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配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家禽呼吸道疾病的獸藥。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肉類的需求量也持續增加,而在所有肉類中家禽的需求量又較大,隨之而來的是家禽的飼養量也逐步增大,在家禽的飼養過程中,家禽的呼吸道疾病對家禽的危害較大,若是治療不及時或者不徹底對家禽的正常飼養影響較大,處理不好將會對飼養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而采用西醫的藥物由于會在家禽的體內殘留,不僅影響肉質,而且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影響,且西藥的采購成本較高,而中藥材基本為天然的材質,在治療家禽呼吸道疾病時副作用較少,治療效果較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家禽呼吸道疾病的獸藥。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治療家禽呼吸道疾病的獸藥,所述的獸藥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枇杷葉40-50份,艾葉20-30份,甘草20-25份,蜂膠15-25份,半夏30-40份,平貝母8-15份,苦杏仁8-16份。
優選地,獸藥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備:枇杷葉30克,艾葉20克,甘草50克,蜂膠25克,半夏55克,平貝母20克,苦杏仁10克。
優選地,中藥配方的制作步驟如下:
1)備料,按照配方內的中藥配比稱重取藥;
2)清洗,將稱取到的中藥利用清水進行清洗;
3)風干,將清洗后的中藥攤開通過電風扇進行吹干;
4)除蜂膠外,將風干后的物料準確稱量后放入3倍量80℃注射用水中浸泡2小時,100℃水煎提取有效部位2次,每次1.5小時、1小時;
5)100℃攪拌下濃縮至密度為1.2-1.4,加入蜂膠;
6)加適量淀粉、蔗糖、糊精,16目標準篩制粒;
7)60-70℃干燥3-3.5小時,制成1000g。
優選地,獸藥的服用方法為每日兩次,每十天為一療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從中獸醫角度分析,本發明中藥方劑發揮的組合效應,療效好、見效快、標本兼治,可用于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總之本發明具有保障了動物性食品安全及環境安全總之本發明具有治療效果較好、制備簡單、采購成本較低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家禽呼吸道疾病的獸藥,所述的獸藥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枇杷葉40-50份,艾葉20-30份,甘草20-25份,蜂膠15-25份,半夏30-40份,平貝母8-15份,苦杏仁8-16份。
本發明在實施時,從中獸醫角度分析,本發明中藥方劑發揮的組合效應,療效好、見效快、標本兼治,可用于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總之本發明具有保障了動物性食品安全及環境安全總之本發明具有治療效果較好、制備簡單、采購成本較低的優點。
本發明的各原料的藥理藥性分析如下:
1)枇杷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
性味與歸經:苦,微寒。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
2)艾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
性味與歸經: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
功能主治: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于虛寒性出血。
3)生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性味與歸經: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4)蜂膠:內服補虛弱,化濁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腫,收斂生肌。
性味與歸經:苦、辛,寒。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內服用于體虛早衰,高脂血癥,消渴;外治用于皮膚皸裂,燒燙傷。
5)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性味與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用于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嘔。
6)平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性味與歸經:苦、甘,微寒。歸肺、心經。
功能主治: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咳痰帶血。
7)苦杏仁: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性味與歸經: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用于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腸燥便秘。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治療家禽呼吸道疾病的獸藥,所述的獸藥由如下原料配比制成:枇杷葉40-50份,艾葉20-30份,甘草20-25份,蜂膠15-25份,半夏30-40份,平貝母8-15份,苦杏仁8-16份。
優選地,優選地,中藥配方的制作步驟如下:
1)備料,按照配方內的中藥配比稱重取藥;
2)清洗,將稱取到的中藥利用清水進行清洗;
3)風干,將清洗后的中藥攤開通過電風扇進行吹干;
4)除蜂膠外,將風干后的物料準確稱量后放入3倍量80℃注射用水中浸泡2小時,100℃水煎提取有效部位2次,每次1.5小時、1小時;
5)100℃攪拌下濃縮至密度為1.2-1.4,加入蜂膠;
6)加適量淀粉、蔗糖、糊精,16目標準篩制粒;
7)60-70℃干燥3-3.5小時,制成1000g。
優選地,獸藥的服用方法為每日兩次,每十天為一療程。
本發明在實施時,獸藥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備:枇杷葉30克,艾葉20克,甘草50克,蜂膠25克,半夏55克,平貝母20克,苦杏仁10克。
從中獸醫角度分析,本發明中藥方劑發揮的組合效應,療效好、見效快、標本兼治,可用于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總之本發明具有保障了動物性食品安全及環境安全總之本發明具有治療效果較好、制備簡單、采購成本較低的優點。
本發明的各原料的藥理藥性分析如下:
1)枇杷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
性味與歸經:苦,微寒。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
2)艾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
性味與歸經: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
功能主治: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于虛寒性出血。
3)生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性味與歸經: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4)蜂膠:內服補虛弱,化濁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腫,收斂生肌。
性味與歸經:苦、辛,寒。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內服用于體虛早衰,高脂血癥,消渴;外治用于皮膚皸裂,燒燙傷。
5)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性味與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用于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嘔。
6)平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性味與歸經:苦、甘,微寒。歸肺、心經。
功能主治: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咳痰帶血。
7)苦杏仁: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性味與歸經: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用于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腸燥便秘。
本發明在實施時,從中獸醫角度分析,本發明中藥方劑發揮的組合效應,療效好、見效快、標本兼治,可用于防治畜禽呼吸道疾病,總之本發明具有保障了動物性食品安全及環境安全總之本發明具有治療效果較好、制備簡單、采購成本較低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