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真空吸塵器是一種能夠利用安裝在其本體內部的風扇電動機所產生的吸入力,將異物和空氣同時吸入的電器。被吸入的包含了異物的空氣在經過安裝在本體內部的過濾裝置過濾之后,使異物滯留在本體的內部,而空氣則排向外部。
為了將吸入的異物過濾出來,一般會使用紙過濾器,這種紙過濾器可以使空氣通過,而異物則會積聚在其內部。也就是說,包含了異物的空氣被吸入之后,排出的只有經過過濾的空氣。
但如果用來過濾異物的裝置采用的是如上所述的紙過濾器,那么使用一段時間之后,紙過濾器內就會積滿異物,從而使真空吸塵器的吸力下降,因此需要定期更換紙過濾器,而這會給使用者帶來不便。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最近出現了一種不需要集塵袋的旋風式(cyclone)真空吸塵器。
如圖1、2所示,旋風式真空吸塵器包括以下組成部分本體(2),它的內部裝有能夠產生吸入力的風扇電動機;連接軟管(4),它用具有一定柔韌性的材料制成,它與上述本體(2)的內部相連通;延長管(6),它連接在上述連接軟管(4)的一端并與其相連通,它的長度可以調節;地板吸頭(8),它能夠在上述本體(1)所產生的吸入力的作用下,從地面吸入包含異物的空氣。
另外,上述延長管(6)的上端形成了用來移動上述地板吸頭(8)的手柄(6a),上述手柄(6a)的下方裝有用來開關風扇電動機的開關(switch)(6b)。
上述本體(2)內裝有可以從上方插入和取出的集塵組件(10)。上述集塵組件(10)是一個過濾裝置,從地板吸頭(8)流入的包含異物的空氣流入它的內部之后,它可以通過旋風方式將異物過濾出來。另外,上述本體(2)的側面還形成了排風部(2a),在上述集塵組件(10)的內部被過濾掉異物的空氣可以通過這個排風部(2a)排向外部。
上述本體(2)的下面裝有一對可轉動的輪子(2b),它們是用來移動本體的。上述本體(2)的一側裝有用來向真空吸塵器提供電源的電源線,并且上述電源線可以纏繞在安裝在本體內部的卷線輪(圖中省略)上,因而可以收進本體的內部。
此外,上述本體(2)的上部形成了向下凹陷的集塵組件安裝槽(2c),上述集塵組件安裝槽(2c)內壁的較上端的位置上形成了本體進風口(2d),通過上述地板吸頭(8)流入的空氣和異物可以通過這個本體進風口(2d)流向集塵組件(10)。另外,上述集塵組件安裝槽(2c)內壁的較下端的位置上形成了本體排風口(2e),與異物一起流入到上述集塵組件(10)內的空氣經過過濾之后,可以通過這個本體排風口(2e)排向外部。
從上述本體排風口(2e)排出的空氣可以通過上述排風部(2a)排放到外部。上述排風部(2a)的內部裝有排風過濾器(圖中未示)。上述排風過濾器是被排風蓋(2a′)固定的。排風蓋(2a′)組裝在本體(2)、排風部(22)的外部。
如圖2所示,上述排風蓋(2a′)大致呈圓形的蓋子(cap)形狀,它的內部形成了內外貫通的排風(2a″)。從上述本體排風口(2e)排出的空氣流過排風過濾器之后,可以通過上述排風(2a″)排放到外部。
但是,如上所述的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上述排風蓋(2a′)不僅形成了本體(2)的外殼的一部分,同時它還可以防止安裝在其內部的排風過濾器掉到外部。但是,由于安裝在上述排風蓋(2a′)內部的排風過濾器不具備另外的固定結構,因此在空氣排出過程中會劇烈地抖動。這樣一來,在使用真空吸塵器時,上述排風過濾器會因抖動產生較大的噪音。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真空吸塵器存在的上述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以使它能夠利用在排風蓋的背面形成固定凸起牢固地固定排風過濾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包括過濾器安裝槽、排風過濾器、排風蓋;過濾器安裝槽,它在裝有集塵組件的本體的一側形成;排風過濾器,它安裝在過濾器安裝槽內,能夠對流過了集塵組件的空氣進行過濾;排風蓋,它安裝在過濾器安裝槽的外側,能夠將排風過濾器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蓋上還形成了用來固定所述排風過濾器的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可以使所述排風過濾器緊貼并固定在所述過濾器安裝槽的內部。
前述的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其中固定凸起是在所述排風蓋的背面形成的凸出結構。
前述的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其中固定凸起由若干個組成。
前述的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其中固定凸起與所述排風蓋是一體的。
前述的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其中若干個固定凸起的大小各不相同。
