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可反復發作并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征。屬變態反應性疾病。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遺癥,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中醫認為風濕性關節炎是由風寒濕侵襲,流注經絡,氣血運行失暢所致。目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主要是膏藥和抗炎癥類的西藥,這兩類藥效果快,但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容易反復,而且西藥有副作用,長期用藥帶來的結果往往是身體機能的退化和胃腸功能的不良反應。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徹底治愈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
[0004]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是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桑枝10-20份、知母4-8份、仙人掌3-5份、蒲公英5-10份、山梔子5-8份、生地5-10份、地龍2-4份、黃芪6-9份、芍藥3-6份、青風藤7-15份、牛蒡子5-15份、何首烏10-15份、制沒藥3-9份、骨碎補10-20份、穿山甲5-8份。
[0006]優選地,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是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桑枝15份、知母6份、仙人掌4份、蒲公英7.5份、山梔子6.5份、生地7.5份、地龍3份、黃芪7.5份、芍藥4.5份、青風藤11份、牛蒡子10份、何首烏12.5份、制沒藥6份、骨碎補15份、穿山甲6.5份。
[0007]本發明可制成顆粒劑、膠囊劑或片劑,成人日服3次,每次服用10克。
[0008]本發明為純中藥制劑,具有組方科學、合理,有消腫止痛,通利關節,祛風除濕等作用,可以快速有效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0]實施例1
[0011]—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是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桑枝10份、知母4份、仙人掌3份、蒲公英5份、山梔子5份、生地5份、地龍2份、黃芪6份、芍藥3份、青風藤7份、牛蒡子5份、何首烏10份、制沒藥3份、骨碎補10份、穿山甲5份。
[0012]本發明可制成顆粒劑、膠囊劑或片劑,成人日服3次,每次服用10克。
[0013]實施例2
[0014]—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是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桑枝15份、知母6份、仙人掌4份、蒲公英7.5份、山梔子6.5份、生地7.5份、地龍3份、黃芪7.5份、芍藥4.5份、青風藤11份、牛蒡子10份、何首烏12.5份、制沒藥6份、骨碎補15份、穿山甲6.5份。
[0015]本發明可制成顆粒劑、膠囊劑或片劑,成人日服3次,每次服用10克。
[0016]實施例3
[0017]—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是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桑枝20份、知母8份、仙人掌5份、蒲公英10份、山梔子8份、生地10份、地龍4份、黃芪9份、芍藥6份、青風藤15份、牛蒡子15份、何首烏15份、制沒藥9份、骨碎補20份、穿山甲8份。
[0018]本發明可制成顆粒劑、膠囊劑或片劑,成人日服3次,每次服用10克。
[0019]實施例4
[0020]臨床觀察資料:
[0021]1、收治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男女之.比為1:1,年齡20-30歲50例,31歲-40歲50例,40歲以上100例,其中輕型期,40例,中型100例,重型60例。
[0022]2、診斷標準:
[0023]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風濕關節性疾病,臨床可分為三種類型:
[0024]①輕型期:小發作,病型較輕,發病初期突然關節手腳酸痛2-3天,無腫塊出現。
[0025]②中型期:每遇亂風下雨就會提前2-3天發作,局部性手腳關節腫痛,出現腫塊、痛疼,甚至手腳會麻木2-3天,手腳感到麻痛,不方便、沒力。
[0026]③重型期:大發作,不管有沒有亂風下雨,病人會全身關節感到刺痛難忍,手腳脾痛甚至變型,運動不方便,全身不舒服,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0027]3、治療方法:
[0028]取實施例2制備的顆粒劑,日服3次,每次服用10克,服用連續4周。
[0029]4、療效評定標準:
[0030]顯效:經給藥治療后,身體狀況好轉,間歇期延長,觀察二年半內沒有復發者。
[0031 ]有效:身體健康狀況好轉,間歇期相對延長。
[0032]無效:達不到好轉標準者。
[0033]5、療效結果:
[0034]經過治療,輕型期患者顯效者為40名;中型期患者顯效者為93名,有效者為7名;重型期患者顯效者為54名,有效者為6名;其顯效率為93.5%,有效率為100%。
【主權項】
1.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桑枝10-20份、知母4-8份、仙人掌3-5份、蒲公英5-10份、山梔子5-8份、生地5-10份、地龍2-4份、黃芪6-9份、芍藥3-6份、青風藤7-15份、牛蒡子5-15份、何首烏10-15份、制沒藥3-9份、骨碎補10-20份、穿山甲5-8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桑枝15份、知母6份、仙人掌4份、蒲公英7.5份、山梔子6.5份、生地7.5份、地龍3份、黃芪7.5份、芍藥4.5份、青風藤11份、牛蒡子10份、何首烏12.5份、制沒藥6份、骨碎補15份、穿山甲6.5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可制成顆粒劑、膠囊劑或片劑,成人日服3次,每次服用10克。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是由下述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桑枝10-20份、知母4-8份、仙人掌3-5份、蒲公英5-10份、山梔子5-8份、生地5-10份、地龍2-4份、黃芪6-9份、芍藥3-6份、青風藤7-15份、牛蒡子5-15份、何首烏10-15份、制沒藥3-9份、骨碎補10-20份、穿山甲5-8份。本發明為純中藥制劑,具有組方科學、合理,有消腫止痛,通利關節,祛風除濕等作用,可以快速有效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IPC分類】A61K35/36, A61K36/8964, A61P29/00, A61K35/62, A61P19/02
【公開號】CN105663630
【申請號】CN201610247757
【發明人】徐慧靈
【申請人】徐慧靈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