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氯酚酸鈉滴眼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眼科非感染性炎癥的抗炎治療,包括手術及非手術因素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癥。商品名“迪菲”。
雙氯酚酸鈉(diclofenac soolium)是瑞士汽巴-嘉基(ciba-geigy)公司于1974年首創的非瑙體消炎鎮痛藥,隨后英法、德、澳大利亞等國相繼生產,美國1988年經FDA批準并應用于臨床。國內于1984年由廣州明興制藥廠與廣州醫藥工業研究所共同開發成功。目前其片劑和注射液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臨床應用結果表明,其解熱鎮痛消炎作用比消炎痛強2-2.5倍,比阿斯匹要強20-50倍。并具有副作用少,劑量小,個體差異小等優點。
本發明的目的公開一種雙氯酚酸鈉滴眼液,其0.1%DFNa滴眼液對前部葡萄膜炎外傷性虹膜炎、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取用樣處方將片劑和注射液的劑型改為眼科用滴眼液并做了大量無刺激實驗,在用途上開辟一條新途徑。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0.1%DFN滴眼液對前部葡萄膜炎,內眼手術后虹膜炎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與0.03%DEX滴眼液治療效相似,未發現有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應,是一種非體激素消炎新藥,高效、低毒,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最佳實施例處方雙氯酚酸鈉1g,緩血酸氨0.6g,硼砂6g,硼酸15g,硫酸汞0.04g,PVP13g。將上述處方注射劑通過大量實驗改為滴眼劑作為第二臨床上,用于眼部手術,如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等,術后眼部炎癥的治療。
本發明的創造性通過臨床來驗證試驗組和開放組有效率分別達到93.3%和100.0%。在抑制內眼手術(白內障摘除術、人工晶體植入術、小梁切除術)術后炎癥方面作用明顯。試驗組和開放組有效率分別為90.0%和93.9%。雖然均略高于對照組的有效率(90.9%、86.7%),但其差異均無顯著意義(P>0.05)。0.1%DFNa滴眼液治療前部葡萄膜炎以及控制內手術后炎癥反應,試驗組、開放組的癥狀、體征平均消炎天數均少于對照組,但經統計學處理,其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
內因性或外因性葡萄膜炎及內眼手術后虹膜炎,傳統的治療藥物一直是糖皮質激素,雖有一定效果,但皮質激素能引起依賴性,短期內不能立即停藥,長期局部應用可引起下列不良反應。
(1)激素性青光眼;(2)激素性白內障;
權利要求
1.雙氯芬酸鈉滴眼液英文名Diclofenac Sodium Eyedrops,拉丁名OCUTILLA NATRICI DICLOFENAC本品主要成分為雙氯酚酸鈉,其化學名為鄰-(2,6-二氯苯胺基-苯乙酸鈉;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處方雙氯芬酸鈉1g,緩血酸氨0.6g,硼砂6g,硼酸15g,硫酸汞0.04g,PVP13g。將上述處方注射劑通過大量實驗改為滴眼劑作為第二臨床上,用于眼部手術,如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等,術后眼部炎癥的治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眼科非感染性炎癥的抗炎治療,包括手術及非手術因素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癥。商品名“迪菲”。處方:雙氯酚酸鈉1g,緩血酸氨0.6g,硼砂6g,硼酸15g,硫酸汞0.04g,PVPl3g。將上述處方注射劑通過大量實驗改為滴眼劑作為第二臨床上,用于眼部手術,如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等,術后眼部炎癥的治療。
文檔編號A61K31/136GK1296815SQ99123788
公開日2001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23日
發明者劉繼東, 樊海燕 申請人:劉繼東, 樊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