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可變步幅的運動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579790閱讀:38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變步幅的運動器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運動器材,特別是涉及一種可變步幅的運動器材。
背景技術
橢圓運動機是近年新興的一種腿部運動器材,一般泛指各種能導引左、右兩踏板 沿著近似橢圓形的軌跡運動,藉以供使用者進行類似走路、跑步等腿部運動的裝置。前述踏 板軌跡大多是呈現前后較寬、上下較窄的扁長形封閉曲線,而其中的長軸長度一般即稱為 步幅或行程。可想而知,較長或較短的踏板行程會對應較大或較小的腿部運動量,而且一般 來說比較適合身高較高或較矮的使用者。然而,一般橢圓運動機的踏板軌跡幾乎都是固定不變的,使得所有使用者均必須 遷就既定的運動行程。相對的,也有少部分的習知橢圓運動機,例如美國第6,719,666號 及第6,994,656號等專利所揭示的裝置,可供使用者依據個人身高、習慣或當次所需的運 動量,藉由手動或電動方式設定構建空間關系而適度地調整踏板的運動行程。此外,美國第 6,689,019號專利則是揭示一種踏板行程可隨著使用者運動時的出力大小而即時改變的橢 圓運動機。更進一步地,目前業界有用柔性件取代部分連桿的傾向,如一橢圓機至少具有一 框架、一設于框架上的曲柄系統和一連桿組,其中曲柄系統包括兩曲柄臂,前述連桿組包括 兩搖擺件、兩腳支撐件和兩柔性件,前述的兩搖擺件的第一端分別與曲柄臂樞接,第二端分 別與腳支撐件的第一端樞接,前述的兩柔性件的第一端分別與框架連接,第二端分別與腳 支撐件的第二端連接。該種橢圓機不僅可以獲得即時改變的步幅,而且由于柔性件作為連 桿的替代物使運動也具備柔性,人體工學效果更佳,但該種橢圓機也存在缺點,如由于前 述柔性件的加入,使運動方向具備不確定性,尤其產生的側向擺動會影響運動效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應用柔性件的健身 設備的運動相對不穩定的缺點。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可變步幅的運動器 材,其包括一框架,該框架具有一前后延伸的基座和從基座向上延伸的支撐架;一曲柄系統;一左連桿機構,其包括第一左連桿組和第二左連桿組,所述第一左連桿組包括一 左搖擺件和一左腳支撐件,所述左搖擺件和左腳支撐件分別具有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 部,其中左搖擺件的第一連接部樞設于支撐架上,左搖擺件的第二連接部與左腳支撐件的 第一連接部相互樞接,所述第二左連桿組,由至少兩連桿組成,并且至少具有樞接于支撐架 的第一連接端、樞接于左腳支撐件第二連接部的第二連接端和連桿間的結合部,所述左腳 支撐件第一連接部、左腳支撐件的第二連接部的運動平面相互平行;一右連桿機構,其包括第一右連桿組和第二右連桿組,所述第一右連桿組包括一右搖擺件和一右腳支撐件,所述右搖擺件和右腳支撐件分別具有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 部,其中右搖擺件的第一連接部樞設于支撐架上,右搖擺件的第二連接部與右腳支撐件的 第一連接部相互樞接,所述第二右連桿組,由至少兩連桿組成,并且至少具有樞接于支撐架 的第一連接端、樞接于右腳支撐件第二連接部的第二連接端和連桿間的結合部,所述右腳 支撐件第一連接部、右腳支撐件的第二連接部的運動平面相互平行;一聯接系統,其包括左右兩柔性件,該每一柔性件聯結腳支撐件于曲柄系統上,當 曲柄系統旋轉時腳支撐件做上下往復運動。