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包括消毒盒、大內膽、拎帶;所述消毒盒為頂部開口的容器;在消毒盒的腔體內放置有大內膽;拎帶與大內膽活動連接在一起。有益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將溫度計放到大內膽中,再將放有溫度計的大內膽浸沒在充滿消毒液的消毒盒中,待完成消毒后,通過拎帶直接將經過消毒且放有溫度計的大內膽放到清潔水下沖洗,一則避免人工清洗所引起的因溫度計之間的反復碰撞、壞損;二則避免戴手套清洗造成的塑膠污染;三則避免為減少塑膠污染、不戴手套而對人手的傷害。
【專利說明】
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護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體溫是機體生命體征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反映病情變化的重要指標。在臨床護理中,監測體溫是一項最常見、最重要的基礎護理工作,但在監測體溫及體溫計消毒、儲存中,暫且沒有統一、規范、合理的容器裝置,會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0003]其一:由于不合適的容器裝置,護士在測量體溫、取放體溫計、清點體溫計、消毒和清洗體溫計等原因時,造成體溫計的破損,破損率高達7.53%,增加了資源的浪費。
[0004]其二:護士在測量體溫后,需消毒和清洗體溫計,在進行該項護理操作時護士需徒手或帶手套操作。徒手操作會造成消毒液對皮膚的傷害,帶手套操作又會導致浪費資源。
[0005]其三:清洗后體溫計需要干燥保存,便于下一次的測量工作。現有的容器均不利于體溫計的快速干燥保存,護士在給患者測量體溫時,潮濕的體溫計往往會給患者帶來不舒服感覺。
[0006]其四:體溫計破損后,泄露的汞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汞中毒,也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
[0007]綜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種新型的多功能體溫計消毒、測量容器裝置,以便克服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8]針對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在測量體溫時遇到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其具體結構如下:
[0009]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包括消毒盒10、大內膽20、拎帶30。
[0010]所述消毒盒10為頂部開口的容器。在消毒盒10的頂部開口處配有消毒盒盒蓋12。在消毒盒10的外側壁上配有消毒盒卡扣13,消毒盒卡扣13呈η形,用以自上而下地卡在治療車和移動式護理車的護欄上。
[0011]在消毒盒1的腔體內放置有大內膽20。所述大內膽20為頂部開口的容器。在大內膽20的底部和側壁上均布有通孔。大內膽20的高度小于體溫計的長度。消毒盒10的高度大于體溫計的長度。
[0012]拎帶30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夾持件31。通過夾持件31與大內膽20頂部邊緣的連接,將拎帶30與大內膽20活動連接在一起。
[0013]進一步說,在大內膽20內設有軟管40。所述軟管40豎直排列,且上下端開口。在軟管40的側壁上均布有通孔。軟管40的空腔用以放置溫度計。即在使用時,體溫計插在軟管40中,在清洗的時候避免相互之間的碰撞,進而避免溫度計的損耗和汞泄露導致的環境污染。
[0014]有益的技術效果
[0015]本實用新型將溫度計放到大內膽20中,再將放有溫度計的大內膽20浸沒在充滿消毒液的消毒盒10中,待完成消毒后,通過拎帶30直接將經過消毒且放有溫度計的大內膽20放到清潔水下沖洗,一則避免人工清洗所引起的因溫度計之間的反復碰撞、壞損。二則避免戴手套清洗造成的塑膠污染。三則避免為減少塑膠污染、不戴手套而對人手的傷害。
[0016]本實用新型大小內膽中均為垂直放置的軟管40,在體溫計計消毒、清洗過程中,減少溫度計之間的碰撞,進一步減少了體溫計的破損。
[0017]本實用新型的豎直放置方式,能有縮短經消毒、清洗后的溫度計干燥的耗時。
[0018]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個干燥盒60,在干燥盒腔體底部設有隔墊或墊塊,能夠進一步縮短干燥的耗時。
[0019]本實用新型配有消毒盒卡扣13、干燥盒卡扣63。能夠將本實用新型隨治療車和移動式護理車轉運到醫院的各個區域,解決原有設備攜帶、轉運不方便的難題,同時也方便了護士的工作,減輕了護士的勞動強度。