如果采用了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明的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那么就可以使排風過濾器緊貼在排風蓋上。這樣一來,就可以防止真空吸塵器在使用的過程中因排風過濾器的抖動而產生噪音。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現有旋風式真空吸塵器的外觀構造的分解立體2為現有真空吸塵器的排風蓋的背面立體3為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真空吸塵器及其排風蓋的分解立體4為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排風蓋的背向立體中標號說明30本體 40集塵組件安裝槽40a本體進風口40b本體排風口45集塵組件 45a集塵組件進風口45b集塵組件排風口50排風部51過濾器安裝槽 51a外沿51b組裝槽53排風過濾器55排風蓋 55a排風口55b組裝突起 60固定凸起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3、4所示,本發明的真空吸塵器包括以下組成部分本體(30),它能夠利用安裝在其內部的風扇電動機的吸入力將地面或地毯等上面的異物和空氣同時吸入;連接軟管(34),它用具有一定柔韌性的材料制成,它與上述本體(30)的內部相連通;延長管(36),它連接在上述連接軟管(34)的一端;地板吸頭(38),它安裝在上述延長管(36)的下端,能夠在風扇電動機所產生的吸入力的作用下將地面上的異物吸入。
另外,上述延長管(36)的上端,具體來講是在延長管(36)與連接軟管(34)之間形成了手柄(36a)和開關(36b)。上述手柄(36a)是供使用者抓握的部位,使用者可以握著這個手柄(36a)將地板吸頭(38)朝需要的位置移動。也就是說,如果使用者握著上述手柄(36a)來回移動,那么上述地板吸頭(38)或手柄(36a)的位置就會隨著使用者的動作而變化,由此就可以把地面上的異物吸入。上述開關(36b)用來開關安裝在本體(30)內部的風扇電動機和調節吸力強度。因此如果開啟上述開關(36b),那么風扇電動機就會驅動,從而產生吸入力,在這種吸入力的作用下,異物可以通過上述地板吸頭(38)被吸入到本體(30)的內部。
另外,為了使上述本體(30)能夠在地面上移動,上述本體(30)的后方裝有一對可以轉動的輪子(30b)。上述本體(30)的背面裝有用來向真空吸塵器提供電源的電源線(30c),上述電源線(30c)可以纏繞在安裝在本體內部的卷線輪(圖中省略)上,因而可以收進本體的內部。
具有上述結構的本體(30)的上部形成了向下凹陷的集塵組件安裝槽(40)。上述集塵組件安裝槽(40)是用來安裝后述的集塵組件(45)的空間,它的深度最好與集塵組件(45)的高度相對應。上述集塵組件安裝槽(40)內壁的較上端的位置上形成了本體進風口(40a),通過上述地板吸頭(38)流入的空氣和異物可以通過這個本體進風口(40a)流向集塵組件(45)。另外,上述集塵組件安裝槽(40)內壁的較下端的位置上形成了本體排風口(40b)。通過上述地板吸頭(38)流入的空氣和異物可以通過上述本體進風口(40a)流入到集塵組件(45)的內部,與異物一起流入到上述集塵組件(45)內的空氣經過過濾之后,異物會被過濾出來,只有空氣排向上述本體排風口(40b)。
為了使空氣如上所述地流動,上述集塵組件(45)上形成了與上述本體進風口(40a)相對應的集塵組件進風口(45a)和與上述本體排風口(40b)相對應的集塵組件排風口(45b)。
此外,上述本體(30)的前方形成了排風部(50),這個排風部(50)可以對從上述本體排風口(40b)排出的空氣在排向本體(30)外部的過程中進行過濾。
上述排風部(50)由以下部分構成過濾器安裝槽(51),它與上述本體排風口(40b)相連通,它的內部裝有后述的排風過濾器;排風過濾器(53),它安裝在上述過濾器安裝槽(51)內,能夠對排出空氣進行過濾;排風蓋(55),它可以防止上述排風過濾器(53)從過濾器安裝槽(51)內脫落。
上述過濾器安裝槽(51)大致呈圓形的凹槽形狀,它是從上述本體(30)前方的外表面向內凹陷而成的。這樣的過濾器安裝槽(51)的底部與上述本體(30)的本體排風口(40b)相連通。即從上述集塵組件(45)的集塵組件排風口(45b)排出的空氣可以通過上述本體排風口(40b)流向排風部(50)的過濾器安裝槽(51)。上述過濾器安裝槽(51)是被向外突出的外沿(51a)圍起來的,這樣的外沿(51a)上形成了用來固定后述的過濾器蓋(55)的組裝槽(51b)。
如上所述的過濾器安裝槽(51)的內部裝有排風過濾器(53),這個排風過濾器(53)具有放射狀的皺褶。上述排風過濾器(53)的形狀與上述過濾器安裝槽(51)的形狀相對應。也就是說,如果上述過濾器安裝槽(51)的形狀變成了四邊形,那么上述排風過濾器(53)也最好呈四邊形。但是上述排風過濾器(53)與過濾器安裝槽(51)的形狀必須相對應。
上述排風過濾器(53)呈放射狀,是用紙反復折疊而制成的,但最好采用像高效微粒空氣過濾器(HEPA filter)這樣的過濾器。之所以安裝這個過濾器,是因為雖然異物在上述集塵組件(45)中已被過濾出來,但是在空氣流經風扇電動機(圖中未示)的過程中還有可能又摻進異物,因此為了防止異物排到本體(30)的外部,才安裝了上述排風過濾器(53)。
