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洗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旋轉離心式,滾筒式,漩流沖洗式,浸洗式等清洗方式的洗碗機由于其清洗方 式的特殊性,排污問題都沒有很好地解決,常規的殘渣過濾收集裝置只能解決殘渣收集的 問題,但由于這些種類的洗碗機在清洗過程中都存在二次污染的問題(既第一次清洗過后 清洗出的雜物都會游離在水中,而在污水排放過程中如果直接將這些污物排出就很容易造 成管道堵塞,通常的解決方法是使用濾網攔截,但是一旦采用濾網在進行第二次清洗注水 的過程中,貼于濾網的雜物又再次隨著水流進入到洗碗機工作腔內而對新注入的清水形成 污染),常規殘渣過濾收集裝置根本無法解決這種問題,而二次污染的存在又嚴重影響了洗 碗機的清洗效果,甚至導致打碎的污物貼附在碗碟上使得清洗過程更加困難。因此,怎樣簡 便地實現無二次污染的殘渣自動收集就成了關鍵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 過濾收集裝置,利用浮體葉片受到水的浮力作用自動閉合,受到重力作用自動打開的特性, 自動完成洗碗機清洗殘渣的過濾、收集、隔離的功能。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 實現。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包括外套筒、內套筒和過濾網杯,內套筒位于外 套筒中,過濾網杯安裝在外套筒的底部,內套筒底部安裝有用于阻擋殘渣逆流回洗碗機洗 碗區的合頁形組件,合頁形組件由兩個浮體葉片和一心軸構成,心軸的兩端安裝在內套筒 底部,心軸與過濾網杯之間留有間隙。上述的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中,所述合頁形組件的兩個浮體葉片完全 展開后組合成一個封閉的圓形,圓形的直徑大于內套筒的內徑,小于外套筒的內徑。上述的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中,所述內套筒的長度小于外套筒的長 度,且安裝時保證內套筒和外套筒的頂端齊平。上述的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中,所述外套筒的內徑同內套筒的外徑相寸。上述的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中,所述浮體葉片采用輕質材料,所述輕 質材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上述的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中,其中第一浮體葉片由半圓狀葉片基 體,沿葉片圓弧邊緣設置的一段圓弧狀凸臺和沿葉片徑向邊中部安置的一個長軸套所組 成;第二浮體葉片由半圓狀葉片基體,沿葉片圓弧邊緣設置的一段圓弧狀凸臺和沿葉片徑 向邊關于圓心對稱安置的兩個短軸套所組成,并保證兩短軸套相對面之間的距離與第一浮 體葉片上長軸套長度相等。兩浮體葉片下方邊緣設置凸臺的目的是用以增大浮力,保證兩葉片在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后具有良好的閉合性。葉片選用輕質塑料制作。心軸為一實心圓 柱體結構,心軸兩端分別設計有一段徑向對稱的平面(平面上開有通孔),以保證安裝時心 軸端部同內套筒下端面更好地貼合。內套筒為一圓柱形空心管狀結構,同時保證一定的管 壁厚度用以安置連接同心軸的螺釘。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1.實現了洗碗機內部殘渣的自動收集功能。2.排污裝置的設計保證洗碗機在整個清洗過程中二次污染不會出現(因為采用 旋轉離心式,滾筒式,漩流沖洗式,浸洗式等類型洗碗機洗滌過程至少有兩次,而每次洗滌 過程都要重復進行排水、注水操作,所以上一次清洗后殘留下來的污物如果不排出就必須 要考慮二次污染的問題)。3.裝置的工作原理簡單,不為清洗過程增添繁瑣步驟,進而避免了機洗碗人洗機 情況的發生。4.工作過程無能耗,實現排污過程自動化,可靠性強,穩定性好,制造工藝簡單,制 造成本低,操作簡便。
