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燃氣灶用節能水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節能水壺,具體的說是一種燃氣灶用節能水壺。
背景技術:
現有各種燃氣灶用燒水壺,大多數與通用的電絲爐、電磁爐和煤炭爐上的平底壺 一樣。由于燃氣灶與電絲爐等爐灶的熱源形態特征不同,電絲爐等爐灶以無明火或少明火 的熱源為主,而燃氣灶熱源是燃氣燃燒氧氣,現有的平底壺受到平面壺底的限制,受熱面積 僅為平面壺底,偏離火焰的最佳熱值區、有效受熱面積小、熱能利用率低。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熱能利用率高的燃氣灶用水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節能水壺,包括壺身1、壺蓋2、壺底6、壺嘴4和提 手5,其特征是所述的壺底6為盆狀。本實用新型還設計了所述的壺底6盆口與盆底直徑之比介于5 2和5 4之間。該燃氣灶用節能水壺,采用現有平底水壺所用的金屬材料加工制作,壺底6為盆 狀,使水壺平穩放置。使用時,將壺底6正置于燃氣灶壺座或鍋座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采用的盆狀壺底6,壺底6有效受熱面積增大 96%。2、水壺底部呈盆狀,增大了壺身1的內部空間,使水壺能夠儲存更多的水。3、相同的燃料燃燒下,本實用新型水壺能夠提供更多的熱源,提高了熱能利用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節能水壺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節能水壺,一種節能水壺,包括壺身(1)、壺蓋 (2)、壺嘴(4)和提手(5),所述的壺底(6)為盆狀。該燃氣灶用節能水壺,采用現有平底水壺所用的金屬材料加工制作,使用時,將壺 底(6)正置于燃氣灶壺座或鍋座上即可。本實用新型壺底有效受熱面積增大百分比計算過程如下取水壺盆口直徑與盆底直徑之比為5 3。設水壺盆口直徑為2R,則水壺盆底直徑為6/5R,半徑為3/5R,由勾股定理可知水 壺盆狀部分高為4/5R,盆底以下的球冠高為1/5R。平底壺有效受熱面積=平底壺平面壺底面積=Π R2本實用新型水壺有效受熱面積=壺底面積+壺幫面積=Π (3/5R)2+4 Π R2/2-2 Π RX 1/5R = 49/25 Π R2增大的有效受熱面積=水壺有效受熱面積-平底壺有效受熱面積= 49/25 Π R2- Π R2 = 24/25 Π R2有效受熱面積增大的比例=增大的有效受熱面積/平底壺有效受熱面積X 100% =24/25 Π R2/ Π R2X 100%= 9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采用的盆狀壺底(6),壺底(6)有效受熱面積增 大了 96%。2、整個水壺呈鼎狀,增大了壺身⑴的內部空間,使壺身⑴能夠儲存更多的水。3、相同的燃料燃燒下,本實用新型水壺能夠提供更多的熱源,提高了熱能利用率。以上所述的實施方式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具 體實施范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包括并不限于本具體實施方式
,凡依照本實用新型之形狀、 結構所做的等效變化均包含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燃氣灶用節能水壺,包括包括壺身、壺蓋、壺底、壺嘴和提手,其特征是所述的壺底為盆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灶用節能水壺,其特征是所述的壺底盆口與盆底直徑 之比介于5 2和5 4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節能水壺,特別是一種燃氣灶用節能水壺,包括壺身、壺蓋、壺底、壺嘴和提手,所述的壺底為盆狀。本實用新型節能水壺的盆狀壺底能夠為燃氣燃燒提供充分的氧氣,能夠實現水壺處于燃氣火焰的最佳熱值區,并使壺底的受熱面積增大96%,提高了熱能利用率,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文檔編號A47J27/21GK201701022SQ20102023477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4日
發明者劉慶華 申請人:劉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