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心內科護理用多功能人工呼吸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心內科護理用多功能人工呼吸器。【背景技術】:
[0002]人工呼吸器是搶救危重病人不可缺少的設備,它是用機械的方法維持和輔助病人呼吸的一種裝置,臨床使用人工呼吸器比較普遍,常用于各種病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搶救及麻醉期間呼吸管理。呼吸器的種類繁多,且每年都有新產品問世。不同的種類和型號的呼吸器安裝使用方法不同,但一般可分為以下兩大類:定壓型潮氣量氣道阻力及肺順應性的影響較大,適用于氣道阻力小,肺順應性好的病人。有同步裝置,有無自主呼吸均可應用;定容型潮氣量比較恒定,多用于氣道阻力大、肺順應性差的病人,無同步裝置,常用于無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需長期機械換氣者。
[0003]在臨床上,對于心臟驟停的患者,米用及時的心臟復蘇術進行治療是最有效的辦法。常規的心臟復蘇術通常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導管插管以及使用呼吸機等方式,后兩種方式雖然復蘇效果最好,但是,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而且操作過程復雜,而人工呼吸就成為最常用的方式。但是這一救治方法當應用于患有傳染病的患者時,就難以適用。由此使得從事傳染病內科護理工作的醫護人員當遇到屬于結核病等通過呼吸道傳染的患者出現心臟驟停時,難以施救的情況。由于有些年老患者因痰液堵住氣管導致無法自主呼吸,醫護人員必須先清除痰液,再進行供氧氣,需要使用兩套設備,給醫護人員增大了工作量,救治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實現吸痰和人工呼吸同時進行,提高救治效果,減輕了醫護人員工作負擔,還能夠防止交叉感染的技術方案:
[0005]一種心內科護理用多功能人工呼吸器,主要包括氧氣袋、緩沖氣囊、呼吸面罩、負壓器,氧氣袋通過第一氣管連接緩沖氣囊,緩沖氣囊通過第二氣管連接呼吸面罩進氣口,第二氣管上設有進氣單向閥,呼吸面罩內側連接擴張通道,擴張通道上設有進氣口和吸痰口。
[0006]作為優選,負壓器連接吸引管,吸引管上設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設置在密封儲痰瓶中,吸引管連接吸痰口,吸引管上設有吸氣單向閥。
[0007]作為優選,呼吸面罩包括殼體,殼體上下兩側還設有出氣管,出氣管上設置有出氣單向閥,出氣單向閥的外端設置有外螺紋孔,出氣單向閥的外端設置有用于滅菌的過濾器,過濾器的內端設置有內螺紋孔,出氣單向閥和過濾器可拆卸連接。
[0008]作為優選,過濾器包括四層,由內至外依次為除臭層、活性炭吸附層、醫用除菌層和納米銀滅菌層。
[0009]作為優選,呼吸面罩兩側連接弧形繃帶。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本實用新型同時設置負壓器和氧氣袋,能夠實現吸痰和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需要使用兩套設備,操作麻煩的弊端,減少了病人的痛苦,提高救治效果,減輕了醫護人員工作負擔。
[0012](2)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呼吸面罩上設有出氣管,出氣管內設置除菌過濾器,當患者經過人工呼吸恢復呼吸功能后,呼出的氣體能夠經過殺菌、除臭、消毒,通過出氣管排放到空氣中,能夠防止交叉感染。
【附圖說明】
: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連接結構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呼吸面罩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
[0015]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16]如圖1、圖2所示,一種心內科護理用多功能人工呼吸器,主要包括氧氣袋1、緩沖氣囊2、呼吸面罩3、負壓器4,所述氧氣袋1通過第一氣管5連接所述緩沖氣囊2,所述緩沖氣囊2通過第二氣管6連接所述呼吸面罩3進氣口,第二氣管6上設有進氣單向閥7,所述呼吸面罩3內側連接擴張通道8,所述擴張通道8上設有進氣口 81和吸痰口 82,負壓器4連接吸引管9,所述吸引管9上設有第一支管10、第二支管11,所述第一支管10、所述第二支管11設置在密封儲痰瓶12中,所述吸引管9連接吸痰口 82,所述吸引管9上設有吸氣單向閥13。