通過第二左連桿組和第二右連桿組的設置,尤其是腳支撐件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 連接部的運動平面相互平行的設置,本運動器材可避免產生前述的以柔性件取代連桿的橢 圓機之缺點,即不會使左、右腳支撐件在運動過程中左、右橫向不定幅度的搖擺,由于本實 用新型克服可上述缺點,故使用者運動更加穩定,不致產生危險或不舒服的感覺。其中,該柔性件可為繩索、鋼索、鏈條、纜條其中之一者。其中,該支撐架具有一懸掛部,左腳支撐件和右腳支撐件上分別設有至少一滑輪, 上述柔性件的一端連接于曲柄系統,另一端通過滑輪連接于支撐架的懸掛部上,當使用者 操作該運動器材時,該滑輪使柔性件可順暢地往復運動。其中,該懸掛部的位置可調,即可以設置成手動可調亦可以設置成自動可調,其自 動可調可以通過馬達來實現,懸掛部位置的可調可以使柔性件一端的位置變化從而運動軌 跡的長軸軌跡會有所變化。其中,該第二左連桿組和第二右連桿組的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和結合部分別 具有樞軸,各該樞軸相互平行,連桿組轉動平面與水平面垂直,由于該結構,可使使用者的 腳運動軌跡始終保持在同水平面或地面相垂直的平面內,從而使運動較為平穩,且符合大 多數使用者的需求。其中,該支撐架具有自上而下分別平行的第一安裝軸、第二安裝軸和第三安裝軸, 一搖擺件同步運動系統和一回轉阻力系統相互獨立地設于前述的三個安裝軸上,由于搖擺 件同步運動系統和回轉阻力系統相互獨立地共用安裝軸,故節省了安裝軸的數量,進而節 省了本運動器材的體積和重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圖2為圖1的左側立體視圖。
圖3為圖1的右側立體視圖。 圖4為圖1去除部分傳動系統構件的立體視圖。
圖5為圖4的右側視圖。圖6為傳動系統(去除皮帶)的立體視圖。 圖7為搖擺件同步運動系統的后視圖。 圖8為圖7(去除阻力單元)的爆炸圖。 圖9為回轉阻力系統的正視圖。
圖10為傳動系統的右視圖。[0027]
圖11為圖10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圖1至圖3所示,運動器材10的框架包括一基座11和一支撐架12,基座11概 呈前后延伸,該運動器材藉以基座11支撐于地面上,支撐架12從基座11向上延伸形成其 他所有運動構件的支撐。前述的支撐架具體為豎桿13、14以一定的角度從基座11向上延 伸,在較佳實施例的圖1中,其豎桿13與基座概呈八十度角,豎桿14與基座大致垂直,橫桿 15、16、17在垂直方向依次從上到下分別與豎桿13、14固定并相互平行,更優的,其橫桿分 別與地面平行,連接桿18、19自上而下分別與左、右豎桿13連接且相互平行,一截面為四邊 形的橫梁20形成于左、右橫桿17之間,一加強桿21從橫梁20的中間斜向下延伸并與基座 11固定,加強桿21主要的作用為加強整個框架的強度。一向后開口的扶手支撐架包括一固 定在左、右豎桿14的頂端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橫桿22、左、右扶手23分別從橫桿22的兩側 沿著前后方向上向后延伸,一與橫桿22平行的橫桿24形成在22的后方,其兩端分別與左、 右扶手23固定,一輔助扶手25形成于橫桿24的約略中央的位置。在左、右扶手23的前后 方向上分別對應地設置有復數個呈左右向的通孔26,一懸掛部27通過通孔26被前后向可 旋轉地樞接于扶手支撐架上。一儀表支撐桿28的一端固定于連接桿18上,并向前向上延 伸形成為另一端用于固定儀表29。如圖1、圖2、圖6、圖10和圖1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架上設有第一安裝軸1A、 第二安裝軸1B、第三安裝軸IC和輔助安裝軸1D,第一安裝軸IA通過左、右軸承座30安設 在橫桿15上,第二安裝軸IB通過左右軸承座31安設在左、右橫桿17上,第三安裝軸IC的 兩側支撐于基座11和豎桿14之間的支撐片32上且可通過調節螺絲33來調節第三安裝軸 IC相對基座11的高度,輔助安裝軸ID設于橫桿16上。