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定位器,具體說是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具有鮮明的漢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征,是基于漢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0003]針灸時需要一只手拿著針柄,另一手固定針體,這樣比較麻煩,而且如果手部有細菌,容易引發細菌感染,后果比較嚴重,雖然目前有針灸定位裝置,但是該裝置一般是固定在患者身體上的,固定效果不好,沒有辦法更好的治療,影響了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在于解決已有技術中定位器固定不牢固,影響治療效果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固定在床上,固定效果好的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包括底板1,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底板1上設有將整個定位器固定在床上的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由橫臂2-1和側臂2-2組成的固定卡座2,所述橫臂2-1上設有擋板同步軸3,擋板同步軸3的下方安裝有固定擋板4,擋板同步軸3的上方設有固定把手5,所述固定把手5和橫臂2-1之間設有固定轉軸,所述底板1上設有安裝定位器的立柱6,定位器能夠在立柱6上上下移動,所述定位器包括定位底板7,所述定位底板7上設有定位孔8、通過伸縮桿9連接有定位頂板10,所述定位頂板10上設有與定位孔8正對的進針孔11,所述進針孔11的一側設有能夠移動的定位桿12,定位桿12上設有與進針孔11相對應的針夾13;
[0007]為了便于盛放藥物,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是:所述定位底板7上,定位孔8的兩側設有藥物盛放孔14;
[0008]為了便于觀察進針深度,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改進是:所述定位底板7上,定位孔8的上方通過能夠旋轉的支撐桿15安裝有放大鏡16,所述放大鏡16安裝在支撐桿15上;
[0009]為了有效控制定位頂板10與定位底板7之間的距離,本實用新型的第三種改進是:所述伸縮桿9為電動伸縮桿,定位底板7上安裝有蓄電池17,蓄電池17通過電線連接有安裝在定位底板7上的微型電機18,微型電機18的輸出端連接有伸縮桿9,定位頂板10上安裝有控制伸縮桿9的控制器19;
[0010]為了有效控制定位桿12的移動,本實用新型的第四種改進是:所述定位頂板10上設有滑道10-1,定位桿12放置在滑道10-1中,通過其上的按鈕10-2固定定位桿12;
[0011]為了避免毫針的混合,本實用新型的第五種改進是:所述定位頂板10上設有針體插管20;
[0012]為了防止打滑,固定牢固,本實用新型的第六種改進是:所述固定擋板4下方設有防滑橡膠墊21。
[0013]本實用新型的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無需固定在患者身體上,固定在床上即可,固定牢固,方便操作,定位準確,省時省力,提高工作效率,能夠觀察進針深度,減少病人痛苦,提尚治療效果。
【附圖說明】
[0014]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5]圖2:圖1中針體插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底板,2、固定卡座,2-1、橫臂,2-2、側臂,3、擋板同步軸,4、固定擋板,5、固定把手,6、立柱,7、定位底板,8、定位孔,9、伸縮桿,10、定位頂板,10-1、滑道,10-2、按鈕,
11、進針孔,12、定位桿,13、針夾,14、藥物盛放孔,15、支撐桿,16、放大鏡,17、蓄電池,18、微型電機,19、控制器,20、針體插管,21、防滑橡膠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8]實施例1:參考圖1-2。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設有將整個定位器固定在床上的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由橫臂2-1和側臂2-2組成的固定卡座2,所述橫臂2-1上設有擋板同步軸3,擋板同步軸3的下方安裝有固定擋板4,所述固定擋板4下方設有防滑橡膠墊21,擋板同步軸3的上方設有固定把手5,所述固定把手5和橫臂2-1之間設有固定轉軸,所述底板1上設有安裝定位器的立柱6,定位器能夠在立柱6上上下移動,所述定位器包括定位底板7,所述定位底板7上設有定位孔8、定位孔8的兩側設有藥物盛放孔14、通過伸縮桿9連接有定位頂板10,所述定位底板7上,定位孔8的上方通過能夠旋轉的支撐桿15安裝有放大鏡16,所述放大鏡16安裝在支撐桿15上,所述定位頂板10上設有與定位孔8正對的進針孔11,所述進針孔11的一側設有能夠移動的定位桿12,定位桿12上設有與進針孔11相對應的針夾13,所述伸縮桿9為電動伸縮桿,定位底板7上安裝有蓄電池17,蓄電池17通過電線連接有安裝在定位底板7上的微型電機18,微型電機18的輸出端連接有伸縮桿9,定位頂板10上安裝有控制伸縮桿9的控制器19,所述定位頂板10上設有滑道10-1,定位桿12放置在滑道10-1中,通過其上的按鈕10-2固定定位桿12,所述定位頂板10上設有針體插管20。
