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前肢固定裝置,后肢固定裝置和頭部固定裝置均活動設在裝置固定架上,頭部固定裝置包括項圈、項圈槽、鎖緊裝置、U型鉤和按扣,項圈包括左固定項圈和右活動項圈,左固定項圈固定設在項圈槽一端,右活動項圈插接在項圈槽內,右活動項圈通過U型鉤與鎖緊裝置活動相連,在鎖緊裝置底端設有按扣,鎖緊裝置通過軸支座與裝置固定架相連,在鎖緊裝置兩側設有前肢固定裝置,在項圈下方設有后肢固定裝置。此設備主要用于動物如獼猴在清醒狀態下的綁定、剃發,電磁微波環境下清醒狀態動物行為學觀察,麻醉狀態下的動物腦電分析。
【專利說明】
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科學實驗裝置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尤其涉及一種能夠在高強度電磁微波環境下對麻醉狀態的動物如獼猴進行腦電分析和清醒狀態的動物如獼猴進行行為學觀察時所使用的實驗座椅。
【背景技術】
[0002]獼猴座椅是進行各種實驗因素對獼猴行為學、電生理以及分子生物學等的研究時所使用的獼猴束縛裝置。現有的獼猴座椅,均使用金屬材質,以便座椅的強度足以承受獼猴的掙扎等,而且獼猴坐在鐵質環上,不是很舒適,更不適合在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電磁微波照射實驗中,應避免目標照射區域內有金屬物質,否則容易導致電磁場空間分布不均勻,影響照射劑量及結果。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根據動物如獼猴的生理心理以及實驗設計的需求,提供了一種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此設備主要用于動物如獼猴在清醒狀態下的綁定、剃發,電磁微波環境下清醒狀態動物行為學觀察,麻醉狀態下的動物腦電分析。
[0004]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5]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包括前肢固定裝置、后肢固定裝置、頭部固定裝置以及裝置固定架,所述前肢固定裝置,所述后肢固定裝置以及所述頭部固定裝置均活動的設置在所述裝置固定架上,所述頭部固定裝置包括項圈、項圈槽、鎖緊裝置、U型鉤以及按扣,所述項圈包括左固定項圈以及右活動項圈,所述左固定項圈固定的設置在所述項圈槽一端,所述右活動項圈插接在所述項圈槽內,所述右活動項圈通過所述U型鉤與所述鎖緊裝置活動相連,在所述鎖緊裝置底端設置有用于將所述鎖緊裝置進行固定的所述按扣,所述鎖緊裝置通過軸支座與所述裝置固定架相連,在所述鎖緊裝置兩側設置有所述前肢固定裝置,在所述項圈下方設置有所述后肢固定裝置。
[0006]在所述項圈內側設置有頸部保護部,所述頸部保護部用于保護實驗動物在實驗過程中頸部不會由于長時間的被項圈所固定而導致的頸部皮膚磨損,所述頸部保護部采用柔性材料結構。
[0007]所述項圈、所述項圈槽、所述鎖緊裝置以及所述U型鉤均采用非金屬材料結構。
[0008]所述前肢固定裝置包括水平板、水平板凹槽、前肢通過孔、垂直板以及固定板,在所述水平板一側均勻的設置有所述水平板凹槽,所述垂直板垂直設置在所述水平板另一側,在所述垂直板上設置有所述前肢通過孔,在所述水平板與所述垂直板之間設置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通過所述軸支座與所述裝置固定架活動相連。
[0009]所述水平板、所述垂直板以及所述固定板均采用亞克力材料結構。
[0010]所述后肢固定裝置包括坐墊、后肢固定短管以及后肢固定架,所述后肢固定架通過所述軸支座與所述裝置固定架活動相連,在所述后肢固定架上均勻的設置有固定短管穿過孔,所述后肢固定短管通過所述固定短管穿過孔貫穿所述后肢固定架,所述坐墊設置在所述后肢固定短管上。
[0011 ] 所述坐墊包括坐墊外層和坐墊內層,所述坐墊內層設置在所述坐墊外層內側,所述坐墊外層采用柔性耐磨材料結構,所述坐墊內層采用海綿材料結構。
[0012]所述裝置固定架包括支撐立柱、裝置底座和移動輪,所述移動輪均勻設置在所述裝置底座底端,在所述裝置底座頂端均勻的設置有所述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與所述移動輪相對應設置,所述軸支座活動的設置在所述支撐立柱上。