本實用新型的曲柄系統34包括左曲柄臂35a和右曲柄臂35b,左、右曲柄臂的第一 端固定在安裝軸IA的左右兩外側并且呈180度角設置,第二端較優地可以分別固定安設一 左聯結塊36a、一右聯結塊36b。為了較為清晰地顯示連桿機構的具體結構,圖4為圖2的去除大部分傳動系統構 件的立體圖,圖5為圖3的去除大部分傳動系統構件的立體圖。配合參照圖4、圖5所示,本 實用新型的左連桿機構40a包括第一左連桿組41a和第二左連桿組42a,其中第一左連桿 組41a包括一左搖擺件43a和一左腳支撐件44a,左搖擺件43a具有一上端和一下端,其上 端具有左右軸向的軸套,其套設于安裝軸IA的左右側外圓周上可相對安裝軸IA旋轉,其下 端具有一左右向的連接軸,該軸上具有一中心孔,左、右搖擺件可以以上端為中心,上端和 下端之間的距離為半徑做概成前后向的弧形運動。左腳支撐件44a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 其前端具有一樞耳45a,該樞耳45a通過樞軸與前述的搖擺件43a下端的連接軸樞接,其后 端具有一踏板46a,在該左腳支撐件44a約略中間的位置處且沿左右方向上(或者稱該支撐 件的寬度方向上)具有一向上開口的樞耳47a。第二左連桿組42a具有一左上擺桿48a和 左下擺桿49a,左上擺桿48a的上端具有一左右向軸段與焊接在扶手下側的樞耳50a樞接并 形成左擺桿第一樞軸2A,左上擺桿48a的下端焊接有一樞耳51a與左下擺桿48a的上端軸 段樞接且形成左擺桿第二樞軸2B,左下擺桿49a的下端軸段與左腳支撐件44a的樞耳47a 樞接在一起形成了左擺桿第三樞軸2C,前述左擺桿第一樞軸2A、左擺桿第二樞軸2B和左擺
6桿第三樞軸2C分別平行,更優地,前述三樞軸分別平行于地面(或稱之為支撐面)。一滑 輪52a可旋轉地固定在左腳支撐件44a的前端外側,更具體的,其固定于樞耳45a上,另一 滑輪53a可旋轉地固定于左腳支撐桿的內側,其位置在左下擺桿49a的下端和踏板46a之 間。由于上述設計,踏板運動軌跡平面與水平面垂直,且可使左腳支撐件的第一連接部和左 腳支撐件第二連接部的運動軌跡平面相互重合并與地面相垂直,從而使運動較為平穩。自 然,上述結構為較佳的結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可以想到其他的替代結構,但只要使左腳 支撐件的第一連接部的運動平面和左腳支撐件的第二連接部的運動平面相互平行以保證 左腳支撐件不致內外方向偏擺就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的右連桿機構40b與左連桿機構40a呈對稱設置,其包括第一右連桿 組41b和第二右連桿組42b,其中第一右連桿組41b包括一右搖擺件43b和一右腳支撐件 44b,右搖擺件43b具有一上端和一下端,其上端具有左右軸向的軸套,其套設于安裝軸IA 的左右側外圓周上可相對安裝軸IA旋轉,其下端具有一左右向的連接軸,該軸上具有一中 心孔,左、右搖擺件可以以上端為中心,上端和下端之間的距離為半徑做概成前后向的弧形 運動。右腳支撐件44b具有一前端和一后端,其前端具有一樞耳45b,該樞耳45b通過樞軸 與前述的搖擺件43b下端的連接軸樞接,其后端具有一踏板46b,在該右腳支撐件44b約略 中間的位置處且沿左右方向上(或者稱該支撐件的寬度方向上)具有一向上開口的樞耳 47b。第二右連桿組42b具有一右上擺桿48b和右下擺桿49b,右上擺桿48b的上端具有一 左右向軸段與焊接在扶手下側的樞耳50b樞接并形成右擺桿第一樞軸3A,右上擺桿48b的 下端焊接有一樞耳51b與右下擺桿49b的上端軸段樞接且形成右擺桿第二樞軸3B,右下擺 桿49b的下端軸段與右腳支撐件44b的樞耳47b樞接在一起形成了右擺桿第三樞軸3C,前 述右擺桿第一樞軸3A、右擺桿第二樞軸3B和右擺桿第三樞軸3C分別平行,更優地,前述三 樞軸分別平行于地面(或稱之為支撐面)。一滑輪52b可旋轉地固定在右腳支撐件44b的 前端外側,更具體的,其固定于樞耳45b上,另一滑輪53b可旋轉地固定于右腳支撐桿的內 側,其位置在右下擺桿49b的下端和踏板46b之間。