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飯煲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
背景技術:
電飯煲是人們目前廣泛使用的廚房用具,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使用智能電飯煲。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頂部操作的智能電飯煲,一般是將控制線路板與操作面板設置于電飯煲上蓋上,采用這種結構就必須將控制線路板密封,以防止電飯煲的操作面板上起霧或上蓋蒸汽的泄漏,從而造成影響使用者操作的視覺效果和蒸汽泄漏導致的線路板故障。但是,當電飯煲工作時,由于電飯煲的加熱,控制線路板密封腔內的空氣會產生氣壓,密封腔壁長時間的承受壓力擠壓會導致變形,密封腔將不再密封,不再密封后操作面板表面將會出現起霧的現象,而且霧化凝露成水后,在電飯煲長時間使用后,水霧會對控制線路板進行腐蝕,或者上蓋蒸汽泄漏由變形的密封腔壁進入,導致的控制線路板故障、產生短路等不良問題,影響了電飯煲的使用壽命及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其對控制線路板密封腔內的壓力進行了有效的吸收,有效避免了壓力對控制線路板密封腔的擠壓而產生變形,從而產生的水霧對控制線路板的腐蝕或上蓋蒸汽泄漏的侵入,從而延長了電飯煲的使用壽命和提高產品的安全性。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包括控制線路板密封腔,所述控制線路板密封腔處設有泄壓裝置。進一步,所述控制線路板密封腔設有開口,所述泄壓裝置包括泄壓片和彈性裝置, 該泄壓片和所述開口間設有所述彈性裝置。進一步,所述控制線路板密封腔是由視窗蓋板、線路板固定座以及所述泄壓裝置組成,所述泄壓片邊緣設有所述彈性裝置,所述彈性裝置連接所述線路板固定座。進一步,所述彈性裝置設有用于和所述線路板固定座連接的連接件。進一步,所述連接件設有向下開口的凹槽,所述線路板固定座對應該連接件設有固定座連接件,所述固定座連接件對應所述凹槽設有固定凸臺。進一步,所述視窗蓋板設有用于壓住所述連接件的筋位。進一步,所述彈性裝置為彈性密封圈。進一步,所述彈性密封圈為硅膠彈性密封圈。進一步,所述控制線路板密封腔設有開口,所述泄壓裝置為設于該開口上的彈性膜。[0016]進一步,所述彈性膜為硅膠片或塑料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包括控制線路板密封腔,控制線路板密封腔處設有泄壓裝置。泄壓裝置對控制線路板密封腔內由于加熱產生的氣壓進行有效吸收,避免了控制線路板密封腔的變形,進而會引起水霧或上蓋蒸汽泄漏的侵入對控制線路板的腐蝕,而且其結構簡單,易于實現。2、連接件設有向下開口的凹槽,線路板固定座對應該連接件設有固定座連接件, 所述固定座連接件對應所述凹槽設有固定凸臺,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對彈性裝置和線路板固定座進行了有效固定連接,不會因為控制線路板密封腔內壓力過大,彈性裝置和線路板固定座脫離,從而保證形成一個良好的密封腔體。3、視窗蓋板上筋位的設計用于壓住彈性裝置的連接件,對彈性裝置進行了進一步固定、密封。4、彈性密封圈在對控制線路板密封腔內產生的壓力進行吸收的同時,對控制線路板密封腔密封,防止外部水汽的進入。5、彈性密封圈采用硅膠彈性密封圈,防止水汽對彈性密封圈的腐蝕。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是圖2的A-A向視圖。其中,1——控制線路板密封腔,2——控制線路板,3——泄壓片,4——硅膠彈性密封圈,5——視窗蓋板,6——線路板固定座,7——連接件,8——凹槽,9——固定座連接件,10——固定凸臺,11——筋位。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圖1至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包括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 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內容置有控制線路板2,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處設有泄壓裝置。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設有開口,泄壓裝置包括泄壓片3和彈性裝置,該泄壓片3和開口間設有該彈性裝置。在本實施例中,彈性裝置為硅膠彈性密封圈4,可對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內產生的壓力進行吸收,而且對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進行密封,防止外部水汽的進入。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是當電飯煲開始加熱,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內的壓力將會隨著溫度慢慢上升,向四周擴散擠壓,當壓力達到一定的限值,泄壓裝置會凸起,起到一個吸收壓力的作用,當電飯煲完成工作停止加熱,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內的氣壓隨著溫度逐漸下降,泄壓裝置隨之復位,最終達到氣壓平衡,從而保證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不會因為壓力導致變形。實施例2 [0035]本實用新型所述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的實施方式與實施例1大致相同,其區別在于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是由視窗蓋板5、線路板固定座6以及泄壓裝置組成,泄壓裝置包括泄壓片3和彈性裝置,控制線路板2設于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內,泄壓片3邊緣設有彈性裝置,彈性裝置通過連接件7連接線路板固定座6。連接件7設有向下開口的凹槽8,線路板固定座6對應該連接件7設有固定座連接件9,固定座連接件9對應該凹槽8設有固定凸臺10,固定凸臺10卡接于該凹槽8內,對彈性裝置和線路板固定座6進行了有效固定連接。為了進一步固定彈性裝置和線路板固定座6,視窗蓋板5設有用于壓住連接件7的筋位11。在本實施例中,彈性裝置也采用硅膠彈性密封圈4,其中,硅膠彈性密封圈4和泄壓片3、連接件7由硅膠一體成型,在對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內產生的壓力進行吸收的同時, 對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密封,防止外部水汽的進入。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大致相同,其區別在于控制線路板密封腔1設有開口,彈性膜設于該開口上的,彈性膜可采用硅膠片或塑料膜,加熱產生的氣壓使彈性膜鼓起,以吸收其壓力,防止密封腔壁長時間承受壓力擠壓會導致變形。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不限制彈性裝置采用硅膠彈性密封圈4,也可采用彈簧、扭簧等,泄壓片3也可采用塑料膜、塑料板等,也并不限制泄壓裝置的材質、位置、形狀,只要其可起到泄壓的作用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形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
權利要求1.一種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包括控制線路板密封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線路板密封腔處設有泄壓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線路板密封腔設有開口,所述泄壓裝置包括泄壓片和彈性裝置,該泄壓片和所述開口間設有所述彈性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線路板密封腔是由視窗蓋板、線路板固定座以及所述泄壓裝置組成,所述泄壓片邊緣設有所述彈性裝置, 所述彈性裝置連接所述線路板固定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裝置設有用于和所述線路板固定座連接的連接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設有向下開口的凹槽,所述線路板固定座對應該連接件設有固定座連接件,所述固定座連接件對應所述凹槽設有固定凸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視窗蓋板設有用于壓住所述連接件的筋位。
7.根據權利要求2至6任一項所述的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裝置為彈性密封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密封圈為硅膠彈性密封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線路板密封腔設有開口,所述泄壓裝置為設于該開口上的彈性膜。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膜為硅膠片或塑料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電飯煲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電飯煲上蓋泄壓結構,其包括控制線路板密封腔,所述控制線路板密封腔處設有泄壓裝置,泄壓裝置對控制線路板密封腔內由于加熱產生的氣壓進行有效吸收,避免了控制線路板密封腔的變形,進而會引起水霧或上蓋蒸汽泄漏的侵入對控制線路板的腐蝕,而且其結構簡單,易于實現。
文檔編號A47J36/06GK202191181SQ201120287998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9日
發明者楊廣良 申請人:中山市伊萊特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