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面膜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45688閱讀:65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面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浸漬美容(pack)用化妝液,即所謂浸漬類型的具有捏持部的面膜。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具有捏持部,并且具有優異展開性、便利性、適應性的用以美容 臉部的面膜。本發明尤其涉及一種通過浸漬化妝液,緊貼薄片基材,并且具有容易由折疊的狀 態恢復為平面的擴展性或展開性的優異、浸漬類型的面膜。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一種通用的化妝法,是以剝除型美容材料為代表,通過將具有涂抹后 可干燥性質的試劑敷在皮膚表面,進而對皮膚角質賦予保濕性與柔軟性,從而除去皮膚表 面的污垢。另外,公知的面膜,其形成臉面形狀,將浸漬過化妝水的不織布薄片敷在使用者的 臉上,但由于這些面膜包裝成折疊狀態,雖說使用時容易進行展開操作,但實際上若使用時 將折疊的面膜展開為臉形,則存在如下問題重疊部分難以分離,化妝液直接附著到手上, 手容易被污染,或者可容易展開至一半但不容易完全展開,結果必須再次進行展開動作,而 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例如,如圖2(a)所示,上述面膜1具有大致可覆蓋整個臉部的大小,在眼位置形成 有倒U字狀的切入線2,在鼻位置形成有開叉5。另外,嘴部分形成有嘴孔7,在使用者使用 時,該眼位置的倒U字狀切入線2可以用眼部張開的方式折彎后使用。面膜1的周邊部設置 有多個向內側延長的開叉6,以便容易與臉部配合。進而,面膜1的周邊部在外側形成有突 出的至少2個捏持部10,以便容易地把面膜1擴展開,該面膜1可分別用手指捏住兩捏持部 10進行折疊。在該捏持部10附近上部的水平方向設置的雙點劃線(dot-dot-dash line) 所表示的折疊線41,可以將面膜1的上部折向自紙面觀察的操作側,形成圖2(b)的狀態后, 在面膜1上將橫向方向大致3等分的雙點劃線所示的折疊線21,在圖2(b)所示的箭頭方向 折向自紙面觀察的操作側,形成圖2 (c)狀態后,按照以雙點劃線所示的折疊線22向自紙面 觀察內側折疊,制成3片重疊的3Z折結構。已知有一種面膜1,如上所述進行折疊,以便捏 持部10出現在折疊狀態的左右。(專利文獻1)因此,也考慮有一種面膜,如圖3(a)所示,以面膜1中將橫向方向大致3等分的雙 點劃線所示的折疊線21,在同圖上部所示的箭頭方向上,折向自紙面觀察的操作側,按照以 雙點劃線所示的折疊線22,在同圖下部所示的箭頭方向上,折向自紙面觀察的內側,并進行 折疊,形成如圖3(b)側面圖所示的3片重疊的3Z折結構后,在上述捏持部10附近下部, 以在水平方向上設置的雙點劃線所示的折疊線41,向自紙面觀察的操作側或內側折疊的結 構。進而,已知有一種結構,即以面膜1的縱中心線分開為左側區域與右側區域,在左 側區域形成3Z折結構,在右側區域形成倒3Z折結構后,以橫折彎線折疊2折,以便該3Z折與倒3Z折位于外側向,面膜1的左端部與右端部自折疊線突出形成捏持部的折疊結構(專 利文獻2)。進而還有一種提案,在上述提案相同的折疊結構(專利文獻3)中,面膜1的水平 方向上,在將該面膜1分為上下大致2部分的位置上,將折疊體的折疊樣態開放的開放體, 折入基材薄片,該開放體自折疊線最外線位置突出,形成捏持部。但是,在上述專利文獻1、2、3中所示的折疊單元等中,形成的任意一者均形成在 面膜1的上下中央、左右大致耳朵的位置上有捏持部,向臉部的左右方向展開面膜1的結 構。在分別以手捏住將左右捏持部展開面膜時,上下折疊狀態的任意一者均如圖2(b)所 示,使用者會有換手才能將面膜1在臉上大致一半部分展開后才能使用的煩惱。另外,以圖2(b)所示的展開狀態,將面膜1的上半部分在向上方向展開時,以倒 U字狀切入線2切開的倒U字狀部分由于化妝液的黏合力而與面膜1的下半分側黏合,其 結果是倒U字狀部分在將面膜1敷向臉部時,為了不位于臉側,必須交換握持面膜1的煩 惱。另外,倒U字狀部分沒切開時、使用者會有如果想展開,使用時必須以手捏住來打開的 煩惱。本案發明者發現,基材薄片的面密度(areal density)及浸漬的液態化妝料的黏 度,與面膜1的折疊體的展開性或擴展性、變形、破損、浸漬的液態化妝料滴料等相關,提出 改善其等的面膜(專利文獻4、5),但是近年來,由于存在提高美容效果,或為防止化妝料滴 料而使用高黏度的化妝料的趨勢,進而要求也可對應該條件的面膜。