[0013]所述裝置立柱采用木質結構。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與現有的實驗座椅相比,本裝置采用處于照射區域部分部件的材質均選用非金屬材質,以保證實驗結果準確以及實驗動物例如獼猴在實驗過程中的舒適性;使用項圈將實驗動物的頭部固定,以保證實驗人員能夠方便準確的觀察實驗動物的面部表情等行為;坐墊的高度可調,保證不同尺寸實驗動物的頭部均能處于照射目標區域,以便觀察電磁微波環境對實驗動物腦功能的影響;坐墊、鎖緊裝置和前肢固定裝置的材料均采用非金屬材料以保證實驗動物在實驗觀察過程中的舒適性。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發明中前肢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發明中后肢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I為項圈,2為項圈槽,3為鎖緊裝置,4為U型鉤,5為前肢固定裝置,6為水平板,7為水平板凹槽,8為坐墊,9為后肢固定短管,10為后肢固定架,11為按扣,12為前肢通過孔,13為軸支座,14為垂直板,15為固定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0]實施例1
[0021]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包括前肢固定裝置5、后肢固定裝置、頭部固定裝置以及裝置固定架,前肢固定裝置5,后肢固定裝置以及頭部固定裝置均活動的設置在裝置固定架上,頭部固定裝置包括項圈1、項圈槽2、鎖緊裝置3、U型鉤4以及按扣11,項圈包括左固定項圈以及右活動項圈,左固定項圈固定的設置在項圈槽2—端,右活動項圈插接在項圈槽2內,右活動項圈通過U型鉤4與鎖緊裝置3活動相連,在鎖緊裝置3底端設置有用于將鎖緊裝置3進行固定的按扣11,項圈1、項圈槽2、鎖緊裝置3以及U型鉤4均采用非金屬材料結構,鎖緊裝置3通過軸支座13與裝置固定架相連,在鎖緊裝置3兩側設置有前肢固定裝置5,在項圈I下方設置有后肢固定裝置。
[0022]實施例2
[0023]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包括前肢固定裝置5、后肢固定裝置、頭部固定裝置以及裝置固定架,前肢固定裝置5,后肢固定裝置以及頭部固定裝置均活動的設置在裝置固定架上,頭部固定裝置包括項圈1、項圈槽2、鎖緊裝置3、U型鉤4以及按扣11,項圈包括左固定項圈以及右活動項圈,左固定項圈固定的設置在項圈槽2—端,右活動項圈插接在項圈槽2內,右活動項圈通過U型鉤4與鎖緊裝置3活動相連,在鎖緊裝置3底端設置有用于將鎖緊裝置3進行固定的按扣11,項圈1、項圈槽2、鎖緊裝置3以及U型鉤4均采用非金屬材料結構,鎖緊裝置3通過軸支座13與裝置固定架相連,在鎖緊裝置3兩側設置有前肢固定裝置5,在項圈I下方設置有后肢固定裝置。
[0024]前肢固定裝置5包括水平板6、水平板凹槽7、前肢通過孔12、垂直板14以及固定板15,在水平板6—側均勻的設置有水平板凹槽7,垂直板14垂直設置在水平板6另一側,在垂直板14上設置有前肢通過孔12,在水平板6與垂直板14之間設置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用于通過軸支座13與裝置固定架活動相連,水平板6、垂直板14以及固定板15均采用亞克力材料結構。
[0025]實施例3
[0026]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包括前肢固定裝置5、后肢固定裝置、頭部固定裝置以及裝置固定架,前肢固定裝置5,后肢固定裝置以及頭部固定裝置均活動的設置在裝置固定架上,頭部固定裝置包括項圈1、項圈槽2、鎖緊裝置3、U型鉤4以及按扣11,項圈包括左固定項圈以及右活動項圈,左固定項圈固定的設置在項圈槽2—端,右活動項圈插接在項圈槽2內,右活動項圈通過U型鉤4與鎖緊裝置3活動相連,在鎖緊裝置3底端設置有用于將鎖緊裝置3進行固定的按扣11,項圈1、項圈槽2、鎖緊裝置3以及U型鉤4均采用非金屬材料結構,鎖緊裝置3通過軸支座13與裝置固定架相連,在鎖緊裝置3兩側設置有前肢固定裝置5,在項圈I下方設置有后肢固定裝置。
