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病人體位移動輔助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癱瘓病人體位移動輔助裝置,屬于機械工程和醫療護理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例如人口老齡化、城市“空巢家庭”等,造成了我國癱瘓病人與老年人人數與日俱增,癱瘓病人需要長期臥床靜養,老年人所患的疾病多以慢性病為主,也需要進行長期的臥床休養。醫學知識表明,對癱瘓病人進行合理的體位護理可以有效預防畸形、攣縮、足下垂、肌肉勞損、褥瘡以及肺部因墜積性充血而極易發生的支氣管肺炎等并發癥,保持癱瘓肢體于功能位,幫助病人重樹生活的信心。因此需要有護理人員護理和配備必要的護理設備,制造可以幫助癱瘓病人體位移動同時減輕護理人員工作量的醫療器械的需求愈加急切。
[0003]申請號為200910064010的“使癱瘓病人翻身和體位升降的綜合護理架”,在病床上方裝有一根可移動可轉動的軸,它可以實施兩種不同的力,通過簡單傳動,拉動鋪在病人身下并套在該軸上的拉帶,達到使癱瘓病人翻身和體位升降的目的。
[0004]申請號為201320787011的“一種方便癱瘓病人如廁用病床”,將病床做成3段可活動結構,當病人需要做起如廁時,上段床板和下段床板分別向上和向下翻動,使病人能夠呈現坐立姿勢。
[0005]以上兩種癱瘓病人護理裝置雖然可以實現基本的體位移動,但是存在以下問題: 功能單一,只能實現病人翻身和上下移動的功能,不能活動病人四肢,這種裝置不能滿足病人的需求,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護理裝置必須和病床固連,即一套設備只能護理一名病人,不符合經濟環保的理念。護理裝置不能實現自動控制,拉動病人上升和翻身時只能實現機械的運動,沒有加入傳感器,無法考慮病人的實際情況確定動作幅度大小。
【發明內容】
[0006]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癱瘓病人體位移動輔助裝置,一套裝置可更好使用于多個病床,配有力傳感器感知運動情況,結合程序智能控制病人的體位移動。基于“木偶拉線”原理設計,通過控制步進電機實現運動速度的自動控制,能實現癱瘓病人抬手、抬腿、翻身、坐起和移動至輪椅五種運動,在很大程度上減輕護理人員工作量。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癱瘓病人體位移動輔助裝置,包括頂部框架,垂直支柱和底座,所述頂部框架由垂直立柱支撐,所述垂直立柱通過滑動軸承與底座連接。
[0008]所述頂部框架有三條縱向滑軌,縱向滑軌兩端有橫梁加固;上端定橫梁、中端定橫梁和下端定橫梁固定在縱向滑軌上,手部移動橫梁安裝在上端定橫梁的前端,左大腿移動橫梁、右大腿移動橫梁安裝在中端定橫梁和下端定橫梁之間,左小腿移動橫梁和右小腿移動橫梁安裝在下端定橫梁的后端;左手收線電機和右手收線電機安裝在上端定橫梁上,左大腿收線電機、右大腿收線電機安裝在中端定橫梁上,左小腿收線電機、右小腿收線電機安裝在下端定橫梁上,用于收放尼龍線;左手收線輪通過聯軸器連接左手收線電機,右手收線輪通過聯軸器連接右手收線電機,左大腿收線輪通過聯軸器連接左大腿收線電機,右大腿收線輪通過聯軸器連接右大腿收線電機,左小腿收線輪通過聯軸器連接左小腿收線電機,右小腿收線輪通過聯軸器連接右小腿收線電機,各個收線輪的另一端通過滾動軸承座固定在定橫梁上,用于將線纏繞在一起;所述手部移動橫梁通過左手壓縮彈簧與右手壓縮彈簧和上端定橫梁相連,左手控制電機和右手控制電機安裝在手部移動橫梁上,左手運動滑輪通過連桿連接左手控制電機,右手運動滑輪通過連桿連接右手控制電機,左手運動滑輪和右手運動滑輪通過橫向移動架安裝在手部移動橫梁上的槽內,所述左手控制電機和右手控制電機控制相應的運動滑輪在手部移動橫梁上的槽內移動;所述左大腿移動橫梁通過左大腿壓縮彈簧、右大腿移動橫梁通過右大腿壓縮彈簧分別與中端定橫梁相連;左小腿移動橫梁通過左小腿壓縮彈簧、右