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點滴自停防氣柱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點滴自停防氣柱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人們在生病住院時通常需要打點滴,點滴輸液成為現代醫院最常用的醫療手段之一,隨著電子和網絡的普及,自動化的醫療器械成為醫院發展的主要方向。雖然輸液方便而且溫和,但輸液時間緩慢,而且一旦輸完液之后無法自動關閉,由于人的血壓高于管內的大氣壓,就會使血液倒回到輸液管內,甚至升到吊瓶內,非常不安全,因此需要人們經常觀察輸液的進度,以防止空氣進入血管,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當使用傳統的輸液裝置大量輸液時,需要家屬或醫務人員時時看護,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煩。
【發明內容】
[0003]發明目的: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點滴自停防氣柱裝置,輸液結束時可自動止流從而防止空氣柱進入病人體內造成傷害,避免醫患糾紛。
[0004]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點滴自停防氣柱裝置,包括莫菲式管、浮體、微孔擋板、密封擋板、輸液管,所述浮體位于莫菲氏管管腔內部,包括浮球、直桿、浮球底板;所述微孔擋板與密封擋板固定于莫菲式管內管壁上,浮球與浮球底板通過圓柱形直桿連為整體。
[0005]所述微孔擋板設置有孔洞。微孔擋板可限制浮體的運動,孔洞可供藥液通過。
[0006]所述浮球為輕質泡沫材料,所述密封擋板、浮球底板為質密材料。
[0007]所述浮體穿過微孔擋板中心圓孔進行上下運動。
[0008]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0009](1)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易于改進,不同于其他的改進裝置其改造費用低,操作方便,實用性強,具有自動止流功能;(2)本實用新型可以在輸液結束時及時自停,給人們一定處置時間,防止空氣柱進入病人體內造成傷害,消除了安全隱患,避免了醫患糾紛。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莫菲氏管2、浮球 3、微孔擋板 4、浮球底板 5、密封擋板 6、
輸液管 7、直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通過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
[0013]實施例1:如圖1所示的一種點滴自停防氣柱裝置,包括浮體、莫菲式管1、微孔擋板
3、密封擋板5、輸液管6,所述浮體位于莫菲氏管1管腔內部,包括浮球2、直桿7、浮球底板4 ;所述微孔擋板3與密封擋板5固定于莫菲式管1內管壁上,浮球2與浮球底板4通過圓柱形直桿7連為整體,所述浮體通過圓柱形直桿7穿過微孔擋板3中心圓孔進行上下運動。
[0014]工作過程:輸液時藥液通過與莫菲式管1上端相連的輸液管6進入莫菲式管1管腔內,藥液通過微孔擋板3上的孔洞滲流到莫菲式管1管腔下部,隨著藥液滴入量的增加,莫菲式管1管腔內的液面逐漸上升,當液面上升至浮球2處時,由于浮球2排開液體產生浮力,則浮球2與浮球底板4、直桿7所形成的浮體整體上浮,浮球底板4上浮至微孔擋板3處會被阻擋,浮球2與浮球底板4整體懸浮在固定高度,此時藥液順利流入與莫菲氏管1下端相連的輸液管6進行輸液;當輸液即將結束時,不再有藥液流入到莫菲式管1管腔內,莫菲氏管1管腔內的液面逐漸下降,浮球2與浮球底板4整體也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莫菲氏管1管腔內剩余液體的重力和靜壓使浮球底板4與密封擋板5緊密貼合,共同形成不漏液的密封層,自動停止輸液。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易于改進,改造費用低,操作方便,實用性強,可在輸液結束時及時自停,給人們一定處置時間,防止空氣柱進入病人體內造成傷害,消除了安全隱患,避免了醫患糾紛。
[0015]如上所述,盡管參照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實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點滴自停防氣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莫菲式管、浮體、微孔擋板、密封擋板、輸液管,所述浮體位于莫菲氏管管腔內部,包括浮球、直桿、浮球底板;所述微孔擋板與密封擋板固定于莫菲式管內管壁上,浮球與浮球底板通過圓柱形直桿連為整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點滴自停防氣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擋板設置有孔洞。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點滴自停防氣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為輕質泡沫材料,所述密封擋板、浮球底板為質密材料。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點滴自停防氣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體穿過微孔擋板中心圓孔進行上下運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點滴自停防氣柱裝置,包括莫菲式管、浮體、微孔擋板、密封擋板、輸液管,所述浮體位于莫菲氏管管腔內部,包括浮球、直桿、浮球底板;所述微孔擋板與密封擋板固定于莫菲式管內管壁上,浮球與浮球底板通過圓柱形直桿連為整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點滴自停防氣柱裝置,可以在輸液結束時自動止流從而防止空氣柱進入病人體內造成傷害,避免了醫患糾紛。
【IPC分類】A61M5/175, A61M5/40
【公開號】CN205073435
【申請號】CN201520853046
【發明人】廖子蘭
【申請人】陳磊
【公開日】2016年3月9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