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清洗打漿、第一次酶解、第二次酶解、第一次萃取、第二次萃取、減壓蒸餾、提純。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保證制備過程中大蒜油的穩定性,有效提高了大蒜油的提取率,且制備的大蒜油產物中不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整個制備過程清潔、環保、綠色健康。
【專利說明】一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植物精油提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自古以來,大蒜一直被認為是藥食兼用的珍品,其開胃健脾、消菌滅病、祛寒除濕、消腫解毒的功能已為世人所公認。現代研究證明,大蒜有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防治冠心病、腦血栓、消炎殺菌、抗癌、提高機體免疫力、保護肝臟、降血壓、降血脂和延緩衰老等作用。大蒜油是大蒜中多種揮發性活性有機硫化物的總稱,具有多種生理活性,是大蒜生理活性的主要成分,且不良反應少,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在大蒜油的破碎過程中,大蒜中的蒜氨酸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首先生產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大蒜素、大蒜辣素),其穩定性較差,可進一步反應生產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大蒜新素)、阿霍烯等30余種含硫有機硫化物,共同構成大蒜精油的活性成分。
[0003]目前,大蒜油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水蒸氣蒸餾法、有機溶劑萃取法、超臨界C02萃取法和植物油萃取法。傳統的水蒸氣蒸餾法由于蒸餾溫度相對較高(100°C),而大蒜素受熱易分解,得到的大蒜油主要成分為大蒜素降解后的小分子易揮發硫化物,大蒜素含量較低;超臨界流體萃取法溫度較低,大蒜素不易分解,萃取物中大蒜素含量高,提取率及其中大蒜素含量均優于水蒸汽蒸餾法,但設備投資昂貴、生產成本高、操作條件比較苛亥IJ,目前很難實現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溶劑萃取法大蒜素提取率較水蒸汽蒸餾法高,所用溶劑包括乙醇、食用植物油及其他不溶于水的有機溶劑如石油醚、正己烷等。南昌大學曾哲靈等曾用乙醇提取大蒜中的大蒜素,乙醇有穩定大蒜素的作用,使蒜油的得率及蒜油中的大蒜素含量與水蒸汽蒸餾法相比均有大幅度提高,但大蒜破碎后直接萃取使產品中雜質含量較高,其進一步提純較復雜且難度較大。總的來說,溶劑法具有產率高、易于回收等優點,是目前大蒜油提取較為可行的方法,但目前溶劑萃取均采用將大蒜破碎后直接進行萃取等操作,由于大蒜并未經過充分酶解,酸氨酸與蒜氨酸酶并未充分反應,導致提取的產物中大蒜素的含量不高,影響大蒜油的使用效果。中國發明專利CN 101243871B公開了一種大蒜油的提取方法,該方法將大蒜經機械粉碎與超聲波粉碎后用不溶于水的有機溶劑將大蒜汁進行萃取,然后將萃取液進行膜過濾,將濾液減壓濃縮回收溶劑,得到大蒜油產品;這種制備方法中利用超聲波對大蒜進行粉碎,導致粉碎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小企業生產,并且利用正己烷、石油醚、乙醚或6號溶劑油等有機溶劑對大蒜汁進行萃取再脫溶劑,但脫溶劑時并不可能完全將石油醚、乙醚等有機溶劑從大蒜油中完全分離出來,從而造成大蒜油中有機溶劑的殘留,則所得的大蒜油不利于人體健康。中國發明申請專利CN 102067978A公開了一種大蒜油的制取工藝,該制取工藝中將大蒜預處理后置于密閉容器中用乙醇浸泡萃取,然后將浸取液真空濃縮再凈化處理,該制備工藝中用65-75°C的乙醇浸泡萃取,由于乙醇溫度在65-75°C之間,會導致大蒜素受熱分解,使制備的大蒜油風味及口感欠佳,且并未使用酶激活劑催化酶解, 浸泡萃取率并不高,不能完全將大蒜中的大蒜素萃取。中國專利CN101985578B中公開了一種提高大蒜精油產量的方法,該方法在蒜漿酶解后添加轉化劑,促使大蒜素轉化成二稀丙基二硫、二稀丙基二硫、稀丙基甲基二硫等大蒜精油的成分,進而再進行蒸餾與精油分離;但該制備方法中在酶解環節采用的氨酸酶活性調節劑成分為藍礬、石灰乳、鹽鹵;并且進行的是傳統的水蒸汽蒸餾,同樣存在水蒸汽蒸餾的各種不足,并不利于大蒜精油的提取。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對蒜氨酸酶的性質的研究和調控,將酶解過程嚴格控制并結合減壓蒸餾法實現大蒜油的提取。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10°C _30°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
步驟b:第一次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活性酶,并利用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在5.0-6.5之間,使蒜漿在25°C _35°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40min-140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步驟c:第二次酶解: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活性酶,利用緩沖溶液調節濾渣的pH值在5.0-6.5之間,使濾渣在25°C -35°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40min-140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1-3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45min-9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2-4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45min-9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條件是48°C以下,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
[0006]優選的,所述步驟b:第一次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加入活性酶后,又向其中添加酶激活劑,利用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在5.0-6.5之間,使蒜漿在25 V -35 V的溫度條件下酶解40min-140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進一步的,所述步驟c:第二次酶解: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活性酶后,又向其中添加酶激活劑,利用緩沖溶液調節濾渣的PH值在5.0-6.5之間,使濾渣在25°C -35°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40min-140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優選的,所述酶激活劑是Fe2+、Cu2+、Mn2+中的一種。進一步的,所述酶激活劑的離子濃度是lX10_3mol/L。
[0007]優選的,所述步驟b中的活性酶是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果膠酶中的至少一種。由于酶反應具有一定的專一性,不同種類的酶對反應可能存在不同的促進作用,故挑選合適的酶能更促進蒜氨酸轉化成大蒜素。現有技術中一般是利用加入Fe2+作酶激活劑來提高蒜氨酸酶的活性,以此提高蒜氨酸的轉化。研究發現:果膠酶能使植物細胞的胞間層破壞,細胞分離,從而使皮層脫落,加入到水果破碎物中,不僅能使果汁易于壓榨,而且還能提高出汁率。纖維素酶能破壞細胞壁,釋放出細胞內物質,是一種用于淀粉和酒精工業的酶制劑,能夠降低黏度和改進與不同糧食作物的分離。纖維素酶的酶制劑可以有效地改良和消化植物細胞結構為非淀粉碳水化合物。本發明中利用纖維素酶或半纖維素酶或果膠酶來促進大蒜中細胞間的破壞,更促進酶解。優選的,本發明中選用纖維素酶作為酶活性劑。由于纖維素酶破壞了細胞壁,釋放出胞內物質,故利用纖維素酶來提高大蒜油的產率。本發明中,由于Fe2+、Cu2+、Mn2+對纖維素酶與蒜氨酸酶均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故本發明中優選的,可以將酶激活劑與纖維素酶搭配使用,以進一步的促進酶解,提高大蒜油的提取率。 [0008] 優選的,所述步驟b中活性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04%-0.01%。由于酶的添加量會影響產品的提取率,但達到最佳值時,酶用量增加而產品的提取率不再提高,甚至下降;故本發明中確定所添加的活性酶的量是蒜漿質量的0.004%-0.01%。優選的,所述步驟b中添加的活性酶的量是蒜漿質量的0.005%-0.008%ο優選的,所述步驟b中添加的活性酶的量是蒜衆質量0.008%-0.01%。
