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指一種通體懸灸床、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艾灸在傳統醫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種自然療法。艾灸就是用艾葉或艾絨制做成艾柱或艾條,點燃后在穴位或患處熏灸,艾灸治療通過對人體穴位施灸,產生溫熱刺激作用,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治療一般是由專業艾灸人員根據受術者體制的寒熱虛實,選擇不同的穴位,準確定位并根據不同體制確定艾灸的時間和火力的大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
目前艾灸行業內的設備大都采用手持艾灸條或者艾灸箱來進行艾灸治療,或者是通過簡單機械臂上的艾灸來進行艾灸治療,這種憑施灸者的經驗來進行艾灸治療,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傳統艾灸需要手動點燃艾絨,手動控制艾灸設備,容易引起誤操作,造成安全隱患,并且工作效率不高;
2.艾灸治療中不能進行艾絨燃燒的有效控制,會造成燃燒過快、溫度過高,從而需人工來干預,影響了用戶的體驗和艾灸的效果;
3.傳統艾灸治療中產生的煙塵無法控制,影響空氣環境。
因此,提供一種能夠實現艾灸治療的通體懸灸床,是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通體懸灸床、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以克服傳統艾灸治療及現有艾灸設備的缺陷,實現通體懸灸床的自動工作控制。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通體懸灸床,包括床架、安裝在床架上的床面與艾灸裝置以及控制艾灸裝置運行的控制箱,所述床架上設有驅動艾灸裝置升降的升降裝置,艾灸裝置位于床面的正上方,控制箱與艾灸裝置電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患者躺在床面上,控制箱通過升降裝置控制艾灸裝置與患者身體之間的距離,能夠確保患者接受艾灸治療的效果,另外,自動控制艾灸裝置點火避免了傳統艾灸治療以及現有艾灸設備容易引起誤操作、造成安全隱患、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艾灸裝置包括開設有出煙孔的支撐架、活動連接在支撐架下方的艾絨箱與艾絨副箱以及安裝在支撐架上方的出煙組件,出煙組件與出煙孔匹配,艾絨箱的底部為隔塵底細網,艾絨箱內設有紅外點燃管,紅外點燃管與控制箱電連接。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艾絨箱內放置艾絨,艾絨副箱內放置干艾葉,紅外點燃管點燃艾絨,艾絨箱燃燒的溫度傳遞至艾絨副箱,能夠加熱艾葉,艾絨箱的周圍由艾絨副箱隔離,艾絨箱的頂部由蓋板隔離,有利于保留艾絨箱中艾絨燃燒的紅外線和熱量,有效控制了艾絨燃燒的速度,隔塵底細網一方面使艾絨燃燒的紅外線和熱量只能向下傳導至患者身體上,另一方面又防止了艾絨燃燒后的艾灰掉落。
進一步,所述出煙組件包括第一出煙管、第二出煙管、集煙箱、總出煙管以及開設有總出煙口的蓋板,第一出煙管安裝在出煙孔上,第二出煙管穿過支撐架并伸入艾絨箱內,集煙箱安裝在蓋板的下方,總出煙管安裝在總出煙口的上方,第一出煙管與第二出煙管分別通過管件與集煙箱相連接,蓋板安裝在支撐架的上方;總出煙管內設有煙口電閥門,煙口電閥門與控制箱電連接。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艾絨箱燃燒的煙塵通過第一出煙管排到集煙箱中,再由集煙箱上的總出煙管排出,第二出煙管能夠吸收遺漏在艾絨箱中的煙塵,并匯集在集煙箱中通過總出煙管排出,煙口電閥門能夠根據需要控制煙塵排出與否。