由于上述設計,踏板運動軌跡平面與地 面垂直,且可使右腳支撐件的第一連接部和右腳支撐件第二連接部的運動軌跡平面相互重 合并與地面相垂直,從而使運動較為平穩。自然,上述結構為較佳的結構,本領域的技術人 員也可以想到其他的替代結構,但只要使右腳支撐件的第一連接部的運動平面和右腳支撐 件的第二連接部的運動平面相互平行以保證右腳支撐件不致內外方向偏擺就是本發明的 保護范圍。如圖所示,左搖擺件43a和右搖擺件43b自上端分別向上延伸形成左握把54a和 右握把54b,上述握把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直線型,而是略微向前彎折成一定的弧度以便于使 用者的握持和施力,而且該握把還可以設計成其他各種各樣的形狀,該類形狀均屬于現有 技術,故在此不再贅述。如圖所示,一左柔性件55a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固定到左聯結塊36a 上,其第二端依次繞過滑輪52a、53a系于扶手支撐架左側的懸掛部27上,同樣,一右柔性件 55b (如圖5)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第一端固定到右聯結塊36b上,其第二端依次繞過滑 輪52b、53b系于扶手支撐架右側的懸掛部27上。柔性件與曲柄臂亦可以采用其他聯結方 式,如省略掉聯結塊而直接在曲柄臂的一定外徑長度上設通孔,從而把柔性件的一端通過 該通孔系緊,也可以把聯結塊的一端與柔性件的一端先行固定到一起,而曲柄臂的自由端和聯結塊的另一端設樞接孔,通過樞接孔使聯結塊與曲柄臂樞軸連接從而使聯結塊繞曲柄 臂轉動而不影響柔性件的柔性。由于扶手上具有復數個通孔26,故懸掛部27可以樞設于任 一通孔26上,從而改變踏板封閉軌跡的長軸斜度,通過改變軌跡長軸斜度來實現漫步、上 坡、下坡的運動感覺。自然如前所述,本機構的懸掛部也可以采用電動馬達調節的方式來實 現位置的更替。上述柔性件可以為繩索、鋼索、纜繩等,優選地,該柔性件為鋼索。為了圖示 的清晰,圖2-圖5僅僅用虛線來表示柔性件。 如圖6、圖7和圖8所示,其中圖6為傳動系統(去除皮帶)的立體圖,圖7為搖擺 件同步運動系統的正視圖,圖8為圖7中去除阻力單元的同步反向運動單元的爆炸圖。搖 擺件同步運動系統60包括一設于第一安裝軸IA和第二安裝軸IB之間的同步反向運動單 元60a和對應地設于第三安裝軸上的阻力單元60b,同步反向運動單元60a和阻力單元60b 之間通過皮帶61傳動,在圖6和圖8中,皮帶被省略,在圖7中,皮帶61以虛線表示。更祥 而言之,同步反向運動單元60a包括一安設于第二安裝軸IB的搖擺盤62,在該搖擺盤62 的軸向右側徑向向外延伸有第一連接桿63a和第二連接桿63b,該第一連接桿63a和第二 連接桿63b均固定于搖擺盤62的右側端面上且呈一定的角度,由圖6可知,其分別突出于 搖擺盤62的外圓周緣形成了連接端。優選地,該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可先呈一定角度 固定于一軸套上,再套設于第二安裝軸IB上且位于搖擺盤的右側,其后第一連接桿通過螺 釘與搖擺盤固設。優選的,上述連桿間角度為120度。自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可以很容 易地想到其他的替代方式,如直接把兩連接桿呈一定角度焊接于搖擺盤的右側面,以此種 方式甚至可以省略掉上述的軸套。