[0017]本實施例中,呼吸面罩3包括殼體14,所述殼體14上下兩側還設有出氣管15,所述出氣管15上設置有出氣單向閥16,所述出氣單向閥16的外端設置有外螺紋孔,所述出氣單向閥16的外端設置有用于滅菌的過濾器17,所述過濾器17的內端設置有內螺紋孔,所述出氣單向閥16和所述過濾器17可拆卸連接,過濾器17包括四層,由內至外依次為除臭層、活性炭吸附層、醫用除菌層和納米銀滅菌層。
[0018]另外,呼吸面罩3兩側連接弧形繃帶18,方便套在患者頭上固定呼吸面罩3。
[0019]使用時,先將弧形繃帶18套在患者頭上固定呼吸面罩3,若因患者氣管內痰液堵住而窒息,先打開負壓器4,將痰液吸入至儲痰瓶12中,使患者氣管保持通暢,接下來關閉負壓器4,通氧氣,緩沖氣囊2對氧氣具有緩沖作用,防止氧氣流量過大,對病人身體造成損害,氧氣通過進氣單向閥7進入擴張通道8后進入患者氣管,若患者恢復呼吸功能后,患者需要呼氣,患者呼出的氣體從出氣管15排出,再通過過濾器17中的除臭層、活性炭吸附層、醫用除菌層和納米銀滅菌層進行過濾滅菌后在排至空氣中,能有效的避免病菌散落至空氣中,如果不需要進行滅菌處理,可以將過濾器17拆除,如果過濾器17失效后,可以直接更換過濾器17。
[0020]本實用新型同時設置負壓器和氧氣袋,能夠實現吸痰和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需要使用兩套設備,操作麻煩的弊端,減少了病人的痛苦,提高救治效果,減輕了醫護人員工作負擔,且采用的呼吸面罩上設有出氣管,出氣管內設置除菌過濾器,當患者經過人工呼吸恢復呼吸功能后,呼出的氣體能夠經過殺菌、除臭、消毒,通過出氣管排放到空氣中,能夠防止交叉感染。
[0021]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即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實現的技術方案,均應視為落入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權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心內科護理用多功能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氧氣袋、緩沖氣囊、呼吸面罩、負壓器,所述氧氣袋通過第一氣管連接所述緩沖氣囊,所述緩沖氣囊通過第二氣管連接所述呼吸面罩進氣口,第二氣管上設有進氣單向閥,所述呼吸面罩內側連接擴張通道,所述擴張通道上設有進氣口和吸痰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護理用多功能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器連接吸引管,所述吸引管上設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設置在密封儲痰瓶中,所述吸引管連接吸痰口,所述吸引管上設有吸氣單向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護理用多功能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下兩側還設有出氣管,所述出氣管上設置有出氣單向閥,所述出氣單向閥的外端設置有外螺紋孔,所述出氣單向閥的外端設置有用于滅菌的過濾器,所述過濾器的內端設置有內螺紋孔,所述出氣單向閥和所述過濾器可拆卸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護理用多功能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器包括四層,由內至外依次為除臭層、活性炭吸附層、醫用除菌層和納米銀滅菌層。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護理用多功能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兩側連接弧形繃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心內科護理用多功能人工呼吸器,主要包括氧氣袋、緩沖氣囊、呼吸面罩、負壓器,氧氣袋通過第一氣管連接緩沖氣囊,緩沖氣囊通過第二氣管連接呼吸面罩進氣口,第二氣管上設有進氣單向閥,呼吸面罩內側連接擴張通道,擴張通道上設有進氣口和吸痰口,負壓器連接吸引管,吸引管上設有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設置在密封儲痰瓶中,吸引管連接吸痰口,吸引管上設有吸氣單向閥,呼吸面罩上下兩側還設有出氣管,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實現吸痰和人工呼吸同時進行,提高救治效果,減輕了醫護人員工作負擔,還能夠防止交叉感染。
【IPC分類】A61M1/00, A61M16/00, A61M16/06
【公開號】CN204972589
【申請號】CN201520743500
【發明人】王桂萍
【申請人】北華大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