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便攜潔牙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便攜潔牙用具。
背景技術: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潔牙用具的樣式很多,但是大多為牙刷和牙缸分體制造,單獨銷售和配合使用的,出差時都要裝在一起,攜帶不方便、不衛生。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潔牙用具,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牙刷和牙缸分體設置,出差時裝在一起攜帶不方便、不衛生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攜潔牙用具,包含牙刷本體、內套筒和外套筒,牙刷本體、內套筒和外套筒的連接均通過錐面套接,牙刷本體的前端設置有刷毛,牙刷本體的后端周徑呈錐形逐漸增大;內套筒 為前端開口且底端封口的錐形圓筒形狀,從開口端到底端的外圓直徑也是同步逐漸增大的,內套筒內腔的最小直徑大于牙刷本體的最大直徑,內套筒開口直徑小于牙刷本體的后端直徑;外套筒為前端開有收口且底端封口的筒形形狀,外套筒的內腔的最小直徑大于內套筒的最大直徑,在外套筒開口端錐形外圓設置有套頭。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牙刷本體長度為正常牙刷的1/2,內套筒可以套在牙刷本體末端,加長牙刷本體;外套筒可以套在內套筒的末端,也可以獨立拆開做牙缸用;套筒開口端設置套頭,攜帶時套頭套在外套筒的頂端,用來防止外界臟物進入。另外,牙刷本體可以裝進套筒內腔中,保證在攜帶時牙刷的清潔衛生;方便、衛生、便攜,特別適合出差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便攜潔牙用具的加長使用狀態展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便攜潔牙用具的分拆使用狀態展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便攜潔牙用具攜帶狀態示意圖。圖中,1.牙刷本體;2.內套筒;3.套頭;4.外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便攜潔牙用具的結構是,包含牙刷本體1、內套筒2和外套筒4,牙刷本體1、內套筒2和外套筒4的連接均通過錐面套接,達到最長伸展狀態(即使用狀態);牙刷本體I的前端設置有刷毛,牙刷本體I的后端周徑呈錐形逐漸增大,長度為正常牙刷的1/2 ;內套筒2為前端開口且底端封口的錐形圓筒形狀,從開口端到底端的外圓直徑也是同步逐漸增大的,內套筒2內腔的最小直徑大于牙刷本體I的最大直徑,內套筒2開口直徑小于牙刷本體I的后端直徑,保證牙刷本體I不會從內套筒2前端脫出;外套筒4為前端開有收口且底端封口的筒形形狀,外套筒4的內腔的最小直徑大于內套筒2的最大直徑,在外套筒4開口端錐形外圓設置有套頭3,套頭3通過內螺紋與外套筒4開口端錐形外圓設置的外螺紋套接。本實用新型的便攜潔牙用具的使用方法是,I)刷牙時,去掉套頭3,將牙刷本體I從內套筒2中向前伸出,并將內套筒2從外套筒4中向前伸出,牙刷本體1、內套筒2和外套筒4的連接均通過錐面套接,使得內套筒2開口端夾緊牙刷本體I的末端,使得外套筒4開口端夾緊內套筒2的末端,達到最長伸展狀態,能夠用來增長牙刷本體I的抓握長度,見圖1。2)刷牙時,去掉套頭3,向前拉出牙刷本體I和內套筒2,外套筒4開口端放大松開內套筒2的末端,牙刷本體I和內套筒2就從外套筒4中抽出來單獨使用,外套筒4也同時單獨用來做牙缸使用,見圖2。3)攜帶時將牙刷本體I收進內套筒2內腔,并將內套筒2收進外套筒4內腔中,蓋上套頭3,外套筒4變成牙刷本體I的密封盒子用于攜帶,既衛生又不會受到擠壓或散亂,見圖3。 ·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潔牙用具,其特征在于:包含牙刷本體(1)、內套筒(2)和外套筒(4),牙刷本體(I)、內套筒(2 )和外套筒(4)的連接均通過錐面套接, 牙刷本體(1)的前端設置有刷毛,牙刷本體(I)的后端周徑呈錐形逐漸增大; 內套筒(2)為前端開口且底端封口的錐形圓筒形狀,從開口端到底端的外圓直徑也是同步逐漸增大的,內套筒(2)內腔的最小直徑大于牙刷本體(1)的最大直徑,內套筒(2)開口直徑小于牙刷本體(1)的后端直徑; 外套筒(4)為前端開有收口且底端封口的筒形形狀,外套筒(4)的內腔的最小直徑大于內套筒(2)的最大直徑,在外套筒(4)開口端錐形外圓設置有套頭(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潔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頭(3)通過內螺紋與外套筒(4)開口端錐形外圓設置的外螺紋套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攜潔牙用具,包含牙刷本體、內套筒和外套筒,牙刷本體、內套筒和外套筒的連接均通過錐面套接,牙刷本體的前端設置有刷毛,牙刷本體的后端周徑呈錐形逐漸增大;內套筒為前端開口且底端封口的錐形圓筒形狀,從開口端到底端的外圓直徑也是同步逐漸增大的,內套筒內腔的最小直徑大于牙刷本體的最大直徑,內套筒開口直徑小于牙刷本體的后端直徑;外套筒為前端開有收口且底端封口的筒形形狀,外套筒的內腔的最小直徑大于內套筒的最大直徑,在外套筒開口端錐形外圓設置有套頭。本實用新型的外套筒從牙刷本體上取下時充當牙缸;另外,牙刷本體裝進套筒內腔中,保證了攜帶時牙刷的清潔衛生。
文檔編號A46B7/00GK203088016SQ20132002183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明者黃強, 樊晶晶 申請人:西安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