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飲水機、凈水桶,特別是一種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ZL200320125299.0中公開了一種高溫殺菌飲水機,其包括冷膽、熱罐和水罐,冷膽和熱罐均設有出水管及分別與水罐連通的進水管,熱罐還設有電熱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可將熱罐中的高溫蒸汽導入冷膽的導氣管,冷膽底部還設有排污閥。該飲水機利用飲水機熱罐中的高溫蒸汽殺滅冷膽和冷膽出水管內壁的病菌,這種結構的飲水機能有效避免飲用水的二次污染,但是其結構復雜,零部件多,制造成本也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體積小、制造成本低、操作簡便、既可用于飲水機,又可用于凈水桶的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包括設置在發生器殼體中臭氧發生腔內的臭氧發生片,臭氧發生腔一端與微型氣泵相接,其另一端通過臭氧出氣口與飲水機、凈水桶內部相連通,其結構特征是臭氧發生片與散熱片相接,殼體上設置有散熱進風口,散熱進風口下方設置有散熱風扇。
上述的臭氧發生腔設置在臭氧發生腔主體內,臭氧發生腔上部設置有臭氧發生片,散熱片嵌入臭氧發生腔主體內與臭氧發生片相接觸。
上述的微型氣泵的氣泵進氣口處設置有空氣過濾器。
上述的空氣過濾器包括設置在氣泵進氣口處的空氣過濾器主體,空氣過濾器主體與過濾器蓋扣接,過濾器蓋內側與空氣過濾器主體之間設置有過濾棉,過濾器蓋位于過濾棉處設置有過濾器進氣口。
上述的發生器殼體外壁上設置有凹槽,該凹槽內放置有貼片,飲水機、凈水桶殼體表面也設置有貼片,貼片和貼片粘接為一體。
上述的貼片為尼龍絲扣貼片。
上述的臭氧發生片、散熱風扇和控制電路板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將臭氧發生模塊,空氣過濾模塊,氣體增壓模塊集中在發生器的殼體內,在保證其使用功能的基礎上使裝置緊湊,節省材料成本。用戶花較少費用就可以使日常飲用水源有消毒殺菌及防二次污染功能,保證健康。
本實用新型在臭氧發生片上設置散熱鋁片,于散熱鋁片上方設置散熱風扇,臭氧發生片、散熱風扇和控制電路板電連接,臭氧發生片開始工作的時候,散熱風扇同時工作,防止熱量集中在臭氧發生腔主體內,以確保臭氧片在良好的工作狀態下運行,極大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在發生器殼體上設置安裝孔和貼片,并設置有內部連接線和外置電源變壓器,可以很方便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飲水機內部或外部,接上內部線或插上接頭就可以投入使用,簡單方便。
本實用新型利用臭氧高效快速殺菌的特點,對飲水機、凈水桶水罐里的水進行殺菌,且殺菌后無任何殘留物質,確保用戶健康安全。
本實用新型使用12V低壓電源,安全可靠。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體積小、制造成本低、操作簡便、既可用于飲水機,又可用于凈水桶。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后視(移開上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B-B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圖5為本實用新型內部氣體流向結構示意圖。
圖6為貼片結構示意圖。
圖7-圖8為電線接頭結構示意圖。
圖9-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三個使用狀態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散熱進風口,2為散熱風扇,3為上蓋,4為散熱出風口,5為散熱鋁片,6為臭氧發生片,7為臭氧出氣口,8為臭氧出氣軟管,9為臭氧發生腔,10為臭氧發生腔主體,11為底座,12為臭氧發生腔進氣口,13為連接管,14為氣泵出氣口,15為微型氣泵,16為魔術貼貼槽;17為空氣過濾器主體,18為氣泵進氣口,19為過濾器進氣口,20為過濾棉,21為過濾器蓋,22為臭氧發生模塊,23為控制電路板,24為外接電源線接頭,25為貼片,26為貼片,27為電源線接頭,28為電源線接頭,29為線路板插頭,30為電源變壓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11,本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包括設置在發生器殼體中臭氧發生腔9內的臭氧發生片6,空氣在臭氧發生腔9內被臭氧發生片6電離,產生臭氧;臭氧發生腔9一端與微型氣泵15相接,其另一端通過臭氧出氣口7與飲水機、凈水桶內部相連通,臭氧發生片與散熱片5相接,殼體上設置有散熱進風口1,散熱進風口下方設置有散熱風扇2。發生器殼體上設置有散熱出風口4。臭氧發生片6、散熱風扇2和控制電路板23電連接。臭氧發生模塊22為臭氧發生片6提供高壓工作電流。
臭氧發生腔9設置在臭氧發生腔主體10內,臭氧發生腔上部設置有臭氧發生片6,散熱片5嵌入臭氧發生腔主體內與臭氧發生片相接觸。