[0009]所述步驟c中活性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0.004%-0.008%。
[0010]優選的,所述步驟b中的緩沖溶液是磷酸鹽緩沖溶液、檸檬酸鹽緩沖溶液中的一種。為促進酶解,本發明中所述的磷酸鹽緩沖溶液是磷酸二氫鈉和磷酸氫二鈉配成的緩沖溶液,本發明中所述的檸檬酸鹽緩沖溶液是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溶液。由于蒜氨酸酶的熱不穩定性及PH不穩定性,結合所使用的纖維素酶,故本發明中在多次試驗探索后,確定酶解的的PH條件是利用緩沖溶液調節為pH值在5.0-6.5之間,以利于蒜氨酸酶的活性及纖維素酶的活性。
[0011]優選的,所述步驟b中使蒜衆在30°C -35°C的溫度下酶解90min-150min。
[0012]優選的,所述步驟c中使濾渣在30°C _35°C的溫度下酶解90min-150min。由于在對大蒜油進行萃取如對大蒜泥或蒜漿進行酶解,大蒜油得率會有所提聞,因為酶解時,蒜氨酸酶能將蒜泥中的蒜氨酸充分轉化成蒜素。決定酶解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酶解溫度和酶解時間,溫度是為了提高蒜酶的活性,溫度低,酶的活性小,產品轉化時間長;溫度高,偏離酶活性最適期,產品產率又降低。酶解時間短,一部分蒜氨酸難以及時酶解形成蒜素,產率降低;酶解時間長,蒜素及一些有機硫化物容易揮發或轉化成副產物,影響產品的產率及質量。此外,酶解時間與酶解溫度有關,溫度低,酶解時間長。并且由于大蒜油在提取過程中首先要使蒜氨酸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轉化為大蒜素,但蒜氨酸酶為產物抑制酶,大蒜素的轉化率一般僅為理論值的70%左右,故現有技術中僅將大蒜漿或大蒜粉進行浸取酶解后便進行萃取的方法,萃取后的蒜渣中還含有一定的蒜氨酸及大蒜素殘留,造成浪費。為使盡可能的將大蒜中的蒜氨酸進行轉化,盡可能提高大蒜油的提取率,本 申請人:對酶解的溫度和時間進行了探索,確定了本發明中蒜漿在30°C _35°C的溫度下酶解90min-150min,并設計了二次或三次酶解,其中,綜合考慮,以二次酶解較佳,即將蒜漿酶解一段時間后,及時將酶解液過濾走,并將濾渣繼續進行酶解,兩次酶解后進行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明顯高于常規方法。
[0013]優選的,所述減壓蒸餾的條件是35°C -45°C。大蒜素是淺黃色油狀液體,微溶于7jC,易溶于乙醇、苯、乙醚等溶劑,利用這一性質可以用溶劑將大蒜油浸提出來。溶劑的選擇非常關鍵,要求該溶劑的溶解度充足,而且浸提結束后易于分離(沸點差異顯著),盡量不含其它的不良氣味和溶劑殘留。又由于大蒜油多用于食品領域,故本發明中選取易揮發且對人體副作用小的乙醇作為萃取劑。考慮到高溫會影響制備的大蒜油的風味,且大蒜素在高溫下易分解,故本發明中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48°C以下,優選的,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 35°C -45 °C。
[0014]本發明中整個制備過程中溫度不高于50°C,有效避免了大蒜素在高溫情況下受熱分解,而且利用大蒜素在乙醇中的穩定性,用95%的乙醇進行萃取,根據酶反應的條件及酶反應的動力學原理,設計了較佳的酶解條件與萃取條件,有效提高了大蒜油的提取率。
[001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大蒜油的制備方法能夠保證制備過程中大蒜油的穩定性,有效提高了大蒜油的提取率,且制備的大蒜油產物中不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整個制備過程清潔、環保、綠色健康。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7]實施例1:一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30°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
步驟b: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纖維素酶,并利用磷酸鹽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為6.5,使蒜漿在30°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60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步驟c:第一次過濾酶解液: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纖維素酶,利用緩沖溶液調節濾渣的pH值為6.5,使濾渣在30°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60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3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6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3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9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48°C,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制備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是0.335%。 本實施例中,步驟b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06%,步驟c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0.004%。
[0018]實施例2:—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10°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步驟b: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纖維素酶,并利用磷酸鹽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為5.0,使蒜漿在25°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40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步驟c:第一次過濾酶解液: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纖維素酶,利用緩沖溶液調節濾渣的pH值為5.0,使濾渣在25 V的溫度條件下酶解140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2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9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4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9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35°C,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制備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是0.289%。本實施例中,步驟b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05%,步驟c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0.006%。[0019]實施例3:—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20°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
步驟b: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纖維素酶,并利用磷酸鹽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為5.5,使蒜漿在30°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140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步驟c:第一次過濾酶解液: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纖維素酶,利用緩沖溶液調節濾渣的pH值為5.5,使濾渣在30°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90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I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45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3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8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45°C,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制備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是0.327%。本實施例中,步驟b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1%,步驟c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0.004%。
