鏡和二向色鏡,所述電動輪轉架控制所述樣品臂光束在所述消色差透鏡和所述二向色鏡之間切換,分別實現對眼前節和眼后節的實時成像;
所述參考臂光束進入所述參考臂后反射回所述分線器。
進一步地,所述參考臂包括第二準直透鏡和反光鏡,所述參考臂光束經過所述第二準直透鏡后準直,接著經過所述反光鏡后反射回所述分線器。
進一步地,所述檢眼鏡為雙面偶次非球面透鏡。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眼前節oct成像方法,包括:
光源發出的光束經過分線器后分成樣品臂光束和參考臂光束,樣品臂光束進入樣品臂,參考臂光束進入參考臂;
所述樣品臂中的電動輪轉架控制樣品臂光束在消色差透鏡和二向色鏡之間切換,分別實現對眼前節和眼后節的成像;
所述樣品臂光束成像后反射回所述分線器;
所述參考臂光束進入所述參考臂后反射回所述分線器;
反射回的樣品臂光束和參考臂光束發生干涉;
信號處理器對干涉信息處理后實現oct成像。
進一步地,所述電動輪轉架控制樣品臂光束在消色差透鏡和二向色鏡之間切換,分別實現對眼前節和眼后節的實時成像,具體包括:
當測試眼前節時,所述樣品臂中的電動轉輪架將樣品臂光束切換至所述消色差透鏡,當測試眼后節時,所述樣品臂中的電動轉輪架將樣品臂光束切換至所述二向色鏡。
進一步地,所述參考臂包括第二準直透鏡和反光鏡,參考臂光束經過所述第二準直透鏡后準直,接著經過所述反光鏡后反射回分線器。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樣品臂光路中加入電動轉輪架,通過電動轉輪架控制樣品臂光路在消色差透鏡和二向色鏡之間切換,分別實現對眼前節和眼后節的測試,無需切換整個樣品臂光路,或者在oct前方另外添加透鏡,結構更加簡單,操作起來更加方便,減少了占用空間,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眼前節oct成像裝置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電動轉輪架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眼前節oct成像方法示意圖。
圖中:10、光源;20、分線器;30、樣品臂;31、第一準直透鏡;32、掃描振鏡;33、電動輪轉架;331、消色差透鏡;332、二向色鏡;34、掃描透鏡;35、檢眼鏡;36、人眼;40、參考臂;41、第二準直透鏡;42、反光鏡;50、信號處理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眼前節oct成像裝置,包括光源10、分線器20、樣品臂30、參考臂40和信號處理器50,分線器20與信號處理器50連接,樣品臂30包括第一準直透鏡31、掃描振鏡32、電動轉輪架33、掃描透鏡34和檢眼鏡35,掃描振鏡32包括x掃描振鏡和y掃描振鏡,電動輪轉架33上設有消色差透鏡331和二向色鏡332,參考臂40包括第二準直透鏡41和反光鏡42,光源10發出的光束經過分線器20后分成樣品臂光束和參考臂光束。
樣品臂光束的光路如下:樣品臂光束依次通過第一準直透鏡31、掃描振鏡32、電動輪轉架33、掃描透鏡34和檢眼鏡35到達人眼36,接著反射回分線器20,電動輪轉架33控制樣品臂光束在消色差透鏡331和二向色鏡332之間切換,其中,當測試眼前節時,電動轉輪架33將樣品臂光束切換至消色差透鏡331,當測試眼后節時,電動轉輪架33將樣品臂光束切換至二向色鏡332,分別實現對眼前節和眼后節的實時成像;
參考臂光束的光路如下:參考臂光束經過第二準直透鏡41后準直,接著經過反光鏡42反射回分線器20;
反射回的樣品臂光束和參考臂光束發生干涉,信號處理器50對干涉信息處理后實現oct成像。
作為進一步的實施方式,檢眼鏡35為雙面偶次非球面透鏡,使樣品臂光束的掃描光路焦平面為弧面聚焦,更貼近人眼的生理結構,更加清晰。
如圖3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眼前節oct成像方法,包括:
步驟10、光源發出的光束經過分線器后分成樣品臂光束和參考臂光束,樣品臂光束進入樣品臂,參考臂光束進入參考臂;
其中,樣品臂包括第一準直透鏡、掃描振鏡、電動轉輪架、掃描透鏡和檢眼鏡,參考臂包括第二準直透鏡和反光鏡。
步驟20、樣品臂中的電動輪轉架控制樣品臂光束在消色差透鏡和二向色鏡之間切換,分別實現對眼前節和眼后節的測試;
具體的,樣品臂光束依次通過第一準直透鏡、掃描振鏡、電動輪轉架、掃描透鏡和檢眼鏡到達人眼,掃描振鏡包括x掃描振鏡和y掃描振鏡,電動轉輪架上設有消色差透鏡和二向色鏡,當測試眼前節時,樣品臂中的電動轉輪架將樣品臂光束切換至消色差透鏡,當測試眼后節時,樣品臂中的電動轉輪架將樣品臂光束切換至二向色鏡。
步驟30、樣品臂光束測試后反射回分線器;
步驟40、參考臂光束進入參考臂后反射回分線器;
具體的,參考臂光束經過第二準直透鏡后準直,接著經過反光鏡后反射回分線器。
步驟50、反射回的樣品臂光束和參考臂光束發生干涉;
步驟60、信號處理器對干涉信息處理后實現oct成像。
作為進一步的實施方式,檢眼鏡為雙面偶次非球面透鏡,使樣品臂光束的掃描光路焦平面為弧面聚焦,更貼近人眼的生理結構,更加清晰。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樣品臂光路中加入電動轉輪架,通過電動轉輪架控制樣品臂光路在消色差透鏡和二向色鏡之間切換,分別實現對眼前節和眼后節的測試,無需切換整個樣品臂光路,或者在oct前方另外添加透鏡,結構更加簡單,操作起來更加方便,減少了占用空間,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實施方式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保護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基礎上所做的任何非實質性的變化及替換均屬于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