微型氣泵15的氣泵進氣口18處設置有空氣過濾器。該空氣過濾器包括設置在氣泵進氣口18處的空氣過濾器主體17,空氣過濾器主體與過濾器蓋21扣接,過濾器蓋內側與空氣過濾器主體之間設置有過濾棉20,過濾器蓋位于過濾棉處設置有過濾器進氣口19。
箭頭方向所示為工作氣流的方向,見圖4-圖5。空氣通過過濾器蓋21上面的過濾器進氣口19進入到空氣過濾器主體17內。空氣過濾器主體17內裝有的過濾棉20可以過濾空氣內的塵埃,然后空氣通過氣泵進氣口18進入到微型氣泵15內。微型氣泵15對空氣進行加壓,經加壓的空氣通過氣泵出氣口14,連接管13和臭氧發生腔進氣口12進入到臭氧發生腔9內,臭氧發生片6在臭氧發生腔9內對空氣進行高壓放電,產生臭氧。高壓的臭氧氣體經過臭氧出氣口7和臭氧出氣軟管8,通入到“凈水桶”或“飲水機”里,對飲用水及整個容器進行消毒殺菌,達到防止二次污染的效果。當過濾棉20使用約1年后,就需要更換,此時只需要打開過濾器蓋21,然后將過濾棉20更換,再將過濾器蓋21裝回即可;空氣過濾器主體17與微型氣泵15之間采用膠水粘接的方法進行連接和密封。
臭氧發生模塊22和微型氣泵15有電源線與控制電路板23連接,由控制電路板23進行控制。使用螺釘固定的方法將控制電路板23安裝在底座11上,這種安裝方式節省了產品的空間;此時,用電線將控制電路板23與外接電源線接頭24連接;電源線接頭27和電源變壓器30或電源線接頭28和線路板插頭29通過插接的方式與外接電源線接頭24相連,并為整個裝置提供電源;見圖7-圖8。
如果裝置作為機器的一個部件使用時,見圖9-圖11,則使用電源線接頭28和線路板插頭29作為電源線,外接電源線接頭24與機器的控制電路板相連,為本產品提供電源;如果裝置單獨使用,則使用電源線接頭27和電源變壓器30作為電源線,并直接插到電源插座,為本產品提供電源;發生器殼體外壁上設置有凹槽,該凹槽內放置有貼片25,飲水機、凈水桶殼體表面也設置有貼片26,貼片25和貼片26中的一片上有設置有黏粘層,貼片25和貼片26中粘接為一體;或者貼片25和貼片26為表面帶有尼龍絲扣貼片,見圖6;為防止本產品滑落,利用尼龍貼片25和26上尼龍鉤和絨面相粘接的特性用進行固定;圖9-圖11為本產品分別用在飲水機和凈水桶上的實施例。
權利要求1.一種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包括設置在發生器殼體中臭氧發生腔(9)內的臭氧發生片(6),臭氧發生腔一端與微型氣泵(15)相接,其另一端通過臭氧出氣口(7)與飲水機、凈水桶內部相連通,其特征是所述的臭氧發生片與散熱片(5)相接,殼體上設置有散熱進風口(1),散熱進風口下方設置有散熱風扇(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臭氧發生腔(9)設置在臭氧發生腔主體(10)內,臭氧發生腔上部設置有臭氧發生片(6),散熱片(5)嵌入臭氧發生腔主體內與臭氧發生片相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微型氣泵(15)的氣泵進氣口(18)處設置有空氣過濾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空氣過濾器包括設置在氣泵進氣口(18)處的空氣過濾器主體(17),空氣過濾器主體與過濾器蓋(21)扣接,過濾器蓋內側與空氣過濾器主體之間設置有過濾棉(20),過濾器蓋位于過濾棉處設置有過濾器進氣口(1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發生器殼體外壁上設置有凹槽,該凹槽內放置有貼片(25),飲水機、凈水桶殼體表面也設置有貼片(26),貼片(25)和貼片(26)粘接為一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貼片(25)和貼片(26)為尼龍絲扣貼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臭氧發生片(6)、散熱風扇(2)和控制電路板(23)電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發生器殼體上設置有散熱出風口(4)。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發生器采用12V低壓電源。
專利摘要一種飲水機、凈水桶防二次污染發生器,包括設置在發生器殼體中臭氧發生腔內的臭氧發生片,臭氧發生腔一端與氣泵相接,其另一端通過臭氧出氣口與飲水機、凈水桶內部相連通,臭氧發生片與散熱片相接,殼體上設置有散熱進風口,散熱進風口下方設置有散熱風扇。臭氧發生腔設置在臭氧發生腔主體內,臭氧發生腔上部設置有臭氧發生片,散熱片嵌入臭氧發生腔主體內與臭氧發生片相接觸。微型氣泵的氣泵進氣口處設置有空氣過濾器。本實用新型將臭氧發生模塊,空氣過濾模塊,氣體增壓模塊集中在發生器的殼體內,在保證其使用功能的基礎上減小體積,節省材料,用戶花較少費用就可使日常使用的飲水機、凈水桶具有消毒殺菌及防二次污染功能。
文檔編號A47J31/44GK2815222SQ20052006119
公開日2006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15日
發明者梁錦滔 申請人:梁錦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