同步反向運動單元60a還包括左連桿組和右連桿組,其 中,左連桿組由兩連桿64a和65a樞接構成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與左搖擺件的第 一連接部固接,第二端樞接在第一連接桿63a的連接端,右連桿組由兩連桿64b、65b樞接構 成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與右搖擺件的第一連接部固接,第二端固接在第一連接 桿63b的連接端,配合參閱圖8,由于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復雜性導致其左、右搖擺件的第一 連接部在左右軸向上分別對稱地距離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形成的垂直面外側一定 距離,而如上所述,連桿64a和連桿64b的一端分別固接于左、右搖擺件,第二端分別樞接于 連桿65a、65b,故該連桿64a和連桿64b在空間上必須向第一連接桿63a和第二連接桿63b 所形成的垂直面延伸并使連桿65a和65b保持在垂直于安裝軸IB的平面上運動。本實用 新型是這樣配置該連桿64a和64b的一桿64a-l、64b-l分別從左、右搖擺件的第一連接端 沿著周向向外延伸并形成一固定端;一桿64a-2、64b-2的一端分別固定于上述固定端,平 行于安裝軸IA向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形成的垂直面延伸并形成第二固定端;一桿 64a-3、64b-3的一端分別固定于前述第二固定端,另一端可分別樞接于連桿65a、65b上。一 阻力單元60b包括一可繞安裝軸IC旋轉的磁阻輪66,該磁阻輪66向軸向右側形成一傳動 輪67。傳動皮帶61張緊于搖擺盤62和傳動輪67之間。較優的,前述的搖擺盤62的周向 環形區域具有一開口,一張緊塊68通過鎖緊螺栓69a鎖緊在搖擺盤62的開口處,以鎖緊螺 栓69a為起點旋轉一定的順時針角度,一調節螺帽69b固定于該搖擺盤62上。當通過調節 螺帽逆時針旋轉該張緊塊68,則傳動皮帶61被張緊;當傳動皮帶61張緊到一定程度后可 以通過鎖緊螺栓69a鎖緊該張緊塊68,當傳動皮帶61的反力施加到該鎖緊塊68上,可以使 鎖緊螺栓69a鎖得更緊。更優的,該張緊塊68的外圓周表面還具有齒牙,前述的皮帶61可 以為時歸皮帶,該時歸皮帶與前述的齒牙相互嚙合可以使傳動更加可靠。[0037]參閱圖7,當使用者向前搖擺握把54a或者向后搖擺握把54b時,由于左握把54a、 右握把54b分別和交錯連桿64a、64b固聯于左搖擺件43a、右搖擺件43b的第一連接部,且 可相對第一安裝軸IA自由轉動,故交錯連桿64a可隨之作順時針轉動或交錯連桿64b可隨 之作逆時針轉動從而分別帶動連桿65a、65b擺動,這樣的擺動使搖擺盤62同步作順時針轉 動,而由于傳動件皮帶61的存在,傳動輪67帶動磁阻輪66也作順時針旋轉。如圖6、圖9-10所示,曲柄盤37固設于第一安裝軸IA上,曲柄臂35a、35b呈180 度角地固設于該安裝軸的兩端,相對前述的曲柄盤對稱設置。回轉阻力系統70包括一皮帶 輪71和一發電機飛輪72,該皮帶輪71設于第二安裝軸IB上,其沿著左右軸向形成一大皮 帶輪73和小皮帶輪74,前述的發電機飛輪72設于第三安裝軸IC上,該飛輪72在左右軸向 上還形成一小皮帶輪75。前述的大皮帶輪73和小皮帶輪74之間以及發電機飛輪72和小 皮帶輪75之間可以通過鑄造成型,可以通過大小輪之間的鍵聯結,也可以通過將小輪固定 于大輪的方式等現有技術來實現。參閱圖10和圖11可知,在垂直于安裝軸的平面上,皮帶 輪71的小皮帶輪74與曲柄盤對應設置,一皮帶76設于其間;發電機飛輪72的小皮帶輪75 與皮帶輪71的大皮帶輪73對應設置,一皮帶77設于其間。優選的,一壓力輪78設于輔助 安裝軸ID上,上述的皮帶76在其外側被該壓力輪78抵壓從而使皮帶76不致過松。前述 的發電機飛輪72的具體結構應屬于現有技術范疇,故在此不再贅述。因為所述的曲柄臂和曲柄盤與第一安裝軸IA固聯,所以當柔性件帶動曲柄臂旋 轉時,曲柄臂帶動第一安裝軸轉動從而帶動曲柄盤隨之轉動,由于皮帶76、皮帶77的存在, 皮帶輪71和發電機飛輪72也會隨之轉動。另由于曲柄盤相對皮帶輪71的小皮帶輪74和 皮帶輪71的大皮帶輪73相對發電機飛輪72的小皮帶輪75的徑比均大于1,故該回轉阻力 系統具有速度放大的作用,即比較有利于發電機的發電。