[0027]后肢固定裝置包括坐墊8、后肢固定短管9以及后肢固定架10,后肢固定架10通過軸支座13與裝置固定架活動相連,在后肢固定架10上均勻的設置有固定短管穿過孔,后肢固定短管9通過固定短管穿過孔貫穿后肢固定架10,坐墊8設置在后肢固定短管9上,坐墊8采用柔軟材料結構。
[0028]實施例4
[0029]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包括前肢固定裝置5、后肢固定裝置、頭部固定裝置以及裝置固定架,前肢固定裝置5,后肢固定裝置以及頭部固定裝置均活動的設置在裝置固定架上,頭部固定裝置包括項圈1、項圈槽2、鎖緊裝置3、U型鉤4以及按扣11,項圈包括左固定項圈以及右活動項圈,左固定項圈固定的設置在項圈槽2—端,右活動項圈插接在項圈槽2內,右活動項圈通過U型鉤4與鎖緊裝置3活動相連,在鎖緊裝置3底端設置有用于將鎖緊裝置3進行固定的按扣11,項圈1、項圈槽2、鎖緊裝置3以及U型鉤4均采用非金屬材料結構,鎖緊裝置3通過軸支座13與裝置固定架相連,在鎖緊裝置3兩側設置有前肢固定裝置5,在項圈I下方設置有后肢固定裝置。
[0030]在項圈內側設置有頸部保護部,頸部保護部用于保護實驗動物在實驗過程中頸部不會由于長時間的被項圈所固定而導致的頸部皮膚磨損,頸部保護部采用柔性材料結構。
[0031]前肢固定裝置5包括水平板6、水平板凹槽7、前肢通過孔12、垂直板14以及固定板15,在水平板6—側均勻的設置有水平板凹槽7,垂直板14垂直設置在水平板6另一側,在垂直板14上設置有前肢通過孔12,在水平板6與垂直板14之間設置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用于通過軸支座13與裝置固定架活動相連,水平板6、垂直板14以及固定板15均采用亞克力材料結構。
[0032]后肢固定裝置包括坐墊8、后肢固定短管9以及后肢固定架10,后肢固定架10通過軸支座13與裝置固定架活動相連,在后肢固定架10上均勻的設置有固定短管穿過孔,后肢固定短管9通過固定短管穿過孔貫穿后肢固定架10,坐墊8設置在后肢固定短管9上。
[0033]坐墊8包括坐墊外層和坐墊內層,坐墊內層設置在坐墊外層內側,坐墊外層采用柔性耐磨材料結構,坐墊內層采用海綿材料結構。
[0034]裝置固定架包括支撐立柱、裝置底座和移動輪,移動輪均勻設置在裝置底座底端,在裝置底座頂端均勻的設置有支撐立柱,支撐立柱與移動輪相對應設置,軸支座活動的設置在支撐立柱上,裝置立柱采用木質結構。
[0035]采用獼猴作為實驗動物為例,該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的使用過程:首先用手向上推鎖緊裝置3的按扣11,直至U型鉤4彈出,然后將項圈I的六角螺絲擰開將項圈I,項圈I的材質為塑料的,避免使用金屬,盡量保證猴子的舒適度,更重要的是項圈I處于照射目標區域內,不會對電磁微波場的均勻性造成較大影響,保證了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將項圈I套在獼猴的脖子上,并用螺絲擰緊,可根據猴子脖子的粗細,選擇合適大小的項圈,然后將固定在獼猴脖子的項圈沿槽2推入,項圈任一側的耳朵被鎖緊裝置的U型鉤4套入,并直至鎖緊裝置3的U型鉤4推到位即可,即到位時可明顯聽到按扣11復位的聲音;頭部固定裝置保證獼猴頭部直立,便于與之相配套使用的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監控裝置記錄獼猴的面部表情等彳丁為學。
[0036]前臂固定裝置對稱布置,其間距能容納獼猴的身體,然后將獼猴的前肢通過孔12,前肘放置于前肢固定裝置5的水平板6上,然后將繃帶通過水平板6上的水平板凹槽7沿前肢固定裝置5進行纏繞綁定。
[0037]將猴子的臀部置于皮革坐墊8上,根據猴子身高,調整后肢固定架10的高度,調整高度時,首先松開相應軸支座13的內六角螺絲,然后調整的適當高度的位置,擰緊松開的內六角螺絲已達到鎖緊軸支座目的,即可完成高度的調整,設備所有部位的高度都可調整,調整步驟于如上所述步驟一樣,然后將后肢穿過后肢固定短管9,并將腿部綁定于與后肢固定架10上,除坐墊外后肢固定短管9和后肢固定架10的材質均為鋁合金材料。