圖1為實施方式中殘渣過濾收集器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中1.第一浮體葉片, 2.第二浮體葉片,3.內套筒,4.心軸,5.外套筒,6.過濾網杯。圖2為實施方式的工作環境示意圖,圖中7.殘渣收集器,8.洗碗機工作腔,9.洗 碗機密封腔,10.電磁閥,11.污水排放管。圖3為實施方式中第一浮體葉片的立體圖。圖4為實施方式中第二浮體葉片的立體圖。圖5為實施方式中心軸的立體圖。圖6為實施方式中合頁形組件的立體圖。圖7為實施方式中合頁形組件的正視圖。圖8為實施方式中合頁形組件和內套筒共同組成的連結體的正視圖。圖9為實施方式中外套筒的立體圖。圖10為實施方式中過濾網杯的立體圖。圖11為實施方式中自然狀態下(未受浮力作用時)和排污過程中的剖視圖。圖12為實施方式中工作狀態下(受到浮力作用時)的剖視圖。圖13為實施方式中殘渣過濾收集器整體結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利用浮體葉片受到水的浮力作用自動閉合,受到重力作用自動打開的 特性,自動完成洗碗機清洗殘渣的過濾、收集、隔離的功能。如圖1,圖中一種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裝置,由第一浮體葉片1,第二浮 體葉片2,內套筒3,心軸4,外套筒5,過濾網杯6結構組成。第一浮體葉片1(如圖3)由半圓狀葉片基體,沿葉片圓弧邊緣設置的一段圓弧狀凸臺和沿葉片徑向邊中部安置的一個長軸套所組成;第二浮體葉片2(如圖4)由半圓狀葉 片基體,沿葉片圓弧邊緣設置的一段圓弧狀凸臺和沿葉片徑向邊關于圓心對稱安置的兩個 短軸套所組成,并保證兩短軸套相對面之間的距離與第一浮體葉片上長軸套長度相等。兩 浮體葉片下方邊緣設置凸臺的目的是用以增大浮力,保證兩葉片在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后具 有良好的閉合性。葉片選用輕質塑料制作。心軸4(如圖5)為一實心圓柱體結構,心軸4兩端分別設計有一段徑向對稱的平 面(平面上開有通孔),以保證安裝時心軸端部同內套筒3下端面更好地貼合。內套筒3為 一圓柱形空心管狀結構,同時保證一定厚度的管壁用以安置連接同心軸4的螺釘。如圖6、7,在合頁形組件組裝時,使第一浮體葉片的長軸套安置于第二浮體葉片的 兩短軸套之間,長軸套的兩端面分別同兩短軸套各自的端面貼合,并保證三個軸套的位置 同軸,再由心軸4穿過兩浮體葉片的軸套,形成可繞心軸旋轉的具有一維自由度的合頁形 組件。使用兩個螺釘分別穿過心軸4兩端的通孔將已組成的合頁形組件固定在內套筒3的 下端面上(如圖8),既使心軸、兩葉片和內套筒連為一整體。兩浮體葉片(1、2)完全展開后組合成一個封閉的圓形,圓形的直徑大小應大于內 套筒3的內徑,同時又小于外套筒5的內徑,這樣才能保證在葉片閉合時不出現較大縫隙, 進而起到良好的殘渣隔離效果。外套筒5(如圖9)為一圓柱形空心管結構,其內外徑、高度均大于內套筒3,外套筒 5的內徑保證同內套筒3的外徑相等,外套筒上端設有一圈延伸出來的圓環結構,用來作為 外套筒5同洗碗機工作腔8底面連接時的卡位,同時外套筒5跟手柄結構連為一整體,下部 設有與過濾網杯6相配合的兩個限位卡槽,卡槽為“ Γ”型,關于套筒軸線對稱分布。內套筒 3與外套筒5之間采用過盈配合,同時保證內套筒3上端面同外套筒5上端面齊平。過濾網杯6(如圖10)由塑料結構架和不銹鋼過濾網組成。結構架是由上下兩段 短管和短管之間沿短管圓周均勻分布的三根連接桿組成的,結構架上方有兩個關于網杯軸 線對稱分布的圓柱型凸臺結構作為卡位,通過其與外套筒5卡槽相配合。過濾網杯6外壁 的上部與外套筒5內壁的下部之間采用過渡配合,既方便拆卸又能起到一定的輔助固定作 用。組裝合頁形組件時,使第一浮體葉片的長軸套安置于第二浮體葉片的兩短軸套之 間,長軸套的兩端面分別同兩短軸套各自的端面貼合,并保證三個軸套的位置同軸,再由心 軸穿過兩浮體葉片的軸套,形成可繞心軸旋轉的具有一維自由度的組合體。通過使用兩個螺釘分別穿過心軸上兩端的通孔將已組成的組合體固定在內套筒 的下端面上,既使心軸、兩葉片和內套筒連為一整體。兩浮體葉片完全展開后組合成一個封閉的圓形,圓形的直徑應保證大于內套筒的 內徑,同時又小于外套筒的內徑,這樣才能保證在葉片閉合時不出現較大縫隙,進而起到良 好的殘渣隔離效果。外套筒為一圓柱形空心管結構,內外徑、高度均大于內套筒,外套筒內徑保證同內 套筒外徑相等,外套筒上端設有一圈延伸出來的圓環結構,用來作為外套筒同洗碗機工作 腔底面連接時的卡位,同時外套筒跟手柄結構連為一整體,下部設有與過濾網杯相配合的 兩個限位卡槽,關于套筒軸線對稱分布。內套筒與外套筒之間采用過盈配合,并保證內套筒 上端面同外套筒上端面齊平。
5[0041]過濾網杯由塑料結構架和不銹鋼過濾網組成。結構架是由上下兩段短管和短管之 間沿短管圓周均勻分布的三根連接桿組成的,結構架上方有兩個關于網杯軸線對稱分布的 圓柱型凸臺結構作為卡位,并通過其與外套筒卡槽相配合。過濾網杯上部與外套筒下部之 間采用過渡配合,既方便拆卸又能起到一定的輔助固定作用。安裝過濾網杯時,沿著卡槽路 徑將過濾網杯上移、逆時針旋轉即可完成安裝;拆卸過濾網杯時,沿著卡槽路徑將過濾網杯 順時針旋轉、下移即可完成拆卸。如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環境示意圖,其中包括殘渣收集器7 (立體圖參見圖 13),洗碗機工作腔8,洗碗機密封腔9,電磁閥10,1污水排放管11。結合圖2,將洗碗機進行清洗工作的區域定義為洗碗機工作腔8 (即洗碗機上層), 在洗碗機的下層設置有一個密封腔9用來放置殘渣過濾收集器7,同時下部設置有電磁閥 10,污水排放管11。