進一步,所述升降裝置包括設置于床架頂部的頂板、兩組鉸接的升降桿、連接桿以及升降電機,每組鉸接的升降桿一端與頂板鉸接,另一端與艾灸裝置的角點鉸接,在一組鉸接的升降桿之間設有連接板,連接桿與兩個連接板相連接,連接桿一端與升降電機相連接,升降電機與控制箱電連接。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升降電機帶動連接桿做旋轉伸縮運動,連接桿帶動鉸接的升降桿收縮或張開,以此來控制艾灸裝置的升降,結構簡單、安全性高。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用于控制通體懸灸床的控制系統,包括店控制模塊、床控制模塊、床傳感模塊、顯示模塊、參數設置模塊、自動連接床模塊以及網絡通信模塊,所述顯示模塊、參數設置模塊、網絡通信模塊以及自動連接床模塊分別與店控制模塊相連接,床控制模塊分別與網絡通信模塊、自動連接床模塊相連接,床傳感模塊與床控制模塊相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施灸者通過顯示模塊上的輸入模塊輸入操作指令,參數設置模塊將指令轉化為數據信息發送至店控制模塊,店控制模塊通過網絡通信模塊控制床控制模塊進行相應的操作,自動連接床模塊啟動店控制模塊與床控制模塊的連接,床傳感模塊將數據信息反饋至店控制模塊,減少了施灸者的誤差操作概率,提高了施灸者的工作效率,增強了艾灸的治療效果,達到了通體懸灸床智能控制的目的。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床控制模塊包括支持網絡的嵌入式電路板,所述通體懸灸床上的紅外點燃管、煙口電閥門以及升降電機的控制線分別與嵌入式電路板相連接。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床控制模塊能夠分別實現艾絨箱中的艾絨點火、煙口閥門開閉以及艾灸裝置的升降的自動控制。
進一步,所述床傳感模塊包括溫度傳感器與距離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安裝在艾灸裝置的底部,距離傳感器安裝在床面的頂部。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溫度傳感器能夠對艾灸裝置的溫度進行檢測,距離傳感器能夠對艾灸裝置與床面的距離進行檢測。
進一步,還包括調用模塊、數據存儲模塊以及報警模塊,所述調用模塊、報警模塊分別與店控制模塊相連接,數據存儲模塊與調用模塊相連接。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店控制模塊通過調用模塊能夠將數據信息保存至數據存儲模塊中,以便控制參數、傳感數據的調用與記錄;當控制參數、傳感數據達到警報值時,報警模塊能夠發出警報提示。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通體懸灸床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通過顯示模塊輸入操作指令并發送至參數設置模塊;
s2.參數設置模塊將操作指令轉換為控制參數并發送至店控制模塊;
s3.店控制模塊處理控制參數并通過網絡通信模塊寫入床控制模塊;
s4.床控制模塊分別控制紅外點燃管點火、煙口電閥門開閉以及通過升降電機控制艾灸裝置升降;
s5.床傳感模塊將溫度傳感器與距離傳感器的傳感數據通過床控制模塊由網絡通信模塊返回至店控制模塊,具體如下:
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艾灸裝置中溫度達到預設定溫度時,床控制模塊控制升降電機使艾灸裝置提升或下降,同時控制煙口電閥門關閉;
當距離傳感器檢測到艾灸裝置與床面的距離達到預設定距離時,床控制模塊控制升降電機使艾灸裝置提升或下降;
s6.控制參數與傳感數據由顯示模塊顯示。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這種通體懸灸床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無需施灸者反復進行數據輸入,操作方便、節省時間,提高了施灸者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并且避免了錯誤操作的概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控制參數與傳感數據由店控制模塊通過調用模塊保存至數據存儲模塊,店控制模塊根據所保存的數據判斷報警模塊是否發出警報提示:
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艾灸裝置中溫度超過預設定溫度時,報警模塊發出警報提示;
當距離傳感器檢測到艾灸裝置與床面的距離超過預設定距離時,報警模塊發出警報提示。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店控制模塊通過調用模塊將控制參數與傳感數據保存至數據存儲模塊,便于通體懸灸床工作狀態的記錄;同時店控制模塊根據所記錄的信息進行判斷,對達到預警值的記錄通過報警模塊發出警報提示。
附圖說明
圖1為通體懸灸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艾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支撐架與艾絨箱以及艾絨副箱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艾絨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出煙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通體懸灸床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床面,2、艾灸裝置,21、支撐架,22、出煙孔,23、艾絨箱,24、第一出煙管,25、第二出煙管,26、集煙箱,27、總出煙管,28、蓋板,29、艾絨副箱,30、隔塵底細網,31、隔板,32、紅外點燃管,3、床架,4、升降桿,5、連接桿,6、連接板,7、升降電機,8、控制箱,9、頂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一種通體懸灸床,如圖1所示,包括床面1、艾灸裝置2、床架3以及控制箱8,床面1與控制箱8安裝在床架3上,艾灸裝置2安裝在床面1的正上方,在床架3的頂部設置有頂板9,頂板9的底部鉸接有四根升降桿4,每根升降桿4再鉸接一根升降桿4,這四根升降桿4分別與艾灸裝置2的四個角點相鉸接。沿艾灸裝置2寬度方向的相互鉸接的升降桿4的鉸接點之間設置有連接板6,兩個連接板6之間設置有連接桿5,連接桿5為液壓伸縮桿或氣壓伸縮桿,在其中一個連接板6上安裝升降電機7,升降電機7帶動連接桿5伸縮,從而使兩個連接板6相互靠近或遠離,以實現艾灸裝置2的升降,升降電機7與控制箱8電連接。
本發明還可以將連接桿5設置為一螺桿,并且螺桿自中間向兩端的螺紋旋轉方向相反,兩個連接板6通過螺紋與連接桿5相連接,升降電機7帶動連接桿5轉動時,兩個連接板6通過反向的螺紋相互靠近或遠離,同樣能夠實現艾灸裝置2的升降。
如圖2至圖5所示,艾灸裝置2包括支撐架21、艾絨箱23、艾絨副箱29以及出煙組件,出煙組件又包括第一出煙管24、第二出煙管25、集煙箱26、總出煙管27以及開設有總出煙口的蓋板28,艾絨箱23呈頂面開口的箱體結構并安裝在支撐架21下方的中間位置,艾絨副箱29呈l型結構并安裝在支撐架21下方的艾絨箱23兩側,艾絨箱23用于盛放艾絨,艾絨副箱29用于盛放艾葉,在艾絨箱23中設有若干隔板31,以便于艾絨均勻的分布于艾絨箱23中,在隔板31下方設置有與隔板31長度相同的紅外點燃管32,用于點燃艾絨,整個艾絨箱23的底部設置有隔塵底細網30,隔塵底細網30防止艾絨燃燒后的艾灰掉落。支撐架21上開設有多個出煙孔22,第一出煙管24安裝在出煙孔22上,第二出煙管25穿過支撐架21并伸入艾絨箱23內,集煙箱26安裝在蓋板28的下方,總出煙管27安裝在總出煙口的上方,第一出煙管24與第二出煙管25分別通過管件與集煙箱26相連接,整個蓋板28安裝在支撐架21的上方。艾絨箱23燃燒的煙塵主要通過第一出煙管24排到集煙箱26中,再由集煙箱26上的總出煙管27排出,第二出煙管25能夠吸收遺漏在艾絨箱23中的煙塵,并匯集在集煙箱26中通過總出煙管27排出。另外,在總出煙管27內設有煙口電閥門,用于控制煙塵的排出與否。上述紅外點燃管32、煙口電閥門均與控制箱8電連接。