另外,上述排風過濾器(53)的外側裝有與排風口(55a)形成了一體的排風蓋(55)。上述排風蓋(55)的形狀呈與將上述過濾器安裝槽(51)圍起來的外沿(51a)的形狀相對應的圓形,它的內部形成了橫貫左右的排風口(55a)。上述排風口(55a)是內外貫通的孔,流過上述排風過濾器(53)的空氣可以通過上述排風口(55a)排到本體(30)的外部。
具有上述結構的排風蓋(55)的背面形成了若干個固定凸起(60)。上述固定凸起(60)是從上述排風蓋(55)上突出出來的凸起,沿著上述排風口(55a)的外圈形成了若干個這樣的凸起。上述固定凸起(60)最好比排風蓋(55)的外圈向外突出的高度高一些,這是因為上述固定凸起(60)需起到以下作用,即壓住上述排風過濾器(53)以使其緊貼上述過濾器安裝槽(51)。另外,上述排風蓋(55)的外圈上還形成了組裝突起(55b)。把上述組裝突起(55b)插入到上述過濾器安裝槽(51)的組裝槽(51b)內,就可以將上述排風蓋(55)固定到過濾器安裝槽(51)的外側。
下面請看如上所述的排風過濾器和排風蓋(55)是如何安裝到過濾器安裝槽(51)內首先要把圓形的排風過濾器(53)插入到具備組裝槽(51b)的外沿(51a)的內部即過濾器安裝槽(51)內。在這里,由于排風過濾器(53)不具備另外的固定結構,因此這個時候如果松開手的話,上述排風過濾器(53)就會掉下來。因此需要一邊用手扶住上述排風過濾器(53),一邊將上述排風蓋(55)的組裝突起插入到組裝槽(51b)內并轉動排風蓋(55),這樣就可以把上述排風蓋(55)牢固地固定在過濾器安裝槽(51)的外側。在上述排風蓋(55)安裝好的狀態下,從上述排風蓋(55)的背面突出出來的固定凸起(60)會頂住上述排風過濾器(53)的前面。這樣一來,在固定凸起(60)的作用下,上述排風過濾器(53)不會來回移動,它會牢牢地固定在過濾器安裝槽(51)內。
如上所述的本發明的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的基本技術理念是在排風蓋的背面形成突出的固定凸起,利用這個固定凸起來固定排風過濾器。在如上所述的本發明的基本技術理念的范疇內,對于本行業的一般技術人員來說,是有可能做出其它多種變形處理的。
例如,如果把上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的排風蓋做成彎曲的形狀,那么就可以使上述固定凸起的高度各不相同。也就是說,由于上述排風蓋背面的高度有所不同,因此固定凸起的高度也就隨之各不相同。
本發明的效果本發明的真空吸塵器的排風蓋固定結構,那么就可以獲得以下效果。
首先,由于排風蓋的背面形成了若干個突出的固定凸起,因此在這些固定凸起的作用下,安裝在過濾器安裝槽內部的排風過濾器可以緊貼并固定在過濾器安裝槽內。這樣一來,在使用真空吸塵器的過程中,排風過濾器就不會因空氣流動而晃動,因此可以減小噪音。
另外,由于在排風蓋的背面形成了與之一體的固定凸起,并且上述排風過濾器是通過固定凸起而得以固定的,因此不需要另外的復雜構造就可以簡便地將排風過濾器固定。
另外,由于只要卸下排風蓋就可以很方便地將排風過濾器拆下來,因此拆卸變臟了排風過濾器以及再次組裝的過程都很容易實現。這樣的優點會使吸塵器的使用者感到滿意,因此可以提高消費者對于產品的認知度。
權利要求
1.一種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包括過濾器安裝槽、排風過濾器、排風蓋;過濾器安裝槽,它在裝有集塵組件的本體的一側形成;排風過濾器,它安裝在過濾器安裝槽內,能夠對流過了集塵組件的空氣進行過濾;排風蓋,它安裝在過濾器安裝槽的外側,能夠將排風過濾器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蓋上還形成了用來固定所述排風過濾器的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可以使所述排風過濾器緊貼并固定在所述過濾器安裝槽的內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起是在所述排風蓋的背面形成的凸出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起由若干個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起與所述排風蓋是一體的。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個固定凸起的大小各不相同。
全文摘要
一種真空吸塵器的排風過濾器固定結構,包括過濾器安裝槽、排風過濾器、排風蓋;過濾器安裝槽,它在裝有集塵組件的本體的一側形成;排風過濾器,它安裝在過濾器安裝槽內,能夠對流過了集塵組件的空氣進行過濾;排風蓋,它安裝在過濾器安裝槽的外側,能夠將排風過濾器固定;其特征在于,排風蓋上還形成了用來固定排風過濾器的固定凸起,固定凸起可以使所述排風過濾器緊貼并固定在過濾器安裝槽的內部。本發明能夠利用在排風蓋的背面形成固定凸起牢固地固定排風過濾器,防止排風過濾器在使用過程中因來回抖動而產生噪音。
文檔編號A47L9/00GK1729915SQ200410020250
公開日2006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6日
發明者成河宗 申請人: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