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引流裝置,屬于醫療器械領域。這種引流裝置包括儲液部和管體。管體包括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匯流器和支管體。第一引流管的一端與儲液部連接,另一端與匯流器連接。第二引流管的一端與匯流器連接并與第一引流管相連通,另一端連接有第一連接端;支管體與匯流器相連通。這種結構的引流裝置可以與多種醫療設備相配合,應用在臨床外科手術中。比如,該引流裝置與導尿管連接用于導尿時,由于現有的導尿管大多具有多個導尿口,這種結構的引流裝置含有支管體,能夠同時與導尿管上的多個導尿口相連接,從而避免重復使用多個引流裝置,減少操作工序,降低經濟成本。
【專利說明】
引流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產品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引流裝置被經常用于多種臨床外科手術中,有的用于導尿,有的用于傷口,胸腔、腦腔、胃腸道、膽道等相關手術中都有應用。引流裝置與其它醫療設備接口處的匹配程度,極大的影響了外科手術中引流過程的順利進行。例如用于導尿,導尿管的類型的多種,多數導尿管有兩個接頭,若用這種雙接頭的導尿管導尿時,必須同時在導尿管的每個接頭上均連接與之匹配的引流裝置,操作麻煩,耗時長,容易引起病人的不適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引流裝置,旨在改善引流裝置與醫療設備配合時,需要配置多個引流裝置,操作麻煩,經濟成本高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引流裝置,包括儲液部和管體,管體包括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匯流器和支管體;第一引流管的一端與儲液部連接,另一端與匯流器連接;第二引流管的一端與匯流器連接并與第一引流管相連通,另一端連接有第一連接端;支管體與匯流器相連通。
[0006]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匯流器包括具有多個連接口的殼體,殼體內設置有將多個連接口連通的匯流腔。
[0007]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支管體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連接口包括分別用于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連接的第一連接口和第二連接口 ;第一支管的一端與第一連接口可拆卸連接,另一端為第二連接端;第二支管的一端與第二連接口可拆卸連接,另一端為第三連接端。
[0008]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和第三連接端中的至少一個設置有橡膠接頭。
[0009]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管體的外壁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控制管體內液體流動的流量控制器。
[0010]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流量控制器設置于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和支管體中的至少一個。
[0011]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流量控制器包括調節器主體和調節輪,調節器主體內設置有凹槽,調節輪設置于凹槽內,調節輪的外周面與凹槽的底面之間具有用于放置管體的間隙,凹槽的相對內側壁設置有用于引導調節輪移動并調節間隙大小的導向槽,導向槽相對于凹槽的底面傾斜設置。
[0012]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調節器主體的縱向截面呈“U”型,調節器主體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側板、底板和第二側板,第一側板、底板和第二側板圍成凹槽;第一側板和/或第二側板的與間隙對應的位置設置有觀察窗。
[0013]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管體的外側套設有止液夾;止液夾包括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用于改變第一凸出部與第二凸出部之間距離的鎖扣部;管體夾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間。
[0014]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鎖扣部包括鋸齒端和扣合端,鋸齒端設有至少2個齒牙,扣合端與齒牙相互配合。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設計得到的引流裝置,由于匯流器與第一引流管和支管體均相互連通,使得支管體與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相互連通形成供液體流動的通道。這種結構的引流裝置可以與多種醫療設備相配合,應用在臨床外科手術中。比如,該引流裝置與導尿管連接用于導尿時,由于現有的導尿管大多具有多個導尿口,這種結構的引流裝置含有支管體,能夠同時與導尿管上的多個導尿口相連接,從而避免重復使用多個引流裝置,減少操作工序,降低經濟成本。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實施例一中提供的引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實施例一中提供的引流裝置中匯流器的剖視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實施例二中提供的引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實施例三中提供的引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5是圖4的局部放大圖;
[0022]圖6是圖5的側視圖;
[0023]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實施例四中提供的引流裝置中止液夾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標記分別為:
[0025]引流裝置100、200、300;管體101、201、301;儲液部110;第一引流管120;第二引流管130;第一連接端131;第一支管132、232;第二連接端133、233;第二支管234;第三連接端235;第三支管236;封口件238;支管體137、237;匯流器140、240;第一連接口 141、241;第二連接口 242;殼體143;匯流腔144;滴壺221;流量控制器350;調節器主體351;調節輪352;凹槽353;導向槽354;第一側板355;第二側板356;底板357;觀察窗358;止液夾460;第一凸出部461;第二凸出部462;鎖扣部463;鋸齒端464;扣合端465。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方式。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7]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28]實施例1,參照圖1和圖2所示。
[0029]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引流裝置100包括儲液部110和管體101,管體101包括第一引流管120、第二引流管130、匯流器140和支管體137。第一引流管120的出口端與儲液部110的入口端連接,第一引流管120的入口端與匯流器140連接,匯流器140與第一引流管120相連通。第二引流管130的出口端與匯流器140連接,第二引流管130的入口端連接有第一連接端131。支管體137與匯流器140相連通,進而與第一引流管120相連通。
[0030]這種結構的引流裝置100可以與多種醫療設備相配合,應用在臨床外科手術中。比如,該引流裝置100與導尿管連接用于導尿時,由于現有的導尿管大多具有多個導尿口,這種結構的引流裝置100含有支管體137,能夠同時與導尿管上的多個導尿口相連接,從而避免重復使用多個引流裝置100,減少操作工序,降低經濟成本。
[0031]該引流裝置100中的匯流器140的作用是將流經第二引流管130以及支管體137中的液體匯合。如圖2所示,匯流器140包括殼體143和匯流腔144,殼體143的外側壁具有多個連接口。多個連接口與匯流腔144相互連通,使與連接口相連的支管體137與第一引流管120相連通,進而使流進支管體137中的液體能夠順利的流向儲液部110。
[0032]該引流裝置100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多條支管。當該引流裝置100僅設置一條支管時,如圖1所示,支管體137包括第一支管132和第二連接端133。匯流器140側壁的連接口為第一連接口 141,第一支管132通過第一連接口 141與匯流器140相連。第一支管132的一端與第一連接口 141可拆卸連接,可以是螺紋連接。第一支管132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二連接端133。種結構的引流裝置100,可以與具有兩個導尿口的導尿管相互配合使用,從而避免這種導尿管在使用時必須同時與兩個引流裝置100相配合的麻煩。
[0033]實施例2,請參照圖3。
[003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引流裝置200,其實現原理及產生的技術效果和實施例I相同,為簡要描述,引流裝置200實施例部分未提及之處,可參考實施例1中相應內容。
[0035]當該引流裝置200設置兩條支管時,如圖3所示,支管體237包括第一支管232和第二支管234。匯流器240上的連接口包括第一連接口 241和第二連接口 242。第一支管232與第一連接口 241相連接,同樣的,第二支管234與第二連接口242相連接。第一支管232的一端與第一連接口 241可拆卸連接,另一端為第二連接端233。第二支管234的一端與第二連接口242可拆卸連接,另一端為第三連接端235。這種結構的引流裝置200,可以與具有三個導尿口的導尿管相互配合使用,從而避免這種導尿管在使用時必須同時與三個引流裝置200相配合的麻煩。
[0036]在本實用新型較優的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端131、第二連接端233和第三連接端235中的任意一個設置有橡膠接頭。或者第一連接端131、第二連接端233和第三連接端235三者均設置有橡膠接頭。在第一連接端131、第二連接端233和第三連接端235設置的橡膠接頭,能夠與導尿管的導尿口緊密連接,避免在引流過稱中漏液,從而減少無菌區域的污染。
[0037]此外,這種引流裝置200的管體201上還包括滴壺221,滴壺221設置于第一引流管120,如圖3所示,滴壺221為中空的圓柱形,滴壺221的兩端開口并與第一引流管120相連通。通過滴壺221可以觀察流經第一引流管120內液體的顏色和形狀,擠壓滴壺221,能夠保持引流的通暢。
[0038]為了便于清洗,該引流裝置200的第一引流管120上還可增設第三支管236,如圖2所示,第三支管236的末端設置有封口件238,可以為橡膠塞或者乳膠帽。在需要沖洗膀胱時,將輸液器針頭或者注射器的針頭插入封口件238,通過輸液器針頭或者注射器針頭給導尿管內注入沖洗液。現有技術中沖洗方法為直接將輸液器針頭插入導尿管,多次的插孔極易破壞導尿管的完整性,并容易刺破氣囊。因此,與現有的沖洗方法相比,在本實施例中,沖洗液經過第一引流管120、第二引流管130和支管體237,流到導尿管中,進而對患者的膀胱進行沖洗,有效減少了輸液器針頭對導尿管的損壞。
[0039]實施例3,請參照圖4、圖5和圖6。
[004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引流裝置300,其實現原理及產生的技術效果和實施例2相同,為簡要描述,引流裝置100實施例部分未提及之處,可參考實施例2中相應內容。
[0041]如圖4所示,為了能夠更進一步的調節引流裝置300內液體流動的流量等參數,管體301的外壁設置有流量控制器350。流量控制器350被用來調節管體301內液體的流量。流量控制器350可以設置于第一引流管120的外壁,也可以設置于第二引流管130的外壁,或者設置于支管體337的外壁;也可以同時設置于第一引流管120和第二引流管130的外壁,當然,也可以同時設置于第一支管232、第二支管234和第二引流管130的外壁。
[0042]流量控制器350的結構有多種,如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流量控制器350包括調節器主體351和調節輪352。調節器主體351內設置有凹槽353,調節輪352設置于凹槽353內。調節輪352的外周面與凹槽353的底面之間具有間隙359,管體301穿過間隙359。凹槽153的相對內側壁設置有導向槽354,導向槽354相對于凹槽353的底面傾斜設置。導向槽354能夠引導調節輪352移動,進一步改變調節間隙359的大小,由此來改變管體301內液體的流量。
[0043]當調節輪352朝規定方向移動時,調節輪352與凹槽353底面之間的間隙359變小,管體301內液體的流量變小。并且,若使調節輪352沿此方向移動到導向槽354的最末端,則管體301的內腔呈閉塞狀態,阻斷液體的流動。另一方面,當調節輪352朝與上述規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時,調節輪352與凹槽353底面之間的間隙359變大,管體301內液體的流量變大。并且,若使調節輪352沿此方向移動到導向槽354的最末端,貝Ij管體301的內腔處于完全打開的狀態,此時管體301內的液體流量為最大。