[0020]實施例4:一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25°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
步驟b: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纖維素酶,并利用磷酸鹽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為6.0,使蒜漿在33°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140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步驟c:第一次過濾酶解液: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纖維素酶,利用緩沖溶液調節濾渣的pH值為6.0,使濾渣在33°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40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1.5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9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2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45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35°C,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制備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是0.294%。本實施例中,步驟b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1%,步驟c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0.008%。
[0021]實施例5:—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20°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
步驟b: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纖維素酶與Fe2+,并利用磷酸鹽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為5.5,使蒜漿 在30°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140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步驟c:第一次過濾酶解液: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纖維素酶與Fe2+,利用緩沖溶液調節pH值為5.5,使濾渣在30°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90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I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45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3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8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45°C,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制備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是0.356%。本實施例中,步驟b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1%,步驟c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0.004% ;步驟b與步驟c中均保持Fe2+的離子濃度是I X 10^3mol/L0
[0022]實施例6:—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30°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
步驟b: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纖維素酶與Fe2+,并利用磷酸鹽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為6.5,使蒜漿在35°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lOO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步驟c:第一次過濾酶解液: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纖維素酶與Fe2+,利用緩沖溶液調節pH值為6.5,使濾渣在35°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lOO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2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6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2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6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45°C,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制備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是0.350%。本實施例中,步驟b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08%,步驟c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0.008% ;步驟b與步驟c中均保持Fe2+的離子濃度是I X 10^3mol/L0
[0023]實施例7:—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1 0°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
步驟b: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纖維素酶與Mn2+,并利用磷酸鹽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為6.0,使蒜漿在25°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120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步驟c:第一次過濾酶解液: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纖維素酶與Mn2+,利用緩沖溶液調節pH值為6.0,使濾渣在25°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120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3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4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4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4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40°C,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制備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是0.348%。本實施例中,步驟b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06%,步驟c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0.006% ;步驟b與步驟c中均保持Mn2+的離子濃度是I X 10^3mol/L0