如上所述,在上述專利文獻所示的單元等中,仍存有不足的方面。專利文獻1日本登錄實用新型第3072027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42981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6-340847號公報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4-2253號公報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4-9778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面膜,在使用高黏度化妝料時,或使用薄且 容易伸長的基材薄片時,折疊面膜的延展也很容易,而且,不會產生變形或破裂,使用性優 良,美容效果高,適應性良好。進而,還提供一種面膜,在制造時浸漬性也優異,使用時簡單操作即可使面膜擴 展,不必換手,可直接敷在臉上。本發明的發明者,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努力研究的結果,發現權利要求1的發明, 其形成可覆蓋臉部的形狀,在基材薄片中浸漬液態化妝料,以便使用時可延展而折疊的面 膜,該面膜具有位于與臉部形狀大致上側相對位置的捏持部,以便形成在臉部的橫向方向 山折部與谷折部交替折疊,形成的折疊線再交叉折疊,上述捏持部向折疊面膜的外側突出, 因此可形成延展性良好的折疊結構,從而完成本發明。權利要求2的發明,其是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的折疊結構,其中上述面膜在橫向 方向上折疊成3Z折、5Z折或7Z折中的任意一種折疊結構。所謂3Z折,是指通過山折部與 谷折部以3片重疊折疊為Z狀的狀態。又,所謂5Z、7Z折,是指通過山折部與谷折部,分別以5片、7片重疊,折疊為扇子的折疊狀態。權利要求3的發明,其是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膜的折疊結構,其中折疊于上述 橫向方向的面膜再與該折疊線大致正交折疊為2折、3C折或3Z折。所謂3C折,是指面向紙 面的操作側折疊上部,下部也向操作側折疊的3片重疊的折疊狀態,所謂3Z折,是指面向紙 面的操作側折疊上部,將下部向與紙面相反的內側折疊,形成3片重疊的折疊,Z狀的折疊 狀態的結構。權利要求4的發明,其是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面膜基材薄片,上述基 材薄片是基重為30g/m2 80g/m2的纖維薄片。權利要求5的發明,其是權利要求1至4中所述的任意一項面膜的液態化妝料的 黏度為 0. 5Pa · sec IOPa · sec。權利要求6的發明,其是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面膜基材薄片,在臉部 的眼位置上具有倒U字狀的切線,在該倒U字狀的基部預先折彎。所謂倒U字狀基部預先 折彎,是指將以線連接倒U字開口的閉繩的線稱為基部,以該線進行預先折疊。權利要求7的發明,其是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面膜的捏持部中設置 有左右識別部。權利要求8的發明,其是權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面膜的捏持部的基部 設置有折彎用的線。本發明的效果如下本發明的面膜,以兩手分別捏住與臉部形狀的大致上側相對的位置的捏持部,在 若干左右方向拉伸,在臉部的橫向方向上,開始打開山折部與谷折部交替折疊的折疊部,以 山谷的立體狀態開始展開,同時,與橫向方向的折疊線(作為第一折疊線)交差折疊(將形 成的折疊線作為第二折疊線)的折疊部開始展開,浸漬化妝液的該折疊部由于自身重量, 使上述捏持部以位于上部的狀態向下方向展開。即,現有技術的面膜是捏住捏持部,浸漬 具有黏度的化妝液,將折疊的該面膜以剪切力強行拉伸展開的折疊結構,相對于此,本發明 的面膜是將緊貼的折疊面按順序從端部揭下的折疊結構。換而言之,與將緊貼附著的明信 片自角落部剝開的要領相似。其后,將上述捏持部進而向左右方向拉伸,上述面膜的上部 側面,容易迅速地形成敷在臉部上的擴展狀態。第一折疊線與第二折疊線的交差角約為45 度 120度的范圍,較好的是80度 100度,在最好正交設定在折結構體的緊湊性、捏持部 的容易捏住方面適當。