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藥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制備而成:萆薢12份、鬼箭羽6份、剪金子8份、忍冬藤20份、紅龍須根12份、金燈花4份、紫荊木皮10份、芙蓉葉20份、懷牛膝10份。本發明運用:萆薢祛風濕,利濕濁;鬼箭羽破血通經,解毒消腫,殺蟲;剪金子活血通經,通乳消癰;忍冬藤清熱解毒,通絡;紅龍須根涼血止血,活血化瘀;金燈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紫荊木皮活血通淋,解毒;芙蓉葉清肺涼血,解毒消腫;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引敵火下行,利尿通淋。諸藥合用,達到清利濕熱、行氣活血、益氣活血、祛瘀散結之功效。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結節性紅斑。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藥物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藥物。
【背景技術】
[0002] 結節性紅斑是一種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組織的急性炎癥性疾病,多見于中青年女 性。一般認為該病與多種因素有關。結節性紅斑常見于小腿伸側,臨床表現為紅色或紫紅色 疼痛性炎性結節,青年女性多見,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復發。其病因尚未明確。患者多伴有風 濕病、結核病或白塞氏綜合征等病,病情反復發作,纏綿難愈,現代西醫學尚無特效療法。
[0003] 中醫中無結節性紅斑這一病名,從臨床審證求因,一般歸屬于中醫風濕熱痹之范 疇,為濕毒流注,或瘀血凝滯。對本病的專門名詞,因其結節如梅核,色紅漫腫,有診斷為"梅 核丹"、"梅核火丹"者,也有診為"瓜藤纏"者。
[0004] 病因
[0005] 該病病因復雜,一般認為與感染、藥物、雌激素以及其他疾病有關。
[0006] ①鏈球菌感染
[0007] 某些患者可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咽峽炎和急性扁桃體炎之后。
[0008] ②結核菌感染
[0009]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該病與結核感染有密切關系。國內統計同時合并結核菌感 染,或有陳舊性結核病灶,或結素試驗陽性者,占60%以上,認為該病是機體對結核菌或其 毒素的過敏現象。
[0010] ③藥物
[0011] 某些藥物尤其是溴劑、磺胺藥以及口服避孕藥,是該病最常見的致病原因。
[0012] ④該病是一種由許多原因引起的皮膚變態反應,真正的發病機制還不清楚。有人 認為該病是一種血管對微生物或其他抗原的遲發性變態反應。
[0013] ⑤其他疾病
[0014] 其他如自身免疫病、潰瘍性結腸炎、結節病等均可伴有結節性紅斑。此外,急性、慢 性白血病,也可伴發該病。
[0015] 臨床表現
[0016] 結節性紅斑常見于小腿伸側,臨床表現為紅色或紫紅色疼痛性炎性結節,青年女 性多見,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復發。發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藥史,皮損突然發生,為雙側對稱的 皮下結節,自蠶豆至核桃大不等,數目達10個或更多,自覺疼痛或壓痛,中等硬度。早期皮色 淡紅,表面光滑,輕微隆起,幾天后,皮色轉暗紅或青紅,表面變平。3~4周后結節逐漸消退, 留暫時色素沉著,結節始終不發生潰瘍。皮損好發于脛前,也可見于大腿、上臂伸側及頸部, 少見于面部。
[0017] 慢性結節性紅斑不同于急性結節性紅斑的特征,其常發生在老年婦女,皮損為單 偵U,若為雙側,則不對稱,除關節痛外,不伴有其他全身癥狀。結節不痛,且比急性結節性紅 斑軟。
[0018] 藥物治療
[0019] ①可口服止痛藥和非留體類抗炎藥,如吲哚美辛(消炎痛)及布洛芬等。有明顯感 染者,給抗生素。嚴重者,給予皮質類固醇激素,如潑尼松(強地松),或倍他米松/二丙酸倍 他米松(得寶松)肌注,3周1次,可迅速控制病情。另外,可用10%碘化鉀合劑,每天3次,服2 ~4周。該法安全有效,但應注意長期應用可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病情頑固者,可應用羥氯 喹、氨苯砜,也可服中藥雷公藤片或昆明山海棠片。全身治療也可用紫外線、蠟療,透熱或音 頻電療。
[0020] ②中藥治療以髓入手,全身治療,使病癥開始好轉,人體恢復正常生理機能。
[0021 ]本發明所涉及藥材均可見記載于《中華本草》。
【發明內容】
[0022]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藥物,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 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結節性紅斑的目的。
[0023]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24] -種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 制備而成:萆蘚12份、鬼箭羽6份、剪金子8份、忍冬藤20份、紅龍須根12份、金燈花4份、紫荊 木皮10份、芙蓉葉20份、懷牛膝10份。
[0025]下面結合中藥學理論說明本發明有益效果:
[0026] 發明人認為,結節性紅斑之癥情與風濕痹痛相似,頗似風濕熱之環形紅斑,但本病 除發病季節以3~5月較為集中之外,與外因之關系不甚密切,故目前均以內因立論。其病因 包括體質、勞倦及飲食多方面因素,病機則可為虛、實兩端。實:乃是素有蘊濕,尤其是體態 胖腴者,濕郁化熱,濕熱瘀阻;或系血熱之體,濕熱蘊結,郁于肌膚,瘀阻經脈,而致釀痰。虛: 乃是脾虛,失其健運,濕聚于下,蘊結不化,郁而化熱,阻滯血脈:本病常見于勞累之后誘發, 并多有朝輕暮重的表現,皆是中氣不足的象征。然本病主病在血,乃是由氣及血,氣虛而致 血滯,血滯而致濕聚,濕蘊而致熱郁,局部泛腫而見結節(濕),色紅(熱),且因其氣虛,血失 調暢,不通則痛,故見疼痛,病涉氣血可有全身不適、關節酸楚或有濕熱上犯咽峽諸癥。故治 療則采取清化濕熱,活血通脈,清熱涼血,疏通經絡。
[0027] 本發明運用:萆蘚祛風濕,利濕濁;鬼箭羽破血通經,解毒消腫,殺蟲;剪金子活血 通經,通乳消癰;忍冬藤清熱解毒,通絡;紅龍須根涼血止血,活血化瘀;金燈花清熱解毒,消 腫散結;紫荊木皮活血通淋,解毒;芙蓉葉清肺涼血,解毒消腫;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活血 通經,引敵火下行,利尿通淋。諸藥合用,達到清利濕熱、行氣活血、益氣活血、祛瘀散結之功 效。
