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各種真菌性皮膚病或臭汗癥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各種真菌性皮膚病或臭汗癥的藥物,尤其是一種以中藥為原料制成的藥劑。
背景技術:
真菌性皮膚病是由各種真菌引起的皮膚及其附屬器感染。可自身傳染。我國發病情況較為嚴重。臭汗癥,分全身性和局部性兩種,后者又以腋臭和足臭較為常見。
對于以上病癥中、西醫均有治療方案,但仍為頑固、難愈疾病;且目前使用的抗真菌藥物均存在肝腎損傷、副作用明顯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采用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中藥為原料,制成針對各種真菌性皮膚病或臭汗癥有顯著療效的藥劑。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治療各種真菌性皮膚病及臭汗癥的藥物,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的藥劑冬瓜皮20-50g 粉防己20-50g 苦參20-50g 白芨20-50g白芥子10-30g 薏苡仁10-30g 蜂房10-30g 干姜3-10g炒花椒5-15g 炒辣椒5-15g 防風5-15g 川木通3-10g。
上述藥劑可以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內服、外用均可,尤以患處局部應用效果更佳。
使用所述技術方案,不僅對對各種真菌性皮膚病或臭汗癥有顯著療效,且對人體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包括以下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治療各種真菌性皮膚病或臭汗癥的藥物,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的藥劑冬瓜皮20-50g 粉防己20-50g 苦參20-50g 白芨20-50g白芥子10-30g 薏苡仁10-30g 蜂房10-30g 干姜3-10g
炒花椒5-15g 炒辣椒5-15g 防風5-15g 川木通3-10g。
上述藥物,最佳重量為冬瓜皮30g粉防己30g苦參30g白芨30g白芥子20g 薏苡仁20g 蜂房20g 干姜5g炒花椒10g 炒辣椒10g 防風10g 川木通5g。
上述藥物,所說的藥劑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
上述藥物,所說的藥劑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外用劑型。
用所述最佳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散劑外用,觀察其對頭癬、體癬、手癬、足癬、足臭的臨床療效。
診斷標準頭癬臨床表現及真菌鏡檢。
體癬臨床表現及真菌鏡檢。
手癬臨床表現及真菌鏡檢。
足癬臨床表現及真菌鏡檢。
足臭臨床表現。
治療效果治愈真菌鏡檢為陰性,臨床表現完全消失;顯效真菌鏡檢為弱陽性,臨床表現基本消失有效真菌鏡檢為陽性,臨床表現部分消失;無效真菌鏡檢為陽性,臨床表現不變或加重。
散劑外用治療作用示例病名 例數 療程 治療效果 有效率(人) (月) 治愈 顯效 有效 無效頭癬 30 2 30 0 0 0 100%體癬 30 2 30 0 0 0 100%手癬 30 3 27 0 3 0 100%足癬 30 3 24 6 0 0 100%足臭 30 2 30 0 0 0 100%從上表可看出,本發明藥物對各種真菌性皮膚病或臭汗癥有顯著治療作用。
通過下列實施例進一步說明該發明技術內容實施例1處方冬瓜皮20g 粉防己20g 苦參50g 白芨20g白芥子10g 薏苡仁10g 蜂房30g 干姜10g炒花椒5g 炒辣椒15g 防風5g 川木通10g制法按處方量稱取上述藥材,除去雜質,80℃干燥,粉碎,過80目篩,分裝為10g/袋,即得本發明散劑。
實施例2處方冬瓜皮50g 粉防己50g 苦參20g 白芨50g白芥子30g 薏苡仁30g 蜂房10g 干姜3g炒花椒15g 炒辣椒5g 防風15g 川木通3g制法按處方量稱取藥材,除去雜質,80℃干燥,粉碎成粗粒,以60%乙醇為溶媒滲漉,靜置48小時,收集滲漉液,分裝,每瓶100ml,即得本發明酊劑。
實施例3處方冬瓜皮30g 粉防己25g 苦參15g 白芨30g白芥子10g 薏苡仁15g 蜂房10g 干姜8g炒花椒8g 炒辣椒8g 防風10g 川木通6g制法按處方量稱取藥材,除去雜質,80℃干燥,粉碎成粗粒,以60%乙醇為溶媒滲漉,靜置48小時,收集滲漉液,回收乙醇,再濃縮至1.12婆美的稠膏,在70℃與藥用凡士林混合,攪拌均勻,冷卻,分裝,每管5g,即得本發明軟膏劑。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各種真菌性皮膚病或臭汗癥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的藥劑冬瓜皮20-50g 粉防己20-50g 苦參20-50g 白芨20-50g白芥子10-30g 薏苡仁10-30g 蜂房10-30g 干姜3-10g炒花椒5-15g 炒辣椒5-15g 防風5-15g 川木通3-10g。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治療各種真菌性皮膚病或臭汗癥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的藥劑冬瓜皮30g 粉防己30g 苦參30g 白芨30g白芥子20g 薏苡仁20g 蜂房20g 干姜5g炒花椒10g 炒辣椒10g 防風10g 川木通5g。
3.根據權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治療各種真菌性皮膚病或臭汗癥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說的藥劑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外用劑型。
專利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各種真菌性皮膚病或臭汗癥的藥物,尤其是一種以中藥為原料制成的藥劑。該藥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藥劑冬瓜皮20-50g、粉防己20-50g、苦參20-50g、白芨20-50g、白芥子10-30g、薏苡仁10-30g、蜂房10-30g、干姜3-10g、炒花椒5-15g、炒辣椒5-15g、防風5-15g、川木通3-10g。上述藥劑可以是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內服、外用均可,尤以患處局部應用效果更佳。使用所述技術方案,不僅對各種真菌性皮膚病或臭汗癥有顯著療效,且對人體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31/00GKCN1203888SQ03117159
公開日2005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14日
發明者陳曉玲 申請人:陳曉玲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