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竹拼裝衣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衣架,特別是一種由竹子制成的竹拼裝衣架。
背景技術:
普通的衣架由掛鉤和衣架本體組成,衣架本體由左右肩支架連接而成。最常見的衣架本體由左右肩支架固聯而形成中間具有弓形寬大體的領口段和等長向兩邊伸展的細窄肩撐段,同時整個的衣架本體具有較大的厚度,這種結構的衣架也是目前出口的主要結構。所述衣架可以用整塊的木材做成左右肩支架,但要用整塊的左右肩支架做衣架本體,則要選擇和弓形領口段寬度一致的木塊,細窄肩撐段則要刨削掉多余的木材才能形成,無形中浪費消耗了大量木材;而為節省木材也可用木塊和木塊之間的拼接來制做衣架本體,由不同尺寸的木塊分別制成寬大體的領口段和細窄肩撐段后再進行拼接。在木材資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大部份的衣架用木材需要進口,用木材拼裝制成的衣架不僅衣架較重且消耗大量木材,不利于木材資源的保護,而且成本較高。而在中國的南方有著豐富的竹子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人們想到用竹子來制作衣架本體,但由于竹子本身的尺寸原因,用于生產衣架本體的竹條的寬度、厚度尺寸有限,如果不用部分木材進行局部的加強固化、拼裝連接,單純用竹條竹塊無法制成上述寬大、承載能力強的衣架。
竹木拼接衣架的結構主要有幾種1、有一定弧形的整條竹條作為衣架本體的左右肩支架,在中間部位的竹條頂面或者底面上固聯拼接上木塊,形成寬大體的領口段,同時別的木條還拼接在兩邊的竹條上以加強肩撐段的強度。
2、有一定弧形的整條竹條作為衣架本體的左右肩支架,在中間部位的竹條頂面或者底面上固聯拼接上多塊竹塊,形成寬大體的領口段,同時木條拼接在兩邊的竹條上以加強肩撐段的強度。
3、中間部位寬大體的領口段由木塊制成,兩邊的肩撐段由竹塊制成,兩者拼接后形成具有左右肩支架的衣架本體。
此外還有用竹木壓合板、竹壓合板套裁拼接來制做衣架本體的方法,但衣架的成本會更高。
綜合上述,對于高質量、高標準的衣架,特別是在出口方面,完全用竹子制成的衣架還無法取代用木材、竹木合成等方法制成的衣架。
(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用竹子制成的輕便、寬大、牢固、便宜、美觀大方的竹拼裝衣架。
能實現上述目的的竹拼裝衣架,也是由掛鉤和與掛鉤固聯的衣架本體組成,所不同的是衣架本體由整條或整塊的竹質左右肩支架固聯拼裝而形成中間的領口段和向兩邊斜向等長伸展的肩撐段,竹條或竹塊的寬面作為左右肩支架的前后面,領口段的左右肩支架頂部拼接有左右固聯拼接的竹塊,竹塊的頂面形成對稱的弓形。左右肩支架、左右竹塊固聯的方式,左右竹塊與左右肩支架拼接方式可以是榫頭榫槽的連接方式或是互為卡齒的連接方式,還可以是能夠牢固連接的其它任何方式。
眾所周知,用于制造衣架的竹條或竹塊尺寸有限,即使用尺寸最大的竹條或竹塊的寬面作為前后面來做左右肩支架而形成的竹拼裝衣架,雖然在向兩邊伸展的長度上能達到要求,但在前后的厚度和上下的寬度(高度)上還是顯得很單薄無法滿足高標準高質量衣架的要求,還需要在左右肩支架的厚度和寬度(高度)上進行拼接。較為簡單的拼接方案如上所述,弓形的左右竹塊與左右肩支架的拼接構成了衣架本體寬大的中間領口段,改善了單純由左右肩支架組成的衣架本體單薄的結構。
為了增加衣架本體的厚重程度,還可以增加衣架本體的厚度,較為簡單的方案是在左右肩支架和左右竹塊的厚度方向上至少再粘聯一層左右肩支架和左右竹塊而形成兩層結構,還可以根據具體需要進行多層粘連。
從俯視的角度看,左右肩支架有在一條直線上和非一條直線上的連接方法,不在一條直線上的連接是為滿足西裝、大衣等貴重有形衣物的涼掛,可以是左右肩支架平直向前伸,還可以是左右肩支架弧狀向前伸。左右肩支架底部還設有與之固聯的竹質連接支桿,一方面加強左右肩支架的強度,另一方面增加衣架的涼掛部位;肩撐段左右肩支架頂部上還設有防滑凹槽,防止涼掛衣物的滑落。
為使衣架本體整體更具美感,在肩撐段前段頂部設有淺凹狀圓弧,形成肩撐段前段小后段逐漸增大的結構,凹狀圓弧與竹塊弓形面形成光滑的自然過渡。本實用新型的優點1、衣架本體左右肩支架在厚度和寬度(高度)上具有粘聯和拼接的結構,可以制造出寬大、厚實、輕便、牢固的竹拼裝衣架。2、本實用新型工藝簡單,成本低,節省材料,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特別是可以替代木拼裝和竹木拼裝衣架的出口。
