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特殊人群體溫或熱源監控預警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溫度在線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嬰幼兒、老人、存在視力障礙者等特殊人群的體溫或熱源監控預警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種適用于測嬰兒體溫的產品一兒童智能手環體溫計;其功能比較單一,只進行體溫測量,不能遠程監控。另外嬰幼兒、老人、存在視力障礙者常因靠近熱源而被燙傷。考慮到這一問題,設計一個既能測量體溫,又能檢測周圍熱源的產品很有必要,來幫助父母對小孩進行更好的照顧,以減少嬰兒或老人等燙傷事故的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小型化、節能化的特殊人群體溫或熱源監控預警裝置。
[0004]為完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它的外形結構是由控制盒和接觸式測溫探頭及熱源探頭組成,控制電路置于控制盒內,接觸式測溫探頭用單總線與控制電路相連,熱源探頭用IIC總線相連。所述控制電路包括:電源模塊、MCU控制模塊、體溫檢測模塊、外部熱源檢測模塊、報警模塊、數據傳輸模塊;電源模塊給整個裝置及模塊電路提供電能,體溫檢測模塊與MCU控制模塊連接,外部熱源檢測模塊與MCU控制模塊連接,報警模塊與MCU控制模塊連接,數據傳輸模塊與MCU控制模塊連接,電源模塊給整個裝置及模塊電路提供電能;
[0005]所述體溫檢測模塊中接有溫度傳感器;
[0006]所述外部熱源檢測模塊中接有非接觸式紅外溫度傳感器;
[0007]所述數據傳輸模塊中接有藍牙模塊。
[0008]控制模塊中裝有檢測控制軟件。
[0009]M⑶控制模塊采用AT89C51集成塊,體溫檢測模塊的DS腳接在AT89C51集成塊的3號腳上,外部熱源檢測模塊的SDA、SCL腳接在AT89C51集成塊的23、24號腳上,數據傳輸模塊的輸出Tx、Rx接在AT89C51集成塊的10、11號腳上,報警模塊的化叩腳接在4了89051集成塊的1號腳上,電源模塊的輸出VCC腳接在AT89C51集成塊的40號腳上。
[0010]所述電源模塊的結構是:電路中所有的VCC接5v電源的正極,所有的GND接5v電源的負極,電容C12的一端與VCC連接,另一端與GND連接,電容C13—端接GND,另一端接3V3和穩壓片AMS1117的引腳2和引腳4,穩壓片REG1117—5的引腳3接VCC,穩壓片REG1117—5的引腳I接GND,3V3接外部熱源檢測模塊的3V3。
[0011]所述MCU控制模塊的結構是AT89c51芯片的I腳與報警模塊中三極管2N3904的b腳連接,3腳與體溫檢測模塊中DS18B20的2腳連接,9腳與復位鍵RES連接或懸空代表復位,10腳與數據傳輸模塊中藍牙模塊HC-06的I腳連接,11腳與數據傳輸模塊中藍牙模塊HC-06的3腳連接,18腳同時與電容C4的一端和12MHZ晶振的一端連接,C4的另一端與GND連接,19腳同時與電容C4的另一端和12MHZ晶振的另一端連接,C5的另一端與GND連接,20腳與GND連接,23腳與外部熱源檢測模塊中非接觸式紅外溫度傳感器MLX90615SSG-DAG的I腳連接,24腳與外部熱源檢測模塊中非接觸式紅外溫度傳感器MLX90615SSG-DAG的2腳連接,31腳與電阻R3的一端連接,R3的另一端與VCC連接件,40腳同時與VCC、電容Cl、電容C2的一端連接,電容Cl的另一端與GND連接,電容C2的另一端與GND連接。
[0012]所述體溫檢測模塊的結構是以電容C6—端與VCC連接,另一端與溫度傳感器DS18B20的2腳連接;電容C7—端與VCC連接,另一端與GND連接;DS18B20的I腳與VCC連接,3腳與MCU控制模塊中的AT89c51芯片的3腳連接。
[0013]所述外部熱源檢測模塊包括電容ClO的一端與GND連接,另一端與電源模塊中的3V3連接;電容Cl I的一端與GND連接,另一端與電源模塊中的3V3連接;非接觸式紅外溫度傳感器MLX90615SSG-DAG的I腳與M⑶控制模塊中的AT89c51芯片的23腳連接,2腳與M⑶控制模塊中的AT89c51芯片的24腳連接,3腳與GND連接,4腳與電源模塊中的3V3連接。所述報警模塊的結構是以電阻Rl的一端與VCC連接,另一端與三極管2N3904的c腳連接;三極管2N3904的b腳與M⑶控制模塊中的AT89c51芯片的I腳連接,三極管2N3904的e腳與蜂鳴器Bell的一端連接,蜂鳴器Be 11的另一端與GND連接。
[0014]所述數據傳輸模塊包括電容CS的一端與VCC連接,另一端與藍牙模塊的4腳連接;電容C9的一端與VCC連接,另一端與GND連接;藍牙模塊HC-O6的I腳與MCU控制模塊中的AT89c51芯片的10腳連接,藍牙模塊HC-06的2腳與GND連接,藍牙模塊HC-06的3腳與MCU控制模塊中的AT89c51芯片的11腳連接。
[0015]所述檢測控制軟件的主流程為:
[0016]S101、開始;
[0017]S102、初始化,采集體溫及環境熱源數據;
[0018]S103、發送溫度數據;
[0019]S104、體溫是否正常?
[0020]S105、若是,則執行S106;若否,則報警,執行S102;
[0021]S106、是否有熱源?
[0022]S107、若是,則報警,執行S102;若否,則執行S108;
[0023]S108、是否收到調整數據?
[0024]S109、若是,執行S110;若否,執行S102;
[0025]SI 10、溫度調整;
[0026]S111、執行 S102。
[0027]本實用新型的設置使用過程是這樣的。
[0028]用戶可在手機上開發或者下載一個具有調試藍牙模塊設置功能的客戶端軟件,如手機調試助手軟件,然后連接上本實用新型裝置上的藍牙模塊部分通信接口,通過手機客戶端調試助手軟件可查看到實用新型裝置檢測的溫度數據。本實用新型裝置默認的體溫報警溫度是37攝氏度,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調試助手軟件發送O或I來設定體溫報警溫度,每發送一次O,體溫報警溫度就減少0.5;每發送一次I,體溫報警溫度增加0.1。另外,熱源的監控報警溫度是本實用新型裝置設置默認的,用戶無法進行更改。
[0029]使用時將接觸式測溫探頭置于欲測部位,將熱源探頭面向欲監控的熱源部位。測量的溫度可以通過藍牙傳送到上位機上。
[0030]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經濟效果:
[0031]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傳統的測溫探頭運用到監測環境是否有高溫熱源方式,做到了在環境中有高溫熱源的時候發出一定的警告信息,同時將特殊人群的體溫數據傳送到上位機,而達到實時檢測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特殊人群發生燙傷等事故。
[0032]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將實際檢測的數據通過互聯網技術發送到特定服務器,實現數據的遠程無線傳輸的特點。一方面實現了實用裝置的小型化,節能化的需求;另一方面通過實時傳輸監控數據,能及時對現場危情進行提前預警。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實用性強,效果顯著。
【附圖說明】
[0033]圖1是本實用新型外形結構示意圖;
[0034]圖2是本實用新型原理框圖;
[0035]圖3是圖2中電源的電路圖;
[0036]圖4是圖2中M⑶控制模塊的電路圖;
[0037]圖5是圖2中體溫檢測模塊的電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