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穿針自動沖洗浸泡配對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骨穿針自動沖洗浸泡配對裝置,是由中間筒、邊筒、密封塞和密封桿構成,中間筒底面具有筒底,筒底開設有錐形孔,密封塞為錐形塞,密封塞的結構與錐形孔相配合,中間筒內的上下位置設置有支撐架,密封桿活動穿設過支撐架與密封塞固定在一起;活動筒壁通過兩個燕尾條和兩個燕尾槽與中間筒結合在一起,中間筒外壁固定有中間隔板,將邊筒隔離成兩個空間,邊筒為上下貫通,空間的中間筒外壁上上下間隔設有數個托板,每個托板上的中間筒外壁上開設有兩個置針孔,其中一個置針孔用于穿設骨穿針的外針,另一個置針孔用于穿設骨穿針的內針;本發明可以將使用后的腰穿針配對放入置針孔內,進行沖洗和浸泡,避免了交叉感染,方便了臨床的配對使用,提高了對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減少了環境污染和腰穿針的浪費。
【專利說明】骨穿針自動沖洗浸泡配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用器械,特別涉及一種骨穿針自動沖洗浸泡配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診療過程中,用后的腰穿針在臨床科室要及時浸泡,再送回供應室集中處理,由于臨床科室較忙,很多時候,是不經過浸泡,用過的腰針多支混在一起,放在彎盤中,再送回供應室處理時,配對沖洗都較難,多數由于配不上對,干枯的血液沖洗不掉,腰穿針往往都浪費掉了。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骨穿針自動沖洗浸泡配對裝置。利用該骨穿針自動沖洗浸泡配對裝置,可以將使用后的腰穿針配對放入置針孔內,進行沖洗和浸泡,避免了交叉感染,方便了臨床的配對使用,提高了對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減少了環境污染和腰穿針的浪費。
[0004]本發明是由中間筒、邊筒、密封塞和密封桿構成,中間筒底面具有筒底,筒底開設有錐形孔,密封塞為錐形塞,密封塞的結構與錐形孔相配合,中間筒內的上下位置設置有支撐架,密封桿活動穿設過支撐架與密封塞固定在一起;邊筒是由活動筒壁和中間筒外壁構成,活動筒壁的兩個端壁面上具有燕尾條,與活動筒壁的兩個燕尾條相對應的中間筒具有燕尾槽,活動筒壁通過兩個燕尾條和兩個燕尾槽與中間筒結合在一起,中間筒外壁固定有中間隔板,將邊筒隔離成兩個空間,邊筒為上下貫通,活動筒壁可以從中間筒中抽出;空間的中間筒外壁上上下間隔設有數個托板,每個托板上的中間筒外壁上開設有兩個置針孔,其中一個置針孔用于穿設骨穿針的外針,另一個置針孔用于穿設骨穿針的內針,置針孔內穿套有密封膠套,密封膠套中心具有穿針孔,穿設骨穿針的外針和內針可以從穿針孔穿過,密封膠套的設置是為了將骨穿針的外周密封,防止消毒液從骨穿針的外周進入中間筒中。
[0005]所述的中間筒外壁掛有配重塊。
[0006]本發明的使用過程是:
[0007]1、先將中間筒左右側的活動筒壁從上部抽出;再將穿設骨穿針的外針和內針分別插設在托板上兩個置針孔的密封膠套的穿針孔中。
[0008]2、然后將活動筒壁插設在中間筒的燕尾槽中。
[0009]3、上提密封桿,密封塞將中間筒之筒底的錐形孔密封,再將本發明放入消毒容器中,消毒液在壓力下,從穿設骨穿針的外針和內針的針孔中流入到中間筒中,消毒液從針孔中流入到中間筒的過程中,對骨穿針的外針和內針的針孔進行了沖洗,當中間筒中的液面與外部的液面平齊后,沖洗過程停止,可以繼續將本發明連同骨穿針放置在消毒液中浸泡。
[0010]4、沖洗和浸泡程序結束后,提起中間筒,下壓密封桿,此時,密封塞脫離對錐形孔的密封,中間筒內的消毒液從錐形孔流出;消毒液徹底流出后,完成了對骨穿針的沖洗和消毒過程。[0011]配重塊的設置是為了使本發明使用時能沉入到消毒容器的底面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利用該骨穿針自動沖洗浸泡配對裝置,可以將使用后的腰穿針配對放入置針孔內,進行沖洗和浸泡,避免了交叉感染,方便了臨床的配對使用,提高了對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減少了環境污染和腰穿針的浪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
