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心內科臨床用止血搶救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179339閱讀:499來源:國知局
一種心內科臨床用止血搶救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心內科臨床用止血搶救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介入治療是近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融合了影像診斷和臨床治療于一體的新興學科。它是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CT、超聲和磁共振等影像設備的引導和監視下,利用穿刺針、導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過人體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創口將特定的器械導入人體病變部位進行微創治療的一系列技術的總稱。目前已經成為與傳統的內科、外科并列的臨床三大支柱性學科。介入手術的刀口一般在人體的手腕部和大腿部血管,當手術中出現意外,血管急性出血時,必須盡快止血,現有的臨床用止血搶救裝置的結構比較復雜,生產成本比較尚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比較簡單,生產成本比較低的心內科臨床用止血搶救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種心內科臨床用止血搶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壓板、下壓板、殼體、第一轉桿、第二轉桿、第三轉桿、固定桿、第一齒輪、第一收卷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二收卷輪、棘輪、棘爪、第一旋轉把手、第二旋轉把手、第一拉緊繩、第二拉緊繩,所述上壓板設置于所述下壓板的上方,所述殼體設置于所述下壓板的下方,所述第一轉桿、第二轉桿的兩端安裝于所述殼體上,所述固定桿安裝于所述殼體上,所述第三轉桿的一端安裝于所述殼體上并且其另一端安裝于所述固定桿內,所述第一齒輪、第一收卷輪安裝于所述第一轉桿上,所述第二齒輪、棘輪安裝于所述第二轉桿上,所述第三齒輪、第二收卷輪安裝于所述第三轉桿上,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的一側嚙合設置,所述第三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的另一側嚙合設置,所述棘爪安裝于所述固定桿上并且其設置于所述棘輪的一側,所述第一旋轉把手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外部并且其與所述第二轉桿相連,所述第二旋轉把手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外部并且其與所述固定桿相連,所述第一拉緊繩的上端與所述上壓板的一端相連并且其下端穿過下壓板纏繞于所述第一收卷輪上,所述第二拉緊繩的上端與所述上壓板的另一端相連并且其下端穿過下壓板纏繞于所述第二收卷輪上。
[0006]所述上壓板上設置有上止血墊。
[0007]所述下壓板上設置有下止血墊。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09]1、本實用新型中手腕或大腿部設置于上壓板、下壓板之間,通過旋轉第一旋轉把手,第一旋轉把手帶動第二齒輪旋轉,第二齒輪帶動第一齒輪、第三齒輪旋轉,第一拉緊繩、第二拉緊繩分別收卷于第一收卷輪、第二收卷輪上,從而使上壓板、下壓板將出血部位壓緊,快速止血,結構比較簡單,生產成本比較低;
[0010]2、棘輪、棘爪的設置,防止第二轉桿倒轉,使上壓板、下壓板壓緊;
[0011 ] 3、止血完畢后,旋轉第二旋轉把手,棘爪遠離棘輪,從而倒轉第一旋轉把手,放松第一拉緊繩、第二拉緊繩,拆卸方便;
[0012]4、上止血墊、下止血墊的設置,止血效果好,減輕病人疼痛感。
[0013]5、易于制作、外形美觀。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7]圖中,1-上壓板,2-下壓板,3-殼體,4-第一轉桿,5-第二轉桿,6_第三轉桿,7-固定桿,8-第一齒輪,9-第一收卷輪,10-第二齒輪,11-第三齒輪,12-第二收卷輪,13-棘輪,14-棘爪,15-第一旋轉把手,16-第二旋轉把手,17-第一拉緊繩,18-第二拉緊繩,19-上止血墊,20-下止血墊。
[0018]實施例
