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動態椎弓根釘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動態椎弓根釘,提供了一種對現有在臨床上使用的椎弓根釘進行改進的方案。這種椎弓根釘,包括連接器、螺塞、上壓塊、彈簧、下壓塊和球頭釘,所述連接器為空心柱體,連接器一端為上開口,連接器另一端為下開口,所述螺塞安裝在連接器上開口內,上壓塊、彈簧和下壓塊安裝在連接器內部,上壓塊設置在彈簧上方,下壓塊設置在彈簧下方,所述彈簧豎直安裝在上壓塊和下壓塊之間,所述球頭釘設置在下壓塊下方。本實用新型利用彈簧的特性,對下壓塊產生可以變的壓力,并使壓力轉化為阻尼作用在與下壓塊配合的球頭釘,實現對球頭釘的彈性約束。
【專利說明】
一種微動態椎弓根釘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脊椎內固定手術用的微動態椎弓根釘。
【背景技術】
[0002]椎弓根釘的應用,在近二十年來,逐步在國內流行起來,主要用途是在骨外科手術上,病人的腰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管狹窄等疾病;手術時,先將壞死的腰椎間盤切除,填入融合物,再在相鄰的腰椎中分別植入椎弓根釘,最后連接棒裝入連接器,被連接器的螺塞固定,相鄰的腰椎就被植入釘和矯形棒連接在一起。此手術的好處是可以在強制性固定的情況下,讓相鄰的椎間融合,從根本上解決其病變部位。但從此亦帶來另一個問題:被固定的腰椎失去了活動能力,不能夠前后伸展,加重了鄰近的椎間盤承受的壓力,一段時間后,又產生新的病變。
[0003]針對這個問題,人們提出了一種微動態椎弓根釘,通過對椎弓根釘連接器的結構進行改良,包括加入彈簧圈和改變連接器通孔形狀,使得植入釘可以相對連接器所小幅度擺動。然而,這些微動態椎弓根釘連接器由于其結構的限制,一方面受安裝位置限制,對加工精度要求高,生產難度大;另一方面又難以對擺動阻尼作定量選擇,而且支撐質量不穩定。
【發明內容】
[0004]針對椎弓根釘的阻尼不能定量調節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椎弓根釘的改進方案,其采用豎向設置的彈簧作為阻尼調節裝置,解決此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動態椎弓根釘,包括連接器、螺塞、上壓塊、彈簧、下壓塊和球頭釘,所述連接器為空心柱體,連接器一端為上開口,連接器另一端為下開口,所述螺塞安裝在連接器上開口內,上壓塊、彈簧和下壓塊安裝在連接器內部,上壓塊設置在彈簧上方,下壓塊設置在彈簧下方,所述彈簧豎直安裝在上壓塊和下壓塊之間,所述球頭釘設置在下壓塊下方。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進一步還包括:
[0007]進一步地,所述彈簧為柱狀彈簧。
[0008]進一步地,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分別與連接器內部相配合,所述連接器內壁設有阻擋上壓塊的臺階位。
[0009]進一步地,所述彈簧有兩個以上。
[0010]進一步地,所述所述彈簧數量為四條。
[0011]進一步地,所述彈簧呈圓周分布在上壓塊和下壓塊之間。
[0012]進一步地,所述彈簧數量為一條。
[0013]進一步地,所述上壓塊和/或下壓塊上設有盲孔,所述盲孔設在上壓塊和下壓塊相對的面上,所述彈簧安裝在盲孔中。
[0014]進一步地,所述上壓塊和/或下壓塊上設有凸臺,所述凸臺設在上壓塊和下壓塊相對的面上,所述凸臺卡入彈簧內。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器處于工作狀態時,上壓塊支撐在連接器的內腔的臺階位上,同時通過柱狀彈簧約束下壓塊,下壓塊與植入釘的球頭作球面約束性配合;上壓塊和下壓塊之間多條彈簧柱同時作用,支撐呈現平穩狀態;每條彈簧的預壓縮量增加,所能承受的壓力亦大大增加;此外只要改變彈簧的線徑及線距,即可調整上下壓塊間的柔性約束的力度。
[0016]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椎弓根釘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椎弓根釘的上壓塊仰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椎弓根釘A-A剖面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微動態椎弓根釘上壓塊、彈簧和下壓塊的組合示意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椎弓根釘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微動態椎弓根釘上壓塊、彈簧和下壓塊結構示意圖;
