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調味品容納部的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器,其具有適于盛放 調味品、特別是醬汁類調味品的中間容納部。
背景技術:
具有多重密封的食品容器是公知的,例如本申請人已獲授權的公告號為CN2538192 (公告日2003.03.05)的實用新型專利、公告號為CN2783804 (公告 日2006.05.31)的實用新型專利、公告號為CN2783804 (公告日2006.05.31)的 實用新型專利、公告號為OTCN2855930 (公告日2007.01.10)的實用新型專利、 以及公開公告號為CN1820f79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公告日2006.08.23)提供 的食品容器,容器由盒蓋和盒體構成,盒蓋和盒體配合后可在其邊緣處形成有 多重的密封結構,因此當用該容器存放和攜帶食物時,能有效地防止食物湯汁 泄漏,并且具有高抗壓強度可防止容器受壓變形。作為一種改進,本申請人己獲授權的公告號為CN2581339 (公告日 2003.10.22)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多格式密封食品盒,盒體由多個彼此隔 離的用于放置不同種類食鉤的容納部空格組成,所述空格與盒蓋構成密閉的空 腔,能同時達到防止食物湯汁溢漏、防止食物竄味的效果。盡管,現有的多格式齊封食品容器能夠方便地將多種類食物一起存放和攜 帶。但是,消費者通常希犟多格式密封食品容器具有更多的用途,例如當容器 蓋體開啟后,將其容器體可作為餐盤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容器不僅要設置適 于盛放不同種類食品如干的或湯汁較少的食物、湯類食物和調味醬汁的各功能容納部,而且還必須將各個容納部進行合理設置,以方便食用。在這方面,現 有的多格式密封食品容器仍有一些不足,例如盛放湯類食物或醬汁類調味品的 容納部設置在靠近容器邊緣位置,在幵啟容器蓋體或食用過程中湯汁或醬汁類 調味品容易溢出。另外,容納部的容量和深度對于盛放食物是合適的,但用于 盛放醬汁類調味品則顯得太大、太深,因此造成使用空間的浪費和食用的不便。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調味品容納部 的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器。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調味品容納部的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 品容器,包括 一容器體,具有適于盛放一定量醬汁類調味品的中間容納部、 圍繞該中間容納部分布的多個外圍容納部,每個容納部均具有底部、環繞底部 并向上延伸的側壁、環繞側壁頂端并向上延伸到容納部開口邊緣的內密封壁, 各容納部開口的相對邊之間由平緣相互連接,各外圍容納部開口的外側邊向外 延伸形成唇邊,唇邊外緣向下延伸形成外密封壁;一蓋體,可蓋合到容器體或與之分離,其具有可分別與容器體的中間容納 部和各外圍容納部的開口對應配合的中間蓋合部和多個外圍蓋合部,各蓋合部 均具有一底部平臺、以及環繞該底部平臺并向上延伸的內密封壁,各蓋合部的 內密封壁頂端相對邊之間由平緣相互連接,各外圍蓋合部的內密封壁外側邊向 外延伸形成唇邊,唇邊外緣:向下延伸形成外密封壁;并且容器體的各容納部的內i密封壁和/或蓋體的各蓋合部的內密封壁上設置有卡 扣部,當蓋體蓋合到容器體,其卡扣部構成可解除的鎖扣。最好的,所述中間容納部具有適于盛放一定量醬汁類調味品的容量和深度。例如,具有相對于外圍容納部較小的口徑和較淺的深度。最好的,所述卡扣部環繞所述容器體的各容納部的內密封壁和/或所述蓋體 的各蓋合部的內密封壁設置。最好的,所述容器體的外密封壁呈向外傾斜延伸,并且當蓋體蓋合到容器 體,所述容器體的外密封壁下端部頂持所述蓋體的外密封壁。最好的,所述蓋體的外密封壁具有凸起,并且當蓋體蓋合到容器體,該凸 起可解除地鎖扣所述容器體的外密封壁下端部。最好的,所述容器體的各容納部之間的平緣與所述蓋體的各蓋合部之間的 平緣、以及所述容器體的唇邊與所述蓋體的唇邊在水平面上形成中間的密封部 和抗壓防脫部。最好的,所述蓋體的各蓋合部的底部平臺和所述容器體的各容納部的底部 對應形成有可相互配合的堆疊嵌合部。最好的,所述容器體和所述蓋體為聚合物的注射成型構件。最好的,所述容器體和所述蓋體的厚度為0.5至0.8毫米。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調味品容納部的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 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食品容器形成有適于盛放不同種類食品的多個功能容納部,包括適于盛放 醬汁類調味品的中間容納部、以及可用于盛放其它類食物的外圍容納部,并且 將中間容納部設置在容器體中央部位、而將外圍容納部圍繞中間容納部設置, 容器可方便地同時存放和攜帶不同種類食品、并可作為餐盤使用。