此外,基材薄片的面密度(基重)為30g/m2 80g/m2的纖維薄片,因此難以留下 以自折疊狀態擴展的狀態折痕,與臉部的緊貼性良好,也無悶氣感。另外一方面,即使液態 化妝料的黏度為0. 5Pa · sec IOPa · sec的高黏度,也沒有折疊狀態過度黏合的情形,可 容易地展開,不會給臉上賦予不快感,在適應性方面優異。另外一方面,在臉部的眼位置上以倒U字狀的切線的倒U字狀基部預先折彎,以橫 向方向的折疊以便山折部與谷折部交替折入,所以展開面膜時,上述兩眼的折彎方向為同 一方向,眼位置形成開口狀態,容易確定使用時的位置,對于想美容眼角部的使用者,可將 折彎的眼部分的面膜折回,以雙層狀態接觸眼角部使用。另外一方面,本發明的捏持部中,設置有左右識別部,因此可提高如下的便利性, 即可容易區別上述臉部的眼位置的倒U字狀折彎面向臉側,或者面向臉側相反方向,可容易判斷使用者的左右哪一只手捏住面膜的捏持部。進而,由于在本發明的捏持部基部設置有折彎用的線,所以將面膜安裝在臉上后, 將該捏持部基部折彎使捏持部接觸眼梢,將面膜制成雙層,可對容易產生皺紋的眼梢進行 重點保養,可以對使用者賦予滿足感。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面膜發揮可提高優異的展開性、便利性、適應性、經濟性、使用 者滿足性等各種優異的效果。


圖1是本發明的面膜,(a)是正面圖,(b)、(c)、(d)表示橫向方向折疊的結構,(e) 表示縱向方向折疊的結構。圖2是公知的面膜,(a)是正面圖,(b)、(C)表示折疊結構。圖3是公知的面膜,(a)是正面圖,(b)表示折疊結構。主要元件標記說明1 面膜2 切線3 基部4 眼瞼部5、6 開叉7 嘴孔8、9 切線10 捏持部11 切口識別部12 折彎線13 折體21、22、31、32、41、42 折疊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面膜,不需要如公知一般為了將面膜上半部分展開而在捏持部換手,在 便利性方面相當優異。若面膜的中央上部額周邊部,位于與捏持部最上部大致相同位置或 者下部,則捏持部不會以向左右拉伸的狀態下垂,容易延展而使用性優異。但是,并非限定 于該實施方式,捏持部最上部的位置即使設置成多少為中央上部額周邊部的下側,在把持 捏持部將面膜延展時,面膜的中央上部額周邊部下垂,若為不妨礙使用的程度,則也可作為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另外一方面,橫向方向的折疊結構較好的是可以3Z、5Z、7Z折中任意一個進行折 疊,使用者在使用時可根據自己臉部的大小選擇性地決定面膜尺寸,因此可提高謀求多樣 性的使用者的便利性,并且可通過在縱向方向形成比2折多的折數,而使面膜的折疊樣態 的寬度變小,使包裝袋的寬度變小,可使包裝袋的成本降低,同時,對于使用者旅行時等的 便攜性變好。如果用這樣的折疊結構,則制造時對于面膜基材的浸漬性良好,使用時的擴展 性也優異,因此更好。
本發明中使用的基材薄片可折疊,若為可浸漬化妝料者,則并無特別限定,較好地 可使用不織布、織物、編物等纖維薄片。為了給臉部皮膚賦予緊繃感,較好地可使用具有拉 伸性的纖維薄片。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實施本發明的最佳形態。圖1(a)為由不織布形成的面膜1的正面圖。同圖中,2是以臉部的眼位置所設置 的倒U字狀切線,如基部3左側所示,眼瞼部4向下方向折彎。右側也與左側同樣眼瞼部4 向下方向折彎。右側的眼部是說明圖。將面膜1安裝至臉上以后,將右側圖示的向下方向 折彎的眼瞼部4,如同圖右側圖所示,敷在眼角部。眼部分也可形成橫長的橢圓狀等孔(未 示出)。在鼻位置上也以倒U字狀的開叉5所形成的切入線,6是以自面膜1的周邊部延長 至內側的開叉,設置有數條,形成容易與臉部配合的方式。嘴部分形成有橢圓形的嘴孔7。 8是在上述鼻的開叉5與嘴孔7的間設置的切線,9是該嘴孔7與面膜1額部周邊部的間設 置的切線,形成有縫紉機針眼狀開叉,可容易切開。將面膜1敷在臉上后,切開該開叉8、9, 調整嘴邊或小鼻、頰等面膜1的松弛及張力。10是捏持部,設置成與臉部形狀的上側相對, 該捏持部10周邊最上部以與面膜1中央額部周邊最上部在水平方向上大致相同位置或較 高地形成。又,該捏持部10,在左右橫向方向上分別形成為大于面膜1的寬度W,形成為以 人手可捏住程度的大小。該捏持部10可較好的形成自正面看與狗耳形狀相似的形狀。11 是形成切口而設置于該捏持部10右側的識別部。該切口識別部11是通過上述眼瞼部4的 折彎方向而從屬地決定,該眼瞼部4是自以圖1(a)所示的紙面觀察的操作側向下方向折彎 時,設置于以圖1(a)所示的右側。即,敷于圖1(a)所示的面膜1的臉部上的面并非正面紙 面側,而為背面側,以左側的手捏住右側捏持部。