[0024]實施例8:一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20°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
步驟b: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纖維素酶與Cu2+,并利用磷酸鹽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為5.5,使蒜漿在30°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80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步驟C:第一次過濾酶解液: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纖維素酶與Cu2+,利用緩沖溶液調節pH值為5.5,使濾渣在30°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80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2.5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6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3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6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38°C,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制備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是0.346%。本實施例中,步驟b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08%,步驟c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0.004% ;步驟b與步驟c中均保持Cu2+的離子濃度是I X 10^3mol/L0
[0025]實施例9:一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 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30°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
步驟b: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半纖維素酶,并利用磷酸鹽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為5.0,使蒜漿在28°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90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步驟c:第一次過濾酶解液: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半纖維素酶,利用緩沖溶液調節濾渣的PH值為6.0,使濾渣在28°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80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1.5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9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2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45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35°C,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制備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是0.289%。本實施例中,步驟b中半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1%,步驟c中半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0.008%。
[0026]實施例10:—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28°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
步驟b: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果膠酶,并利用磷酸鹽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為6.0,使蒜漿在28°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lOO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步驟c:第一次過濾酶解液: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果膠酶,利用緩沖溶液調節濾渣的PH值為6.0,使濾渣在28°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lOO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2.5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7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2.5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7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36°C,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制備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是0.290%。本實施例中,步驟b中果膠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08%,步驟c中果膠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 0.008%ο
[0027]實施例11:一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28°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
步驟b: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果膠酶,并利用檸檬酸鹽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為6.0,使蒜漿在28°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lOO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步驟c:第一次過濾酶解液: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果膠酶,利用檸檬酸鹽緩沖溶液調節濾渣的pH值為6.0,使濾渣在28°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lOO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2.5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7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2.5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7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36°C,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制備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是0.289%。本實施例中,步驟b中果膠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08%,步驟c中果膠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 0.006%ο
