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風濕治療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風濕科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風濕治療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風濕類疾病,特別是風濕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均為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病變部位大部分集中在關節處,患處肌肉腫大、骨膜發炎、關節變形僵直,患者疼痛難忍。目前,治療風濕或類風濕的儀器及方法有多種,但大多存在使用復雜、易復發、藥效不能完全發揮等缺點。在祖國傳統中醫學中,通過中藥熱灸及熏灸的方式對風濕或類風濕疾病進行治療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長久以來在研究發展上缺少特色和創新,灸條煙霧損失大,難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不適應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
[0003]現有技術中,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 201791066 U提供了一種“風濕灸療器”,方便進行風濕灸療,但其不方便對灸條產生的灰燼進行收集,同時,在一些需要中斷治療的情況下,也不便將正在燃燒的灸條進行熄滅。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收集灰燼、便于中斷灸條燃燒的風濕治療裝置。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風濕治療裝置,包括灸療盒體,所述灸療盒體下部貫穿設置有若干個通氣孔,所述灸療盒體中部內側壁上嵌入有第一放置槽,有灸條放置板放置于第一放置槽上,所述灸療盒體上部內側壁上嵌入有第二放置槽,有藥袋放置板置于第二放置槽上,所述灸療盒體頂部設置有盒蓋;所述盒蓋、藥袋放置板上皆均勻設置有若干通氣孔,所述灸條放置板兩側均開設有通氣孔;所述藥袋放置板上放置有若干個裝有治療風濕藥物的藥袋;所述灸條放置板中間位置處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灸條放置座,有灸條設置于灸條放置座上,所述灸條放置板中間位置處還均勻設置有若干個掉灰孔,所述灸條放置板底部設置有一接灰盒,所述接灰盒置于灸條放置板兩側的通氣孔之間;所述灸療盒體內兩側分別設置有立柱,所述藥袋放置板與灸條放置板之間設置有一移動板,所述移動板底部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筒狀的金屬滅火筒,所述移動板兩側均套設于立柱上,所述立柱上還螺紋連接有用于支撐移動板的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置于移動板底部。
[0006]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所述灸條放置板底部向下延伸有滑槽,所述接灰盒兩側頂部分別延伸有與滑槽相對應滑行部,所述接灰盒通過滑行部與滑槽的配合實現可抽拉地配合于灸條放置板底部。
[0007]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所述灸療盒體內底部設置有微型電熱吹風裝置。
[0008]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所述灸療盒體外底部設置有防滑橡膠墊。
[000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過程中,灸條點燃后,患者將病灶處置于盒蓋上,灸條點燃后產生的煙氣徐徐上升,透過藥袋放置板上的通氣孔并穿透藥袋,藥袋被加熱,藥氣連同灸條點燃后產生的煙氣一同上升,穿過盒蓋上的通氣孔后作用于病患并在部位,通過皮膚吸收及經絡傳導到達病灶深處,可有效促進病灶處及周圍的血液循環,具有舒筋活血、消炎止痛、去除病灶的功效,灸療效果好;其中,灸條放置板底部設置有接灰盒,便于對灸條燃燒產生的灰燼進行收集并集中處理;其中,當需要中斷灸條燃燒時,通過向下旋轉定位套筒實現移動板下移,進而利用金屬滅火筒實現對灸條的熄滅,防止其繼續燃燒帶來的浪費。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1 ]圖中標號為:1-灸療盒體,11-第一放置槽,12-第二放置槽,13-通氣孔,2-盒蓋,3-藥袋放置板,31-藥袋,4-移動板,41-金屬滅火筒,42-定位套筒,5-灸條放置板,51-灸條放置座,52-掉灰孔,53-滑槽,54-灸條,6-接灰盒,61-滑行部,7-微型電熱吹風裝置,8-防滑橡膠墊,9-立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3]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14]參照圖1可知,一種風濕治療裝置,包括灸療盒體1,所述灸療盒體I下部貫穿設置有若干個通氣孔13,所述灸療盒體I中部內側壁上嵌入有第一放置槽11,有灸條放置板放5置于第一放置槽11上,所述灸療盒體I上部內側壁上嵌入有第二放置槽12,有藥袋放置板3置于第二放置槽12上,所述灸療盒體I頂部設置有盒蓋2 ;所述盒蓋2、藥袋放置板3上皆均勻設置有若干通氣孔13,所述灸條放置板5兩側均開設有通氣孔13 ;所述藥袋放置板3上放置有若干個裝有治療風濕藥物的藥袋31 ;所述灸條放置板5中間位置處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灸條放置座51,有灸條54設置于灸條放置座51上,所述灸條放置板5中間位置處還均勻設置有若干個掉灰孔52,所述灸條放置板5底部設置有一接灰盒6,所述接灰盒6置于灸條放置板5兩側的通氣孔13之間;所述灸療盒體I內兩側分別設置有立柱9,所述藥袋放置板3與灸條放置板5之間設置有一移動板4,所述移動板4底部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筒狀的與灸條54相對應的金屬滅火筒41,所述移動板4兩側均套設于立柱9上,所述立柱9上還螺紋連接有用于支撐移動板4的定位套筒42,所述定位套筒42置于移動板4底部。
[0015]在使用過程中,灸條54點燃后,患者將病灶處置于盒蓋2上,灸條點燃后產生的煙氣徐徐上升,透過藥袋放置板3上的通氣孔13并穿透藥袋31,藥袋31被加熱,藥氣連同灸條點燃后產生的煙氣一同上升,穿過盒蓋2上的通氣孔13后作用于病患并在部位,通過皮膚吸收及經絡傳導到達病灶深處,可有效促進病灶處及周圍的血液循環,具有舒筋活血、消炎止痛、去除病灶的功效,灸療效果好;其中,灸條放置板5底部設置有接灰盒6,便于對灸條燃燒產生的灰燼進行收集并集中處理;其中,當需要中斷灸條54燃燒時,通過向下旋轉定位套筒42實現移動板4下移,進而利用金屬滅火筒41實現對灸條54的熄滅,防止其繼續燃燒帶來的浪費。
[0016]進一步參照圖1,所述灸條放置板5底部向下延伸有滑槽53,所述接灰盒6兩側頂部分別延伸有與滑槽53相對應滑行部61,所述接灰盒6通過滑行部61與滑槽53的配合實現可抽拉地配合于灸條放置板5底部,便于接灰盒6傾倒灰燼。
[0017]進一步參照圖1,所述灸療盒體I內底部設置有微型電熱吹風裝置7,所述微型電熱吹風裝置7包括電動機、風葉及電熱元件等(圖中未具體示出),其結構及原理同電吹風內的電熱吹風裝置,此處不再贅述;利用微型電熱吹風裝置7便于將灸條54燃燒產生的熱氣吹向盒蓋作用于病灶。
[0018]進一步參照圖1,所述灸療盒體I外底部設置有防滑橡膠墊8,便于提高灸療盒體I的防滑性能。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風濕治療裝置,包括灸療盒體,所述灸療盒體下部貫穿設置有若干個通氣孔,所述灸療盒體中部內側壁上嵌入有第一放置槽,有灸條放置板放置于第一放置槽上,所述灸療盒體上部內側壁上嵌入有第二放置槽,有藥袋放置板置于第二放置槽上,所述灸療盒體頂部設置有盒蓋;所述盒蓋、藥袋放置板上皆均勻設置有若干通氣孔,所述灸條放置板兩側均開設有通氣孔;所述藥袋放置板上放置有若干個裝有治療風濕藥物的藥袋;所述灸條放置板中間位置處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灸條放置座,有灸條設置于灸條放置座上,所述灸條放置板中間位置處還均勻設置有若干個掉灰孔,所述灸條放置板底部設置有一接灰盒,所述接灰盒置于灸條放置板兩側的通氣孔之間;所述灸療盒體內兩側分別設置有立柱,所述藥袋放置板與灸條放置板之間設置有一移動板,所述移動板底部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筒狀的與灸條相對應的金屬滅火筒,所述移動板兩側均套設于立柱上,所述立柱上還螺紋連接有用于支撐移動板的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置于移動板底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濕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灸條放置板底部向下延伸有滑槽,所述接灰盒兩側頂部分別延伸有與滑槽相對應滑行部,所述接灰盒通過滑行部與滑槽的配合實現可抽拉地配合于灸條放置板底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風濕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療盒體內底部設置有微型電熱吹風裝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風濕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療盒體外底部設置有防滑橡膠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濕治療裝置,包括灸療盒體,灸療盒體下部設有若干個通氣孔,灸療盒體中部嵌入有第一放置槽,有灸條放置板置于第一放置槽上,灸療盒體上部嵌入有第二放置槽,有藥袋放置板置于第二放置槽上,灸療盒體頂部設有盒蓋;盒蓋、藥袋放置板上皆設有若干通氣孔,灸條放置板兩側均開設有通氣孔;灸條放置板中間位置處均勻設有灸條放置座,灸條放置板中間位置處還設有若干個掉灰孔,灸條放置板底部設有一接灰盒;灸療盒體內兩側設有立柱,藥袋放置板與灸條放置板之間設有一移動板,移動板底部設有若干個金屬滅火筒,移動板兩側均套設于立柱上,立柱上螺紋連接有用于支撐移動板的定位套筒。本實用新型便于收集灰燼、便于中斷灸條燃燒。
【IPC分類】A61H39/06
【公開號】CN204840244
【申請號】CN201520496861
【發明人】倪麗
【申請人】煙臺毓璜頂醫院
【公開日】2015年12月9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