若使用面膜,則可通過眼瞼部折彎,由于接 觸眼角的部分成為雙層,故可進行集中美容。在附圖的實施方式中,在使用面膜時,眼瞼部 向外側折彎的狀態,但是并不限定于此,還可形成向內側折彎的狀態。再者,不設置切口識 別部11,只要用印刷方式進行左右的表示,或張貼封印紙等可識別左右即可。12是以在上 述捏持部10的基部設置的折彎線(例如,可形成不連續的開叉線),將面膜1敷在臉上后, 在該折彎線12的位置將捏持部10折彎,向眼梢的位置重疊敷該捏持部10。21、22、31、32是將面膜1的寬W大約分為5份的折疊線,41、42是與上述折疊線 21、22、31、32大致正交設置的折疊線將面膜1分為3份。圖1 (b)是縱折疊線21,向面膜1的中心側內折后,以縱折疊線22表示向臉部外側 外折的狀態,以同圖下部所示的側面圖表示ζ狀的折疊狀態,形成面膜1的3片重疊的3Z 折。進而,圖1 (c)中,以折疊線31向面膜1的中心側內折后,以折疊線32向自紙面觀察內 側、臉部外側外折。圖1 (d)是表示面膜1的5片重疊的5Z折的折體13,捏持部11向縱向 方向的折疊線21、32的左右外側突出而折疊。如折疊狀態的剖面圖所示,若折疊重疊部分 的面積變小,則即使于浸漬高黏度的液態化妝料時,也容易延展。圖1(e)是以折疊線41,將 折體13向紙面的操作側折疊的狀態,其次,形成以折疊線42向紙面的操作側折疊的3C折, 或以折疊線42向紙面背面側折疊的3Z折,折疊面膜1,完成面膜1的折疊。上述中,將面膜1的寬W大約分為5份,但是也可大約分為3份或7份。又,將上 述縱向方向的折疊線與正交的折疊線設置于折體13的大致中央位置,也可形成2折疊。可 根據面膜1的尺寸的大中小,或包裝袋的最理想經濟性,而選擇性地決定上述折疊種類。在使用上述折疊的面膜1時,首先,以左手捏住切口識別部11所設置的捏持部,以右手捏住相對的捏持部后,輕輕地向左右方向拉伸即可容易展開。與臉部形狀的大致上側 相對的位置上將捏持部10向左右方向拉伸延展面膜1,因此臉部的額部可確實地展開,可 立即敷在臉部的額部,即使在面膜1的下部具有折疊的緊貼部,也可在面膜1使用在臉部上 的狀態下容易地展開,并且也可容易地向臉部下部敷面膜1。 上述折疊步驟,是將自輥輪連續供給的基材薄片脫膜成形,將眼的眼瞼部折在表 層,按上述的順序向臉部的橫向方向折疊,并向臉部的縱向方向折疊后,分別地裝袋、填充 化妝液后進行密封。單個包裝的面膜1,進而可按多數單位進行裝箱,進而以多數單位裝箱 出貨。
權利要求
一種面膜,形成可覆蓋臉部的形狀,在基材薄片中浸漬液態化妝料,使用時可延展的折疊面膜,其特征在于,該面膜在與臉部形狀的大致上側相對的位置上具有捏持部,在臉部的橫向方向上,山折部與谷折部交替折疊,形成的折疊線再交叉折疊,上述捏持部突出于折疊的面膜的外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膜在橫向方向上折疊成3Z折、5Z 折或7Z折中的任意一種折疊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折疊于所述橫向方向的面膜再與該折 疊線大致正交折疊成為2折、3C折或3Z折。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薄片是基重為 30g/m2 80g/m2的纖維薄片。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態化妝料的黏度 為 0. 5Pa sec 10Pa sec。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薄片在臉部的 眼位置上具有倒U字狀的切線,該倒U字狀的基部預先折彎。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捏持部設置有左 右的識別部。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捏持部的基部設置 有折彎用的線。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面膜,在與面膜的臉部形狀的大致上側相對的位置上具有捏持部,在臉部的橫向方向上,山折部與谷折部交替折疊,然后再與該折疊線大致正交折疊,上述捏持部突出于外側折疊成具有可容易延展的折疊結構。
文檔編號A61Q19/00GK101959439SQ20098010641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5日
發明者中村興司, 中村憲司 申請人:中村憲司;中村興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