藉由上述的介紹可知本發明的同步運動系統和回轉阻力系統是各自獨立運動的, 即前者為握把54a和54b或搖擺件43a和43b繞安裝軸IA的前后擺動致同步反向運動單 元60a帶動阻力單元60b —同做順時針或逆時針運動,后者為柔性件55a和55b致曲柄系 統34的曲柄臂35a和35b周向旋轉并帶動其固接的安裝軸IA也隨之旋轉,安裝軸IA帶動 曲柄盤37同步轉動從而回轉阻力系統70工作。當使用者雙腳站立于腳踏46a和46b上使 用本器材時,若僅對踏板46a和46b施加上下方向的力則曲柄系統34會帶動回轉阻力系統 70運動而搖擺件43a和43b基本上不參與運動或者說只是參與了很少的一部分運動,相應 地,同步運動系統60也基本上不動;當使用者的雙腳站立于腳踏46a和46b上且左、右手 也分別操作握把54a和54b時,因為此時既有上下方向的運動也同時具有前后方向的運動, 上下方向的運動會使曲柄系統34帶動回轉阻力系統70工作,前后方向的運動會使搖擺件 43a和43b帶動同步運動系統60工作,所以回轉阻力系統70和同步運動系統60都參與進 來。另外,藉由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使用者可以不斷地變化施加到本器材的水平方向的力從 而獲得變化的步幅,更確切地說,使用者可以改變施加到握把54a和54b的力也可以改變雙 腳施加給腳踏46a和46b的水平力,而且由于該步幅是由于水平力的變化而變化的,故使用 者可以無限地變化該步幅,誠然,理想地,使用者通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最舒服的步幅。
權利要求一種可變步幅的運動器材,其包括一框架,該框架具有一前后延伸的基座和從基座向上延伸的支撐架;一曲柄系統;一左連桿機構,其包括第一左連桿組和第二左連桿組,所述第一左連桿組包括一左搖擺件和一左腳支撐件,所述左搖擺件和左腳支撐件分別具有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其中左搖擺件的第一連接部樞設于支撐架上,左搖擺件的第二連接部與左腳支撐件的第一連接部相互樞接,所述第二左連桿組,由至少兩連桿組成,并且至少具有樞接于支撐架的第一連接端、樞接于左腳支撐件第二連接部的第二連接端和連桿間的結合部,所述左腳支撐件第一連接部、左腳支撐件的第二連接部的運動平面相互平行;一右連桿機構,其包括第一右連桿組和第二右連桿組,所述第一右連桿組包括一右搖擺件和一右腳支撐件,所述右搖擺件和右腳支撐件分別具有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其中右搖擺件的第一連接部樞設于支撐架上,右搖擺件的第二連接部與右腳支撐件的第一連接部相互樞接,所述第二右連桿組,由至少兩連桿組成,并且至少具有樞接于支撐架的第一連接端、樞接于右腳支撐件第二連接部的第二連接端和連桿間的結合部,所述右腳支撐件第一連接部、右腳支撐件的第二連接部的運動平面相互平行;一聯接系統,其包括左右兩柔性件,該每一柔性件聯結腳支撐件于曲柄系統上,當曲柄系統旋轉時腳支撐件做上下往復運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動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腳支撐件和右腳支撐件上分 別設有至少一滑輪,所述支撐架具有一懸掛部,所述的柔性件的一端連接于曲柄系統上,另 一端通過滑輪連接于支撐架的懸掛部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運動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的懸掛部的位置可以手動 或自動調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動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連桿組和第二右連桿組的第 