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人相互推拉角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體育運動器材,特別涉及一種角力器。
背景技術:
通常兩人做雙手相互推或單手相互拉角力游戲存在以下問題a、相互用力時不易控制身體的穩定性,不利于充分發揮用力。b、相互推拉失控時易發生扭傷、拉傷、摔傷。現有專利《手指角力競技裝置C擬605892》“兩人手指各鉤住手指角力環的一端進行互拉比賽” 存在手指接觸“角力環”面積小單位受力壓強大,手指接觸面難以承受全身用力,不易發揮出最大用力的弊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控制身體穩定性并能發揮最大用力的兩人相互推拉角力器。本發明主要包括有立柱、叉形筋板、方管滑套、滑桿、限位柱和把手。其中,固定在地面的四根立柱成四邊形,在每一邊相鄰的兩根立柱之間均焊接連接叉形筋板;該四根立柱的上端與兩根平行的下方管滑套下面焊接連接,兩根平行的上方管滑套下面交叉與上述兩根下方管滑套上面焊接連接,呈井字形。在上述上、下方管滑套上中部均開有長槽并在其正中位置標有基準線;四根方滑桿分別插入上、下方管滑套,四個限位柱均穿過上述長槽其下端固定在上述方滑桿中部,該限位柱對準基準線后,兩側各距長槽兩端距離相等且每一側的距離不少于練習者的手臂長度。在上述每根方滑桿兩端均設有把手,當推拉該把手及方滑桿左右移動時,限位柱兩側觸及長槽兩端有制動把手的功能。使用兩人相互推拉角力器的方法兩人雙手或單手各握一側把手,將限位桿對準基準線使雙方處于同一起點后即可進行推或拉的角力,當一方將限位桿推靠至對方一側長槽端面或將限位桿拉至本方一側長槽端面為勝。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設置四個兩人相互推拉角力裝置可供八人同時使用。2、方滑桿沿上、下方管滑套移動結構有利于角力者控制身體的穩定性和發揮出極限用力。3、限位柱限定兩人推拉范圍的功能規范了相互推拉角力游戲的可控性,避免了傳統徒手相互推拉角力易失控出現扭傷、拉傷、摔傷的情況發生。4、雙手握把手,手的掌指接觸面積大能承受全身用力易發揮出最大用力。5、結構簡單,造價低,占地面積小,在學校應用能夠滿足青少年愛做角力游戲的需求,這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也適宜在健身路徑訓練基地等娛樂場所應用。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示意簡圖。
圖2是本發明的左視示意簡圖。圖3是本發明的俯視示意簡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1、圖2、圖3所示的兩人相互推拉角力器,其固定在地面1的四根立柱2成四邊形,每一邊相鄰的兩根立柱之間均焊接叉形筋板7 ;上述四根立柱的上端與兩根平行的下方管滑套3下面焊接連接,兩根平行的上方管滑套4下面交叉與上述兩根下方管滑套上面焊接連接,成井字形;在上述上、下方管滑套上中部均開有長槽10并在其正中位置標有基準線9 ;四根方滑桿8分別插入上、下方管滑套,四個限位柱5均穿過上述長槽其下端固定在方滑桿中部,該限位柱對準基準線后,兩側距長槽兩端距離相等且每一側的距離不少于練習者的手臂長度;在上述每根方滑桿兩端均設有把手6。
權利要求
1.一種兩人相互推拉角力器,固定在地面的四根立柱成四邊形,其特征在于每一邊相鄰的兩根立柱之間均焊接連接叉形筋板;上述四根立柱的上端與兩根平行的下方管滑套下面焊接連接,兩根平行的上方管滑套下面交叉與上述兩根下方管滑套上面焊接連接,呈井字形;在上述上、下方管滑套上中部均開有長槽并在其正中位置標有基準線;四根方滑桿分別插入上、下方管滑套,四個限位柱均穿過上述長槽其下端固定在上述方滑桿中部,在上述每根方滑桿兩端均設有把手。
2.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人相互推拉角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對準基準線后,限位柱兩側距長槽兩端距離相等且每一側的距離不少于練習者的手臂長度。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兩人相互推拉角力器,其固定在地面的四根立柱成四邊形,在每一邊相鄰的兩根立柱之間均焊接連接叉形筋板;該四根立柱的上端與兩根平行的下方管滑套下面焊接連接,兩根平行的上方管滑套下面與上述兩根下方管滑套上面焊接連接,呈井字形。在上述上、下方管滑套上中部均開有長槽并在其正中位置標有基準線;四根方滑桿分別插入上、下方管滑套,四個限位柱穿過上述長槽其下端固定在上述方滑桿中部,在上述每根方滑桿兩端均設有把手。本發明有利于角力者控制身體的穩定性和發揮出極限用力,避免了傳統徒手相互推拉角力易失控出現扭拉傷和摔傷的情況發生;結構簡單,造價低,占地面積小,能夠滿足青少年角力游戲的需求,也適宜健身等娛樂場所應用。
文檔編號A63B21/28GK102423531SQ201110337898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日
發明者左洪志, 左維, 謝景春 申請人:燕山大學