[0038]與現有的實驗座椅相比,本裝置采用處于照射區域部分部件的材質均選用非金屬材質,以保證實驗結果準確以及實驗動物例如獼猴在實驗過程中的舒適性;使用項圈將實驗動物的頭部固定,以保證實驗人員能夠方便準確的觀察實驗動物的面部表情等行為;坐墊的高度可調,保證不同尺寸實驗動物的頭部均能處于照射目標區域,以便觀察電磁微波環境對實驗動物腦功能的影響;坐墊、鎖緊裝置和前肢固定裝置的材料均采用非金屬材料以保證實驗動物在實驗觀察過程中的舒適性。
[0039]以上對本發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應該說明的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核心的情況下,任何簡單的變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不花費創造性勞動的等同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肢固定裝置、后肢固定裝置、頭部固定裝置以及裝置固定架,所述前肢固定裝置,所述后肢固定裝置以及所述頭部固定裝置均活動的設置在所述裝置固定架上,所述頭部固定裝置包括項圈、項圈槽、鎖緊裝置、U型鉤以及按扣,所述項圈包括左固定項圈以及右活動項圈,所述左固定項圈固定的設置在所述項圈槽一端,所述右活動項圈插接在所述項圈槽內,所述右活動項圈通過所述U型鉤與所述鎖緊裝置活動相連,在所述鎖緊裝置底端設置有用于將所述鎖緊裝置進行固定的所述按扣,所述鎖緊裝置通過軸支座與所述裝置固定架相連,在所述鎖緊裝置兩側設置有所述前肢固定裝置,在所述項圈下方設置有所述后肢固定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肢固定裝置包括水平板、水平板凹槽、前肢通過孔、垂直板以及固定板,在所述水平板一側均勻的設置有所述水平板凹槽,所述垂直板垂直設置在所述水平板另一側,在所述垂直板上設置有所述前肢通過孔,在所述水平板與所述垂直板之間設置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通過所述軸支座與所述裝置固定架活動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肢固定裝置包括坐墊、后肢固定短管以及后肢固定架,所述后肢固定架通過所述軸支座與所述裝置固定架活動相連,在所述后肢固定架上均勻的設置有固定短管穿過孔,所述后肢固定短管通過所述固定短管穿過孔貫穿所述后肢固定架,所述坐墊設置在所述后肢固定短管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固定架包括支撐立柱、裝置底座和移動輪,所述移動輪均勻設置在所述裝置底座底端,在所述裝置底座頂端均勻的設置有所述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與所述移動輪相對應設置,所述軸支座活動的設置在所述支撐立柱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項圈內側設置有頸部保護部。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墊包括坐墊外層和坐墊內層,所述坐墊內層設置在所述坐墊外層內側。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項圈、所述項圈槽、所述鎖緊裝置以及所述U型鉤均采用非金屬材料結構。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所述垂直板以及所述固定板均采用亞克力材料結構。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墊外層采用柔性耐磨材料結構,所述坐墊內層采用海綿材料結構。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磁輻射環境下使用的實驗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立柱采用木質結構。
【文檔編號】A61B5/00GK105963042SQ201610300940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5月9日
【發明人】趙亞麗, 陳曉萍, 刁瑞國
【申請人】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