[0023]1、螺塞,2、上壓塊,3、矯形棒,4、柱狀彈簧,5、下壓塊,6、連接器,7、植入釘,21、上壓塊盲孔,51、下壓塊的盲孔,52、下壓塊的凸臺,62、臺階位。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25]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椎弓根釘,包括螺塞1、連接器6、上壓塊2、柱狀彈簧4和下壓塊5,本實施例中,彈簧4采用柱狀彈簧,具體實施時,也可以采用常規技術中的其他可用的彈簧形式;為了使支撐更為平穩本實施例使用了四條柱狀彈簧,具體實施中也可以因應具體支撐力量的需要增加或減少彈簧的數量。連接器6為空心柱體,連接器6的兩端分別設有上開口和下開口,螺塞I安裝在連接器6的上開口內,上開口內壁設有安裝螺塞I的螺紋,上壓塊2、四條柱狀彈簧4和下壓塊5安裝在連接器6內部。連接器6內壁有臺階位62,臺階位62上方連接器的內徑略大于下方的內徑,該臺階位可以阻擋上壓塊2下壓到過低位置。上壓塊2與臺階位62上方的連接器內部相配合,下壓塊5與臺階位62下方的連接器內壁相配合。上壓塊2和下壓塊5相接的底面上設有四個呈圓周分布的盲孔21,下壓塊5和上壓塊2相接的面上也對應設有四個盲孔51,四條柱狀彈簧4安裝在上壓塊2和下壓塊5之間,彈簧4的兩端安裝在上壓塊盲孔21和下壓塊的盲孔51之內。四條柱狀彈簧4呈圓周分布在上壓塊2和下壓塊5之間,可以使支撐力度更加均勻。開設盲孔一方面可以固定彈簧位置,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彈簧的可利用長度,使預壓縮量增加,柔性約束力度的可調節范圍也更大,具體實施時,可以根據需要的約束力度大小,選擇盲孔是否開設,開設的數量、位置和深度。
[0026]連接器6上有一個U型槽,用于安裝矯形棒3,U型槽采用常規的連接器中的安裝矯形棒的U型槽結構。
[0027]使用時,椎弓根釘的球頭釘7會預安裝到連接器6內,球頭釘7的球頭卡接在連接器底部的下開口,釘體伸出連接器外,待植入椎體。上壓塊2、柱狀彈簧4和下壓塊5安裝在球頭上方,下壓塊5的另一個底面為球面,與球頭71配合。全部椎弓根釘植入椎體后,將矯形棒3安裝到連接器6上,將螺塞I安裝到連接器6的上開口內,擰緊,固定住矯形棒3。
[002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椎弓根釘如圖5、6所示,使用了一條柱狀彈簧4,豎直安裝在上壓塊2和下壓塊5之間,上壓塊2上設有盲孔21,下壓塊5上設有凸臺52,盲孔21和凸臺52的大小和形狀與柱狀彈簧4相配合,凸臺52卡在彈簧4內,凸臺52與上壓塊不接觸。
[0029]使用時,椎弓根釘的球頭釘7會預安裝到連接器6內,球頭釘7的球頭卡接在連接器底部的下開口,釘體伸出連接器外,待植入椎體。上壓塊2、柱狀彈簧4和下壓塊5安裝在球頭上方,下壓塊5的另一個底面為球面,與球頭71配合。全部椎弓根釘植入椎體后,將矯形棒3安裝到連接器6上,將螺塞I安裝到連接器6的上開口內,擰緊,固定住矯形棒3。
[0030]以上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結構與本實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微動態椎弓根釘,其特征在于,所述椎弓根釘包括連接器、螺塞、上壓塊、彈簧、下壓塊和球頭釘,所述連接器為空心柱體,連接器一端為上開口,連接器另一端為下開口,所述螺塞安裝在連接器上開口內,上壓塊、彈簧和下壓塊安裝在連接器內部,上壓塊設置在彈簧上方,下壓塊設置在彈簧下方,所述彈簧豎直安裝在上壓塊和下壓塊之間,所述球頭釘設置在下壓塊下方。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動態椎弓根釘,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為柱狀彈簧。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動態椎弓根釘,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上壓塊和下壓塊分別與連接器內部相配合,所述連接器內壁設有阻擋上壓塊的臺階位。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動態椎弓根釘,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設有兩個以上。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動態椎弓根釘,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數量為四條。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動態椎弓根釘,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呈圓周分布在上壓塊和下壓塊之間。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動態椎弓根釘,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數量為一條。8.如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微動態椎弓根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塊和/或下壓塊上設有盲孔,所述盲孔設在上壓塊和下壓塊相對的面上,所述彈簧安裝在盲孔中。9.如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微動態椎弓根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塊和/或下壓塊上設有凸臺,所述凸臺設在上壓塊和下壓塊相對的面上,所述凸臺卡入彈簧內。
【文檔編號】A61B17/86GK205658962SQ201620153647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9日
【發明人】曾析非, 何偉義
【申請人】曾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