圖1A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1B為圖1A實施方式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C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D為圖2C實施方式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A、圖1B、圖2C、圖2D所示的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包括掛鉤1和與掛鉤1固聯的衣架本體,衣架本體由左右肩支架2、3通過榫頭、榫槽相配合的方式固聯組成中間的領口段和向兩邊斜向等長伸展的肩撐段,為使牢固連接,榫頭、榫槽結合面上涂有強力粘膠。如圖1A、圖2C所示,領口段左右肩支架2、3的連接部位處頂部具有上下的拼接結構,即相互固聯的左右竹塊5、6與左右肩支架2、3拼接而形成上下兩部分的結構,并在左右竹塊5、6頂部形成弓形狀向兩邊伸展與左右肩支架2、3連接成為一體。左右竹塊5、6的固聯、左右竹塊5、6和左右肩支架2、3上下的拼接也是通過榫頭、榫槽相配合的方式固聯組成,為使牢固連接,榫頭、榫槽結合面上涂有強力粘膠。
如圖1B、圖2D所示在左右肩支架2、3肩撐段前段頂部設有淺凹狀圓弧,形成肩撐段前段小后段逐漸增大的結構,凹狀圓弧與左右竹塊5、6弓形面形成光滑的自然過渡。
衣架本體在厚度上具有兩層的粘聯結構,即具有兩層的左右肩支架2、3和左右竹塊5、6。
左右肩支架2、3的相互連接可以形成一條直線的結構,如圖1B所示P66型竹拼裝衣架;也可以使左右肩支架2、3平直向前伸或者使左右肩支架2、3弧形向前伸,如圖2D所示C30型竹拼裝衣架。
左右肩支架2、3兩底部尾端之間固聯有竹質連接支條4,如圖1A、圖2C、圖2D所示,肩撐段左右肩支架2、3頂部尾端開設有防滑的半圓形凹槽。
將成品的竹拼裝衣架拋光后涂上光油,更顯美觀和檔次。
權利要求1.竹拼裝衣架,包括掛鉤和與掛鉤固聯的衣架本體,其特征在于衣架本體由整條或整塊的竹質左右肩支架(2、3)固聯拼裝而形成中間的領口段和向兩邊斜向等長伸展的肩撐段,竹條或竹塊的寬面作為左右肩支架(2、3)的前后面,領口段的左右肩支架(2、3)頂部拼接有左右固聯拼接的竹塊(5、6),竹塊(5、6)的頂面形成對稱的弓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拼裝衣架,其特征在于肩撐段前段頂部具有與竹塊(5、6)弓形面自然過渡的凹狀圓弧,形成肩撐段前段小后段逐漸增大的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拼裝衣架,其特征在于左右肩支架(2、3)和竹塊(5、6)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至少兩層粘聯的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拼裝衣架,其特征在于左右肩支架(2、3)呈直線狀連接或左右肩支架(2、3)平直向前伸,或者左右肩支架(2、3)弧狀向前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竹拼裝衣架,其特征在于左右肩支架(2、3)底部設有與之固聯的竹質連接支桿(4)。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拼裝衣架,其特征在于肩撐段左右肩支架(2、3)頂部設有防滑凹槽。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拼裝衣架,其特征在于左右肩支架(2、3)、左右竹塊(5、6)固聯方式是榫頭榫槽的連接方式或是互為卡齒的連接方式。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拼裝衣架,其特征在于左右肩支架(2、3)和左右竹塊(5、6)拼接的結構是榫頭榫槽的連接方式或是互為卡齒的連接方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由掛鉤和衣架本體組成的竹拼裝衣架,其特點是衣架本體由竹質左右肩支架拼裝而成中間的領口段和向兩邊等長伸展的肩撐段,領口段的左右肩支架頂部拼接有左右竹塊;左右肩支架和左右拼接的竹塊在前后方向上還具有至少兩層以上的粘聯結構。如此結構的竹拼裝衣架只要用尺寸有限的竹質材料可以制成寬大、厚實、牢固的竹衣架,比用木質材料或者竹材料制成的衣架毫不遜色,而且材料資源豐富,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A47G25/00GK2936048SQ20062003277
公開日2007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7日
發明者賴康龍 申請人:賴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