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接球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育器材,具體是一種接收乒乓球的接球裝置。
技術背景目前,在各種乒乓球訓練場所使用的接球裝置,大多采用傳統的四柱形網 兜式設計,這種結構體積較大,占用較大儲存在空間,在使用時和使用后移動 很不方便,訓練者易受空間的限制,不利于訓練任務的完成,并且在完成不同的訓練任務時,接球裝置固定于同一位置不利于乒乓球的收集;例如專利號為 02267343.1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布了一種乒乓球接球網,就是在臺板的左 右兩邊安裝有T型的左右支架,在支架上安裝有網體,網體的底端設有接球斗, 結構相對簡化了,但不能調節網體來適應不同的訓練任務,且移動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移動且能適應不同訓練要 求的乒乓球接球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前支桿和后支桿,由前支桿和后支 桿共同撐起網兜狀的網體,網體的中部設有接球漏斗,其結構特點在于在網 體的四角端與前支桿或后支桿之間分別設有結構相同的連接裝置,網體的前端 對置設有夾持具。所述的連接裝置為連接塊,該連接塊中間設有可供前支桿或后支桿插入的 盲孔。所述的連接裝置為連接筒,該連接筒上設有可緊固前支桿或后支桿的螺栓。采用上述結構后,在網體的四角端設有可供前支桿和后支桿支撐起網體的 連接裝置,前支桿和后支桿共同支撐起網體,整個裝置形成一個網兜狀,便于 接收乒乓球,并且前支桿、后支桿和網體是分離的,可單獨存放,整個接球裝 置便于拆卸和存放;網體的中部設有接球漏斗,可以使彈落到接球裝置內的乒 乓球通過接球漏斗集中到一個容器中,網體的前端對置設有夾持具,可以調整網體進深到乒乓球臺的長度,當進行不同的練習訓練時,可以調整網體上夾持具在乒乓球臺的位置,以便于接收更多的乒乓球。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向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連接裝置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連接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和圖2所示的接球裝置,其包括前支桿l,前支桿1和后支桿2共 同支撐起網兜狀的網體5,前支桿1和后支桿2可以獨立保持直立,在網體5 的四角端設有可供前支桿1和后支桿2支撐起網體5的連接裝置3,前支桿1 和后支桿2通過連接裝置3共同支撐起網體5,前支桿1略低于乒乓球臺7的 臺面,后支桿2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高度,整個接球裝置形成一個網兜狀, 便于接收乒乓球;網體5的中部設有接球漏斗6,接球漏斗6在整個裝置的最 低部,可以使彈落到接球裝置內的乒乓球通過接球漏斗6集中到一個集球容器 中,網體5的前端對置設有夾持具4,可以調整網體5進深到乒乓球臺7的長 度,當進行不同的練習訓練時,可以調整網體5上夾持具4在乒乓球臺7的位 置,當進行發球練習時,夾持具4離乒乓球臺7的球網近一些,當進行攻球練 習時,夾持具4離乒乓球臺7的球網遠一些,以便于接收更多的乒乓球。如圖3所示連接裝置3的一種實施例,連接裝置3為連接塊8,該連接塊 8中間設有可供前支桿1或后支桿2插入的盲孔,前支桿1或后支桿2插入到 盲孔中,通過連接塊8與網體5連接在一起,圖4所示為連接裝置3的另一種 實施例,連接裝置3為連接筒9,該連接筒9上設有可緊固前支桿1或后支桿 2的螺栓,前支桿或后支桿可插入到連接筒9中,通過螺栓將網體5和前支桿 l或后支桿2連接在一起。所述的夾持具4可以是那種彈簧夾具或者螺栓螺紋緊固夾具等形式,只要 其能夠夾持在乒乓球臺7的臺面上并能移動,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接球裝置,包括前支桿(1)和后支桿(2),由前支桿(1)與后支桿(2)共同撐起網兜狀的網體(5),網體(5)的中部設有接球漏斗(6),其特征是在網體(5)的四角端與前支桿(1)或后支桿(2)之間分別設有結構相同的連接裝置(3),網體(5)的前端對置設有夾持具(4)。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接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裝置(3) 為連接塊(8),該連接塊(8)中間設有可供前支桿(1)或后支桿(2)插入 的盲孔。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接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裝置(3) 為連接筒(9),該連接筒(9)上設有可緊固前支桿(1)或后支桿(2)的螺 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接球裝置,其包括前支桿、后支桿,前支桿和后支桿共同撐起網兜狀的網體,網體的中部設有接球漏斗,其結構特點在于在網體的四角端設有可供前支桿和后支桿支撐起網體的連接裝置,網體的前端對置設有夾持具;本實用新型便于運動員在進行多球訓練時更好的接收乒乓球,且便于接球裝置的移動和存放,并且能適應不同的訓練要求。
文檔編號A63B69/00GK201124001SQ200720030830
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14日
發明者孫道成, 張云頌, 坤 王, 王宣亮 申請人:張云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