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和結合部分別具有樞軸,各該樞軸相互平行,連桿組轉動平面與水平 面垂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動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架具有自上而下分別平行的 第一安裝軸、第二安裝軸和第三安裝軸,一搖擺件同步運動系統和一回轉阻力系統相互獨 立地設于前述的三個安裝軸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運動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搖擺件的第一連接部設于 第一安裝軸上,所述的搖擺件同步運動系統包括一設于第一安裝軸和第二安裝軸之間的同 步反向運動單元和對應地設于第三安裝軸上的阻力單元,同步反向運動單元和阻力單元之 間通過皮帶傳動。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運動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反向運動單元包括左、右連 桿組,所述左、右連桿組分別由兩連桿相樞接構成并具有左、右第一端和左、右第二端,左、 右第一端分別與左、右搖擺件的第一連接部固接,左、右第二端分別固接在一搖擺盤上的外 圓周的不同位置處,所述的阻力單元至少包括一飛輪。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運動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帶為時歸皮帶,所述的搖擺盤 的外圓周具有一開口,在開口處設有一張緊塊,該張緊塊通過一鎖緊螺栓 緊在搖擺盤上, 該張緊塊的外圓周表面具有與時歸皮帶相嚙合的齒牙,當張緊塊逆時針轉動時則皮帶張緊,當張緊塊被皮帶壓迫順時針轉動時則被鎖緊。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運動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系統至少包括左、右兩曲柄 臂,其對稱地設于曲柄盤上,所述的回轉阻力系統包括一傳動輪設于第二安裝軸上,一飛輪 設于第三安裝軸上,前述的曲柄盤、傳動輪和飛輪對應地設置,當曲柄盤轉動時,帶動傳動 輪并使飛輪轉動。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運動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轉阻力系統還包括一發電單 元,所述發電單元對應于飛輪的圓周設置。
專利摘要一種可變步幅的運動器材,其包括一框架;一曲柄系統;左右兩連桿機構,其分別包括第一連桿組和第二連桿組,第一連桿組具有一搖擺件和一腳支撐件,搖擺件和腳支撐件分別具有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其中搖擺件的第一連接部樞設于支撐架上,搖擺件的第二連接部與腳支撐件的第一連接部相互樞接,第二連桿組至少具有兩連桿,其一端與框架樞設,另一端與腳支撐件樞設,腳支撐件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的運動平面相互平行;一聯接系統,其包括左右兩柔性件,該每一柔性件聯結腳支撐件于曲柄系統上,當曲柄系統旋轉時腳支撐件做上下往復運動,使用者使用本器材不僅可以即時改變其運動步幅,還可以使其運動步幅較穩定。
文檔編號A63B23/035GK201676450SQ20092021153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30日
發明者張世福 申請人:喬山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