小腿移動橫梁通過右小腿壓縮彈簧分別與下端定橫梁相連;左大腿控制電機安裝在左大腿移動橫梁上,左大腿運動滑輪通過連桿連接左大腿控制電機,右大腿控制電機安裝在右大腿移動橫梁上,右大腿運動滑輪通過連桿連接右大腿控制電機,左小腿控制電機安裝在左小腿移動橫梁上,左小腿運動滑輪通過連桿連接左小腿控制電機,右小腿控制電機安裝在右小腿移動橫梁上,右小腿運動滑輪通過連桿連接右小腿控制電機;左大腿運動滑輪、右大腿運動滑輪、左小腿運動滑輪、右小腿運動滑輪同過橫向移動架安裝在相應的移動橫梁的槽內,所述左大腿控制電機、右大腿控制電機、左小腿控制電機、右小腿控制電機控制相應的運動滑輪在相應的移動橫梁的槽內移動。
[0009]各個收線輪的拉線經過各個運動滑輪后,其末端系于病人肩部、大腿、小腿處的皮套上,在皮套上安裝力傳感器:左手力傳感器、左大腿力傳感器、左小腿力傳感器、右小腿力傳感器、右大腿力傳感器和右手力傳感器,判斷傳感器所處肢體是否運動到最大位移。
[0010]所述垂直支柱包括立柱,立柱上有用于支撐頂部框架的斜支撐結構以及操縱立柱旋轉的把手。
[0011]所述底座主體由鋼板和鋼型材組成;所述鋼板上有加強支撐立柱的支撐座,通過滑動軸承令立柱能夠旋轉;所述底座下有萬向輪。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優點:
本裝置能實現癱瘓病人抬手、抬腿、翻身、坐起和移動至輪椅五種運動,功能多樣且全面,基本上能夠實現癱瘓病人所有的運動需求,有效的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本裝置設置有拉力傳感器,人性化的設計能根據癱瘓病人的實際情況及時控制電機的啟動與停止,有效地防止了癱瘓病人在使用裝置時可能造成拉傷的情況。本裝置可以隨時移動位置,為多個病床的癱瘓病人服務,病人不需要移動到特定護理床就能實現多種體位移動。一個裝置能為多個病人服務,既經濟又節約空間。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癱瘓病人體位移動裝置整體圖。
[0014]圖2為裝置頂部框架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裝置垂直支柱示意圖。
[0016]圖4為裝置底座示意圖O
[0017]圖5為圖2中定橫梁架構放大圖。
[0018]圖6為圖2中手部移動橫梁架構放大圖。
[0019]圖7為圖2中腿部移動橫梁架構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21]如圖1所示,一種癱瘓病人體位移動輔助裝置,包括頂部框架,垂直支柱和底座,所述頂部框架由垂直立柱支撐,所述垂直立柱通過滑動軸承與底座連接。
[0022]各個收線輪的拉線經過各個運動滑輪后,其末端系于病人肩部、大腿、小腿處的皮套上,在皮套上安裝力傳感器:左手力傳感器48、左大腿力傳感器49、左小腿力傳感器50、右小腿力傳感器51、右大腿力傳感器52和右手力傳感器53,判斷傳感器所處肢體是否運動到最大位移。
[0023]如圖2、圖5、圖6、圖7所示,所述頂部框架有三條縱向滑軌,縱向滑軌兩端有橫梁加固;上端定橫梁7、中端定橫梁10和下端定橫梁17固定在縱向滑軌上,手部移動橫梁3安裝在上端定橫梁7的前端,左大腿移動橫梁12、右大腿移動橫梁31安裝在中端定橫梁10和下端定橫梁17之間,左小腿移動橫梁19和右小腿移動橫梁25安裝在下端定橫梁17的后端;左手收線電機6和右手收線電機35安裝在上端定橫梁7上,左大腿收線電機9、右大腿收線電機33安裝在中端定橫梁10上,左小腿收線電機16、右小腿收線電機27安裝在下端定橫梁17上,用于收放尼龍線;左手收線輪5通過聯軸器連接左手收線電機6,右手收線輪36通過聯軸器連接右手收線電機35,左大腿收線輪8通過聯軸器連接左大腿收線電機9,右大腿收線輪34通過聯軸器連接右大腿收線電機33,左小腿收線輪15通過聯軸器連接左小腿收線電機16,右小腿收線輪28通過聯軸器連接右小腿收線電機27,各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