[0028] 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29] 丨、一般資料
[0030] 發明人2013年1月-2014年8月間共收集53例結節性紅斑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27 例,對照組26例。其中治療組男12例、女15例,年齡19~35歲,病程1個月~2年;對照組男11 例、女15例,年齡18~40歲間,病程1個月~3年。兩組性另I」、年齡、病程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 具有可比性。
[0031] 診斷標準
[0032] ①起病突然,好發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較多見。
[0033] ②主要發生于兩小腿伸面,偶見于股部和前臂。初為紅斑,漸發展成1~5cm大小的 鮮紅色結節,自覺疼痛,有壓痛,紅節數目較多,不融合,不破潰。以雙脛對稱發生梅核大小, 疼痛性結節為主要癥狀。
[0034] ③有輕微的全身癥狀,如低熱、咽痛、全身不適、關節和肌肉疼痛。
[0035] ④病程自限,一般1~2月可愈,但易復發。
[0036]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年齡18~70歲;③依從性好;④自愿簽署知情同意 書。
[0037]排除標準①妊娠、哺乳期婦女;②患有嚴重心、肺、肝、腎臟疾病患者;③有精神系 統疾病,不能配合治療者;④發病后經其他藥物治療的患者。
[0038] 2、治療方法
[0039] 治療組口服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3制得的膠囊,每日3次。治療1個月。
[0040] 對照組口服消炎痛,每次25mg,每日3次。治療1個月。
[0041]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0042] 3.1療效標準
[0043] ①痊愈:腫脹消退,紅斑、結節、疼痛消失,觀察1年無復發;
[0044] ②有效:腫脹基本消退,紅斑、結節大部分消失,疼痛輕微,經治療后雖有新生皮 疹,但續有好轉停止發展,半年內基本穩定;
[0045]③無效:連續治療病情無明顯減輕者。
[0046] 3.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1。
[0047] 表1兩組療效比較
[0049] 可見,本發明制得的藥物能夠安全有效治療結節性紅斑,治愈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0050]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0051 ] 實施例1
[0052] 稱取:萆蘚12克、鬼箭羽6克、剪金子8克、忍冬藤20克、紅龍須根12克、金燈花4克、 紫荊木皮10克、芙蓉葉20克、懷牛膝10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 煎煮1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劑。
[0053]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口服,每日服用一次。
[0054] 實施例2
[0055] 稱取:萆蘚12克、鬼箭羽6克、剪金子8克、忍冬藤20克、紅龍須根12克、金燈花4克、 紫荊木皮10克、芙蓉葉20克、懷牛膝10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 煮1.5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包裝,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劑。
[0056]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
[0057] 實施例3
[0058] 稱取:萆蘚12克、鬼箭羽6克、剪金子8克、忍冬藤20克、紅龍須根12克、金燈花4克、 紫荊木皮10克、芙蓉葉20克、懷牛膝10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時,合并煎煮 液,濃縮,干燥,裝入膠囊殼,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膠囊劑。
[0059]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主權項】
1. 一種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制 備而成:萆蘚12份、鬼箭羽6份、剪金子8份、忍冬藤20份、紅龍須根12份、金燈花4份、紫荊木 皮10份、芙蓉葉20份、懷牛膝10份。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 稱取:萆蘚12份、鬼箭羽6份、剪金子8份、忍冬藤20份、紅龍須根12份、金燈花4份、紫荊木皮 10份、芙蓉葉20份、懷牛膝10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 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120份,即得煎劑;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 稱取:萆蘚12份、鬼箭羽6份、剪金子8份、忍冬藤20份、紅龍須根12份、金燈花4份、紫荊木皮 10份、芙蓉葉20份、懷牛膝10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 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包裝,即得散劑;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結節性紅斑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 稱取:萆蘚12份、鬼箭羽6份、剪金子8份、忍冬藤20份、紅龍須根12份、金燈花4份、紫荊木皮 10份、芙蓉葉20份、懷牛膝10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時,合并煎煮液,濃縮,干 燥,裝入膠囊殼,即得膠囊劑;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文檔編號】A61P17/00GK105853731SQ201610246756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0日
【發明人】陳程輝
【申請人】陳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