[0044]此外,當調節輪352與凹槽353底面之間的間隙359最小時,調節輪352的底面會對管體301施加一定的壓力,使管體301的上側壁和下側壁相互重合,以阻斷液流。當需要把流量調大時,移動調節輪352,減少調節輪352對管體301側壁的壓力,此時管體301在自身彈力的作用下會恢復形狀,管體301的橫截面呈圓形或者橢圓形。然而,由于目前所用的引流裝置300中管體301的材質均為塑料,管體301的彈性有限,很難自動恢復。鑒于此,在本實施例中,發明人對流量控制器350的結構作了更進一步的改善。
[0045]調節器主體351的縱向截面呈“U”型,調節器主體351包括第一側板355、底板357和第二側板356 ο第一側板355、底板357和第二側板356依次相連,圍成凹槽353。第一側板355與間隙359對應的位置設置有觀察窗358;或者第二側板356與間隙359對應的位置設置有觀察窗358;或者在第一側板355和第二側板356與間隙對應的位置同時設置觀察窗358。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觀察窗358隨時觀察位于凹槽353內的管體301形狀。
[0046]實施例4,請參照圖7。
[004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引流裝置,其實現原理及產生的技術效果和實施例1相同,為簡要描述,本實施例部分未提及之處,可參考實施例1中相應內容。
[0048]如圖7所示,為了能夠及時的打開或關閉引流裝置,本實施例提供的引流裝置上增設有止液夾460。本實施例提供的止液夾460套設在管體401的外側。止液夾460包括第一凸出部461、第二凸出部462、和鎖扣部463。管體401夾在第一凸出部461和第二凸出部462之間。鎖扣部463可以改變第一凸出部461與第二凸出部462之間距離,從而進一步的打開或關閉管體401內的液體流通通道。鎖扣部463包括鋸齒端464和扣合端465,鋸齒端464設有至少2個齒牙,扣合端465與齒牙相互配合。
[0049]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設計得到的引流裝置100,由于匯流器140與第一引流管120和支管體137均相互連通,使得支管體137與第一引流管120、第二引流管130相互連通形成供液體流動的通道。這種結構的引流裝置100可以與多種醫療設備相配合,應用在臨床外科手術中。比如,該引流裝置100與導尿管連接用于導尿時,由于現有的導尿管大多具有多個導尿口,這種結構的引流裝置100含有支管體137,能夠同時與導尿管上的多個導尿口相連接,從而避免重復使用多個引流裝置100,減少操作工序,降低經濟成本。
[005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引流裝置,包括儲液部和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包括第一引流管、第二引流管、匯流器和支管體;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一端與所述儲液部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匯流器連接;所述第二引流管的一端與所述匯流器連接并與所述第一引流管相連通,另一端連接有第一連接端;所述支管體與所述匯流器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匯流器包括具有多個連接口的殼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將所述多個連接口連通的匯流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體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連接口包括分別用于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連接的第一連接口和第二連接口 ;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口可拆卸連接,另一端為第二連接端;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口可拆卸連接,另一端為第三連接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端、所述第二連接端和所述第三連接端中的至少一個設置有橡膠接頭。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的外壁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控制管體內液體流動的流量控制器。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器設置于所述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二引流管、和所述支管體中的至少一個。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器包括調節器主體和調節輪,所述調節器主體內設置有凹槽,所述調節輪設置于所述凹槽內,所述調節輪的外周面與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間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管體的間隙,所述凹槽的相對內側壁設置有用于引導所述調節輪移動并調節所述間隙大小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相對于所述凹槽的底面傾斜設置。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器主體的縱向截面呈“U”型,所述調節器主體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側板、底板和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側板圍成所述凹槽;所述第一側板和/或所述第二側板的與所述間隙對應的位置設置有觀察窗。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的外側套設有止液夾;所述止液夾包括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用于改變所述第一凸出部與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間距離的鎖扣部;所述管體夾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間。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部包括鋸齒端和扣合端,所述鋸齒端設有至少2個齒牙,所述扣合端與所述齒牙相互配合。
【文檔編號】A61M1/00GK205460085SQ201620226009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8日
【發明人】康海燕
【申請人】康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