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岡下肌肌腱暴露用拉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鼠實驗手術用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大鼠R下肌肌腱暴露用拉鉤。
【背景技術】
[0002]肩袖功能在盂肱關節的穩定和活動中起著關鍵作用,在年齡超過65歲的人群中肩袖存在不同程度損傷的患者約占到30%,且隨著年齡增長,損傷的可能性會更高。目前,由慢性肩袖損傷引起的肩部疼痛已成為繼慢性頭痛和慢性下腰痛之后的第三大疼痛,因此,需建立能夠反映肩袖功能或肩袖損傷程度的動物行為學指標,以對慢性肩袖損傷及引起的相關肩部疼痛做前期研究。
[0003]在基于微創的前提下所建立的大鼠急性肩袖損傷模型中,需要暴露實驗手術用大鼠的R下肌肌腱,同時還要避免對大鼠肩關節其他生理結構的破壞,從而降低對步態分析及肩關節功能評價的影響。現有技術中,沒有一種很合適的設備、用于暴露實驗手術用大鼠的岡下肌肌腱。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陷和各種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大鼠同下肌肌腱暴露用拉鉤,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同時還能避免對大鼠肩關節其他生理結構造成破壞。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鼠R下肌肌腱暴露用拉鉤,包括表面光滑的鉤部和表面光滑的直柄部,所述鉤部具有刺入端和第一連接端,所述直柄部具有第二連接端和柄外端,所述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相連接,所述鉤部的刺入端的直徑為0-
0.6_,所述直柄部成圓錐臺形、且直柄部的直徑由第二連接端逐漸增大至柄外端。
[0006]優選地,由鉤部和直柄部構成的拉鉤為一整體件。
[0007]優選地,所述鉤部的刺入端的直徑為0.4_。
[0008]進一步地,所述拉鉤的材質為不銹鋼。
[0009]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大鼠R下肌肌腱暴露用拉鉤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順利地將實驗手術用大鼠的同下肌肌腱從肌肉間隙中拉出,無需剝離肌肉,出血很少,從而避免破壞大鼠肩關節的其他生理結構,且在拉出肌腱后能夠將肌腱滑行至直柄部的合適粗細位置,從而固定和繃緊肌腱,將肌腱暴露處理,進而便于后續的實驗操作。
[0011]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對本專利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0014]元件標號說明
[0015]I 鉤部
[0016]11刺入端
[0017]12第一連接端
[0018]2直柄部
[0019]21柄外端
[0020]22第二連接端
[0021]3岡下肌肌腱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介紹。
[002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鼠R下肌肌腱暴露用拉鉤,包括表面光滑的鉤部I和表面光滑的直柄部2,所述鉤部I具有刺入端11和第一連接端12,所述直柄部2具有第二連接端22和柄外端21,所述第一連接端12和第二連接端22相連接,所述鉤部I的刺入端11的直徑為0-0.6mm,優選直徑為0.4mm,所述直柄部2成圓錐臺形、且直柄部2的直徑由第二連接端22逐漸增大至柄外端21。
[0024]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拉鉤在使用前,先將大鼠經腹腔注射麻醉,之后隨機抽取該大鼠的一側肩關節接收手術,大鼠側臥位固定,將手術側肩關節固定在三棱柱支架上,以抬高肩關節。備皮消毒后摸到肩峰,拉起肩峰處皮膚并剪一約2.5cm切口,扣及肉毒素組大鼠的肩胛岡,于肩胛岡近端三分之一處下緣垂直肩胛骨進針,向岡下肌肌腹內注射A型肉毒素,注射量為6U/kg體重。3周后同法麻醉及固定大鼠,外展手術側前肢體,使R下肌肌腱3松弛,緊貼肩胛同下緣鈍性分離筋膜及肌肉,暴露肩胛同遠端下緣,之后使用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拉鉤暴露R下肌肌腱。具體操作為:如圖2所示,距肩峰遠端約0.5cm處刺入拉鉤鉤部I的刺入端11,刺入時拉鉤緊貼肩峰下緣,鉤部I朝向肩峰遠端,刺入端11刺入約0.5cm后旋轉拉鉤5°,從肩胛岡下拉出大鼠的岡下肌肌腱3;岡下肌肌腱3拉出和暴露后,通過岡下肌肌腱3滑行至直柄部2的合適粗細位置,進而可固定和繃緊R下肌肌腱3,此時,直柄部2起到墊板的作用,以便于后續的實驗操作,如切斷或磨損操作都十分安全和便利。由上述內容可知: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無需剝離肌肉就能夠將R下肌肌腱3從肌肉的間隙中拉出,且出血量很少,以避免對大鼠肩關節其他生理結構的破壞,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廣前景。另外,本申請中的鉤部I和直柄部2表面都是光滑表面,從而可極大地避免對拉出的肌腱造成二次損傷,為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
[0025]本實施例中,由鉤部I和直柄部2構成的拉鉤為一整體件;所述拉鉤的材質為不銹鋼,以延長拉鉤的使用壽命。
[002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0027]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大鼠R下肌肌腱暴露用拉鉤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實用新型設計思想所做的任何改變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大鼠R下肌肌腱暴露用拉鉤,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光滑的鉤部(I)和表面光滑的直柄部(2),所述鉤部(I)具有刺入端(11)和第一連接端(12),所述直柄部(2)具有第二連接端(22)和柄外端(21),所述第一連接端(12)和第二連接端(22)相連接,所述鉤部(I)的刺入端(11)的直徑為0-0.6mm,所述直柄部(2)成圓錐臺形、且直柄部(2)的直徑由第二連接端(22)逐漸增大至柄外端(2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R下肌肌腱暴露用拉鉤,其特征在于:由鉤部(I)和直柄部(2)構成的拉鉤為一整體件。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R下肌肌腱暴露用拉鉤,其特征在于:所述鉤部(I)的刺入端(11)的直徑為0.4mm。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大鼠R下肌肌腱暴露用拉鉤,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鉤的材質為不銹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鼠岡下肌肌腱暴露用拉鉤,包括表面光滑的鉤部和表面光滑的直柄部,所述鉤部具有刺入端和第一連接端,所述直柄部具有第二連接端和柄外端,所述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相連接,所述鉤部的刺入端的直徑為0-0.6mm,所述直柄部成圓錐臺形、且直柄部的直徑由第二連接端逐漸增大至柄外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順利地將實驗手術用大鼠的岡下肌肌腱從肌肉間隙中拉出,無需剝離肌肉,出血很少,從而避免破壞大鼠肩關節的其他生理結構,且在拉出肌腱后能夠將肌腱滑行至直柄部的合適粗細位置,從而固定和繃緊肌腱,將肌腱暴露處理,進而便于后續的實驗操作。
【IPC分類】A61B17/02
【公開號】CN205307018
【申請號】CN201521040086
【發明人】丁舒晨, 周翔, 艾克熱木江·阿爾肯, 陳攀宇, 秦子力
【申請人】丁舒晨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