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止氣味及細菌溢出的腳踩式蹲便器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防止氣味及細菌溢出的腳踩式蹲便器蓋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潔具,特別是一種蹲便器蓋。
背景技術:
:目前,蹲便器都沒有固定的蓋子,到了夏季,氣溫升高,水分蒸發加快,加之沖水時會產生一定的氣旋,使無蓋的蹲便器成為室內難聞氣味和病菌的源頭。目前尚未有可以解決該問題的潔具。
(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為現有蹲便器固定上一種防止氣味及細菌溢出的腳踩式蹲便器蓋,創造一個更加安全、衛生的公共廁所和衛生間環境。本實用新型的防止氣味及細菌溢出的腳踩式蹲便器蓋,由踏板1、蹲便器蓋2、把手3、固定裝置4、以及橡膠圈5構成。蹲便器蓋2的后端下部c處設有固定裝置4,蹲便器蓋2的后端左側b處設有踏板1,蹲便器蓋2的下部邊緣d處設有橡膠圈5,蹲便器蓋2的前端a設有把手3,把手3懸空設置。本實用新型用固定裝置在不改變原有蹲便器外形的情況下固定在蹲便器上。蹲便器蓋的形狀與蹲便器相吻合,大小比蹲便器坑口略大一圈。蹲便器蓋前端有把手,下部邊緣連接有橡膠圈。蹲便器蓋與固定裝置之間使用旋轉軸連接,在蹲便器蓋的旋轉軸處設有踏板。本實用新 型特點為:由于帶有踏板,使用者可以不彎腰便可方便翻起蹲便器蓋。由于帶有橡膠圈,蹲便器蓋便可有效地堵住蹲便器內的氣味和細菌向外溢出。
:圖1:是實用新型腳踩式蹲便器蓋俯視圖;圖2:是實用新型腳踩式蹲便器蓋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踏板2:蓋子3:把手4:固定裝置5:橡膠圈a:蹲便器蓋的前端b:蹲便器蓋的后端左側c:蹲便器蓋的后端下部d:蹲便器蓋的下部邊緣
(五)具體實施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腳踩式蹲便器蓋為解決普通蹲便器氣味與細菌溢出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的優選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請參考附圖:本實用新型包括蹲便器蓋(2)、把手(3)、踏板(I)、固定裝置⑷、橡膠圈(5)。蹲便器蓋(2)的后端下部(c)處設有固定裝置(4),蹲便器蓋(2)的后端左側(b)處設有踏板(I),蹲便器蓋(2)的下部邊緣(d)處設有橡膠圈(5),蹲便器蓋(2)的前端(a)設有把手(3),把手(3)懸空設置。本實用新型除橡膠圈(5)由橡膠制成外,其余部分均由硬質塑料制成。本實用新型分為兩大部分,固定部分與旋轉部分。固定部分由固定裝置(4)組成;旋轉部分由踏板
(I)、蹲便器蓋(2)、把手(3)和橡膠圈(5)組成,各部分緊密結合。蹲便器蓋(2)后部與固定裝置(4)后部通過旋轉軸相連。本實用新型在使用前通過固定裝置(4)與蹲便器相連。在不使用蹲便器時,放下蹲便器蓋(2),此時橡膠圈(5)與地面接觸,氣體與細菌便無法從蹲便器內溢出。在使用蹲便器時,使用者不需要彎腰,可以通過腳踩踏板(I),將蹲便器蓋(2)抬升至一定高度后,用手推著把手(3)將蹲便器蓋(2)完全翻開,使用蹲便器。由于蹲便器蓋(2)和橡膠圈(5)的使用,蹲便器在大部分時間里都是處于一個較為密封的狀態,內部的氣體與細菌無法溢出,故具有防止氣味及細菌溢出的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防止氣味及細菌溢出的腳踩式蹲便器蓋,由踏板(I)、蹲便器蓋(2)、把手(3)、固定裝置(4)、以及橡膠圈(5)構成,其特征在于:蹲便器蓋(2)的后端下部(c)處設有固定裝置(4),蹲便器蓋(2)的后端左側(b)處設有踏板(I),蹲便器蓋(2)的下部邊緣(d)處設有橡膠圈(5),蹲 便器蓋(2)的前端(a)設有把手(3),把手(3)懸空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防止氣味及細菌溢出的腳踩式蹲便器蓋,用于改善公共廁所和衛生間的環境。它包括踏板(1)、蹲便器蓋(2)、把手(3)、固定裝置(4)以及橡膠圈(5),其特征在于蹲便器蓋(2)的后端下部(c)處設有固定裝置(4),蹲便器蓋(2)的后端左側(b)處設有踏板(1),蹲便器蓋(2)的下部邊緣(d)處設有橡膠圈(5),蹲便器蓋(2)的前端(a)設有把手(3),把手(3)懸空設置。本實用新型能有利于保持空氣清潔,創造更加衛生的公共廁所和衛生間環境。
文檔編號A47K13/00GK203138322SQ20132002300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王暉, 季凱猷, 吳林昊, 翁家仁, 張炎 申請人:王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