[0019]如圖1-2所示,一種心內科臨床用止血搶救裝置,包括上壓板1、下壓板2、殼體3、第一轉桿4、第二轉桿5、第三轉桿6、固定桿7、第一齒輪8、第一收卷輪9、第二齒輪10、第三齒輪
11、第二收卷輪12、棘輪13、棘爪14、第一旋轉把手15、第二旋轉把手16、第一拉緊繩17、第二拉緊繩18,上壓板1設置于下壓板2的上方,殼體3設置于下壓板2的下方,第一轉桿4、第二轉桿5的兩端安裝于殼體3上,固定桿7安裝于殼體3上,第三轉桿6的一端安裝于殼體3上并且其另一端安裝于固定桿7內,第一齒輪8、第一收卷輪9安裝于第一轉桿4上,第二齒輪10、棘輪13安裝于第二轉桿5上,第三齒輪11、第二收卷輪12安裝于第三轉桿6上,第一齒輪8與第二齒輪10的一側嚙合設置,第三齒輪11與第二齒輪10的另一側嚙合設置,棘爪14安裝于固定桿7上并且其設置于棘輪13的一側,第一旋轉把手15設置于殼體3的外部并且其與第二轉桿5相連,第二旋轉把手16設置于殼體3的外部并且其與固定桿7相連,第一拉緊繩17的上端與上壓板1的一端相連并且其下端穿過下壓板2纏繞于第一收卷輪9上,第二拉緊繩18的上端與上壓板1的另一端相連并且其下端穿過下壓板2纏繞于第二收卷輪12上。
[0020]上壓板1上設置有上止血墊19。
[0021 ] 下壓板2上設置有下止血墊20。
[0022]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1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心內科臨床用止血搶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壓板、下壓板、殼體、第一轉桿、第二轉桿、第三轉桿、固定桿、第一齒輪、第一收卷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二收卷輪、棘輪、棘爪、第一旋轉把手、第二旋轉把手、第一拉緊繩、第二拉緊繩,所述上壓板設置于所述下壓板的上方,所述殼體設置于所述下壓板的下方,所述第一轉桿、第二轉桿的兩端安裝于所述殼體上,所述固定桿安裝于所述殼體上,所述第三轉桿的一端安裝于所述殼體上并且其另一端安裝于所述固定桿內,所述第一齒輪、第一收卷輪安裝于所述第一轉桿上,所述第二齒輪、棘輪安裝于所述第二轉桿上,所述第三齒輪、第二收卷輪安裝于所述第三轉桿上,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的一側嚙合設置,所述第三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的另一側嚙合設置,所述棘爪安裝于所述固定桿上并且其設置于所述棘輪的一側,所述第一旋轉把手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外部并且其與所述第二轉桿相連,所述第二旋轉把手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外部并且其與所述固定桿相連,所述第一拉緊繩的上端與所述上壓板的一端相連并且其下端穿過下壓板纏繞于所述第一收卷輪上,所述第二拉緊繩的上端與所述上壓板的另一端相連并且其下端穿過下壓板纏繞于所述第二收卷輪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臨床用止血搶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板上設置有上止血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臨床用止血搶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壓板上設置有下止血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心內科臨床用止血搶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桿、第二轉桿的兩端安裝于所述殼體上,所述第三轉桿的一端安裝于所述殼體上并且其另一端安裝于所述固定桿內,所述第一齒輪、第一收卷輪安裝于所述第一轉桿上,所述第二齒輪、棘輪安裝于所述第二轉桿上,所述第三齒輪、第二收卷輪安裝于所述第三轉桿上,所述棘爪設置于所述棘輪的一側,所述第一旋轉把手與所述第二轉桿相連,所述第二旋轉把手與所述固定桿相連,所述第一拉緊繩的上端與所述上壓板的一端相連并且其下端穿過下壓板纏繞于所述第一收卷輪上,所述第二拉緊繩的上端與所述上壓板的另一端相連并且其下端穿過下壓板纏繞于所述第二收卷輪上。
【IPC分類】A61B17/12
【公開號】CN205107797
【申請號】CN201520859458
【發明人】劉義剛, 劉亞輝, 黎秀艷
【申請人】劉義剛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