[0020]本實用新型配有大內膽20及不同尺寸的小內膽50,使得醫務人員可以根據早中晚不同時間段,根據需測量體溫病人數量的不同,合理配置和攜帶裝有不同數量溫度計的內膽,一則減少反復消毒清洗溫度計而造成的對醫務人員、溫度計的損害,二則適量攜帶,減少醫務人員搬運、攜帶的工作強度。
[0021]本實用新型能夠將體溫計垂直放置,避免了由于堆放在一起而導致的難以清點體溫計數量的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2]本實用新型的大、小內膽、軟管為全方位的鏤空裝置,促進了消毒、清洗后的體溫計快速干燥保存,避免了護士在應用未干燥體溫計測量時給患者帶來的不舒服感覺。
[0023]本實用新型大內膽20、小內膽50及軟管40的高度均低于體溫計的高度,便于體溫計取放。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0025]圖2為圖1的俯視圖。
[0026]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0027]圖4是圖1的側視圖。
[0028]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立體示意圖。
[0029]圖6為圖5內部結構的剖視圖。
[0030]圖7是裝有軟管的大內膽的立體示意圖。
[0031]圖8是本實用新型配有大內膽、小內膽及軟管的立體示意圖。
[0032]圖9是大內膽內配有小內膽及軟管的立體示意圖。
[0033]圖10是圖8俯視圖。
[0034]圖11是通過夾持件將圖10所示結構與拎帶相連的立體示意圖。
[0035]圖12是圖11的俯視圖。
[0036]圖13是干燥盒的立體示意圖。
[0037]圖14是圖13內部結構的剖視圖。
[0038]圖15是夾持件與拎帶的連接示意圖。
[0039]圖中的序號為:消毒盒10、大內膽20、消毒盒盒蓋12、消毒盒卡扣13、拎帶30、夾持件31、軟管40、小內膽50、干燥盒60、干燥盒盒蓋62、干燥盒卡扣63、墊塊70。
【具體實施方式】
[0040]現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
[0041]參見圖1、2、5,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包括消毒盒10、大內膽20、拎帶30。
[0042]如圖1所示,所述消毒盒10為頂部開口的容器。在消毒盒10的頂部開口處配有消毒盒盒蓋12。在消毒盒10的外側壁上配有消毒盒卡扣13,消毒盒卡扣13呈η形,用以自上而下地卡在治療車和移動式護理車的護欄上,參見圖4和6。
[0043]參見圖3或6,在消毒盒10的腔體內放置有大內膽20。所述大內膽20為頂部開口的容器。在大內膽20的底部和側壁上均布有通孔。大內膽20的高度小于體溫計的長度。消毒盒1的高度大于體溫計的長度。消毒盒1的高度大于體溫計的長度。
[0044]參見圖15,拎帶30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夾持件31。通過夾持件31與大內膽翻邊連接,將拎帶30與大內膽20活動連接在一起。優選的方案是:夾持件31為夾子。
[0045]進一步說,參見圖7,在大內膽20內設有軟管40。所述軟管40豎直排列,且上下端開口。在軟管40的側壁上均布有通孔。軟管40的空腔用以放置溫度計。
[0046]軟管40的高度小于體溫計的長度。
[0047]進一步說,在大內膽20的頂部開口處設有大內膽翻邊。大內膽翻邊向外水平延伸后,向下翻折。
[0048]夾持件31為夾子,或為表面設有與大內膽翻邊配合凹槽的矩形塊。
[0049]進一步說,參見圖8,在大內膽20內設有I個以上的小內膽50。
[0050]所述小內膽50為頂部開口的容器。在小內膽50的表面均布有通孔。
[0051 ]通過夾持件31與小內膽50頂部邊緣的連接,將拎帶30與小內膽50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小內膽50的高度不大于大內膽20的高度。優選的方案是:小內膽50的高度為大內膽20的高度的1/2至2/3。
[0052]優選的方案是,在小內膽50頂部開口處設有向外延伸的小內膽翻邊。通過拎帶30兩端夾持件31與小內膽50頂部邊緣的連接,將拎帶30與小內膽50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提高夾持的牢固性。夾持件31為夾子。
[°°53]進一步說,參見圖8、9、10,在小內膽50內設有軟管40。所述軟管40豎直排列,且上下端開口。圖11是通過夾持件將圖10所示結構與拎帶相連的立體示意圖。即在本專利中,端部設有夾持件31的拎帶30既可以與大內膽20相連,也可以與小內膽50相連。護理人員可以根據需要溫度計的病人數量,選擇大內膽20或小內膽50,從而攜帶不同數量的溫度計。圖12是圖11的俯視圖。小內膽50內可以插滿軟管40,也可以不插滿軟管40。溫度計80插在軟管40中。
[0054]進一步說,參見圖11,在軟管40的側壁上開有通孔。
[0055]進一步說,參見圖11,消毒盒10、大內膽20、小內膽50均為中空、且頂部開口的矩形塊體。
[0056]進一步說,大內膽20的水平截面呈方形,在大內膽20中裝有2或3個小內膽50。