[0028]實施例12:—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28°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步驟b: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纖維素酶,并利用檸檬酸鹽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為6.0,使蒜漿在28°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lOO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步驟c:第一次過濾酶解液: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纖維素酶,利用檸檬酸鹽緩沖溶液調節濾渣的pH值為6.0,使濾渣在28°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lOO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1.5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8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2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9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36°C,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制備的大蒜油的提取率是0.308%。本實施例中,步驟b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蒜漿質量的0.006%,步驟c中纖維素酶的添加量是濾渣質量的0.006%。
[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0030]以下為本發明大蒜油的制備方法的試驗例:
1、材料與儀器:材料:新鮮、無病蟲害、充分成熟的市售大蒜;
試驗儀器:HH.6型數顯恒溫水浴鍋(國華電器有限公司)、FA-2004電子分析天平(上海精勝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天平儀器廠)、SGL-300型旋風榨汁機、PH-25酸度計(上海科學儀器廠)、恒溫磁力攪拌器;
主要試劑:95%乙醇、纖維素酶(10 000U/g)購于上海東風生化技術有限公司;試驗用水均為二次蒸餾水;試劑均采用分析純。
[0031]1.1試驗例I纖維素酶與酶激活劑對大蒜油提取率的影響:
試驗步驟:按照上述大蒜油制備方法中的步驟a制備蒜漿,將蒜漿平均分成五份,分別標記為試驗組1、試驗組2、試驗組3、試驗組4、試驗組5。將試驗組I的蒜漿調節pH值=6.5,使蒜漿在35°C的條件下酶解120min ;將試驗組2的蒜漿中加入Fe2+作酶激活劑,并調節pH值=6.5,使蒜漿在35°C的條件下酶解120min ;向試驗組3的蒜漿中加入占蒜漿質量0.005%的纖維素酶,調節PH值=6.5,使蒜漿在35°C的條件下酶解120min ;向試驗組4的蒜漿中加入占蒜漿質量0.01%的纖維素酶,調節pH值=6.5,使蒜漿在35°C的條件下酶解120min ;向試驗組5的蒜漿中加入占蒜漿質量0.01%的纖維素酶,并向其中添加Fe2+作酶激活劑,并調節PH值=6.5,使蒜漿在35°C的條件下酶解120min。上述試驗組1、試驗組2、試驗組3、試驗組4、試驗組5均采用同一磷酸鹽緩沖溶液調節pH值;試驗組2與試驗組5中添加等量的相同濃度的Fe2+。將試驗組1、試驗組2、試驗組3、試驗組4與試驗組5的各組酶解后的蒜漿分別置于五個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向每個密閉容器中分別添加濃度95%的乙醇,乙醇的量是各酶解液體積的2倍,然后在攪拌狀態下將各密閉容器內的蒜漿萃取90min ;各自進行減壓抽濾,將濾液分別進行減壓蒸餾并提純后,計算各組的大蒜油提取率,記錄數據如下表1。
[0032]表1纖維素酶對大蒜油提取率的影響
【權利要求】
1.一種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清洗打漿:選取無蟲蛀、無霉爛病變的優質大蒜,將大蒜分瓣并去皮,用清水清洗干凈,浙干水分,在10°C _30°C的條件下打成蒜漿;
步驟b:第一次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中加入活性酶,并利用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在5.0-6.5之間,使蒜漿在25°C _35°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40min-140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步驟c:第二次酶解: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活性酶,利用緩沖溶液調節濾渣的pH值在5.0-6.5之間,使濾渣在25°C -35°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40min-140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步驟d:第一次萃取:將步驟c中的第二次酶解液進行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二次濾液; 步驟e:將第一次濾液與第二次濾液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液總體積的1-3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45min-9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一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f:第二次萃取:將步驟d中的濾渣與步驟e中減壓抽濾后的濾渣合并后放入密閉容器中進行第二次萃取,向密閉容器中加入濃度95%的乙醇,所述乙醇的量是濾渣總質量的2-4倍,在攪拌狀態下進行萃取45min-90min,然后減壓抽濾,得到第二次萃取的濾液; 步驟g:減壓蒸餾:將三次萃取的濾液合并后進行減壓蒸餾,控制減壓蒸餾的溫度是48°C以下,蒸到無乙醇餾分為止,殘留液中剩余的是大蒜油和水的混合液; 步驟h:將步驟f中混合液中的大蒜油提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第一次酶解:向步驟a中的蒜漿加入活性酶后,又向其中添加酶激活劑,利用緩沖溶液調節蒜漿的pH值在5.0-6.5之間,使蒜漿在25 V -350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40min_140min,得到第一次酶解液。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第二次酶解:將步驟b中的第一次酶解液過濾,得到濾渣與第一次濾液,向濾渣中添加活性酶后,又向其中添加酶激活劑,利用緩沖溶液調節濾渣的PH值在5.0-6.5之間,使濾渣在25°C -35°C的溫度條件下酶解40min-140min,得到第二次酶解液。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激活劑是Fe2+、Cu2+、Mn2+中的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的活性酶是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果膠酶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活性酶的添加量是蒜衆質量的0.004%-0.0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活性酶的添加量是蒜衆質量的0.004%~0.008%。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的緩沖溶液是磷酸鹽緩沖溶液、檸檬酸鹽緩沖溶液中的一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使蒜漿在300C -35°C 的調節下酶解 90min-150min。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大蒜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減壓蒸餾的條件是.35 C - 45 C ο
【文檔編號】C11B3/12GK103614230SQ201310584886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0日
【發明者】韓彬, 張黎明, 蘭玲 申請人: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