本發明的通體懸灸床,艾絨燃燒的熱量與紅外線保留在艾絨箱23中,蓋板28、艾絨副箱29對艾絨箱23中的熱量與紅外線進行隔離,使熱量與紅外線只能通過艾絨箱23底部的隔塵底細網30傳導至患者的身體上,控制了艾絨燃燒的速度,保持了艾絨箱23內的溫度,使患者能夠長時間舒適地享受恒溫艾灸治療。
一種通體懸灸床的控制系統,如圖6所示,包括店控制模塊、床控制模塊、床傳感模塊、報警模塊、顯示模塊、參數設置模塊、調用模塊、自動連接床模塊、網絡通信模塊以及數據存儲模塊,店控制模塊是本發明控制系統的核心部件,它的硬件是計算機,店控制模塊分別與報警模塊、顯示模塊、參數設置模塊、調用模塊、自動連接床模塊、網絡通信模塊相連接,自動連接床模塊、網絡通信模塊均與床控制模塊相連接,床控制模塊與床傳感模塊相連接,數據存儲模塊與調用模塊相連接。
床控制模塊包括支持網絡的嵌入式電路板,嵌入式電路板分別與通體懸灸床上的紅外點燃管32、煙口電閥門以及升降電機7相連接,以便于控制紅外點燃管32點火、煙口電閥門開閉以及通過升降電機7控制艾灸裝置2的升降。床傳感模塊包括溫度傳感器與距離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安裝在艾灸裝置2的底部,距離傳感器安裝在床面1的頂部,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艾灸裝置2的溫度,距離傳感器用于檢測艾灸裝置2與床面1的距離。顯示模塊具有輸入模塊,以便于施灸者對本系統輸入相應的操作指令。網絡通信模塊為網絡路由器。
在艾灸店面中,通常經營4至10張通體懸灸床,每張通體懸灸床上均分別安裝有一套床控制模塊、床傳感模塊以及自動連接床模塊,這些通體懸灸床共同連接一套店控制模塊、報警模塊、顯示模塊、參數設置模塊、調用模塊、網絡通信模塊以及數據存儲模塊,由此組成本發明的通體懸灸床控制系統,便于施灸者通過本系統對多張通體懸灸床同時進行控制、管理。
一種通體懸灸床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施灸者通過顯示模塊上的輸入模塊輸入操作指令,操作指令發送至參數設置模塊,參數設置模塊將操作指令轉化為控制參數并發送至店控制模塊,店控制模塊每次啟動時調用1次自動連接床模塊,自動連接床模塊使店控制模塊與床控制模塊通過同時保存通信參數的方式來建立通信連接,網絡通信模塊使用通信參數對店控制模塊與床控制模塊之間進行通信,店控制模塊通過網絡通信模塊將控制參數寫入床控制模塊,床控制模塊處理控制參數并控制紅外點燃管32對艾絨點火、煙口閥門開閉以及升降電機7驅動艾灸裝置2升降。
床傳感模塊通過溫度傳感器和距離傳感器對艾灸裝置2的溫度和艾灸裝置2與床面1的距離數據進行檢測,并且床傳感模塊把檢測的傳感數據通過數據線發送至床控制模塊,床控制模塊通過嵌入式電路板的網口,由網絡通信模塊發送至店控制模塊,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艾灸裝置2中溫度達到50攝氏度至60攝氏度時,床控制模塊控制升降電機7使艾灸裝置2提升或下降;當距離傳感器檢測到艾灸裝置2與床面1的距離達到25厘米時,床控制模塊控制升降電機7使艾灸裝置2提升;當距離傳感器檢測到艾灸裝置2與床面1的距離達到105厘米時,床控制模塊控制升降電機7使艾灸裝置2下降。同時店控制模塊把傳感數據在顯示模塊上顯示,以供施灸者查看。
店控制模塊通過調用模塊將控制參數與傳感數據保存至數據存儲模塊中,以記錄本系統工作的所有狀態信息;當pc端的店控制模塊每次啟動時,店控制模塊通過調用模塊讀取數據存儲模塊中所記錄的狀態信息,自動計算和調整通體懸灸床的工作狀態,自動控制紅外點燃管32對艾絨點火、煙口閥門開閉以及升降電機7驅動艾灸裝置2升降。
店控制模塊讀取數據存儲模塊中所記錄的狀態信息后,判斷是否有控制參數或傳感數據達到了警報值,如果溫度傳感器檢測到艾灸裝置2中溫度超過95攝氏度時,報警模塊發出警報提示;如果距離傳感器檢測到艾灸裝置2與床面1的距離低于20厘米或者高于105厘米時,報警模塊發出警報提示。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