[0019]本實用新型在使用的時候,將底座放置在床沿下方,通過調整固定把手帶動固定擋板向下運動,然后擰緊固定把手將整個裝置固定在床上,然后根據需要調節定位器的高度,定位頂板與定位底板之間的高度,調節合適后進行針灸治療。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設有將整個定位器固定在床上的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由橫臂(2-1)和側臂(2-2)組成的固定卡座(2),所述橫臂(2-1)上設有擋板同步軸(3),擋板同步軸(3)的下方安裝有固定擋板(4),擋板同步軸(3)的上方設有固定把手(5),所述固定把手(5)和橫臂(2-1)之間設有固定轉軸,所述底板(1)上設有安裝定位器的立柱(6),定位器能夠在立柱(6)上上下移動,所述定位器包括定位底板(7),所述定位底板(7)上設有定位孔(8)、通過伸縮桿(9)連接有定位頂板(10),所述定位頂板(10)上設有與定位孔(8)正對的進針孔(11),所述進針孔(11)的一側設有能夠移動的定位桿(12),定位桿(12 )上設有與進針孔(11)相對應的針夾(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板(7)上,定位孔(8)的兩側設有藥物盛放孔(14)。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板(7)上,定位孔(8)的上方通過能夠旋轉的支撐桿(15)安裝有放大鏡(16),所述放大鏡(16)安裝在支撐桿(15)上。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9)為電動伸縮桿,定位底板(7)上安裝有蓄電池(17),蓄電池(17)通過電線連接有安裝在定位底板(7 )上的微型電機(18),微型電機(18 )的輸出端連接有伸縮桿(9 ),定位頂板(10 )上安裝有控制伸縮桿(9)的控制器(19)。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桿(9)為電動伸縮桿,定位底板(7)上安裝有蓄電池(17),蓄電池(17)通過電線連接有安裝在定位底板(7 )上的微型電機(18),微型電機(18 )的輸出端連接有伸縮桿(9 ),定位頂板(10 )上安裝有控制伸縮桿(9)的控制器(19)。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頂板(10)上設有滑道(10-1),定位桿(12)放置在滑道(10-1)中,通過其上的按鈕(10-2)固定定位桿(12)。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頂板(10)上設有滑道(10-1),定位桿(12)放置在滑道(10-1)中,通過其上的按鈕(10-2)固定定位桿(12)。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頂板(10)上設有針體插管(20)。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擋板(4)下方設有防滑橡膠墊(21)。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擋板(4)下方設有防滑橡膠墊(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為了解決已有技術中定位器固定不牢固,影響治療效果的不足,該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包括底板,底板上設有將整個定位器固定在床上的固定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安裝定位器的立柱,定位器能夠在立柱上上下移動,所述定位器包括定位底板,所述定位底板上設有定位孔、通過伸縮桿連接有定位頂板,所述定位頂板上設有與定位孔正對的進針孔,所述進針孔的一側設有能夠移動的定位桿,定位桿上設有與進針孔相對應的針夾。該中醫內科針灸定位器,無需固定在患者身體上,固定在床上即可,固定牢固,方便操作,定位準確,省時省力,提高工作效率,能夠觀察進針深度,減少病人痛苦,提高治療效果。
【IPC分類】A61H39/08
【公開號】CN205126852
【申請號】CN201520930096
【發明人】宋克誠
【申請人】宋克誠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