執行清洗工作前,先將殘渣過濾收集器7安放好;清洗完成后,可從工 作腔內通過豎直提拉外套筒的手柄(手柄結構參加圖9)將收集器7整體提出,之后卸下過 濾網杯6進行殘渣清理,清理完成后裝回原位。本設計中結構功能部件為合頁形組件中的兩個浮體葉片(第一浮體葉片1和第二 浮體葉片2)。當洗碗機完成第一次清洗過程后,電磁閥10開啟進行污水排污,這時受到水 流運動及兩葉片自身重力影響兩浮體葉片(第一浮體葉片1和第二浮體葉片2)自動打開 (狀態參見圖11),污物雜質隨污水流出洗碗機工作腔8,在通過殘渣收集器7下部的過濾網 杯6時,雜質與水被分離開,污水由污水排放管11排出,雜質留在過濾網杯6內。當洗碗機 再次注水時(此時電磁閥10關閉),洗碗機下部裝有殘渣收集器7的密封腔9被水充滿,同 時因受到浮力作用,兩浮體葉片(第一浮體葉片1和第二浮體葉片2)自動閉合,將雜質隔 離在殘渣收集器7內,避免了雜質隨注水過程的進行而竄入到洗碗機工作腔8內造成二次 污染(工作狀態參見圖14)。當重復排水、注水操作時浮體葉片(第一浮體葉片和第二浮體 葉片)1、2重復收攏、展開,總能夠保持將殘渣隔離在殘渣收集器7內,直至清洗過程的最終 結束。在安裝過濾網杯6時,沿著外套筒5上的卡槽路徑將過濾網杯6上移、逆時針旋轉 即可完成安裝;拆卸過濾網杯6時,沿著外套筒5上的卡槽路徑將過濾網杯6順時針旋轉、 下移即可完成拆卸。同時在設計中為避免工作腔8內水流旋轉對浮體葉片(1、2)閉合性的影響,在浮 體葉片1、2與工作腔8之間增加一段深度(即內套筒3的高度)以避免浮體葉片(第一浮 體葉片和第二浮體葉片)1、2隨水流旋轉而產生劇烈的張合動作;安裝的心軸4也應保證沿 水流旋轉方向的切向安裝以減小水流旋轉對浮體葉片(第一浮體葉片和第二浮體葉片)1、 2閉合性的影響;內套筒3與外套筒5裝配時采用過盈配合,以保證內套筒3在外套筒5內 部不發生軸向竄動;合頁形組件中的兩浮體葉片(第一浮體葉片第二浮體葉片2)采用密度 較小的輕質塑料制作,過濾網可選用不銹鋼材質的濾網,其余部分可選用普通塑料制作。
權利要求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包括外套筒、內套筒和過濾網杯,內套筒位于外套筒中,過濾網杯安裝在外套筒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內套筒底部安裝有用于阻擋殘渣逆流回洗碗機洗碗區的合頁形組件,合頁形組件由兩個浮體葉片和一心軸構成,心軸的兩端安裝在內套筒底部,心軸與過濾網杯之間留有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頁形組 件的兩個浮體葉片完全展開后組合成一個封閉的圓形,圓形的直徑大于內套筒的內徑,小 于外套筒的內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筒的 長度小于外套筒的長度,且安裝時保證內套筒和外套筒的頂端齊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殘渣過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的內徑同內套筒的 外徑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1 4任一項所述的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浮體葉片采用輕質材料,所述輕質材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6.根據權利要求1 4任一項所述的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浮體葉片下方邊緣設有凸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應用于洗碗機的殘渣過濾收集器,包括外套筒、內套筒和過濾網杯,內套筒位于外套筒中,過濾網杯安裝在外套筒的底部,內套筒底部安裝有用于阻擋殘渣逆流回洗碗機洗碗區的合頁形組件,合頁形組件由兩個浮體葉片和一心軸構成,心軸的兩端安裝在內套筒底部,心軸與過濾網杯之間留有間隙。本實用新型實現了洗碗機內部殘渣的收集功能,保證了洗碗機在整個清洗過程中二次污染的現象不會出現,裝置的工作原理簡單,不為清洗過程增添繁瑣步驟,進而避免了機洗碗人洗機情況的發生,同時該裝置工作過程無能耗,實現排污過程自動化,可靠性強,穩定性好,制造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操作簡便。
文檔編號A47L15/42GK201710326SQ20102024983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6日
發明者李耀超, 陳揚枝 申請人: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