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數碼化棋譜記錄系統及其實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純數碼化記錄圍棋(及國際五子連珠)棋譜的方法及其相關配件,特別是能夠保證圍棋棋譜信息傳遞過程中位置和次序嚴密精準的有效體系。
以往圍棋棋譜的記錄和流傳的情況是“一盤棋由多幅前后疊覆標錄的棋譜圖組合完成”,復盤或打譜時需按照譜圖上子序順次檢索后逐一擺出,常規棋盤上沒有供記譜用的坐標系統,唯掛盤講解時中國在大棋盤的兩個直角邊標有“1、2、3、……17、18、19”和“一、二、三、……十七、十八、十九”;國外則曾見標有“1、2、3、……17、18、19”和“A、B、C、……R、S、T”的縱橫坐標系。但這兩種坐標系分別存在著口述時易混亂和不便查找遠端確切點位的問題,因而并未被習慣性地在實際應用中推廣,有時會明顯地見到講棋者手持傳真的棋譜圖現場卻找不到點位,甚至擺錯前后次序的情況,影響到現場直播講解的質量和效果。尤其是在講棋者與現場觀眾交流(如猜下一步應手的點位等)方面,往往因現場人多距離遠,又難于單純用語言描述行棋點位,使“手談”的對話在向觀眾講解過程中存在著“音聲翻譯”的障礙,更未見過如象棋高手們所做的“憑口念招”的盲棋表演。偶爾曾見古譜中有以“平上去入”分四隅,每隅先順后逆定點位的“棋盤圖法”,雖與本發明的系統類似,但卻沒有在盤邊標明數碼。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單純用數碼與字母符號順次記錄圍棋棋譜全過程的實用方法,以及為確保這一方法既符合習慣規律又能夠簡捷有效地實施所設計的坐標系-四象近遠右旋坐標圍棋盤、棋譜記錄紙-譜箋、和為原有棋盤配套的邊框附加器等系統配件。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將圍棋棋盤以天元為中心,沿每邊中點星位均分為“A、B、C、D”四個區域,以執黑先行一方為準的右上方半邊外側中間標明A(區),這部分通常也是每局棋第一枚棋子所落的區域;然后順時針方向右旋,在相對應各半邊的中點外側分別標明B(區),C(區),D(區),各字母的朝向也是順時針方向依次變化的。
二、在每一區的另一直角邊外側,由角位至中軸線依次標明“1、2、3、4、5、6、7、8、9、0”正好十個阿拉伯數字,這些數字的位置和朝向也同字母一樣是順時針方向依次變換的。
三、建立起如上的“四象近遠右旋坐標體系”之后,棋盤上的每一點位均可由最多三個字符清楚地表述出來,也就是黑白雙方的每一步著法都可以用筆寫下來,更可以用語言讀出來即第一個字母表示區;第二個數碼表示近坐標中的行;第三個數碼表示遠坐標中的列。如“C63”即是“對C角星位C44從D邊小飛掛角”之點,其意義為C區第6行第3列。
四、凡屬兩區臨界的“0軸”上的點均可以用兩個名稱中的任何一個來表述如“A90”也可表為“D09”;“A01”同樣可表為“B10”等等。棋盤的中心“天元”一點可以簡寫為“0、0”,當然也可以用四個名稱中的任何一個,即“A00”、“B00”、“C00”或“D00”。
五、考慮到以前的木制棋盤,大多邊緣所留空白很小,周圍難以標注合適的符號,故特別設計一種由四塊已印制好符號的長條組成的邊框附加器,實用時可以環繞原有棋盤以鏍絲或榫卯拼裝,使原有棋盤也能夠方便地轉變成為“四象近遠右旋坐標圍棋盤”。
六、為配合這一記譜系統的推廣應用,特別設計印制專用的圍棋競賽記錄紙-譜箋,除有對弈者和裁判簽名欄目及日期時間等外,分別開列出黑白相間的有序圈號及空格,以便雙方均能各自簡捷有效率地記錄每一步行棋著法。
第一頁附圖標明為“
圖1”,由“四象近遠右旋坐標圍棋盤”的“平面圖”和“側面圖”組成,平面圖直觀地展示了“四象近遠右旋坐標系統”的構成實樣,側面圖則示意地表現了“棋盤邊框附加器”與木質棋盤的組合關系和連接方式。
第二頁附圖標明為“圖2”;是“四象近遠右旋坐標圍棋記錄譜箋”的大略示意圖,圖中一系列編號空格可依次記寫行棋過程的坐標名稱,此外還可記下弈者與裁判的姓名簽字、時間、地點、結果等等,方便、簡捷,利于保存、復制和流傳。
權利要求
1.一種純數碼化記錄圍棋棋譜的系統方法及其相應配件,最集中地體現為“四象近遠右旋坐標體系”圍棋盤,其特征是將棋盤對稱地均分為四塊,每一塊區域中的標識又遵從習慣著法由角及邊再至中腹地發展,經順時針右旋,先近后遠的次序,嚴格地保證了“三個字符表示一步著法”的準確性,僅以“ABCD1234567890”共14個最通俗數碼的有規律的不同排列組合便為全盤上每一個點位提供了精準簡明的名稱,從而使得圍棋的招法可以“口談筆錄”而不必再“無圖譜不傳”。
2.根據1的系統方法,其特征是專門設計印制圍棋競賽記錄紙,即譜箋,編上序號,黑白相間,留出填空位置,對弈時即可按照行棋次序“筆錄”詳細進程,復盤或講解時只要按序打譜,包括提子后又再重復下出的著法及打劫等,可免除混亂遲滯之弊藪。
3.根據1的系統方法,其特征是可以使棋手們依靠記憶力“憑口念著”地表演下盲棋。
4.根據1的系統方法,其特征是設計制造邊框附加器對原先已有的棋盤進行適度的補充改造,以建立并推廣1的系統和方法,并節省材料。
5.根據1的系統方法以及4的器具,其特征是順次右旋的“A、B、C、D”四個字母的位置正好對準第5、6兩列之間,以便增強字母的標識含意。
6.根據1的系統方法,其特征明顯地反對以逆時針的左旋和其它字母及符號進行相類似的代換,否則必將引起多方面的混亂與麻煩。
全文摘要
數碼化棋譜記錄系統及其實用方法是為改進圍棋“以圖傳譜”的記錄方法而發明的,解決了講解行棋進程和打譜復盤中要求次序嚴明,點位精準,能夠筆錄口談的技術問題,主要特征是在原有圍棋盤的邊框之外附加一套數碼化的“四象近遠右旋坐標體系”,由“ABCD1234567890”計14個字符有規律地組合后,每著棋的點位即可由三個字符分別代表的“區、行、列”精準地表述,并在譜箋上簡明地記錄,能提高記譜與傳譜,特別是講解的速度和效率。
文檔編號A63F3/02GK1279116SQ0010924
公開日2001年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19日
發明者黃剛 申請人:黃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