由于盛放醬 汁類調味品的中間容納部設置在容器中央部位,在開啟容器蓋體或食用過程中 醬汁類調味品不容易溢出。并且由于中間容納部設計成具有較小的容量和深度, 可避免使用空間的浪費和影響食用。容器形成獨特的多重密封結構,不僅具有良好的靜態密封性能、而且具備 良好的抗壓變形、抗熱變形的特性,可保證容器在各種使用狀態下均能有效防 止食物湯汁和醬汁類調味品的泄漏。容器體的各容納部和/或蓋體的各蓋合部的內密封壁設置有卡扣部,當蓋體 扣合后可使各容納部之間形成密封隔離,防止容器內不同類食品之間互相串味 和滲透。容器采用薄壁的聚合物注射成型構件,質輕、成本低,適于大量制造。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具有調味品容納部的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器的第一實施 例的剖視示意圖。圖2是具有調味品容納部的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器的第一實施 例的另一個方向的剖視示意圖。圖3是圖1所示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器的蓋體的頂面視圖。 圖4是圖1所示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器的容器體的頂面視圖。 圖5是沿圖3中C-C方向的剖視圖。 圖6是沿圖4中E-E方向的剖視圖。 圖7是沿圖3中D-D方向的剖視圖。 圖8是沿圖4中F-F方向的剖視圖。 圖9是圖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10是圖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11是具有調味品容納部的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器的第二實施例的頂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調味品容納部的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器,包括容器體1和可蓋合到容器體1或與之分離的蓋體2。容器具有適于盛放 不同種類食品和醬汁類調味品的多個功能容納部和多重密封結構。首先參照圖1至圖10,圖中示出具有該食品容器的第一實施例,該容器包括容器體l,具有中間容納部U、圍繞該中間容納部ll分布的四個外圍容納部12。每個容納部均具有底部13、環繞底部13并向上延伸的側壁14、內密封 壁16。其中,外圍容納部12的側壁14頂端可形成大致平行于底部13延伸的平 臺部15,內密封壁16環繞該平臺部15并向上延伸到容納部開口邊緣。各容納 部12具有環繞其內密封壁16設置的側向突出的卡扣部161。各容納部的底部形 成有向上突起的堆疊嵌合部131。各容納部開口的相對邊之間由平緣17相互連 接,各外圍容納部開口的外側邊向外延伸形成唇邊18,唇邊外緣向下并向外延 伸形成傾斜的外密封壁19。在本實施例中,中間容納部11設計成口徑較小和較 淺的圓盤狀,以適于盛放醬汁類調味品,避免使用空間的浪費和影響食用。 蓋體2,具有可分別與容器體1的中間容納部11和各外圍容納部12的開口配合的中間蓋合部21和四個外圍蓋合部22,各蓋合部均具有一底部平臺23、 以及環繞該底部平臺23并向上延伸的內密封壁24。各蓋合部具有環繞其內密封 壁24設置的側向突出的卡扣部241。各蓋合部的底部平臺23形成有向上突起的 堆疊嵌合部231。各蓋合部的內密封壁24頂端相對邊之間由平緣25相互連接, 各外圍蓋合部22的內密封壁24外側邊向外延伸形成唇邊26,唇邊26外緣向下 延伸形成外密封壁27,外密封壁27的內側面具有凸起28。使用時,容器體1的中間容納部11可用于盛放一定量的醬汁類調味品,外圍容納部12可用于盛放食物。當蓋體2蓋合到容器體1即可形成一種可方便地 同時存放和攜帶不同種類食品和醬汁類調味品的密封食品容器。具體說明如下 蓋體2與容器體1配合后,容器體1的外密封壁19向外頂持蓋體2的外密封壁 27內側面,同時外密封壁27的凸起28鎖扣外密封壁19的下端部,形成外層的 密封部和抗壓部。蓋體2的中間蓋合部21和外圍蓋合部22配合別到容器體1 的中間容納部11和外圍容納部12的開口中,容器體1的內密封壁16和蓋體2 的內密封壁24通過對應的卡扣部161、 241相互卡扣,由此形成內層的密封部 和抗壓部。容器體1的各容納部之間的平緣17與蓋體2的各蓋合部之間的平緣 25、以及容器體1的唇邊18與蓋體2的唇邊26在水平面上形成中間的密封部 和抗壓防脫部。進一步的,當平緣17和平緣25之間、唇邊18與唇邊26之間 形成有結合密封部時可進一步提高密封效果,該結合密封部可以是凸沿或網狀 結構,具體可參照公告號為CNCN2855930 (公告日2007.01.10)的實用新型專 利。