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溫杯,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杯子,比如紙杯、陶瓷杯或者玻璃杯等,這些杯子都存在著一個不足,就是盛裝熱水時,會感覺燙手,盛裝冰水時,會感覺很涼。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保溫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包括杯體,所述杯體由內膽和外殼組成,所述內膽的上端為杯口,所述外殼固定在內膽的下端,所述外殼位于杯口的下方,所述內膽的外壁和外殼的內壁之間具有空氣層。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還包括杯蓋,所述杯蓋扣合在杯體上。進一步,所述外殼通過卡合固定在內膽的下端。進一步,所述外殼通過粘合固定在內膽的下端。進一步,還包括過濾結構,所述過濾結構扣合在內膽的上端,所述過濾結構的底部為過濾網,所述過濾網位于內膽底部的上方。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的結構簡單,內膽和外殼之間具有空氣層,使用該保溫杯裝高溫水時也不會燙手,裝冰的東西也不會感覺很涼, 使用方便;而且內膽的上端即杯口位置處為單層導體結構,可以傳遞杯內物體的溫度,人們在使用時,用手或者嘴巴接觸杯口位置處即可感知杯內物體的溫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實施例一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組合后的截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實施例二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組合后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如圖1及2所示,所述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包括杯體、杯蓋4和過濾結構2,所述杯體由內膽1和外殼3組成,所述內膽1的上端為杯口,所述外殼3固定在內膽1的下端,將內膽1的中部罩住。所述外殼3位于杯口的下方。所述內膽1的外壁和外殼3的內壁之間具有空氣層。所述杯蓋4扣合在杯體上。所述外殼3可以通過卡合固定在內膽1的杯口下端,還可以通過粘合固定在內膽1的杯口下端。所述過濾結構2扣合在內膽1的上端,所述過濾結構的底部為過濾網5,所述過濾網5位于內膽1底部的上方。所述外殼3可以采用玻璃材質,內膽1可以采用陶瓷材質,這樣整個杯子從外面看起來,玻璃的顏色是透明的,所以有一種虛幻的感覺,但陶瓷卻給人很實在的感覺,具有質感的陶瓷和虛幻感覺的玻璃,虛實結合,更增加了其美感。如圖3及4所示,所述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包括杯體、杯蓋9和過濾結構7,所述杯體由內膽6和外殼8組成,所述內膽6的上端為杯口,所述外殼8固定在內膽6的下端,將內膽6的下部完全罩住。所述外殼8位于杯口的下方。所述內膽6的外壁和外殼8的內壁之間具有空氣層。所述杯蓋9扣合在杯體上。所述外殼8可以通過卡合固定在內膽6的杯口下端,還可以通過粘合固定在內膽6的杯口下端。所述過濾結構7扣合在內膽6的上端, 所述過濾結構7的底部為過濾網10,所述過濾網10位于內膽6底部的上方。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杯包括杯體,所述杯體由內膽和外殼組成,所述內膽的上端為杯口,所述外殼固定在內膽的下端,所述外殼位于杯口的下方, 所述內膽的外壁和外殼的內壁之間具有空氣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杯蓋,所述杯蓋扣合在杯體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通過卡合固定在內膽的下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通過粘合固定在內膽的下端。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過濾結構,所述過濾結構扣合在內膽的上端,所述過濾結構的底部為過濾網,所述過濾網位于內膽底部的上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所述保溫杯包括杯體,所述杯體由內膽和外殼組成,所述內膽的上端為杯口,所述外殼固定在內膽的下端,所述外殼位于杯口的下方,所述內膽的外壁和外殼的內壁之間具有空氣層。本實用新型新型單口雙層保溫杯的結構簡單,內膽和外殼之間具有空氣層,使用該保溫杯裝高溫水時也不會燙手,裝冰的東西也不會感覺很涼,使用方便;而且內膽的上端即杯口位置處為單層導體結構,可以傳遞杯內物體的溫度,人們在使用時,用手或者嘴巴接觸杯口位置處即可感知杯內物體的溫度。
文檔編號A47G19/22GK202051421SQ201120154880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6日
發明者張興榮 申請人:張興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