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包括持釘器本體和釘孔,釘孔設置在持釘器本體的一端,持釘器本體的側壁上設置連通釘孔的通槽,與持釘器本體相連接的金屬彈片經通槽插入到釘孔中。手術中執釘時,需將釘桿的尾端插入到釘孔中,此時金屬彈片與釘桿緊密接觸,在彈力的作用下,金屬彈片的頂端與釘桿上自帶的階梯槽相配合,從而將釘桿夾緊,防止釘桿松動和滑脫,從而為手術中的固定釘提供持續的把持力。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和使用,且方便清洗。
【專利說明】
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術器械的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
【背景技術】
[0002]在膝關節手術中需要用到持釘器,目前的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主要是通過橡膠墊圈的膨脹力與固定釘的釘桿配合進行把持,此方式的缺點在于橡膠墊圈通過多次反復的清洗和消毒,造成橡膠的老化和膨脹。使用時可能造成固定釘脫落。
[0003]【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
[0005]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6]本實用新型的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包括持釘器本體和釘孔,釘孔設置在持釘器本體的一端,持釘器本體的側壁上設置連通釘孔的通槽,與持釘器本體相連接的金屬彈片經通槽插入到釘孔中。
[0007]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
[0008]金屬彈片與持釘器外側壁相連接,其前端向釘孔內部彎曲,金屬彈片頂端形成圓弧面。
[0009]持釘器本體的側壁上還設置有連通釘孔的清洗孔,清洗孔和通槽相對于釘孔設置在不同側。
[0010]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0011]本實用新型的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中,在持釘器本體上設置連通釘孔的通槽,金屬彈片插入到釘孔中,手術中執釘時,需將釘桿的尾端插入到釘孔中,此時金屬彈片與釘桿緊密接觸,在彈力的作用下,金屬彈片的頂端與釘桿上自帶的階梯槽相配合,從而將釘桿夾緊,防止釘桿松動和滑脫,從而為手術中的固定釘提供持續的把持力。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和使用,且方便清洗。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未插入釘桿時的頭端示意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插入釘桿后的頭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0016]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包括持釘器本體I和釘孔,釘孔設置在持釘器本體的一端,持釘器的另一端設置手柄8,持釘器本體的側壁上設置連通釘孔4的通槽5,與持釘器本體相連接的金屬彈片2經通槽插入到釘孔中,金屬彈片插入釘孔的深度為略超過釘孔的側壁。當釘桿3的尾端插入到釘孔中時,釘桿頂開金屬彈片,直至金屬彈片頂端的圓弧面與釘桿上自帶的階梯凹槽7相配合,從而將釘桿卡住,以防止手術中釘桿松動和滑脫。當固定釘打入后,可以直接拔出持釘器本體。
[0017]金屬彈片2與持釘器外側壁相連接,其前端向釘孔內部彎曲,金屬彈片頂端形成圓弧面,使釘桿順利插入和取出。
[0018]持釘器本體的側壁上還設置有連通釘孔的清洗孔6,利于持釘器使用之后的清洗和消毒,清洗孔和通槽相對于釘孔設置在不同側,以防止金屬彈片損壞。
[001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然會利用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成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包括持釘器本體和釘孔,釘孔設置在持釘器本體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持釘器本體的側壁上設置連通釘孔的通槽,與持釘器本體相連接的金屬彈片經通槽插入到釘孔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其特征在于:金屬彈片與持釘器外側壁相連接,其前端向釘孔內部彎曲,金屬彈片頂端形成圓弧面。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膝關節手術器械持釘器,其特征在于:持釘器本體的側壁上還設置有連通釘孔的清洗孔,清洗孔和通槽相對于釘孔設置在不同側。
【文檔編號】A61B17/92GK205433875SQ201521090258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4日
【發明人】潘兵輝
【申請人】天津正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