因此,當蓋體2扣合到容器體1后可形成多重密封結構,不僅具有良好的 靜態密封性能,而且具備良好的抗壓變形、抗熱變形的特性,可保證容器在各 種使用狀態下均能有效防止食物湯汁和醬汁類調味品的泄漏,同時可使各容納 部之間形成密封隔離,防止容器內的不同類食品之間互相串味和滲透。當蓋體2從容器體1分離后,容器體1可作為用餐的餐盤使用。由于中間 容納部11設置在容器體1中央部位、而外圍容納部12圍繞中間容納部11設置, 因此在開啟蓋體1或食用過程中湯汁和醬汁類調味品不容易溢出,并可滿足食 用時調味需要。上述容器體l、蓋體2的結構還具有以下優點能夠將多個容器體l、多個 蓋體2垂直堆疊放置,以便于包裝、搬運。并且由于容器體l、蓋體2分別設置有可相互配合的堆疊嵌合部131、 231,因此能夠將多個食品容器垂直堆疊,便 于攜帶。圖11示出具有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器的第二實施例,其結構與 第一實施例相似,區別在于容器體1的中間容納部11、外圍容納部12的形狀, 外圍容納部12的數量,以及蓋體2的中間蓋合部21、外圍蓋合部22的形狀, 外圍蓋合部22的數量。必須說明的是,雖然上述實施例中,容器體l的各外圍容納部12的內密封 壁16和蓋體2的各外圍蓋合部22的內密封壁24上均設置有卡扣部161、 241, 但是這并非是限制,事實上僅在容器體1的各外圍容納部12的內密封壁16設 置卡扣部161、或僅在蓋體2的各外圍蓋合部22的內密封壁24上設置卡扣部 241,也是可行的。用于制造容器體1、蓋體2的材料,可在目前公知的多種聚合物材料中選擇。 優選的是可回收再利用并適于通過熱注射模具成型的材料,例如聚丙烯樹脂PP。 材料中可根據需要添加各種添加劑,只要其符合容納和包裝食品的使用要求。 這些材料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用于制造容器體l、蓋體2的工藝和設備也是公知。優選的,采用熱注射模具成型,以提供具有較高的成型質量 和表面質量的薄壁制品。容器體l、蓋體2的壁厚優選的是在0.5毫米至0.8毫 米之間,然而根據需要,采用更薄或更厚的壁厚也是可行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容器適用于但不限于作為包裝、攜帶和存放不同種 類外買食品的容器,作為微波加熱或冷藏的食物容器和作為用餐的餐盤使用。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內容的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技術 人員來說,還可以有其它類似的變化和改進。總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原則和 構思下所作出的修改、替換和改變進化,也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 具有調味品容納部的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器,其特征是包括一容器體,具有適于盛放一定量醬汁類調味品的中間容納部、圍繞該中間容納部分布的多個外圍容納部,每個容納部均具有底部、環繞底部并向上延伸的側壁、環繞側壁頂端并向上延伸到容納部開口邊緣的內密封壁,各容納部開口的相對邊之間由平緣相互連接,各外圍容納部開口的外側邊向外延伸形成唇邊,唇邊外緣向下延伸形成外密封壁;一蓋體,可蓋合到容器體或與之分離,其具有可分別與容器體的中間容納部和各外圍容納部的開口對應配合的中間蓋合部和多個外圍蓋合部,各蓋合部均具有一底部平臺、以及環繞該底部平臺并向上延伸的內密封壁,各蓋合部的內密封壁頂端相對邊之間由平緣相互連接,各外圍蓋合部的內密封壁外側邊向外延伸形成唇邊,唇邊外緣向下延伸形成外密封壁;并且容器體的各容納部的內密封壁和/或蓋體的各蓋合部的內密封壁上設置有卡扣部,當蓋體蓋合到容器體,其卡扣部構成可解除的鎖扣。
專利摘要具有調味品容納部的多重密封多格式超薄注塑食品容器,包括容器體和可蓋合到容器體或與之分離的蓋體,其具有適于盛放食品和醬汁類調味品的多個功能容納部和多重密封結構。容納部包括適用于盛放醬汁類調味品的中間容納部、以及圍繞中間容納部設置的可用于盛放食物的多個外圍容納部。該食品容器可方便地同時存放和攜帶食品和醬汁類調味品、并可作為餐盤使用,保證容器在各種使用狀態下均能有效防止食物湯汁和醬汁類調味品的泄漏,并可防止容器內不同類食品之間互相串味和滲透。在開啟容器蓋體或食用過程中湯汁不容易溢出。并且由于中間容納部設計成具有較小的容量和深度,可避免使用空間的浪費和影響食用。
文檔編號A47J47/02GK201101456SQ200720008249
公開日2008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3日
發明者蔡滄洋 申請人:泉州梅洋塑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