[0057]參見圖10,優選的方案之一為,令大內膽20的水平方向的邊的長度為2U3個小內膽50依次稱為第一小內膽、第二小內膽、第三小內膽。其中,第一小內膽、第二小內膽的水平截面均呈方形。第三小內膽的水平截面均呈矩形。則第一小內膽、第二小內膽水平方向的邊的長度均為L。第三小內膽水平方向的邊的長度為L和2L。
[0058]參見圖12,優選的方案之二為,令第一小內膽的長為al寬為bl、第二小內膽的長為a2寬為b2、第三小內膽的長為a3寬為b3。
[0059]al+ a2= a3,al>a2。
[0060]bl=b2,b3 2bl。
[0061 ] b3+bl <大內膽20的內徑寬度,al+ a2 <大內膽20的內徑長度。
[0062]進一步說,參見圖13,還配置有干燥盒60。
[0063]所述干燥盒60為中空、且頂部開口的矩形容器。在干燥盒60的頂部開口處配有干燥盒盒蓋62。在干燥盒60的外側壁上配有干燥盒卡扣63,干燥盒卡扣63呈η形,用以自上而下地卡在治療車和移動式護理車的護欄上。在干燥盒60的腔體底部設有吸水墊70,如圖14所示。
[0064]大內膽20放置在隔墊或墊塊70上干燥,如圖14所示。
[0065]進一步說,所述吸水墊24為海綿、或均布有小孔的矩形塊。
[0066]大內膽20底部的通孔直徑小于體溫表的直徑。
【主權項】
1.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盒(10)、大內膽(20)、拎帶(30); 所述消毒盒(10)為頂部開口的容器;在消毒盒(10)的頂部開口處配有消毒盒盒蓋(12);在消毒盒(10)的外側壁上配有消毒盒卡扣(13),消毒盒卡扣(13)呈η形,用以自上而下地卡在治療車和移動式護理車的護欄上; 在消毒盒(10)的腔體內放置有大內膽(20);所述大內膽(20)為頂部開口的容器;在大內膽(20)的底部和側壁上均布有通孔;消毒盒(10)的高度大于體溫計的長度; 拎帶(30)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夾持件(31);通過夾持件(31)與大內膽(20)頂部邊緣的連接,將拎帶(30)與大內膽(20)活動連接在一起。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大內膽(20)內設有軟管(40)。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夾持件(31)為夾子。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大內膽(20)的頂部開口處設有大內膽翻邊;大內膽翻邊向外水平延伸后,向下翻折;夾持件(31)為夾子,或為表面設有與大內膽翻邊配合凹槽的矩形塊。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大內膽(20 )內設有3個小內膽(50 ); 所述小內膽(50)為頂部開口的容器;在小內膽(50)的表面均布有通孔; 通過夾持件(31)與小內膽(50)頂部邊緣的連接,將拎帶(30)與小內膽(50)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小內膽(50)的高度不大于大內膽(20)的高度。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小內膽(50)內設有軟管(40);所述軟管(40)豎直排列,且上下端開口。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軟管(40)的側壁上開有通孔。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消毒盒(10)、大內膽(20)、小內膽(50)均為中空、且頂部開口的矩形塊體。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大內膽(20)中裝有2或3個小內膽(50)。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的消毒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配置有干燥盒(60); 所述干燥盒(60)為中空、且頂部開口的矩形容器;在干燥盒(60)的頂部開口處配有干燥盒盒蓋(62);在干燥盒(60)的外側壁上配有干燥盒卡扣(63),干燥盒卡扣(63)呈η形,用以自上而下地卡在治療車和移動式護理車的護欄上;在干燥盒(60)的腔體底部設有隔墊或墊塊(70)。
【文檔編號】A61L2/18GK205459999SQ201620092942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31日
【發明人】汪亞兵, 李倫蘭, 杜梅莉, 吳昕霞, 夏玉姚
【申請人】安徽醫科大學第附屬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汪亞兵, 杜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