[0015]圖3為本發明的剖視圖。
[0016]圖4為本發明之中間筒的燕尾槽示意圖。
[0017]圖5為本發明之邊筒的燕尾條示意圖。
[0018]圖6為本發明之中間筒的置針孔與密封膠套結合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是由中間筒1、邊筒2、密封塞3和密封桿4構成,中間筒I底面具有筒底11,筒底11開設有錐形孔12,密封塞3為錐形塞,密封塞3的結構與錐形孔12相配合,中間筒I內的上下位置設置有支撐架13,密封桿4活動穿設過支撐架13與密封塞3固定在一起;邊筒2是由活動筒壁21和中間筒外壁14構成,如圖5所示,活動筒壁21的兩個端壁面上具有燕尾條22,與活動筒壁21的兩個燕尾條22相對應的中間筒I具有燕尾槽15,如圖4所示,活動筒壁21通過兩個燕尾條22和兩個燕尾槽15與中間筒I結合在一起,中間筒I外壁固定有中間隔板23,將邊筒2隔離成兩個空間A,邊筒2為上下貫通,活動筒壁21可以從中間筒I中抽出;空間A的中間筒I外壁上上下間隔設有數個托板24,每個托板24上的中間筒I外壁上開設有兩個置針孔25,其中一個置針孔25用于穿設骨穿針的外針,另一個置針孔25用于穿設骨穿針的內針,置針孔25內穿套有密封膠套26,如圖6所示,密封膠套26中心具有穿針孔261,穿設骨穿針的外針和內針可以從穿針孔261穿過,密封膠套26的設置是為了將骨穿針的外周密封,防止消毒液從骨穿針的外周進入中間筒I中。
[0020]所述的中間筒I外壁掛有配重塊6。
[0021]本發明的使用過程是:
[0022]1、先將中間筒I左右側的活動筒壁21從上部抽出;再將穿設骨穿針的外針和內針分別插設在托板24上兩個置針孔25的密封膠套26的穿針孔261中。
[0023]2、然后將活動筒壁21插設在中間筒I的燕尾槽15中。
[0024]3、上提密封桿4,密封塞3將中間筒I之筒底11的錐形孔12密封,再將本發明放入消毒容器中,消毒液在壓力下,從穿設骨穿針的外針和內針的針孔中流入到中間筒I中,消毒液從針孔中流入到中間筒I的過程中,對骨穿針的外針和內針的針孔進行了沖洗,當中間筒I中的液面與外部的液面平齊后,沖洗過程停止,可以繼續將本發明連同骨穿針放置在消毒液中浸泡。
[0025]4、沖洗和浸泡程序結束后,提起中間筒1,下壓密封桿4,此時,密封塞3脫離對錐形孔12的密封,中間筒I內的消毒液從錐形孔12流出;消毒液徹底流出后,完成了對骨穿針的沖洗和消毒過程。
[0026]配重塊6的設置是為了使本發明使用時能沉入到消毒容器的底面。
【權利要求】
1.一種骨穿針自動沖洗浸泡配對裝置,其特征在于:是由中間筒(I)、邊筒(2)、密封塞(3)和密封桿(4)構成,中間筒(I)底面具有筒底(11),筒底(11)開設有錐形孔(12),密封塞(3)為錐形塞,密封塞(3)的結構與錐形孔(12)相配合,中間筒(I)內的上下位置設置有支撐架(13),密封桿(4 )活動穿設過支撐架(13)與密封塞(3 )固定在一起;邊筒(2 )是由活動筒壁(21)和中間筒外壁(14)構成,活動筒壁(21)的兩個端壁面上具有燕尾條(22),與活動筒壁(21)的兩個燕尾條(22)相對應的中間筒(I)具有燕尾槽(15),活動筒壁(21)通過兩個燕尾條(22)和兩個燕尾槽(15)與中間筒(I)結合在一起,中間筒(I)外壁固定有中間隔板(23),將邊筒(2)隔離成兩個空間(A),邊筒(2)為上下貫通,活動筒壁(21)可以從中間筒(I)中抽出;空間(A)的中間筒(I)外壁上上下間隔設有數個托板(24 ),每個托板(24 )上的中間筒(I)外壁上開設有兩個置針孔(25),其中一個置針孔(25)用于穿設骨穿針的外針,另一個置針孔(25)用于穿設骨穿針的內針,置針孔(25)內穿套有密封膠套(26),密封膠套(26)中心具有穿針孔(261),穿設骨穿針的外針和內針可以從穿針孔(261)穿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骨穿針自動沖洗浸泡配對裝置,其特征在于:的所述的中間筒(I)外壁掛有配重塊(6)。
【文檔編號】B08B3/02GK103599896SQ201310584971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明者】張曉杰 申請人:張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